230 桂花糯米藕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叶凡唐若雪医婿、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恰似寒光遇骄阳、至尊神婿叶昊、卓禹安舒听澜、阮沐希慕慎桀、快穿女配专抢女主剧本、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稳住别浪、史上最强炼气期、魏晋干饭人、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中秋将至,欲请吴掌柜上门操持团圆宴的不止狄咏一人。
有的食客开价着实不菲,比如沈廉叔。
只可惜,非VIP客户下不了单,没有现代食材和调味料的加持,即便是灶王爷亲至,做出来的菜也要大打折扣。
遂婉拒,并表示:待小店翻修停当,可为诸君预留一雅间,邀请对方成为“雅间之首客”。
给足了面子。
吴铭对雅间的定位是走高端路线,那些不宜在店堂里大张旗鼓出售的珍稀食材,今后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沈廉叔这样的富家公子哥,自然是吴记川饭的目标客户。
欧阳修也有意请吴掌柜再度上门掌灶,欧阳发高举双手手脚赞成,心想爹爹再狠心,团圆饭总不会将我落下。
吴铭依然婉拒,醉翁虽是VIP客户,但狄青可是SVIP客户啊!
说起来,狄青此番遭遇的弹劾风暴,正是欧阳修打响的第一枪,吴铭不清楚两人私下关系如何,想来不会太好。
他真有点担心,中秋那天,醉翁也拖家带口来吴记用饭,然后同狄青一家撞个正着……
幸而欧阳修只预定了几道菜,届时遣人来取。
最出乎吴铭意料的是,王安石家的院公竟也登门相邀。
老王应该仍被锁在别头试的考场里才对……
一问方知,邀请他的是王夫人。
吴铭哑然失笑,心想老王这个中秋回不了家,王夫人应该不会特意操办团圆宴,多半是小七娘嘴馋……
事实上,不止小七娘,她的哥哥姐姐也馋得紧。
听闻爹爹被抓去当考官,九月才能归家,王蘅只觉得天塌了:说好的中秋节带我寻吴川哥哥哩!
距上回见吴川哥哥已过去月余。
天晓得她这一个月是怎么过来的,说什么也等不到九月!
于是王蘅故技重施,给娘亲讲了“曾子杀彘”的故事,煞有介事道:“为爹爹清誉计,中秋那日,蘅儿愿随娘亲寻吴川哥哥!”
吴琼哭笑不得,拿手指轻轻戳了戳女儿的小脑袋:“数你最机灵!”
念及家中俱是妇孺,出入市井小店多有不便,吴琼便差人请吴掌柜来家里掌灶。
吴铭仍然拒绝:“小店只在旬休歇业,平时不得空。夫人若欲光顾,可在隔壁用餐,不与外人同处一室。”
那院公回去禀报,一个时辰后又至,将此事定下:王夫人将于三日后携三个子女光顾,并指名要吃炸鲜奶。
不消问,定是三个小孩儿指的名。
吃午饭时,谢清欢问:“师父,中秋快到了,咱们可要卖新酒?”
每至中秋节前,京中诸店皆卖新酒,这已成宋时的民间习俗。
早在三日前,状元楼便重新结络门面彩楼,立起花头画竿,挂出醉仙旌旗,请来京中名妓鼓乐唱曲,为新酒开场,更有专知大公(即专业品酒师)高声叫唤新酒的名称及口味特色。
动静相当大,隔着好几百米远,仍清晰可闻。
宋代官酿的酒只在清明和中秋前后上新,每逢新酒开卖,无论是官办酒库还是酒楼食肆,都会举办活动大肆宣传,以卖出更多的酒引和成酒。
效果的确不俗,往往“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早上开市,中午就能卖完。
本朝的酒文化极其发达,这两天来吃自助的食客,哪怕有免费的饮品,也会询问有无新酒。
吴铭第一天并未准备,第二天便让李二郎去酒库沽了一些。
为何不转售清风楼的玉髓?因为不想替友商打广告。
这便是正店的优势所在,手握酿酒权,可以自产自销,其余食肆只能当中间商,赚一点差价。
说到中秋节的习俗,就不能不提赏月、玩月。
玩月的雅好由来已久,早在东晋时,便有“牛渚玩月”的赏月佳话。
至唐代,玩月之风尤为盛行,正所谓“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这时的中秋月已开始成为团圆的象征,但仅限于文人骚客的自娱自乐,官方并未将中秋定为节日,民间也没什么参与度。
直到北宋,朝廷才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不仅民间会争占酒楼玩月,“夜市骈阗,至于通晓”,皇帝也会在宫中摆下团圆宴,同皇后、太子和宫妃共享家宴。
文人雅士在中秋节吟咏唱和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最出名的当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也是吴铭背得最滚瓜烂熟的一篇东坡词,他甚至能唱出来。
可惜此时的大苏尚未写出这千古名篇,想要在他面前套“瓦说书、幼开蒙”的公式,还得再等个几十年。
老规矩,每逢佳节,总得推两样节日限定美食。
这是谢清欢最喜闻乐见的环节,闭店打烊后,见师父突然把糯米倒进水里泡上,忙凑上来问:“师父,泡糯米作甚?”
