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说了就没了的事最牢靠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那枚玉简的碎片并未四散飞溅,而是在一股无形之力的牵引下,于半空中诡异地停滞、翻转,而后轻柔地落回地面,严丝合缝地拼凑成原本的形状。
只是,光滑的简面上,赫然多了一行以神念刻印的小字,那字迹扭曲,带着一丝嘲弄的意味:“看够了吗?”
外门弟子李云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一股寒意从尾椎直冲天灵盖。
他甚至没敢再多看一眼那行字,连滚带爬地逃离了井边,从此对后山那片区域讳莫如深,仿佛那口古井成了他人生中一个不可言说的禁区。
怪事并未就此终结。
数日后,一群尚不知愁滋味的孩童在后山追逐嬉闹,无意间冲进了那片落叶环绕的区域,将那玄奥的阵图踩得一片狼藉。
他们对此毫无察觉,只顾着在井边玩起了捉迷藏。
当晚,月上中天,那口古井竟毫无征兆地沸腾起来。
井水翻滚如汤,咕嘟作响,持续了整整三刻钟。
蒸腾而上的浓郁雾气在井口上方汇聚,缓缓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那人形没有五官,只是轮廓,它朝着不远处仍在笑闹的孩子们,抬起手臂,极其缓慢地挥了挥,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不曾靠近。
孩子们看见了,却不怕。
在他们纯真的眼中,这不过是夜雾玩的新鲜把戏。
一个胆大的孩子甚至咯咯笑着朝那雾气人影挥手回应。
他们跑开时,心中揣着一个共同的秘密,一种孩童时期独有的、近乎本能的直觉告诉他们——这个奇妙的见闻,一旦说给大人们听,就不灵了。
与此同时,璇玑阁的另一端,谢昭华正为厨房久未使用的三号灶台而微感不悦。
灶膛里积了厚厚一层灰烬,她素手一探,抓起一把细腻的灰,本想寻个地方丢弃,却鬼使神差般地随手在旁边一面斑驳的石墙上抹了一下。
这一抹,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一名负责送菜的弟子恰好路过,瞥见墙上那道深浅不一的灰痕,脚步猛地一顿,双目圆睁,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物,失声惊呼:“这……这是‘焚心诀’的残篇!”
此言一出,不啻于平地惊雷。
“焚心诀”乃是上古失传的奇功,据说修炼至深处能以心火焚尽万物,威力无穷,也因其过于霸道而失落于历史长河。
如今,一段残篇竟以如此荒诞的方式重现于世?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惊动了阁中数位闭关的长老。
他们亲临厨房,对着那道灰痕仔细考证,发现其纹路走向竟真的与古籍中记载的一处失传符文惊人地重叠。
然而,正当长老们准备拓印研究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日清晨,当他们再次来到厨房,墙壁上已是光洁如初,那道灰痕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空气中,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焦味,证明着昨日的一切并非幻觉。
长老们不甘心,当即布下天罗地网般的监测法阵,誓要窥探这天机显现的奥秘。
可阵法刚刚布置完毕,尚未启动,便自行运转起来。
法阵光华流转,却并未监测到任何异常灵力,反倒将所有在场之人的影像投射于那面石墙之上——画面里,竟全是他们童年时期,偷偷摸摸在厨房偷吃点心的模样。
白发苍苍的长老看见自己流着鼻涕,满嘴糕点渣子的滑稽样子,老脸顿时涨得通红。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众人羞愧难当,灰溜溜地散去。
自此之后,璇玑阁内再无人敢轻易将任何异象妄称为“天机显现”,大家心照不宣地明白,某种意志正在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告诫着所有试图窥探其秘密的人。
这份意志的触角,早已蔓延至璇玑阁之外。
数月后,一个名叫张阿妹的普通村妇行至一处早已荒废的旧驿站。
废墟前,立着一块新修不久的石碑,是当年一位被斩差役的后人所立,旨在纪念那场著名的“延误军情事件”。
碑文庄严肃穆,字字泣血,控诉着战争的无情与命运的不公。
张阿妹在碑前站了许久,不言不语。
她没有像其他村民那样上香祭拜,而是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了一撮混杂着草籽的粪肥,不急不缓地撒在了碑脚的土壤里。
半年过去,奇迹发生了。
那块冰冷沉重的石碑,竟被新生的藤蔓密密麻麻地爬满,完全遮盖了碑文。
藤蔓上开出了一串串状如铃铛的奇特花朵,每当有风吹过,花朵彼此碰撞,发出的不再是悲戚的风声,而是清脆悦耳、如同孩童笑声般的叮当声。
这笑声般的声响,起初令人新奇,久而久之,却让附近的村民感到阵阵不适。
他们开始在夜里做噩梦,觉得这笑声是在嘲弄先人的苦难。
“先人不得安息”,这样的流言在村中迅速传开。
