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石上苔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苏辞的指甲抠进石缝时,带出些潮湿的绿。那苔藓像块被泡透的海绵,稍一用力就沁出泥水,顺着指缝往下淌,在青灰色的岩石上画出道歪歪扭扭的线,像条微型的河。
她正蹲在崖壁下,仰头望着那道横贯岩壁的裂缝。裂缝高约丈许,边缘的石片像被巨斧劈过,参差地刺向天空,缝隙里卡着半块朽木,不知嵌了多少年,木头的纹理间也裹着层苔衣,绿得发黑。
“这缝里卡着的,是当年栈道的横梁。”老向导蹲在她身后,烟杆在石头上磕了磕,火星落在苔地上,洇出个焦黑的小坑,“民国那阵子山洪冲垮了栈道,就剩这点骨头渣子挂在这儿,风吹日晒的,倒成了野山羊的路。”
苏辞没应声,指尖顺着裂缝往下滑。岩石的表面坑洼不平,有些地方光溜溜的,像被人反复摸过,磨掉了棱角;有些地方却突兀地凸起,上面覆着层厚苔,指甲刮过会留下道白痕,像块没写完的碑。
突然,指腹触到片坚硬的光滑——不是岩石的肌理。她屏住呼吸,用指甲慢慢抠开周围的苔层,块巴掌大的金属片露了出来,边缘卷着锈,上面刻着个模糊的“安”字,笔画被腐蚀得只剩个轮廓,像枚被水泡过的印章。
“是铜的。”老向导凑过来看,烟杆上的烟灰抖落在金属片上,“以前栈道上的铆钉,刻字的少见,怕不是哪个工匠留的记号。”
苏辞把金属片揣进兜里,指尖仍残留着苔衣的湿冷。她站起身,望向裂缝上方的天空,那里飘着朵孤云,像块被撕烂的棉絮,正慢慢往崖后躲。风从崖底钻上来,带着股松针的苦味,刮得岩壁上的矮树丛簌簌响,其中棵歪脖子松的根须暴露在外,缠着块碎裂的木片,木片上有行用墨写的字,被雨水泡得发胀:“七日晴,可过崖。”
字迹歪歪扭扭,墨色却透着股执拗,像只用力抓住岩石的手。苏辞踮起脚,够下那块木片,发现背面还粘着片干枯的野菊花瓣,早已褪成了浅黄,一碰就碎成粉。
“这是采药人的手笔。”老向导抽了口烟,“以前过崖的人,都会在树上留话,告诉后来者天气路况。但这字……”他眯起眼,“像是用烧黑的树枝写的,墨里掺了松脂,才没被雨水冲干净。”
苏辞的指尖划过“七日晴”三个字,突然注意到“晴”字的竖钩处,有个极小的缺口,像被什么东西磕了下。她想起兜里的铜片,摸出来比对,缺口的形状竟与铜片边缘的卷锈严丝合缝——就像有人用铜片敲过这个字。
风突然变急,崖壁上的碎石“哗啦啦”往下掉,老向导拽了她一把:“快走,要起雾了!”
两人往崖底的山洞退去,苏辞回头望时,看见裂缝里的朽木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根被遗忘的骨头,而那块刻着“安”字的铜片,在她掌心慢慢变热,锈迹里渗出点暗红,像凝固的血。
山洞很浅,岩壁被烟火熏得发黑,角落里堆着些干草,草下埋着个豁口的陶碗。苏辞用树枝拨开干草,碗底沉着枚铜钱,边缘磨得发亮,正面是模糊的“乾隆通宝”,背面却用尖石刻着个“辞”字,笔画新鲜,显然刻上去没多久。
“有人来过。”她把铜钱捏在指间转了转,铜钱与铜片的温度渐渐趋同,像两块互相取暖的金属,“而且没走多久。”
老向导往洞里挪了挪,避开洞口灌进来的风:“这崖叫‘断云崖’,十年前还有栈道,后来塌了就成了死路。除了偶尔迷路的采药人,谁会往这儿钻?”他突然拍了下大腿,“哦对了,上个月有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来过,背着个竹篓,说要找种叫‘崖心草’的药,还问我认不认识刻字的铜铆钉。”
苏辞的心猛地一跳:“他什么样?”
