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22、现实主义画派与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222、现实主义画派与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喂,谜一样的人,你最爱谁?父亲、母亲还是姐妹兄弟?

    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

    朋友呢?

    您用了一个词,我至今还不知道它的含义。

    祖国呢?

    我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

    美呢?

    我倒想真心地爱它,它是女神,是不凋之花。

    金子呢?

    我恨它,一如您恨上帝。

    唉!那你爱谁?不寻常的异乡人?

    我爱云.过往的云那边那边奇妙的云!——《异乡人》波德莱尔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芥川龙之介

    尽管米哈伊尔对于巴黎而言是一位外来者,但随着他在巴黎的不断成功,其实已经有不少巴黎文化界的人士想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甚至说一些比较实在的年轻人已经表示想投靠到米哈伊尔门下,为米哈伊尔在巴黎张目和四处奔走。

    差不多就是法国版的“公若不弃,某愿拜为义父”。

    要问原因的话,简而言之一位已经成名的作家本身就意味着庞大的资源,他既能向出版商推荐某部作品,同样还能为某部作品亲自背书、撰写推荐语,甚至说还能学习他的写作秘诀以及利用他的人脉关系

    而像这种事情,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倒是也有好处,毕竟文化界的事情很多时候说白了就是争一个话语权,谁的追随者多、谁的徒子徒孙多往往就意味着声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这个人不会被文化界遗忘。

    对此米哈伊尔算是比较谨慎,毕竟法国接下来也是风云突变,而他并不希望有人借着他的名头去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此对于这样的拜访请求,米哈伊尔大多数时候都是拒绝的。

    不过当米哈伊尔问出:“他的名字是?”

    屠格涅夫的一句“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一下子就将米哈伊尔吸引住了。

    关于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的地位,简单来说,如果非要评选一下谁是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只能选择一个名字,那么这个人大概率就是波德莱尔。

    作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和散文诗的鼻祖,波德莱尔的才华毋庸置疑,而在1845年这一年的话,波德莱尔才刚刚尝试了自杀。

    而他自杀的最直接的原因,差不多就是他的生父给他留了一大笔遗产,然后波德莱尔便开始尽情地挥霍,他的巨大开销震惊了他的母亲和继父,于是他们便向法院申请为他设立一个“理财委员会”,接管了他的财产,然后波德莱尔只能每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费。

    表面上看是经济原因,要是深入探究一下的话,大致来说就是生性敏感忧郁且自视甚高的波德莱尔一直渴望着过上一种自由、优雅的艺术家生活,而这种现实的管控对他来说可谓是一种毁灭性的侮辱。

    毕竟这种管控无疑是在告诉他:你得服从现实与秩序,你没有足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尽管事实确实就是如此,但对于像波德莱尔这样的诗人来说,让他直面庸俗、残酷的现实确实就足够让他玉玉了,再加上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他便来了一出具有表演性质的自杀行动。

    只能说,有时候确实很难搞清楚有些大诗人的脑回路。

    但无论如何,对米哈伊尔而言,既然这样一位足以在法兰西文学史上不朽的诗人要亲自上门拜访他,那么米哈伊尔便干脆利落地点了点头说道:

    “可以,我这些天都是有空的,他如果有朋友想一起过来那也无妨。”

    “我会转达给他的。”

    眼见米哈伊尔答应的这么痛快,屠格涅夫也是微微有些诧异,不过他也并未多想,而是补充道:

    “他的朋友们肯定会一同前来的,毕竟他们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热烈讨论你的文学主张和理论的年轻艺术家,据我所知,他们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尝试了。”

    对于这件事情米哈伊尔倒是并不觉得意外,毕竟他拿出来的文学主张和文学理论有一部分内容便来自对波德莱尔诗歌的解析和总结。

    与此同时,波德莱尔的圈子里还有不少画家朋友,在其中,有两位画家的名字分别叫做尚弗勒里和库贝尔,而也正是这两人将于十年之后,在法国的绘画领域掀起一波现实主义的潮流,主张关注现实生活、以真实为原则进行创作。

