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雾中铃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苏辞的指尖触到那枚铜铃时,雾正从崖底漫上来。
铃身是旧铜色的,表面坑坑洼洼像蒙着层陈年的霜,铃舌却亮得晃眼,像被人反复摩挲过。它被系在锁龙藤最粗的那根主藤上,藤叶缠着铃身,把铃绳勒出了深深的痕。风过时,铃没响,倒有片枯叶从铃口钻了进去,卡在铃舌与铃壁之间,像被咬住的一声叹息。
“这铃怎么不响?”安寻的声音从雾里钻出来,带着点闷。他刚把最后一块木板钉好,手心沾着木屑,正弯腰系鞋带——鞋带断了一截,用草绳接了,草绳上还沾着崖心草的褐色粉末。
苏辞把铃从藤上解下来,铃口朝下抖了抖,枯叶掉出来,卷着雾絮落在脚边。“你听,”她轻轻晃了晃,铃舌撞在壁上,发出“咔”的闷响,像被捂住的喉咙在哼气,“铃壁内侧有东西。”她借着透过雾层的微光往里看,铃壁上刻着细密的纹路,不是花纹,是字,要凑得极近才能认出是“风止”二字,刻得极浅,像指甲划的。
安寻凑过来时,头发上的雾珠落在铃上,顺着坑洼的纹路往下淌,在“止”字的最后一笔积成个小水珠,坠在铃口边缘,颤巍巍的,像颗没敢落下的泪。“我爹的工具箱里有个一样的,”他指尖摸着铃身的坑洼,“只是那只铃舌是松的,风一吹就响,我娘说,那是‘风来铃’,用来听远处的动静——风带着铃响传过来,就知道有人往这边走。”
“那这只该叫‘风止铃’。”苏辞把铃系回藤上,藤须立刻缠了上来,比刚才更紧,像在抓紧什么。雾里突然传来铃铛声,不是这只的闷响,是清脆的“叮铃”声,从雾深处飘来,忽远忽近,像在绕着他们转圈。
安寻猛地按住腰间的柴刀——刀鞘是牛角做的,磨得发亮,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安”字。“是‘风来铃’的声音,”他声音压得极低,“我娘说过,除非有急事,否则不会有人摇它。”他往雾里走了两步,雾立刻涌过来填补他刚才站的位置,把他的影子泡得发白,“这声音不对,太急了,像是在求救。”
苏辞拽住他的胳膊,指尖触到他袖口的补丁——补丁是蓝布的,上面绣着半朵野菊,针脚歪歪扭扭,和安寻绣的那块布一模一样。“你听,”她把风止铃举到耳边,“这铃在震。”
果然,风止铃在她手里微微发颤,不是被风吹的,是被某种震动带的,震得手心发麻。那“叮铃”声越来越近,雾里渐渐显出个模糊的影子,高一矮,高的那人手里举着只铃铛,铃绳上系着块红布,红布在雾里像团跳动的火。
“是山那边的猎户,”安寻松了点劲,“张叔他们,怎么会来这儿?”他往前迎了两步,又停住——那矮的影子看着不对劲,走路一瘸一拐的,裤脚沾着暗红的痕,在雾里像块浸了血的布。
张叔的声音破开雾层,带着喘:“安小子!快!拿你的药箱!小石头被蛇咬了!”
苏辞瞥见安寻后背的竹篓,篓口露出半截药锄,锄刃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他们本打算今天挖些崖心草回去,现在草叶上的露水顺着篓壁往下滴,滴在锁龙藤的根须上,根须突然动了动,往竹篓的方向缠了缠。
“在后头!”安寻转身去解竹篓,动作却顿住了——竹篓的背带不知何时被藤须缠死了,越扯缠得越紧,像长在了一起。“该死!”他抽出柴刀想割,苏辞突然按住他的手。
“别割,”她指着风止铃,铃身的震动越来越急,“它在示警——你看张叔身后的雾,是不是比别处浓?”