“明日教你点新东西。”
“只教我?”
“你和何厨娘都可以学。”
“哦……”
“早点歇息吧。”
吴铭嘱咐两句,自回家中睡觉不提。
翌日。
今天是宋代的八月十四日,也是现代的9月13日,星期六。
又一个周末,早上七点半,吴振华拖着儿子儿媳风风火火杀到,见着孙儿的第一句话便是:“快到中秋了哇!”
听老爸说,老爷子在家闲极无聊,将一千年前的时日一一对应地标注在了挂历上,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看一眼。
对面哪一天过节,他了若指掌。
“中秋节你弄不弄点月饼儿喃!”
吴铭笑道:“宋人中秋不吃月饼。”
东京城里倒是有卖月饼的店家,但和现在的月饼不同,宋代的月饼是一种蒸制的面食,且不是圆形的,而是月牙状的,随时都能买到,和节日无关。
吴振华疑惑:“那他们中秋吃啥子喃?”
“只是不吃月饼,宋代的节日食俗和今天差不多。”
中秋有两样应季的食物备受士大夫和富人喜爱,一是桂花酒,二是螃蟹。
相传某个中秋之夜,玉帝曾率众仙前往月宫作客,月宫清冷无所有,唯有桂树一株,嫦娥便以桂花酿酒招待宾客。
这多半是卖酒的商贩编造出来的故事,但桂花确为中秋节的代表花卉,八月金桂飘香,正是赏桂之时。
南宋词人刘过有词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说的便是中秋节赏桂饮酒的习俗。
吴记川饭没有酿酒的资格,吴铭卖不了桂花酒,但他可以用桂花做一道特色美食。
“做啥子?”
“桂花糯米藕。”
“???”
三老面面相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这很正常,因为桂花糯米藕并非川菜,而是江浙地区的特色甜品。
吴铭笑道:“待会儿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先去市场里买菜。
做桂花糯米藕以又老又面的粉藕为佳,买两个回去试菜。
吩咐锦儿将莲藕洗净去皮,用刀在一端连同藕蒂切掉两三厘米,并用清水泡上。
昨天在网上下单了一盒风干的桂花,等上午到货,开工!
这回不止两个徒弟,老爷子也抄着手在一旁观摩。
先做糖桂花。
糖桂花顾名思义,即是用白糖和桂花熬制而成的酱料,做法非常简单。
吴铭将桂花倒入温水里发涨,添少许食盐拌匀。
起锅烧水,倒入适量白糖,大火熬至表面泛起细密的鱼眼泡,转小火,倒入桂花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少许柠檬汁,出锅,放一旁晾凉。
紧跟着处理莲藕,将已泡好的糯米填入莲藕中,一边填,一边用筷子捅实,然后将切下的藕蒂合上,再用牙签扎紧封口,以防蒸制时膨胀漏米。
另取一碗红曲米,倒入适量清水将红色素抓洗出来。
这是饭店里的做法,加红曲米只是为了让成菜的色泽更红艳更美观,对味道没有影响。
“这个叫高压锅,我教你们如何使用。”
吴铭取出高压锅,将灌好米的莲藕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和红曲米水没过莲藕,加入适量冰糖和少许桂花,盖上盖子大火上汽,随后转小火压制一个半小时。
一边做一边给两个徒弟讲解,当然不会涉及高压锅的原理,只说用此锅做菜,可大幅缩短炖煮食物的时间。
谢、何二人并未深究,既是仙家法宝,自有诸般妙用,只须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
待莲藕炖至软糯后,浸泡于原汤中自然冷却,以便入味。
忙过中午用餐高峰,午后继续。
此时的莲藕色泽鲜红诱人,三个厨娘光是看着就直咽唾沫。
吴铭取下藕蒂,将端部膨胀出来的糯米清除,莲藕切成五毫米左右的藕片,装盘。
取适量原汤于锅中,加入少许冰糖小火收浓汤汁,和糖桂花一起淋在莲藕上,大功告成!
“尝尝吧!”
