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梅雨同舟,烟火长存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赤心巡天、我用闲书成圣人、弃宇宙、光阴之外、我有一卷鬼神图录、我的师傅每到大限才突破、大乘期才有逆袭系统、这个人仙太过正经、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大夏文圣、皓玉真仙、半仙
初夏的清河镇缠上了梅雨,淅淅沥沥的雨丝下了三天,把药铺的青瓦浸得发亮,连后院的葡萄藤都垂着水珠,像挂了串碎玉。林晚秋站在药铺柜台后,看着窗外的雨帘皱起眉——屋顶的瓦片似乎漏了,檐角的水珠滴在地上,竟积起一小滩水,再这么下,靠墙的药材怕是要受潮。
“又在愁屋顶?”陆寻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身上还沾着些雨星,“我刚去后院看了,西角的瓦片裂了道缝,等雨小些,我就去修。”他把茶碗递给林晚秋,又摸了摸她的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又坐了很久?”
林晚秋接过茶,喝了一口暖身子:“刚整理完晒干的陈皮,想着把当归和黄芪挪到干燥的地方,可太重了,没搬完。”她话音刚落,就听见后院传来“哗啦”一声,紧接着是小念安的哭声。
两人心里一紧,连忙往后院跑。只见小念安坐在地上,手里攥着一片紫苏叶,身边的竹篮翻了,里面的薄荷散了一地,显然是搬竹篮时没站稳摔了。陆寻快步上前抱起他,仔细检查有没有受伤:“念安不怕,爹看看,摔疼了吗?”
小念安瘪着嘴,指了指自己的膝盖,带着哭腔说:“疼……药……”
林晚秋连忙从药箱里拿出一小瓶药膏,蹲下身轻轻涂在他的膝盖上:“乖,涂了药膏就不疼了。以后不准搬竹篮,那是大人做的活,知道吗?”
小念安点了点头,小手抓住陆寻的衣领,往葡萄架下指:“穗……湿……”
陆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苏墨给小念安编的剑穗,挂在葡萄架的竹竿上,被雨水打湿了,金线都褪了些色。他心里一软,抱着孩子说:“等雨停了,爹给你晒一晒,还是好看的。”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苏墨披着蓑衣,扛着一把梯子走进来,脸上带着歉意:“师兄,师嫂,我来晚了。刚才去镇上买瓦片,铁匠铺的李师傅听说药铺漏雨,非要跟我一起来帮忙。”
话音刚落,李师傅也披着蓑衣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锤子和几块新瓦片:“陆小哥,晚秋丫头,别发愁,这点漏雨不算啥,我跟苏墨小老弟一会儿就修好。”
林晚秋连忙道谢:“麻烦你们了,这么大的雨,还让你们跑一趟。”
“谢啥,都是乡亲!”李师傅摆了摆手,放下工具就往屋顶爬,“陆小哥,你帮我递瓦片,苏墨小老弟帮着扶梯子,咱们速战速决,别让药材受潮。”
陆寻应了声“好”,刚要去拿瓦片,就看见小念安从他怀里滑下来,摇摇晃晃地跑到墙角,捡起地上的小木剑,举着喊:“爹……帮……”
众人都笑了。苏墨走过去,抱起小念安:“小念安想帮忙呀?那你帮师兄扶着梯子,好不好?”
小念安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抓住梯子的木杆,像个小大人似的站着,眼里满是认真。陆寻和林晚秋看着他,也忍不住笑了,雨丝里的愁绪,竟被这小小的身影冲散了大半。
雨渐渐小了些,李师傅在屋顶敲敲打打,陆寻递瓦片递得麻利,苏墨扶着梯子,偶尔还得照看一下身边的小念安——小家伙总想去抓屋顶掉下来的碎瓦,被苏墨轻轻按住手,就乖乖地继续扶梯子。林晚秋则在屋里收拾药材,把受潮的当归搬到门口的廊下,又拿了块油布铺在药柜上,动作有条不紊。
晌午时分,屋顶终于修好了。李师傅从屋顶下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好了,这下再下十天雨都漏不了!”