    毫无疑问,现实主义画派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画派的名作《拾穗者》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在后来出现在了中国的课本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米哈伊尔也是即将跟少时的自己来上一次呼应和联动了。

    正当米哈伊尔感觉颇为奇妙的时候,屠格涅夫在跟米哈伊尔确定好这件事情之后,那也是兴冲冲地跟米哈伊尔聊起了巴黎文学圈最近的一些八卦以及他接下来的一些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屠格涅夫最近这段时间在巴黎是混的越来越风生水起了,毕竟以他跟米哈伊尔的关系,米哈伊尔在巴黎的成功某种意义上还真就是他的成功,而屠格涅夫的吹逼小故事无疑正变得越来越权威。

    当然,屠格涅夫并不完全是在乱吹,有些时候还真给米哈伊尔提供了不少助力,就像他前段时间吹的什么米哈伊尔只对最美丽的女人感兴趣

    与此同时,他在歌唱家维亚尔多那里无疑已经成了座上宾。

    对于屠格涅夫的这段感情,米哈伊尔只能说有点难评,虽说他多少是跟屠格涅夫聊了聊这件事,并且给出了一定的提醒和建议,但究竟如何,肯定还是要屠格涅夫自己做决定。

    另外该说不说,比起米哈伊尔,屠格涅夫对于巴黎的社交生活无疑要参与的更加深入,久而久之,他对巴黎的作家们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就像他最近越来越不喜欢雨果:

    “米哈伊尔,我不得不说,雨果先生和他的一些崇拜者越来越让我觉得尴尬了。他”

    真要说的话,屠格涅夫在历史上其实一直都不怎么喜欢雨果,只因雨果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个自恋狂。

    就像雨果晚年的时候,曾经在一次聚会上宣称“歌德最好的作品就是《奥尔良姑娘》”,而当他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同样晚年但依旧本色不改的屠格涅夫便插嘴道:“可是《奥尔良姑娘》不是歌德写的,是席勒写的。”

    然后雨果听了便回答说“是吗?或许我没有看过歌德、也没看过席勒,但我应该比你们更了解歌德,也更了解席勒!因为我了解他们不需要通过阅读!”

    接着场上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说实话,大作家们的脑残粉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还要夸张太多了。

    当然,这是雨果晚年时的一点笑料,而屠格涅夫现在跟米哈伊尔说的无疑是最近的一些事情。

    老实说,米哈伊尔听得还挺乐呵的,他尊重这些大作家,但有些事情未免太难绷了一些.

    当八卦时间结束后,说了个爽的屠格涅夫便心满意足地跟米哈伊尔说起了他接下来的打算:“米哈伊尔,你接下来准备继续去别的国家对不对?

    以你如今在巴黎的名声,你在欧洲其它国家的待遇肯定也不会差的,很多地方应该都已经听到了你的名声。你就尽管享受你接下来的旅行吧。

    至于我,我准备在巴黎再多待上一段时间,一方面我有自己的一些事情,另一方面的话,总有人得捍卫你在巴黎的成果吧。

    我相信你提出来的那些东西对巴黎的影响将会是持久的,但时间一长,说不定就有人吸收和篡改了你的东西,然后再假装由他来首次提出.我得看着点这种事情。”

    对于米哈伊尔接下来的旅行计划,屠格涅夫只当米哈伊尔是想领略一下欧洲各地的人人文风光,至于更多的动作.应该没有了吧?总不能米哈伊尔走到哪里,哪里的文学就泛滥成灾吧?

