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四合院:从怒怼众禽开始走向巅峰 > 第一卷 第113章 工作组的谈话

第一卷 第113章 工作组的谈话

    与部委改革工作小组的谈话,安排在了厂小会议室。工作组来了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干部,姓赵,是改革办的副主任。另外两位一位是记录员,一位是较为年轻的干事。

    谈话气氛一开始比较正式。赵主任先是肯定了红星厂和技术服务公司在改革探索中取得的“可喜成绩”,然后开始询问一些具体细节,比如承包制的具体方案、遇到的阻力、工人的反应、效益提升的具体数据等等。

    林凡早有准备,回答得不卑不亢,数据清晰,逻辑严密。他并没有一味夸耀成绩,也坦诚地谈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初期部分工人的抵触、设备老旧的限制、以及厂内一些不同的声音,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制定公平规则、加强思想工作、技术革新等方式来化解这些矛盾。

    赵主任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极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调研经验。

    随着谈话深入,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起来。赵主任对林凡的个人经历产生了兴趣:“林凡同志,听说你很年轻,还是技术出身?怎么想到要搞承包,力度还这么大?”

    林凡笑了笑,坦然道:“赵主任,我其实没想那么多大道理。我就是从车间里干出来的,最知道工人们想什么,怕什么。大家不怕干活,怕的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区别。承包制说白了,就是捅破这层窗户纸,把大家的利益和厂子的利益绑在一起,劲儿往一处使。技术是我的老本行,但我觉得,有时候改变机制,比单纯的技术革新更能解放生产力。”

    “说得好!改变机制,解放生产力!”赵主任赞赏地点点头,“那你对厂里未来的改革,还有什么更大的想法吗?比如,承包制?”

    这个问题有点出乎林凡的意料,也超出了他事先准备的范围。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知道这是展现自己眼光和格局的机会。

    他略作思考,谨慎地回答道:“赵主任,承包制目前看是有效的,但它可能主要适用于我们这种规模较小、业务相对灵活的三产公司。对于红星厂这样的万人大厂,情况要复杂得多。”

    他结合在培训班学到的东西和自己的思考,继续说道:“我觉得,未来国企改革,可能需要在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一是产权层面,能不能尝试股份制改造,让职工持股,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二是经营层面,能不能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比如更大的定价权、采购权、用工权,让企业更能适应市场变化?三是结构层面,能不能围绕主业,发展多种经营,成立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他甚至大胆地提到了“下岗分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敏感话题,认为这是改革深入后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这些想法在当时无疑是非常超前的,甚至有些大胆。那位年轻的记录员听得瞪大了眼睛,记录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赵主任听完,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沉思了片刻,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林凡:“林凡同志,你的这些想法……很新颖,也很大胆。有些方面,甚至走在了我们政策研究的前面。看来你这半年培训班没有白上,思考得很深入。”

    他话锋一转:“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改革牵涉面有多广?阻力有多大?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政策支持?”

    林凡坦然回答:“想过。所以我说这是未来的探索方向。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摸着石头过河,甚至会踩坑、会交学费。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去想,不去试。就像我们技术服务公司,如果不敢承包,现在还是死水一潭。”

    赵主任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欣赏林凡这种既敢于思考又不乏务实的劲头。“很好。林凡同志,你的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改革就需要你们这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思考的年轻干部。”

    谈话结束时,赵主任主动和林凡握了握手,勉励道:“好好干,红星厂是个好平台,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

    工作组离开后不久,厂里就接到通知,林凡被列入部委“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的候选名单。虽然只是候选,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林凡已经进入了更高层领导的视野,未来的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然而,这个消息也像一块巨石,投入了红星厂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新的、更大的波澜。

    http://www.rulianshi.net/siheyuancongnuduizhongqinkaishizouxiangdianfeng/489759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