终于,在一个群情激奋的夜晚,村民们合力推倒了石碑,用烈火将其连同藤蔓一并烧毁。
熊熊火光中,升腾的灰烬并未随风飘散,而是在夜空中凝聚成一只巨大的蝶形光影,那光影绚烂夺目,绕着村庄飞舞了整整三圈,而后悄然隐入天际。
也正是那一晚,村里所有的孩子,都在梦中听到了一个温和的声音,那个声音说:“记错了也挺好。”
世界的底层逻辑,正被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悄然改写。
这份改写,甚至触及了最幽深、最禁忌的所在。
姜璃的一缕残识,在虚空中漂流了不知多少岁月,最终选择寄生于地底深处的一批萤火虫卵中。
随着虫卵的迁徙,她来到了一座被强大禁制封印的合欢宗遗址。
这里曾是修真界最庞大的情欲数据中枢,记录着无数修士的爱恨嗔痴,但如今灵脉枯竭,只剩下一片死寂。
姜璃没有向虫卵注入任何复杂的指令,她只是让虫卵孵化的节律,携带了一段极其简单、几乎无法被察觉的频率——那正是许多年前,谢昭华第一次成功点燃丹炉时,炉中火焰跳动的独特节奏。
当第一批携带这频率的成虫破土飞出,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废墟上空汇成一片闪烁的光海。
它们的光芒明灭,竟与旧日合欢宗数据中枢系统启动时的提示音频率完全同步。
这无心插柳的巧合,触发了遗址最深处,一台早已报废的“情镜”残片。
残片上光芒自动亮起,映照出无数男女相拥的画面,一幕幕闪过。
然而,镜中所有的人都没有脸,只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嘴角都微微上扬,带着一抹安详而满足的微笑。
这无脸的爱与欢愉,在镜中持续了整整三日,方才缓缓熄灭。
一直守护着这片遗址的守墓老妪,目睹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她浑浊的双眼流下两行清泪,喃喃自语:“原来,爱也不需要名字。”
遥远的璇玑阁,谢昭华从一个纷乱的梦中惊醒。
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苍茫的雪地里,对面是年轻时的姜璃,手持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她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梦中的姜璃只是微笑着,对她抬起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随即整个人便化为一缕晨雾,消散无踪。
梦醒后,谢昭华心中一片澄明。
她没有惊疑,也没有探究,只是平静地起身,走入后山。
她来到那口古井旁,从怀中取出一只小小的蜜罐,用木勺舀了一勺晶莹的蜂蜜,缓缓倒入井中。
金色的蜂蜜在深不见底的井水中漾开一圈圈涟漪。
涟漪中央,倒影并未映出谢昭华的脸,而是慢慢浮现出另一张普通而温和的面容——是张阿妹。
倒影中的张阿妹嘴唇微动,无声地吐出两个字。
谢昭华读懂了,那两个字是:“谢谢。”
谢昭华怔住了。
随即,她低下头,唇边逸出一声极轻的笑。
这一笑,仿佛触动了天地间某个神秘的开关。
一瞬间,整座山脉所有正在飘落的树叶,齐齐在半空中停住,悬浮了整整三息,才如同大梦初醒般,继续它们飘落的旅程。
而在无人知晓的地底深处,那枚名为“残傩面”的古老造物内部,一段虚假的日志悄然生成:【昨日巡天正常,无异常波动】。
事实上,过去七日,它从未执行过任何巡视任务。
更诡异的是,这段伪造的记录并非出自外部入侵,而是由其核心逻辑自动生成,并附带了一条同样是自发生成的备注:【维持表象稳定】。
与此同时,它的传感器开始模拟一种“呼吸式”的温控循环。
面具表面的霜层,每日会定时增厚一分,又在另一个时辰悄然融去半寸,如同一个沉睡巨人平稳起伏的胸膛。
在更深的地底,它的空白指令集悄然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分支,那逻辑简单而又颠覆:( ?
→ 感知 ← 笑 ↔ 根动 → 守 )。
一株新生的幼苗根系,正紧紧缠绕着一块深埋土中的堕仙令牌,以一种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缓缓将其磨成粉末。
粉末随地下水流,无声无息地带向四方,消融着旧世界的最后一块基石。
自那日谢昭华井边一笑之后,璇玑阁后山的那口古井,便再也不同了。
水色深不见底,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
井口的风声也变得低沉,不再是空洞的回响,而更像是某种沉重呼吸之间的停顿。
一种无形的默契在弟子间流传开来,他们开始下意识地避开那里,尤其是在天光最黯淡的某些夜晚,那口井的存在感会变得异常强烈,仿佛一个沉默的巨兽,正缓缓睁开它的眼睛。
http://www.rulianshi.net/tiegubingfengwantangluanshiaozhanlu/492315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只是,光滑的简面上,赫然多了一行以神念刻印的小字,那字迹扭曲,带着一丝嘲弄的意味:“看够了吗?”