果然,张叔身后的雾像化不开的墨,沉沉地压着,那矮影子在雾里晃了晃,突然往旁边歪了歪,张叔伸手去扶,两人的影子在雾里融成一团,再分开时,那矮影子的裤脚暗红痕更重了,滴在地上的雾水里,晕开一朵朵小血花。
“是五步蛇吗?”安寻的声音发紧,手却没再动,藤须已经顺着他的手腕往上爬,缠上了他的袖口,像在拉他往后退。
“不像,”苏辞盯着那团浓雾,“五步蛇的毒不会让血这么稀,而且……”她突然拽着安寻往后退,“你看张叔的鞋,他从来不穿草鞋,说磨脚,可那影子穿的是草鞋,鞋面上还沾着松针——张叔对松针过敏,碰都不会碰。”
风止铃突然“咔”地响了一声,不是闷响,是铃舌弹了一下,像在点头。同时,那“叮铃”声变了调,有点发尖,像被捏住的嗓子在喊。雾里的影子突然加快了速度,往他们这边冲过来,高影子手里的红布越飘越近,像要扑过来似的。
安寻猛地把苏辞往身后一拉,柴刀出鞘,刀光在雾里闪了一下,却没砍向影子——锁龙藤突然疯长,从地面窜起来,织成道绿墙,把他们和影子隔开。藤叶簌簌响,像是在低语,苏辞看见藤叶的缝隙里,那影子撞在藤墙上,挣扎了几下,突然散了,像被雾吞了进去。
“是‘雾影’,”安寻的刀还举着,额角的汗混着雾珠往下掉,“山里的老说法,雾太大时,会把人的念想映成影子,引着人往险地走。”他看向苏辞手里的风止铃,铃身已经不颤了,静静地垂在藤上,“是它救了我们。”
藤墙慢慢散开,露出底下的地面,刚才影子滴“血”的地方,只有几片被踩碎的紫菀花,花瓣沾着雾水,像淌着泪。远处真的传来了铃铛声,这次很轻,带着规律的停顿,安寻侧耳听了听,松了口气:“是我娘的‘风来铃’,她在按约定的信号叫我们回去。”
苏辞把风止铃重新系好,藤须温柔地缠上铃绳,像在安抚。“那小石头……”
“是张叔的念想,”安寻往雾淡的地方走,竹篓的背带自动松开了,藤须退回到根部,“他儿子去年在山里迷了路,没找回来,张叔总惦记着,一到雾天就会看见雾影。”他回头看了眼那片浓雾消散的地方,“等雾散了,我们去看看,或许能找到些小石头留下的东西——我娘说,念想藏不住,总会留下点痕迹。”
风止铃在藤上轻轻晃了晃,这次没发闷响,倒像有片叶子落在铃舌上,发出极轻的“沙”声,像声叹息,又像句低语。苏辞看着雾里渐渐清晰的山路,路面上有串浅浅的脚印,脚印边跟着些细小的爪印,像是什么小动物的,一直往山顶延伸。
安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是松鼠,它们藏坚果的路,跟着走准没错,松鼠认雾,知道哪条路不会陷进泥里。”他往脚印的方向迈了一步,脚下的锁龙藤轻轻拱了拱,像在为他垫脚。
风突然转向,把雾往山顶吹,露出半块刻着字的石头,字是新刻的,是个“寻”字,笔画很深,边缘的石屑还没被雾打湿。苏辞走过去,指尖抚过笔画,石屑沾在指尖,凉丝丝的,像雾凝成的冰。
“是我爹刻的,”安寻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他说找不到人时,就往有新刻字的地方走,那是他留的记号。”他蹲下来,捡起片被风吹来的野菊花瓣,花瓣上沾着点松针,“你看,和刚才雾影鞋上的不一样,这是新鲜的,刚掉下来没多久。”
风止铃又晃了晃,铃口对着山顶的方向,像是在指路。苏辞抬头,看见雾的缝隙里露出点阳光,像根金线,落在“寻”字的最后一笔上,把石屑照得发亮。
远处的“叮铃”声又响了,这次很清晰,带着暖意,像在笑。安寻拽了拽苏辞的衣袖,两人顺着松鼠的脚印往上走,锁龙藤的藤尖在他们脚边打着转,像群跟着玩的小兽。风止铃的闷响偶尔传来,像在数着步数,一步,两步,三步……直到雾彻底散开时,它突然“叮”地响了一声,清脆得像颗露珠掉在了玉盘上。
苏辞低头看铃,铃舌上沾着片小嫩叶,是锁龙藤新抽的芽,嫩得发绿。她抬头望向山顶,那里的雾正像帘子似的往两边退,露出块平整的巨石,石上坐着个穿蓝布衫的身影,正低头擦着只铃铛,铃绳上的红布,和刚才雾影里的一模一样。
安寻的脚步慢了下来,喉咙动了动:“爹?”