“高个,瘦,手指特别长,”老向导比划着,“右手虎口有道疤,像被什么东西划的。他说他爹以前是修栈道的工匠,当年栈道塌的时候没跑出来,留下块刻字的铜铆钉,让他来找找看有没有其他记号。”
铜片在掌心烫得发疼。苏辞走到洞口,望着渐渐漫上来的雾气,雾气是灰白色的,像团没拧干的棉絮,正顺着崖壁往上爬,很快就会遮住那道裂缝。她突然想起木片上的“七日晴”——今天正是第七天,雾起之后,会放晴吗?
“他往哪边走了?”
“说是要爬裂缝上去,”老向导指了指那道参差的石缝,“我劝他别疯,那缝里的石头松得很,他偏不听,说他爹的日记里写着,裂缝尽头有个平台,能看见对岸的路。”
苏辞摸出铜片和铜钱,两物相碰,发出声清脆的响。她突然明白“晴”字的缺口不是磕碰——是记号。用铜片敲出的缺口,在特定的光线下,会连成个箭头。
“我上去看看。”
“疯丫头!”老向导扯住她,“雾里看不清落脚点,踩空了就是万丈深渊!”
苏辞没回头,指尖的铜片已经指明了方向。她把木片塞进兜里,野菊花瓣的粉末沾在掌心,带着股若有若无的香。裂缝里的朽木还在晃,像在招手,而那枚刻着“辞”字的铜钱,在她指间转出圈微弱的光,仿佛在说“往这走”。
攀爬比想象中更难。石缝里的泥土混合着苔衣,滑得像抹了油,好几次她的脚刚踩稳,石块就带着泥沙往下坠,砸在崖底发出沉闷的响。风裹着雾气灌进石缝,打在脸上又冷又湿,视线里只剩片白,只能凭指尖的触感辨认方向——哪里的岩石更坚硬,哪里的凹陷能卡住脚尖。
突然,指尖触到块平整的石面,上面没有苔衣,却有几道深刻的刻痕。她用指甲划了划,是个“安”字,比铜片上的更清晰,旁边还有个未写完的“辞”,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条延伸的线。
线的尽头,果然有个狭窄的平台,仅容一人立足。苏辞趴在平台上,胸口剧烈起伏,雾气在她周围盘旋,突然,一道阳光刺破雾层,落在平台中央的石面上——那里摆着半本日记,纸页已经发黄发脆,封面上写着“修栈日志”。
她颤抖着手翻开,第一页就是张素描,画着座横跨深渊的栈道,栈道的铆钉处标着密密麻麻的小点,其中个点旁写着:“阿辞说,要在最高的铆钉上刻我们的名字。”
翻到最后一页,字迹变得潦草:“雨连下了六天,栈道东段开始松动,得赶在第七天晴天加固……阿辞,等栈道修完,就娶你过门……”后面的字被水洇了,只剩个模糊的“安”字,像滴没干的泪。
阳光突然被雾气吞没,平台开始震动,苏辞下意识地抓住身边的朽木,却听见“咔嚓”一声,朽木应声断裂。她低头看去,断裂处露出截新鲜的木茬——这根本不是当年的旧木,是新换的支撑!