苏墨也松了口气,把小念安放下来:“可算修完了,小念安都快站累了。”
小念安立刻跑到陆寻身边,举起小手:“爹……抱……”
陆寻抱起他,笑着说:“念安今天立大功了,帮着扶梯子,真是个乖孩子。”他转身对林晚秋说,“快把王伯早上送来的红糖姜茶端出来,给李师傅和苏墨暖暖身子。”
林晚秋应了声,很快端来三碗姜茶。李师傅喝了一口,暖和得直点头:“还是晚秋丫头的姜茶好喝,驱寒!对了,我给小念安打了把小铁剑,等天晴了就送来,比小木剑结实,练剑正好。”
小念安听见“剑”字,眼睛一亮,从陆寻怀里爬下来,举着小木剑喊:“剑……铁……”
众人又笑了,院子里的雨声似乎都变得温柔起来。
雨停的时候已是傍晚,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清河镇镀上了一层金边。张屠户拎着一块五花肉走进来,笑着说:“陆小哥,李师傅,苏墨小老弟,都在呢?我刚炖了红烧肉,想着你们修屋顶累了,特意送过来给你们补补。”
“张叔你真是及时雨!”苏墨眼睛一亮,连忙接过肉碗,“我今天练剑都没力气了,正想吃点肉呢。”
陆寻也笑着道谢:“每次都麻烦你,真是过意不去。”
“啥麻烦,都是一家人!”张屠户摆了摆手,看见小念安手里的小木剑,又说,“念安啊,张爷爷明天给你送肉包子,给你补补力气,以后好跟你爹学剑!”
小念安咯咯地笑,举着小木剑比划了一下,嘴里喊着:“剑……打……”
林晚秋笑着说:“他这是跟苏墨学的,每天都要比划几下,说要当小剑客。”
“好啊,当剑客好!”张屠户笑得合不拢嘴,“以后有念安保护清河镇,我们更安心了!”
傍晚的药铺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陆寻在厨房做饭,炖着张屠户送来的红烧肉,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林晚秋坐在廊下,给小念安缝着一件小衣裳,针脚细密;苏墨则在院子里练剑,松风剑的剑光映着夕阳,格外柔和;李师傅没走,坐在门口的竹椅上,帮着陆寻磨菜刀,“叮叮当当”的声响,和厨房里的柴火声混在一起,格外踏实。
小念安不老实待在林晚秋身边,拿着小木剑,跟在苏墨身后比划。苏墨故意放慢动作,教他最简单的劈剑姿势,小家伙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力气小,剑都握不稳,却格外认真,额角都冒出了细汗。
“好了,念安,歇会儿再练。”陆寻端着一碗红烧肉出来,放在石桌上,“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学剑。”
小念安立刻放下小木剑,跑到桌边,踮着脚想够红烧肉:“肉……吃……”
林晚秋走过来,抱起他放在椅子上,夹了一块瘦肉给他:“慢点吃,别噎着。”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吃着红烧肉,喝着米酒,聊着天。张屠户说起今天肉铺的生意,李师傅炫耀自己新打的菜刀,苏墨讲着刚才教小念安练剑的趣事,林晚秋则说着想在药铺门口种几株凤仙花,陆寻笑着应下,说明天就去买花苗。
小念安吃了半碗饭,就趴在陆寻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小块红烧肉,嘴角沾着油星。陆寻轻轻擦去他嘴角的油,动作温柔得很。
“陆小哥,你现在真是个好爹。”张屠户看着他,笑着说,“想当年你刚来时,还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现在都有娃了,日子过得真踏实。”
陆寻笑了,看向身边的林晚秋,又看了看熟睡的小念安,心里满是踏实:“是啊,多亏了乡亲们,多亏了晚秋,我才有了今天的日子。”
林晚秋握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温柔:“我们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
苏墨也放下碗,认真地说:“师兄,师嫂,我以前总想着闯荡江湖,现在才明白,最好的江湖就是清河镇。以后我不走了,就在这里陪你们,帮着看茶馆,教念安练剑,挺好的。”
李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早就该这样!清河镇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夜色渐浓,乡亲们陆续散去。陆寻抱着小念安走进屋,把他放在床上盖好被子。林晚秋收拾好碗筷,走进来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那个被雨水打湿的剑穗——已经晒干了,虽然金线褪了色,却依旧好看。
“明天我给念安重新编一个吧,用防水的丝线,再也不怕下雨了。”林晚秋轻声说。
陆寻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不用,这个挺好的。是苏墨编的,念安也喜欢,就算褪了色,也是个念想。”他看向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松风剑靠在墙角,剑穗上的银铃偶尔发出清脆的声响,“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江湖,没有刀光剑影,只有这些寻常的日子,却比什么都好。”
林晚秋靠在他的肩膀上,笑了:“是啊,这样的江湖,才是我们想要的。”
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却不再让人发愁。屋檐下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滴答”的声响,和屋里小念安的呼吸声、院子里的银铃声混在一起,构成了清河镇最寻常的夜晚。
陆寻知道,梅雨总会停,日子会一天天过下去。小念安会慢慢长大,学会练剑,学会认药材;苏墨会在清河镇扎根,或许会娶个镇上的姑娘,安安稳稳过日子;乡亲们会依旧互相帮扶,张屠户的肉包子,李师傅的菜刀,王老头的凉茶,都会一直陪着他们。
这便是他的江湖——剑护着药香,药香暖着人心,人心聚着烟火,烟火里藏着最长久的幸福。没有传奇,没有荣耀,只有日复一日的相守,年复一年的陪伴,却足以让此生圆满。
晚风吹过,带来草药的清香与饭菜的余味,陆寻握紧林晚秋的手,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这份寻常的烟火,会一直传下去,从他和林晚秋,到小念安,再到清河镇的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永远不变的江湖底色。
http://www.rulianshi.net/xunchangjianghushi/489516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又在愁屋顶?”陆寻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身上还沾着些雨星,“我刚去后院看了,西角的瓦片裂了道缝,等雨小些,我就去修。”他把茶碗递给林晚秋,又摸了摸她的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又坐了很久?”