身影抬起头,手里的铃铛晃了晃,“叮铃”一声,和风止铃的声音叠在一起,像句完整的话。苏辞看见那人手里的铃铛内侧,也刻着两个字,被擦得发亮——是“等你”。
风止铃的藤须突然往山顶窜,把铃送得更高,铃舌撞着嫩叶,发出细碎的响,像在拍手。苏辞的指尖被藤须缠着,往山顶拉,她回头看安寻,他的眼睛亮得像雾散后的太阳,正一步步往上走,竹篓里的崖心草掉了出来,落在地上,草叶上的露水滚进泥土里,立刻有新的芽尖冒了出来。
雾彻底没了,阳光铺在山路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着往山顶去。风止铃还在响,这次是连贯的“叮铃”声,混着远处的回应,像首没词的歌。苏辞突然想起安寻娘的话,她说“念想会变成实物,藏在风里、藤上、石头缝里,只要你愿意找,总能听见它们在叫你”。
她摸了摸腰间的铜片,上面的“安”字被阳光晒得发烫,而风止铃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个小小的“辞”字,正一点点追上安寻的影子。至于那雾影里的“血痕”,谁也没再提——或许是紫菀花的颜色,或许是松鼠叼来的红果浆,又或许,只是雾自己哭了场,把眼泪落在了路上。毕竟,雾散了之后,剩下的只有光,和光里慢慢显形的路。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铃身是旧铜色的,表面坑坑洼洼像蒙着层陈年的霜,铃舌却亮得晃眼,像被人反复摩挲过。它被系在锁龙藤最粗的那根主藤上,藤叶缠着铃身,把铃绳勒出了深深的痕。风过时,铃没响,倒有片枯叶从铃口钻了进去,卡在铃舌与铃壁之间,像被咬住的一声叹息。
“这铃怎么不响?”安寻的声音从雾里钻出来,带着点闷。他刚把最后一块木板钉好,手心沾着木屑,正弯腰系鞋带——鞋带断了一截,用草绳接了,草绳上还沾着崖心草的褐色粉末。
苏辞把铃从藤上解下来,铃口朝下抖了抖,枯叶掉出来,卷着雾絮落在脚边。“你听,”她轻轻晃了晃,铃舌撞在壁上,发出“咔”的闷响,像被捂住的喉咙在哼气,“铃壁内侧有东西。”她借着透过雾层的微光往里看,铃壁上刻着细密的纹路,不是花纹,是字,要凑得极近才能认出是“风止”二字,刻得极浅,像指甲划的。
安寻凑过来时,头发上的雾珠落在铃上,顺着坑洼的纹路往下淌,在“止”字的最后一笔积成个小水珠,坠在铃口边缘,颤巍巍的,像颗没敢落下的泪。“我爹的工具箱里有个一样的,”他指尖摸着铃身的坑洼,“只是那只铃舌是松的,风一吹就响,我娘说,那是‘风来铃’,用来听远处的动静——风带着铃响传过来,就知道有人往这边走。”
“那这只该叫‘风止铃’。”苏辞把铃系回藤上,藤须立刻缠了上来,比刚才更紧,像在抓紧什么。雾里突然传来铃铛声,不是这只的闷响,是清脆的“叮铃”声,从雾深处飘来,忽远忽近,像在绕着他们转圈。
安寻猛地按住腰间的柴刀——刀鞘是牛角做的,磨得发亮,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安”字。“是‘风来铃’的声音,”他声音压得极低,“我娘说过,除非有急事,否则不会有人摇它。”他往雾里走了两步,雾立刻涌过来填补他刚才站的位置,把他的影子泡得发白,“这声音不对,太急了,像是在求救。”
苏辞拽住他的胳膊,指尖触到他袖口的补丁——补丁是蓝布的,上面绣着半朵野菊,针脚歪歪扭扭,和安寻绣的那块布一模一样。“你听,”她把风止铃举到耳边,“这铃在震。”
果然,风止铃在她手里微微发颤,不是被风吹的,是被某种震动带的,震得手心发麻。那“叮铃”声越来越近,雾里渐渐显出个模糊的影子,高一矮,高的那人手里举着只铃铛,铃绳上系着块红布,红布在雾里像团跳动的火。
“是山那边的猎户,”安寻松了点劲,“张叔他们,怎么会来这儿?”他往前迎了两步,又停住——那矮的影子看着不对劲,走路一瘸一拐的,裤脚沾着暗红的痕,在雾里像块浸了血的布。
张叔的声音破开雾层,带着喘:“安小子!快!拿你的药箱!小石头被蛇咬了!”