有人来过,而且知道她会来。
雾气里传来脚步声,很轻,像踩在棉花上。苏辞猛地回头,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身影站在雾里,右手虎口的疤痕在微光下格外显眼。他手里举着半块铜片,与她手里的刚好拼成完整的“安”字。
“我爹的日记,”他的声音带着雾的湿意,“他说,‘安’是他,‘辞’是我娘。当年他没来得及把名字刻完,就……”
苏辞的指尖突然发烫,那枚铜钱不知何时嵌进了石缝的凹槽,与石面上的刻痕连成了完整的字——“安辞”。阳光再次穿透雾层,照亮了平台边缘的悬崖,那里竟架着座新修的木桥,桥板上的苔藓还没长牢,显然刚完工不久。
“我花了三个月,”蓝布衫青年望着木桥,“按我爹日记里的图纸修的。他没走完的路,我来走完。”
苏辞看着他手里的半块铜片,突然明白那枚铜钱上的“辞”字是谁刻的。雾气渐渐散去,深渊对岸的风光清晰起来,漫山的野菊开得正盛,像铺了层金毯。而那座木桥的栏杆上,每隔一段就钉着块铜片,刻着“安”与“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青年转头看她,手里的铜片与她的轻轻相碰:“我叫安寻,寻找的寻。”
苏辞的掌心还沾着野菊的粉末,她举起那半本日记,纸页在风里轻轻响。远处的雾彻底散了,露出片湛蓝的天,而平台边缘的石缝里,不知何时冒出株嫩绿的芽,顶着颗晶莹的露珠,像个刚睡醒的问号。
这问号会指向哪里?是木桥对岸的野菊,还是日记里未完的承诺?风掠过深渊,带着野菊的香,却没给出答案。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她正蹲在崖壁下,仰头望着那道横贯岩壁的裂缝。裂缝高约丈许,边缘的石片像被巨斧劈过,参差地刺向天空,缝隙里卡着半块朽木,不知嵌了多少年,木头的纹理间也裹着层苔衣,绿得发黑。
“这缝里卡着的,是当年栈道的横梁。”老向导蹲在她身后,烟杆在石头上磕了磕,火星落在苔地上,洇出个焦黑的小坑,“民国那阵子山洪冲垮了栈道,就剩这点骨头渣子挂在这儿,风吹日晒的,倒成了野山羊的路。”
苏辞没应声,指尖顺着裂缝往下滑。岩石的表面坑洼不平,有些地方光溜溜的,像被人反复摸过,磨掉了棱角;有些地方却突兀地凸起,上面覆着层厚苔,指甲刮过会留下道白痕,像块没写完的碑。
突然,指腹触到片坚硬的光滑——不是岩石的肌理。她屏住呼吸,用指甲慢慢抠开周围的苔层,块巴掌大的金属片露了出来,边缘卷着锈,上面刻着个模糊的“安”字,笔画被腐蚀得只剩个轮廓,像枚被水泡过的印章。
“是铜的。”老向导凑过来看,烟杆上的烟灰抖落在金属片上,“以前栈道上的铆钉,刻字的少见,怕不是哪个工匠留的记号。”
苏辞把金属片揣进兜里,指尖仍残留着苔衣的湿冷。她站起身,望向裂缝上方的天空,那里飘着朵孤云,像块被撕烂的棉絮,正慢慢往崖后躲。风从崖底钻上来,带着股松针的苦味,刮得岩壁上的矮树丛簌簌响,其中棵歪脖子松的根须暴露在外,缠着块碎裂的木片,木片上有行用墨写的字,被雨水泡得发胀:“七日晴,可过崖。”
字迹歪歪扭扭,墨色却透着股执拗,像只用力抓住岩石的手。苏辞踮起脚,够下那块木片,发现背面还粘着片干枯的野菊花瓣,早已褪成了浅黄,一碰就碎成粉。
“这是采药人的手笔。”老向导抽了口烟,“以前过崖的人,都会在树上留话,告诉后来者天气路况。但这字……”他眯起眼,“像是用烧黑的树枝写的,墨里掺了松脂,才没被雨水冲干净。”
苏辞的指尖划过“七日晴”三个字,突然注意到“晴”字的竖钩处,有个极小的缺口,像被什么东西磕了下。她想起兜里的铜片,摸出来比对,缺口的形状竟与铜片边缘的卷锈严丝合缝——就像有人用铜片敲过这个字。
风突然变急,崖壁上的碎石“哗啦啦”往下掉,老向导拽了她一把:“快走,要起雾了!”