林晚秋接过茶,喝了一口暖身子:“刚整理完晒干的陈皮,想着把当归和黄芪挪到干燥的地方,可太重了,没搬完。”她话音刚落,就听见后院传来“哗啦”一声,紧接着是小念安的哭声。
两人心里一紧,连忙往后院跑。只见小念安坐在地上,手里攥着一片紫苏叶,身边的竹篮翻了,里面的薄荷散了一地,显然是搬竹篮时没站稳摔了。陆寻快步上前抱起他,仔细检查有没有受伤:“念安不怕,爹看看,摔疼了吗?”
小念安瘪着嘴,指了指自己的膝盖,带着哭腔说:“疼……药……”
林晚秋连忙从药箱里拿出一小瓶药膏,蹲下身轻轻涂在他的膝盖上:“乖,涂了药膏就不疼了。以后不准搬竹篮,那是大人做的活,知道吗?”
小念安点了点头,小手抓住陆寻的衣领,往葡萄架下指:“穗……湿……”
陆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苏墨给小念安编的剑穗,挂在葡萄架的竹竿上,被雨水打湿了,金线都褪了些色。他心里一软,抱着孩子说:“等雨停了,爹给你晒一晒,还是好看的。”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脚步声,苏墨披着蓑衣,扛着一把梯子走进来,脸上带着歉意:“师兄,师嫂,我来晚了。刚才去镇上买瓦片,铁匠铺的李师傅听说药铺漏雨,非要跟我一起来帮忙。”
话音刚落,李师傅也披着蓑衣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把锤子和几块新瓦片:“陆小哥,晚秋丫头,别发愁,这点漏雨不算啥,我跟苏墨小老弟一会儿就修好。”
林晚秋连忙道谢:“麻烦你们了,这么大的雨,还让你们跑一趟。”
“谢啥,都是乡亲!”李师傅摆了摆手,放下工具就往屋顶爬,“陆小哥,你帮我递瓦片,苏墨小老弟帮着扶梯子,咱们速战速决,别让药材受潮。”
陆寻应了声“好”,刚要去拿瓦片,就看见小念安从他怀里滑下来,摇摇晃晃地跑到墙角,捡起地上的小木剑,举着喊:“爹……帮……”
众人都笑了。苏墨走过去,抱起小念安:“小念安想帮忙呀?那你帮师兄扶着梯子,好不好?”
小念安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抓住梯子的木杆,像个小大人似的站着,眼里满是认真。陆寻和林晚秋看着他,也忍不住笑了,雨丝里的愁绪,竟被这小小的身影冲散了大半。
雨渐渐小了些,李师傅在屋顶敲敲打打,陆寻递瓦片递得麻利,苏墨扶着梯子,偶尔还得照看一下身边的小念安——小家伙总想去抓屋顶掉下来的碎瓦,被苏墨轻轻按住手,就乖乖地继续扶梯子。林晚秋则在屋里收拾药材,把受潮的当归搬到门口的廊下,又拿了块油布铺在药柜上,动作有条不紊。
晌午时分,屋顶终于修好了。李师傅从屋顶下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好了,这下再下十天雨都漏不了!”
苏墨也松了口气,把小念安放下来:“可算修完了,小念安都快站累了。”
小念安立刻跑到陆寻身边,举起小手:“爹……抱……”
陆寻抱起他,笑着说:“念安今天立大功了,帮着扶梯子,真是个乖孩子。”他转身对林晚秋说,“快把王伯早上送来的红糖姜茶端出来,给李师傅和苏墨暖暖身子。”
林晚秋应了声,很快端来三碗姜茶。李师傅喝了一口,暖和得直点头:“还是晚秋丫头的姜茶好喝,驱寒!对了,我给小念安打了把小铁剑,等天晴了就送来,比小木剑结实,练剑正好。”
小念安听见“剑”字,眼睛一亮,从陆寻怀里爬下来,举着小木剑喊:“剑……铁……”
众人又笑了,院子里的雨声似乎都变得温柔起来。
雨停的时候已是傍晚,夕阳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清河镇镀上了一层金边。张屠户拎着一块五花肉走进来,笑着说:“陆小哥,李师傅,苏墨小老弟,都在呢?我刚炖了红烧肉,想着你们修屋顶累了,特意送过来给你们补补。”
“张叔你真是及时雨!”苏墨眼睛一亮,连忙接过肉碗,“我今天练剑都没力气了,正想吃点肉呢。”
陆寻也笑着道谢:“每次都麻烦你,真是过意不去。”
“啥麻烦,都是一家人!”张屠户摆了摆手,看见小念安手里的小木剑,又说,“念安啊,张爷爷明天给你送肉包子,给你补补力气,以后好跟你爹学剑!”