苏辞瞥见安寻后背的竹篓,篓口露出半截药锄,锄刃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他们本打算今天挖些崖心草回去,现在草叶上的露水顺着篓壁往下滴,滴在锁龙藤的根须上,根须突然动了动,往竹篓的方向缠了缠。
“在后头!”安寻转身去解竹篓,动作却顿住了——竹篓的背带不知何时被藤须缠死了,越扯缠得越紧,像长在了一起。“该死!”他抽出柴刀想割,苏辞突然按住他的手。
“别割,”她指着风止铃,铃身的震动越来越急,“它在示警——你看张叔身后的雾,是不是比别处浓?”
果然,张叔身后的雾像化不开的墨,沉沉地压着,那矮影子在雾里晃了晃,突然往旁边歪了歪,张叔伸手去扶,两人的影子在雾里融成一团,再分开时,那矮影子的裤脚暗红痕更重了,滴在地上的雾水里,晕开一朵朵小血花。
“是五步蛇吗?”安寻的声音发紧,手却没再动,藤须已经顺着他的手腕往上爬,缠上了他的袖口,像在拉他往后退。
“不像,”苏辞盯着那团浓雾,“五步蛇的毒不会让血这么稀,而且……”她突然拽着安寻往后退,“你看张叔的鞋,他从来不穿草鞋,说磨脚,可那影子穿的是草鞋,鞋面上还沾着松针——张叔对松针过敏,碰都不会碰。”
风止铃突然“咔”地响了一声,不是闷响,是铃舌弹了一下,像在点头。同时,那“叮铃”声变了调,有点发尖,像被捏住的嗓子在喊。雾里的影子突然加快了速度,往他们这边冲过来,高影子手里的红布越飘越近,像要扑过来似的。
安寻猛地把苏辞往身后一拉,柴刀出鞘,刀光在雾里闪了一下,却没砍向影子——锁龙藤突然疯长,从地面窜起来,织成道绿墙,把他们和影子隔开。藤叶簌簌响,像是在低语,苏辞看见藤叶的缝隙里,那影子撞在藤墙上,挣扎了几下,突然散了,像被雾吞了进去。
“是‘雾影’,”安寻的刀还举着,额角的汗混着雾珠往下掉,“山里的老说法,雾太大时,会把人的念想映成影子,引着人往险地走。”他看向苏辞手里的风止铃,铃身已经不颤了,静静地垂在藤上,“是它救了我们。”
藤墙慢慢散开,露出底下的地面,刚才影子滴“血”的地方,只有几片被踩碎的紫菀花,花瓣沾着雾水,像淌着泪。远处真的传来了铃铛声,这次很轻,带着规律的停顿,安寻侧耳听了听,松了口气:“是我娘的‘风来铃’,她在按约定的信号叫我们回去。”
苏辞把风止铃重新系好,藤须温柔地缠上铃绳,像在安抚。“那小石头……”
“是张叔的念想,”安寻往雾淡的地方走,竹篓的背带自动松开了,藤须退回到根部,“他儿子去年在山里迷了路,没找回来,张叔总惦记着,一到雾天就会看见雾影。”他回头看了眼那片浓雾消散的地方,“等雾散了,我们去看看,或许能找到些小石头留下的东西——我娘说,念想藏不住,总会留下点痕迹。”
风止铃在藤上轻轻晃了晃,这次没发闷响,倒像有片叶子落在铃舌上,发出极轻的“沙”声,像声叹息,又像句低语。苏辞看着雾里渐渐清晰的山路,路面上有串浅浅的脚印,脚印边跟着些细小的爪印,像是什么小动物的,一直往山顶延伸。