四人各自夹起藕片送入口中。
吴铭不嗜甜,谈不上多喜欢,只单纯试试味道,没毛病。
三个厨娘倒是双眼生光,赞不绝口。
这道菜本身并不复杂,就是做起来有点费工费时,好在这是一道凉菜,可以提前做好,上菜的时候淋上热汁和糖桂花即可。
——
ps:每个月总有那么两天不在状态,欠半章,明天补。
http://www.rulianshi.net/wodefanguantongbeisong/487075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有的食客开价着实不菲,比如沈廉叔。
只可惜,非VIP客户下不了单,没有现代食材和调味料的加持,即便是灶王爷亲至,做出来的菜也要大打折扣。
遂婉拒,并表示:待小店翻修停当,可为诸君预留一雅间,邀请对方成为“雅间之首客”。
给足了面子。
吴铭对雅间的定位是走高端路线,那些不宜在店堂里大张旗鼓出售的珍稀食材,今后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沈廉叔这样的富家公子哥,自然是吴记川饭的目标客户。
欧阳修也有意请吴掌柜再度上门掌灶,欧阳发高举双手手脚赞成,心想爹爹再狠心,团圆饭总不会将我落下。
吴铭依然婉拒,醉翁虽是VIP客户,但狄青可是SVIP客户啊!
说起来,狄青此番遭遇的弹劾风暴,正是欧阳修打响的第一枪,吴铭不清楚两人私下关系如何,想来不会太好。
他真有点担心,中秋那天,醉翁也拖家带口来吴记用饭,然后同狄青一家撞个正着……
幸而欧阳修只预定了几道菜,届时遣人来取。
最出乎吴铭意料的是,王安石家的院公竟也登门相邀。
老王应该仍被锁在别头试的考场里才对……
一问方知,邀请他的是王夫人。
吴铭哑然失笑,心想老王这个中秋回不了家,王夫人应该不会特意操办团圆宴,多半是小七娘嘴馋……
事实上,不止小七娘,她的哥哥姐姐也馋得紧。
听闻爹爹被抓去当考官,九月才能归家,王蘅只觉得天塌了:说好的中秋节带我寻吴川哥哥哩!
距上回见吴川哥哥已过去月余。
天晓得她这一个月是怎么过来的,说什么也等不到九月!
于是王蘅故技重施,给娘亲讲了“曾子杀彘”的故事,煞有介事道:“为爹爹清誉计,中秋那日,蘅儿愿随娘亲寻吴川哥哥!”
吴琼哭笑不得,拿手指轻轻戳了戳女儿的小脑袋:“数你最机灵!”
念及家中俱是妇孺,出入市井小店多有不便,吴琼便差人请吴掌柜来家里掌灶。
吴铭仍然拒绝:“小店只在旬休歇业,平时不得空。夫人若欲光顾,可在隔壁用餐,不与外人同处一室。”
那院公回去禀报,一个时辰后又至,将此事定下:王夫人将于三日后携三个子女光顾,并指名要吃炸鲜奶。
不消问,定是三个小孩儿指的名。
吃午饭时,谢清欢问:“师父,中秋快到了,咱们可要卖新酒?”
每至中秋节前,京中诸店皆卖新酒,这已成宋时的民间习俗。
早在三日前,状元楼便重新结络门面彩楼,立起花头画竿,挂出醉仙旌旗,请来京中名妓鼓乐唱曲,为新酒开场,更有专知大公(即专业品酒师)高声叫唤新酒的名称及口味特色。
动静相当大,隔着好几百米远,仍清晰可闻。
宋代官酿的酒只在清明和中秋前后上新,每逢新酒开卖,无论是官办酒库还是酒楼食肆,都会举办活动大肆宣传,以卖出更多的酒引和成酒。
效果的确不俗,往往“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早上开市,中午就能卖完。
本朝的酒文化极其发达,这两天来吃自助的食客,哪怕有免费的饮品,也会询问有无新酒。
吴铭第一天并未准备,第二天便让李二郎去酒库沽了一些。
为何不转售清风楼的玉髓?因为不想替友商打广告。
这便是正店的优势所在,手握酿酒权,可以自产自销,其余食肆只能当中间商,赚一点差价。
说到中秋节的习俗,就不能不提赏月、玩月。
玩月的雅好由来已久,早在东晋时,便有“牛渚玩月”的赏月佳话。
至唐代,玩月之风尤为盛行,正所谓“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这时的中秋月已开始成为团圆的象征,但仅限于文人骚客的自娱自乐,官方并未将中秋定为节日,民间也没什么参与度。
直到北宋,朝廷才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不仅民间会争占酒楼玩月,“夜市骈阗,至于通晓”,皇帝也会在宫中摆下团圆宴,同皇后、太子和宫妃共享家宴。
文人雅士在中秋节吟咏唱和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最出名的当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也是吴铭背得最滚瓜烂熟的一篇东坡词,他甚至能唱出来。
可惜此时的大苏尚未写出这千古名篇,想要在他面前套“瓦说书、幼开蒙”的公式,还得再等个几十年。
老规矩,每逢佳节,总得推两样节日限定美食。
这是谢清欢最喜闻乐见的环节,闭店打烊后,见师父突然把糯米倒进水里泡上,忙凑上来问:“师父,泡糯米作甚?”