小念安咯咯地笑,举着小木剑比划了一下,嘴里喊着:“剑……打……”
林晚秋笑着说:“他这是跟苏墨学的,每天都要比划几下,说要当小剑客。”
“好啊,当剑客好!”张屠户笑得合不拢嘴,“以后有念安保护清河镇,我们更安心了!”
傍晚的药铺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陆寻在厨房做饭,炖着张屠户送来的红烧肉,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林晚秋坐在廊下,给小念安缝着一件小衣裳,针脚细密;苏墨则在院子里练剑,松风剑的剑光映着夕阳,格外柔和;李师傅没走,坐在门口的竹椅上,帮着陆寻磨菜刀,“叮叮当当”的声响,和厨房里的柴火声混在一起,格外踏实。
小念安不老实待在林晚秋身边,拿着小木剑,跟在苏墨身后比划。苏墨故意放慢动作,教他最简单的劈剑姿势,小家伙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力气小,剑都握不稳,却格外认真,额角都冒出了细汗。
“好了,念安,歇会儿再练。”陆寻端着一碗红烧肉出来,放在石桌上,“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学剑。”
小念安立刻放下小木剑,跑到桌边,踮着脚想够红烧肉:“肉……吃……”
林晚秋走过来,抱起他放在椅子上,夹了一块瘦肉给他:“慢点吃,别噎着。”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吃着红烧肉,喝着米酒,聊着天。张屠户说起今天肉铺的生意,李师傅炫耀自己新打的菜刀,苏墨讲着刚才教小念安练剑的趣事,林晚秋则说着想在药铺门口种几株凤仙花,陆寻笑着应下,说明天就去买花苗。
小念安吃了半碗饭,就趴在陆寻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小块红烧肉,嘴角沾着油星。陆寻轻轻擦去他嘴角的油,动作温柔得很。
“陆小哥,你现在真是个好爹。”张屠户看着他,笑着说,“想当年你刚来时,还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现在都有娃了,日子过得真踏实。”
陆寻笑了,看向身边的林晚秋,又看了看熟睡的小念安,心里满是踏实:“是啊,多亏了乡亲们,多亏了晚秋,我才有了今天的日子。”
林晚秋握住他的手,眼里满是温柔:“我们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
苏墨也放下碗,认真地说:“师兄,师嫂,我以前总想着闯荡江湖,现在才明白,最好的江湖就是清河镇。以后我不走了,就在这里陪你们,帮着看茶馆,教念安练剑,挺好的。”
李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早就该这样!清河镇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夜色渐浓,乡亲们陆续散去。陆寻抱着小念安走进屋,把他放在床上盖好被子。林晚秋收拾好碗筷,走进来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那个被雨水打湿的剑穗——已经晒干了,虽然金线褪了色,却依旧好看。
“明天我给念安重新编一个吧,用防水的丝线,再也不怕下雨了。”林晚秋轻声说。
陆寻握住她的手,摇了摇头:“不用,这个挺好的。是苏墨编的,念安也喜欢,就算褪了色,也是个念想。”他看向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松风剑靠在墙角,剑穗上的银铃偶尔发出清脆的声响,“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江湖,没有刀光剑影,只有这些寻常的日子,却比什么都好。”
林晚秋靠在他的肩膀上,笑了:“是啊,这样的江湖,才是我们想要的。”
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却不再让人发愁。屋檐下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滴答”的声响,和屋里小念安的呼吸声、院子里的银铃声混在一起,构成了清河镇最寻常的夜晚。
陆寻知道,梅雨总会停,日子会一天天过下去。小念安会慢慢长大,学会练剑,学会认药材;苏墨会在清河镇扎根,或许会娶个镇上的姑娘,安安稳稳过日子;乡亲们会依旧互相帮扶,张屠户的肉包子,李师傅的菜刀,王老头的凉茶,都会一直陪着他们。
这便是他的江湖——剑护着药香,药香暖着人心,人心聚着烟火,烟火里藏着最长久的幸福。没有传奇,没有荣耀,只有日复一日的相守,年复一年的陪伴,却足以让此生圆满。
晚风吹过,带来草药的清香与饭菜的余味,陆寻握紧林晚秋的手,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这份寻常的烟火,会一直传下去,从他和林晚秋,到小念安,再到清河镇的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永远不变的江湖底色。
http://www.rulianshi.net/xunchangjianghushi/489516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