外门弟子李云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一股寒意从尾椎直冲天灵盖。
他甚至没敢再多看一眼那行字,连滚带爬地逃离了井边,从此对后山那片区域讳莫如深,仿佛那口古井成了他人生中一个不可言说的禁区。
怪事并未就此终结。
数日后,一群尚不知愁滋味的孩童在后山追逐嬉闹,无意间冲进了那片落叶环绕的区域,将那玄奥的阵图踩得一片狼藉。
他们对此毫无察觉,只顾着在井边玩起了捉迷藏。
当晚,月上中天,那口古井竟毫无征兆地沸腾起来。
井水翻滚如汤,咕嘟作响,持续了整整三刻钟。
蒸腾而上的浓郁雾气在井口上方汇聚,缓缓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那人形没有五官,只是轮廓,它朝着不远处仍在笑闹的孩子们,抬起手臂,极其缓慢地挥了挥,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不曾靠近。
孩子们看见了,却不怕。
在他们纯真的眼中,这不过是夜雾玩的新鲜把戏。
一个胆大的孩子甚至咯咯笑着朝那雾气人影挥手回应。
他们跑开时,心中揣着一个共同的秘密,一种孩童时期独有的、近乎本能的直觉告诉他们——这个奇妙的见闻,一旦说给大人们听,就不灵了。
与此同时,璇玑阁的另一端,谢昭华正为厨房久未使用的三号灶台而微感不悦。
灶膛里积了厚厚一层灰烬,她素手一探,抓起一把细腻的灰,本想寻个地方丢弃,却鬼使神差般地随手在旁边一面斑驳的石墙上抹了一下。
这一抹,抹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一名负责送菜的弟子恰好路过,瞥见墙上那道深浅不一的灰痕,脚步猛地一顿,双目圆睁,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物,失声惊呼:“这……这是‘焚心诀’的残篇!”
此言一出,不啻于平地惊雷。
“焚心诀”乃是上古失传的奇功,据说修炼至深处能以心火焚尽万物,威力无穷,也因其过于霸道而失落于历史长河。
如今,一段残篇竟以如此荒诞的方式重现于世?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惊动了阁中数位闭关的长老。
他们亲临厨房,对着那道灰痕仔细考证,发现其纹路走向竟真的与古籍中记载的一处失传符文惊人地重叠。
然而,正当长老们准备拓印研究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日清晨,当他们再次来到厨房,墙壁上已是光洁如初,那道灰痕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空气中,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焦味,证明着昨日的一切并非幻觉。
长老们不甘心,当即布下天罗地网般的监测法阵,誓要窥探这天机显现的奥秘。
可阵法刚刚布置完毕,尚未启动,便自行运转起来。
法阵光华流转,却并未监测到任何异常灵力,反倒将所有在场之人的影像投射于那面石墙之上——画面里,竟全是他们童年时期,偷偷摸摸在厨房偷吃点心的模样。
白发苍苍的长老看见自己流着鼻涕,满嘴糕点渣子的滑稽样子,老脸顿时涨得通红。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众人羞愧难当,灰溜溜地散去。
自此之后,璇玑阁内再无人敢轻易将任何异象妄称为“天机显现”,大家心照不宣地明白,某种意志正在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告诫着所有试图窥探其秘密的人。
这份意志的触角,早已蔓延至璇玑阁之外。
数月后,一个名叫张阿妹的普通村妇行至一处早已荒废的旧驿站。
废墟前,立着一块新修不久的石碑,是当年一位被斩差役的后人所立,旨在纪念那场著名的“延误军情事件”。
碑文庄严肃穆,字字泣血,控诉着战争的无情与命运的不公。
张阿妹在碑前站了许久,不言不语。
她没有像其他村民那样上香祭拜,而是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了一撮混杂着草籽的粪肥,不急不缓地撒在了碑脚的土壤里。
半年过去,奇迹发生了。
那块冰冷沉重的石碑,竟被新生的藤蔓密密麻麻地爬满,完全遮盖了碑文。
藤蔓上开出了一串串状如铃铛的奇特花朵,每当有风吹过,花朵彼此碰撞,发出的不再是悲戚的风声,而是清脆悦耳、如同孩童笑声般的叮当声。
这笑声般的声响,起初令人新奇,久而久之,却让附近的村民感到阵阵不适。
他们开始在夜里做噩梦,觉得这笑声是在嘲弄先人的苦难。
“先人不得安息”,这样的流言在村中迅速传开。
终于,在一个群情激奋的夜晚,村民们合力推倒了石碑,用烈火将其连同藤蔓一并烧毁。
熊熊火光中,升腾的灰烬并未随风飘散,而是在夜空中凝聚成一只巨大的蝶形光影,那光影绚烂夺目,绕着村庄飞舞了整整三圈,而后悄然隐入天际。