“明日教你点新东西。”
“只教我?”
“你和何厨娘都可以学。”
“哦……”
“早点歇息吧。”
吴铭嘱咐两句,自回家中睡觉不提。
翌日。
今天是宋代的八月十四日,也是现代的9月13日,星期六。
又一个周末,早上七点半,吴振华拖着儿子儿媳风风火火杀到,见着孙儿的第一句话便是:“快到中秋了哇!”
听老爸说,老爷子在家闲极无聊,将一千年前的时日一一对应地标注在了挂历上,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看一眼。
对面哪一天过节,他了若指掌。
“中秋节你弄不弄点月饼儿喃!”
吴铭笑道:“宋人中秋不吃月饼。”
东京城里倒是有卖月饼的店家,但和现在的月饼不同,宋代的月饼是一种蒸制的面食,且不是圆形的,而是月牙状的,随时都能买到,和节日无关。
吴振华疑惑:“那他们中秋吃啥子喃?”
“只是不吃月饼,宋代的节日食俗和今天差不多。”
中秋有两样应季的食物备受士大夫和富人喜爱,一是桂花酒,二是螃蟹。
相传某个中秋之夜,玉帝曾率众仙前往月宫作客,月宫清冷无所有,唯有桂树一株,嫦娥便以桂花酿酒招待宾客。
这多半是卖酒的商贩编造出来的故事,但桂花确为中秋节的代表花卉,八月金桂飘香,正是赏桂之时。
南宋词人刘过有词云:“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说的便是中秋节赏桂饮酒的习俗。
吴记川饭没有酿酒的资格,吴铭卖不了桂花酒,但他可以用桂花做一道特色美食。
“做啥子?”
“桂花糯米藕。”
“???”
三老面面相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这很正常,因为桂花糯米藕并非川菜,而是江浙地区的特色甜品。
吴铭笑道:“待会儿做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先去市场里买菜。
做桂花糯米藕以又老又面的粉藕为佳,买两个回去试菜。
吩咐锦儿将莲藕洗净去皮,用刀在一端连同藕蒂切掉两三厘米,并用清水泡上。
昨天在网上下单了一盒风干的桂花,等上午到货,开工!
这回不止两个徒弟,老爷子也抄着手在一旁观摩。
先做糖桂花。
糖桂花顾名思义,即是用白糖和桂花熬制而成的酱料,做法非常简单。
吴铭将桂花倒入温水里发涨,添少许食盐拌匀。
起锅烧水,倒入适量白糖,大火熬至表面泛起细密的鱼眼泡,转小火,倒入桂花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少许柠檬汁,出锅,放一旁晾凉。
紧跟着处理莲藕,将已泡好的糯米填入莲藕中,一边填,一边用筷子捅实,然后将切下的藕蒂合上,再用牙签扎紧封口,以防蒸制时膨胀漏米。
另取一碗红曲米,倒入适量清水将红色素抓洗出来。
这是饭店里的做法,加红曲米只是为了让成菜的色泽更红艳更美观,对味道没有影响。
“这个叫高压锅,我教你们如何使用。”
吴铭取出高压锅,将灌好米的莲藕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和红曲米水没过莲藕,加入适量冰糖和少许桂花,盖上盖子大火上汽,随后转小火压制一个半小时。
一边做一边给两个徒弟讲解,当然不会涉及高压锅的原理,只说用此锅做菜,可大幅缩短炖煮食物的时间。
谢、何二人并未深究,既是仙家法宝,自有诸般妙用,只须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
待莲藕炖至软糯后,浸泡于原汤中自然冷却,以便入味。
忙过中午用餐高峰,午后继续。
此时的莲藕色泽鲜红诱人,三个厨娘光是看着就直咽唾沫。
吴铭取下藕蒂,将端部膨胀出来的糯米清除,莲藕切成五毫米左右的藕片,装盘。
取适量原汤于锅中,加入少许冰糖小火收浓汤汁,和糖桂花一起淋在莲藕上,大功告成!
“尝尝吧!”
四人各自夹起藕片送入口中。
吴铭不嗜甜,谈不上多喜欢,只单纯试试味道,没毛病。
三个厨娘倒是双眼生光,赞不绝口。
这道菜本身并不复杂,就是做起来有点费工费时,好在这是一道凉菜,可以提前做好,上菜的时候淋上热汁和糖桂花即可。
——
ps:每个月总有那么两天不在状态,欠半章,明天补。
http://www.rulianshi.net/wodefanguantongbeisong/487075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