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研究现代知识,融合修炼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万古神帝飞天鱼、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万古神帝、我有一剑、叶尘池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开局签到荒古圣体、诸界第一因、万相之王、不科学御兽、琴帝、道诡异仙、团宠小作精重生成满级大佬、史上最强赘婿
第二枚启灵丹碎成粉末的瞬间,楚星雨的手指还停在衣袋边缘。他没有立刻抽回手,而是隔着布料感受那点残余的温热——不是火焰般的灼意,而是一种近乎消散前的震颤,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终于断裂。
他缓缓将手抽出,掌心摊开,几缕灰白药粉从指缝滑落,在晨光里飘得极慢。
昨夜三次试验留下的疲惫仍在经络中沉淀,但识海却因这突如其来的异变清醒了几分。他盯着地面那些细如尘埃的丹屑,忽然想起掌心划墙时那一瞬的共振感。两次冲击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可若把启灵丹视作外力引子,手掌发力为输出终端,中间串联的,正是体内灵流运行的节律。
三段式结构浮现出来:**触发—传导—爆发**。
这不是巧合,是规律。
他转身走向桌边,掀开木匣,取出一叠粗纸。炭笔落在纸上,先画出人体正面轮廓,再以红笔标出十二正经主脉走向,接着在相同位置叠加神经系统简图。两幅图重合度极高,尤其脊柱与中枢神经路径,几乎完全吻合。
他提笔在两者交汇处写下“同步率73%”。
然后翻过一页,开始记录昨夜的数据:第一次脉冲,呼吸间隔1.2秒,灵力峰值出现在第三拍;第二次尝试加入节奏调控,失败于第七次输出,伴随识海震荡;第三次成功建立稳定频率,第九击达成定点破坏。
他在旁边标注:“单位时间能量集中度提升约四倍,远超常规聚气一击。”
这个数字让他停顿了一瞬。
传统修炼讲究周天循环、温养积累,每一次出手都依赖整体修为推动。可如果能把有限的灵力压缩释放,在局部形成超越境界的穿透力呢?就像前世见过的液压机,不靠蛮力,只凭压强决胜。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右手,指尖微微发麻,那是昨夜第九次冲击残留的感应。他试着调动一丝灵力,不再走膻中直通肩井的老路,而是绕行手少阴心经支脉,以极短距离反复折返三次,模拟“蓄能”过程。
灵力在掌心凝成一点微光。
他轻轻将手指抵住桌面。
咔。
木面裂开一道细纹,深不过半厘,却笔直贯穿整张桌子。
成了。
这不是力量的胜利,是控制的胜利。
他收回手,迅速在纸上写下新的公式:**E = F × T⁻¹**(能量=频率×单位时间倒数)。虽简化到了极致,但足以支撑下一步推演。他将其命名为“功率模型”,用来衡量非连续性灵力输出的实际效能。
窗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族中弟子已陆续起身练功,庭院外有了人声。他合上图纸,塞进木匣底层,只留下一张空白纸摊在桌上,伪装成日常记事模样。
他知道,这条路不能明走。
楚家传承千年,尊古法如铁律。他曾听族老训诫年轻子弟:“离经叛道者,纵有奇才,终难登堂。” 若此刻被人看见他用炭笔绘神经图、写怪异数符,轻则被视为疯癫,重则招来审查。
但他已无法回头。
真正的修炼不该只是模仿前人轨迹,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他的身体融合了现代思维与修罗神骨,若一味照搬《修无上传承》,才是最大的浪费。
他重新盘坐,调整姿势为侧身靠柱,既降低显眼程度,又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双目闭合,实则将全部注意力沉入识海。
这一次,他构建了一个虚拟推演空间——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多年高强度训练形成的思维惯性。他在其中模拟不同频率组合对经络的影响,测试每一轮脉冲带来的负荷值。
初始设定为每呼吸一次释放一次微震,共九轮,间隔严格对应吐纳节奏。
前三组推演均以失败告终:频率过高导致灵力淤积于腕部,引发刺痛;间隔过长则能量分散,无法形成叠加效应。直到第四次,他尝试将基础频率定为每秒3.7次,间隔0.8秒,发现灵流运行最为顺畅,且肩胛间的修罗神骨出现轻微共鸣。
他睁开眼,在纸上写下:“最优参数确认,代号‘修罗脉序·壹’。”
随即开始实体验证。
他将右手指尖贴向地面青砖,不再追求威力,只专注于节奏的精准。吸气时蓄力,呼气时释放,每一次都力求一致。
第一击,无声无息。
第二击,砖面微颤。
第三至第六击,平稳推进,体内灵流如溪流缓行,未现紊乱。
第七击落下时,指端突然一麻,仿佛电流窜过。他心头微动——这是神骨响应的征兆。
第八击紧随其后,肩胛深处传来低鸣,像是某种沉睡之物被轻轻叩醒。
第九击,他咬牙稳住节奏,指尖猛然下压。
轰!