    况且米哈伊尔暂时也并没有展现又一种语言的文学才能,总之屠格涅夫觉得米哈伊尔应该是想继续在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多的应该就没有了。

    面对屠格涅夫这样的打算,米哈伊尔则是笑着点了点头回道:“伊凡,那一切就都交给你了,希望你在巴黎也能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严格来说,米哈伊尔在巴黎其实根基尚浅,如果有足够熟悉的人一直在这边,那对米哈伊尔来说很多事情都要方便许多,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热爱西欧这边的文化的屠格涅夫大概率是要在法国生活个几十年了。

    在简单聊了聊这些事情之后,没过多久屠格涅夫便告辞离去,而他的效率确实很高,几乎没过多久,年轻的波德莱尔和他的朋友们便收到了米哈伊尔的回复。

    “他竟然同意我们都去吗?”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无论是正在追求特立独行的波德莱尔还是他的朋友,一时之间都感觉微微有点眩晕。

    如果要问原因的话,只能说米哈伊尔的那些文学主张和文学理论给这些年轻人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和惊喜了,就仿佛是有人将他们心中那些模模糊糊的东西给点了出来,并且写的要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更加完美。

    正因如此,即便巴黎目前主流的文学杂志基本上都是在批评米哈伊尔的文学理念,但他们却是被点燃了心中的某种情绪,以至于正在想各种办法来跟米哈伊尔见上一面。

    现在的话,事情真的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顺利太多了。

    毕竟在传闻中,有的贵妇可是愿意出大价钱来跟他见上一面,结果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总之在得知消息后不久,年轻的波德莱尔简单跟他的朋友们商量了一下后,便几个人结伴朝米哈伊尔所在的地方走去了。

    尽管他们此前已经在剧院远远看到过米哈伊尔,可当他们真的近距离接触到米哈伊尔的时候,米哈伊尔的过分年轻还是让这些年轻人一时间有点面面相觑。

    他都比我们还要年轻呢,怎么就已经在巴黎闯出一片天了.

    当他们有些愣住的时候,米哈伊尔也正在打量着这些将在日后的巴黎拥有一席之地的年轻人们,而他看的最多的,无疑还是人群中那位有着特立独行的穿着,同时看上去又极度忧郁、极度讲究并且带着一丝阴郁贵族气质的年轻诗人。

    看着看着,米哈伊尔的视线便不由自主地看向了他的头顶,然后,怎么波德莱尔年纪轻轻就有点秃头了

    在瞻仰了一番活着的波德莱尔之后,米哈伊尔便笑着开口说道:“先生们,你们好。”

    他这么一开口,场上的其他几人也是如梦初醒,纷纷向米哈伊尔做了自我介绍,而在这其中,米哈伊尔果然听到了尚弗勒里和库贝尔的名字。

    由于性格原因,其实最想见到米哈伊尔的波德莱尔在自我介绍过后反倒是一言不发,而是表现出了一副冷静、疏离的姿态。

    对于这种姿态米哈伊尔并不觉得奇怪,毕竟波德莱尔在很早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并且要远超同时代的庸才,他对自己在艺术和美学上的判断力几乎有着绝对的自信。

    于是很多时候他看似彬彬有礼,实则压根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并且在艺术评论的时候言辞锋利、常常喜欢讥讽,像这样的人,即便他在看到米哈伊尔的文学宣言后既惺惺相惜又格外焦虑,内心的情绪可谓是激荡不已,但等真见面了,他还是不会表现的太过热情。

    见此情形米哈伊尔也并不在意,他只是挥动了自己的大手,然后直接指向了波德莱尔说道:“您就是波德莱尔先生吧?我看过你的作品,毫无疑问,你是一个天才。”

    波德莱尔:“!”

    如今这个阶段的波德莱尔虽然已经有了一点微弱的名声,但在巴黎的文学界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这样的他如今遇到了什么呢?

    面对巴黎如今最知名的天才的肯定以及自己朋友们一脸吃惊的注视,尽管脸色冷淡的波德莱尔很想保持自己的优雅和体面,但是波德莱尔一个没绷住,竟然一不小心就直接笑出了声。

    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的波德莱尔:“.”

    http://www.rulianshi.net/wozaieguodangwenhao/48779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