安寻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是松鼠,它们藏坚果的路,跟着走准没错,松鼠认雾,知道哪条路不会陷进泥里。”他往脚印的方向迈了一步,脚下的锁龙藤轻轻拱了拱,像在为他垫脚。
风突然转向,把雾往山顶吹,露出半块刻着字的石头,字是新刻的,是个“寻”字,笔画很深,边缘的石屑还没被雾打湿。苏辞走过去,指尖抚过笔画,石屑沾在指尖,凉丝丝的,像雾凝成的冰。
“是我爹刻的,”安寻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他说找不到人时,就往有新刻字的地方走,那是他留的记号。”他蹲下来,捡起片被风吹来的野菊花瓣,花瓣上沾着点松针,“你看,和刚才雾影鞋上的不一样,这是新鲜的,刚掉下来没多久。”
风止铃又晃了晃,铃口对着山顶的方向,像是在指路。苏辞抬头,看见雾的缝隙里露出点阳光,像根金线,落在“寻”字的最后一笔上,把石屑照得发亮。
远处的“叮铃”声又响了,这次很清晰,带着暖意,像在笑。安寻拽了拽苏辞的衣袖,两人顺着松鼠的脚印往上走,锁龙藤的藤尖在他们脚边打着转,像群跟着玩的小兽。风止铃的闷响偶尔传来,像在数着步数,一步,两步,三步……直到雾彻底散开时,它突然“叮”地响了一声,清脆得像颗露珠掉在了玉盘上。
苏辞低头看铃,铃舌上沾着片小嫩叶,是锁龙藤新抽的芽,嫩得发绿。她抬头望向山顶,那里的雾正像帘子似的往两边退,露出块平整的巨石,石上坐着个穿蓝布衫的身影,正低头擦着只铃铛,铃绳上的红布,和刚才雾影里的一模一样。
安寻的脚步慢了下来,喉咙动了动:“爹?”
身影抬起头,手里的铃铛晃了晃,“叮铃”一声,和风止铃的声音叠在一起,像句完整的话。苏辞看见那人手里的铃铛内侧,也刻着两个字,被擦得发亮——是“等你”。
风止铃的藤须突然往山顶窜,把铃送得更高,铃舌撞着嫩叶,发出细碎的响,像在拍手。苏辞的指尖被藤须缠着,往山顶拉,她回头看安寻,他的眼睛亮得像雾散后的太阳,正一步步往上走,竹篓里的崖心草掉了出来,落在地上,草叶上的露水滚进泥土里,立刻有新的芽尖冒了出来。
雾彻底没了,阳光铺在山路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着往山顶去。风止铃还在响,这次是连贯的“叮铃”声,混着远处的回应,像首没词的歌。苏辞突然想起安寻娘的话,她说“念想会变成实物,藏在风里、藤上、石头缝里,只要你愿意找,总能听见它们在叫你”。
她摸了摸腰间的铜片,上面的“安”字被阳光晒得发烫,而风止铃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个小小的“辞”字,正一点点追上安寻的影子。至于那雾影里的“血痕”,谁也没再提——或许是紫菀花的颜色,或许是松鼠叼来的红果浆,又或许,只是雾自己哭了场,把眼泪落在了路上。毕竟,雾散了之后,剩下的只有光,和光里慢慢显形的路。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