一声闷响自地底传出,青砖表面炸开蛛网状裂痕,中心凹陷半寸,四周纹路延伸超过尺余。尘土扬起寸许,又缓缓落下。
他睁开眼,呼吸平稳,经脉通畅,无任何反噬迹象。
成功了。
这套基于现代物理思想重构的输出模式,不仅可行,而且高效。它不依赖深厚修为,而是通过精确控制实现越阶打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与修罗神骨产生了协同反应——这意味着,这条道路,真正属于他。
他低头看着地砖上的裂痕,嘴角微微扬起。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推开。
月瑶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放着一只新瓷瓶。她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目光扫过屋内,先是落在他额角渗出的汗水上,又缓缓移向地面那道尚未散尽尘灰的裂痕。
她没说话,也没靠近,只是默默将竹篮放在门槛旁的石阶上。
“这是……新配的护脉丹。”她的声音很轻,“加了玉髓藤和静心露,能缓解经络疲劳。”
楚星雨点头,没起身。
她站着没动,视线再次掠过那道裂痕。砖石坚硬,寻常聚灵境修士全力一击也不过留下浅印,而眼前这一击,深达半寸,边缘整齐,明显不是蛮力所致。
更让她心惊的是——整个院子没有任何灵力波动残留。
这意味着,刚才那一击,被完美控制在极小范围内,连气息都未外泄。
她终于开口:“你昨晚……一直在试这个?”
“不只是昨晚。”他说,“是从我发现灵力运行和神经传导有共通之处开始。”
她怔了一下。
“你说什么?”
“我们的身体,”他抬手,指向自己太阳穴,“意识下令攻击,灵力才会动。可大多数修士只管搬运能量,从不去想‘命令’是怎么下达的。”
月瑶站在原地,指尖微微收紧。
她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思考的方式,和她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不是循规蹈矩地爬山,而是在悬崖边另凿一条栈道。
她沉默片刻,低声道:“小心些。族里有些长辈,最忌讳这种……偏离正统的东西。”
“我知道。”他看着她,“但我必须走这条路。别人的办法,救不了我。”
她没再劝,只轻轻点头,转身离去。
裙裾拂过门槛,玉铃本该轻响,却一片寂静——她早已封住了铃音。
楚星雨望着她背影消失在院门外,缓缓闭上眼,开始调息巩固成果。
木匣中的图纸静静躺着,最上面一页写着一行小字:
**“当古老修行遇上现代逻辑,规则,该改写了。”**
他的手指搭在膝上,指尖仍有余震未平。
http://www.rulianshi.net/xiuluoshengu/489140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他缓缓将手抽出,掌心摊开,几缕灰白药粉从指缝滑落,在晨光里飘得极慢。
昨夜三次试验留下的疲惫仍在经络中沉淀,但识海却因这突如其来的异变清醒了几分。他盯着地面那些细如尘埃的丹屑,忽然想起掌心划墙时那一瞬的共振感。两次冲击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可若把启灵丹视作外力引子,手掌发力为输出终端,中间串联的,正是体内灵流运行的节律。
三段式结构浮现出来:**触发—传导—爆发**。
这不是巧合,是规律。
他转身走向桌边,掀开木匣,取出一叠粗纸。炭笔落在纸上,先画出人体正面轮廓,再以红笔标出十二正经主脉走向,接着在相同位置叠加神经系统简图。两幅图重合度极高,尤其脊柱与中枢神经路径,几乎完全吻合。
他提笔在两者交汇处写下“同步率73%”。
然后翻过一页,开始记录昨夜的数据:第一次脉冲,呼吸间隔1.2秒,灵力峰值出现在第三拍;第二次尝试加入节奏调控,失败于第七次输出,伴随识海震荡;第三次成功建立稳定频率,第九击达成定点破坏。
他在旁边标注:“单位时间能量集中度提升约四倍,远超常规聚气一击。”
这个数字让他停顿了一瞬。
传统修炼讲究周天循环、温养积累,每一次出手都依赖整体修为推动。可如果能把有限的灵力压缩释放,在局部形成超越境界的穿透力呢?就像前世见过的液压机,不靠蛮力,只凭压强决胜。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右手,指尖微微发麻,那是昨夜第九次冲击残留的感应。他试着调动一丝灵力,不再走膻中直通肩井的老路,而是绕行手少阴心经支脉,以极短距离反复折返三次,模拟“蓄能”过程。
灵力在掌心凝成一点微光。
他轻轻将手指抵住桌面。
咔。
木面裂开一道细纹,深不过半厘,却笔直贯穿整张桌子。
成了。
这不是力量的胜利,是控制的胜利。
他收回手,迅速在纸上写下新的公式:**E = F × T⁻¹**(能量=频率×单位时间倒数)。虽简化到了极致,但足以支撑下一步推演。他将其命名为“功率模型”,用来衡量非连续性灵力输出的实际效能。