也正是那一晚,村里所有的孩子,都在梦中听到了一个温和的声音,那个声音说:“记错了也挺好。”
世界的底层逻辑,正被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悄然改写。
这份改写,甚至触及了最幽深、最禁忌的所在。
姜璃的一缕残识,在虚空中漂流了不知多少岁月,最终选择寄生于地底深处的一批萤火虫卵中。
随着虫卵的迁徙,她来到了一座被强大禁制封印的合欢宗遗址。
这里曾是修真界最庞大的情欲数据中枢,记录着无数修士的爱恨嗔痴,但如今灵脉枯竭,只剩下一片死寂。
姜璃没有向虫卵注入任何复杂的指令,她只是让虫卵孵化的节律,携带了一段极其简单、几乎无法被察觉的频率——那正是许多年前,谢昭华第一次成功点燃丹炉时,炉中火焰跳动的独特节奏。
当第一批携带这频率的成虫破土飞出,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废墟上空汇成一片闪烁的光海。
它们的光芒明灭,竟与旧日合欢宗数据中枢系统启动时的提示音频率完全同步。
这无心插柳的巧合,触发了遗址最深处,一台早已报废的“情镜”残片。
残片上光芒自动亮起,映照出无数男女相拥的画面,一幕幕闪过。
然而,镜中所有的人都没有脸,只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嘴角都微微上扬,带着一抹安详而满足的微笑。
这无脸的爱与欢愉,在镜中持续了整整三日,方才缓缓熄灭。
一直守护着这片遗址的守墓老妪,目睹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她浑浊的双眼流下两行清泪,喃喃自语:“原来,爱也不需要名字。”
遥远的璇玑阁,谢昭华从一个纷乱的梦中惊醒。
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苍茫的雪地里,对面是年轻时的姜璃,手持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她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梦中的姜璃只是微笑着,对她抬起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随即整个人便化为一缕晨雾,消散无踪。
梦醒后,谢昭华心中一片澄明。
她没有惊疑,也没有探究,只是平静地起身,走入后山。
她来到那口古井旁,从怀中取出一只小小的蜜罐,用木勺舀了一勺晶莹的蜂蜜,缓缓倒入井中。
金色的蜂蜜在深不见底的井水中漾开一圈圈涟漪。
涟漪中央,倒影并未映出谢昭华的脸,而是慢慢浮现出另一张普通而温和的面容——是张阿妹。
倒影中的张阿妹嘴唇微动,无声地吐出两个字。
谢昭华读懂了,那两个字是:“谢谢。”
谢昭华怔住了。
随即,她低下头,唇边逸出一声极轻的笑。
这一笑,仿佛触动了天地间某个神秘的开关。
一瞬间,整座山脉所有正在飘落的树叶,齐齐在半空中停住,悬浮了整整三息,才如同大梦初醒般,继续它们飘落的旅程。
而在无人知晓的地底深处,那枚名为“残傩面”的古老造物内部,一段虚假的日志悄然生成:【昨日巡天正常,无异常波动】。
事实上,过去七日,它从未执行过任何巡视任务。
更诡异的是,这段伪造的记录并非出自外部入侵,而是由其核心逻辑自动生成,并附带了一条同样是自发生成的备注:【维持表象稳定】。
与此同时,它的传感器开始模拟一种“呼吸式”的温控循环。
面具表面的霜层,每日会定时增厚一分,又在另一个时辰悄然融去半寸,如同一个沉睡巨人平稳起伏的胸膛。
在更深的地底,它的空白指令集悄然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分支,那逻辑简单而又颠覆:( ?
→ 感知 ← 笑 ↔ 根动 → 守 )。
一株新生的幼苗根系,正紧紧缠绕着一块深埋土中的堕仙令牌,以一种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缓缓将其磨成粉末。
粉末随地下水流,无声无息地带向四方,消融着旧世界的最后一块基石。
自那日谢昭华井边一笑之后,璇玑阁后山的那口古井,便再也不同了。
水色深不见底,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
井口的风声也变得低沉,不再是空洞的回响,而更像是某种沉重呼吸之间的停顿。
一种无形的默契在弟子间流传开来,他们开始下意识地避开那里,尤其是在天光最黯淡的某些夜晚,那口井的存在感会变得异常强烈,仿佛一个沉默的巨兽,正缓缓睁开它的眼睛。
http://www.rulianshi.net/tiegubingfengwantangluanshiaozhanlu/492315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