窗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族中弟子已陆续起身练功,庭院外有了人声。他合上图纸,塞进木匣底层,只留下一张空白纸摊在桌上,伪装成日常记事模样。
他知道,这条路不能明走。
楚家传承千年,尊古法如铁律。他曾听族老训诫年轻子弟:“离经叛道者,纵有奇才,终难登堂。” 若此刻被人看见他用炭笔绘神经图、写怪异数符,轻则被视为疯癫,重则招来审查。
但他已无法回头。
真正的修炼不该只是模仿前人轨迹,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他的身体融合了现代思维与修罗神骨,若一味照搬《修无上传承》,才是最大的浪费。
他重新盘坐,调整姿势为侧身靠柱,既降低显眼程度,又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双目闭合,实则将全部注意力沉入识海。
这一次,他构建了一个虚拟推演空间——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多年高强度训练形成的思维惯性。他在其中模拟不同频率组合对经络的影响,测试每一轮脉冲带来的负荷值。
初始设定为每呼吸一次释放一次微震,共九轮,间隔严格对应吐纳节奏。
前三组推演均以失败告终:频率过高导致灵力淤积于腕部,引发刺痛;间隔过长则能量分散,无法形成叠加效应。直到第四次,他尝试将基础频率定为每秒3.7次,间隔0.8秒,发现灵流运行最为顺畅,且肩胛间的修罗神骨出现轻微共鸣。
他睁开眼,在纸上写下:“最优参数确认,代号‘修罗脉序·壹’。”
随即开始实体验证。
他将右手指尖贴向地面青砖,不再追求威力,只专注于节奏的精准。吸气时蓄力,呼气时释放,每一次都力求一致。
第一击,无声无息。
第二击,砖面微颤。
第三至第六击,平稳推进,体内灵流如溪流缓行,未现紊乱。
第七击落下时,指端突然一麻,仿佛电流窜过。他心头微动——这是神骨响应的征兆。
第八击紧随其后,肩胛深处传来低鸣,像是某种沉睡之物被轻轻叩醒。
第九击,他咬牙稳住节奏,指尖猛然下压。
轰!
一声闷响自地底传出,青砖表面炸开蛛网状裂痕,中心凹陷半寸,四周纹路延伸超过尺余。尘土扬起寸许,又缓缓落下。
他睁开眼,呼吸平稳,经脉通畅,无任何反噬迹象。
成功了。
这套基于现代物理思想重构的输出模式,不仅可行,而且高效。它不依赖深厚修为,而是通过精确控制实现越阶打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与修罗神骨产生了协同反应——这意味着,这条道路,真正属于他。
他低头看着地砖上的裂痕,嘴角微微扬起。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推开。
月瑶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放着一只新瓷瓶。她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什么。目光扫过屋内,先是落在他额角渗出的汗水上,又缓缓移向地面那道尚未散尽尘灰的裂痕。
她没说话,也没靠近,只是默默将竹篮放在门槛旁的石阶上。
“这是……新配的护脉丹。”她的声音很轻,“加了玉髓藤和静心露,能缓解经络疲劳。”
楚星雨点头,没起身。
她站着没动,视线再次掠过那道裂痕。砖石坚硬,寻常聚灵境修士全力一击也不过留下浅印,而眼前这一击,深达半寸,边缘整齐,明显不是蛮力所致。
更让她心惊的是——整个院子没有任何灵力波动残留。
这意味着,刚才那一击,被完美控制在极小范围内,连气息都未外泄。
她终于开口:“你昨晚……一直在试这个?”
“不只是昨晚。”他说,“是从我发现灵力运行和神经传导有共通之处开始。”
她怔了一下。
“你说什么?”
“我们的身体,”他抬手,指向自己太阳穴,“意识下令攻击,灵力才会动。可大多数修士只管搬运能量,从不去想‘命令’是怎么下达的。”
月瑶站在原地,指尖微微收紧。
她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人思考的方式,和她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不是循规蹈矩地爬山,而是在悬崖边另凿一条栈道。
她沉默片刻,低声道:“小心些。族里有些长辈,最忌讳这种……偏离正统的东西。”
“我知道。”他看着她,“但我必须走这条路。别人的办法,救不了我。”
她没再劝,只轻轻点头,转身离去。
裙裾拂过门槛,玉铃本该轻响,却一片寂静——她早已封住了铃音。
楚星雨望着她背影消失在院门外,缓缓闭上眼,开始调息巩固成果。
木匣中的图纸静静躺着,最上面一页写着一行小字:
**“当古老修行遇上现代逻辑,规则,该改写了。”**
他的手指搭在膝上,指尖仍有余震未平。
http://www.rulianshi.net/xiuluoshengu/489140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