两人往崖底的山洞退去,苏辞回头望时,看见裂缝里的朽木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根被遗忘的骨头,而那块刻着“安”字的铜片,在她掌心慢慢变热,锈迹里渗出点暗红,像凝固的血。
山洞很浅,岩壁被烟火熏得发黑,角落里堆着些干草,草下埋着个豁口的陶碗。苏辞用树枝拨开干草,碗底沉着枚铜钱,边缘磨得发亮,正面是模糊的“乾隆通宝”,背面却用尖石刻着个“辞”字,笔画新鲜,显然刻上去没多久。
“有人来过。”她把铜钱捏在指间转了转,铜钱与铜片的温度渐渐趋同,像两块互相取暖的金属,“而且没走多久。”
老向导往洞里挪了挪,避开洞口灌进来的风:“这崖叫‘断云崖’,十年前还有栈道,后来塌了就成了死路。除了偶尔迷路的采药人,谁会往这儿钻?”他突然拍了下大腿,“哦对了,上个月有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来过,背着个竹篓,说要找种叫‘崖心草’的药,还问我认不认识刻字的铜铆钉。”
苏辞的心猛地一跳:“他什么样?”
“高个,瘦,手指特别长,”老向导比划着,“右手虎口有道疤,像被什么东西划的。他说他爹以前是修栈道的工匠,当年栈道塌的时候没跑出来,留下块刻字的铜铆钉,让他来找找看有没有其他记号。”
铜片在掌心烫得发疼。苏辞走到洞口,望着渐渐漫上来的雾气,雾气是灰白色的,像团没拧干的棉絮,正顺着崖壁往上爬,很快就会遮住那道裂缝。她突然想起木片上的“七日晴”——今天正是第七天,雾起之后,会放晴吗?
“他往哪边走了?”
“说是要爬裂缝上去,”老向导指了指那道参差的石缝,“我劝他别疯,那缝里的石头松得很,他偏不听,说他爹的日记里写着,裂缝尽头有个平台,能看见对岸的路。”
苏辞摸出铜片和铜钱,两物相碰,发出声清脆的响。她突然明白“晴”字的缺口不是磕碰——是记号。用铜片敲出的缺口,在特定的光线下,会连成个箭头。
“我上去看看。”
“疯丫头!”老向导扯住她,“雾里看不清落脚点,踩空了就是万丈深渊!”
苏辞没回头,指尖的铜片已经指明了方向。她把木片塞进兜里,野菊花瓣的粉末沾在掌心,带着股若有若无的香。裂缝里的朽木还在晃,像在招手,而那枚刻着“辞”字的铜钱,在她指间转出圈微弱的光,仿佛在说“往这走”。
攀爬比想象中更难。石缝里的泥土混合着苔衣,滑得像抹了油,好几次她的脚刚踩稳,石块就带着泥沙往下坠,砸在崖底发出沉闷的响。风裹着雾气灌进石缝,打在脸上又冷又湿,视线里只剩片白,只能凭指尖的触感辨认方向——哪里的岩石更坚硬,哪里的凹陷能卡住脚尖。
突然,指尖触到块平整的石面,上面没有苔衣,却有几道深刻的刻痕。她用指甲划了划,是个“安”字,比铜片上的更清晰,旁边还有个未写完的“辞”,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条延伸的线。
线的尽头,果然有个狭窄的平台,仅容一人立足。苏辞趴在平台上,胸口剧烈起伏,雾气在她周围盘旋,突然,一道阳光刺破雾层,落在平台中央的石面上——那里摆着半本日记,纸页已经发黄发脆,封面上写着“修栈日志”。
她颤抖着手翻开,第一页就是张素描,画着座横跨深渊的栈道,栈道的铆钉处标着密密麻麻的小点,其中个点旁写着:“阿辞说,要在最高的铆钉上刻我们的名字。”
翻到最后一页,字迹变得潦草:“雨连下了六天,栈道东段开始松动,得赶在第七天晴天加固……阿辞,等栈道修完,就娶你过门……”后面的字被水洇了,只剩个模糊的“安”字,像滴没干的泪。
阳光突然被雾气吞没,平台开始震动,苏辞下意识地抓住身边的朽木,却听见“咔嚓”一声,朽木应声断裂。她低头看去,断裂处露出截新鲜的木茬——这根本不是当年的旧木,是新换的支撑!
有人来过,而且知道她会来。
雾气里传来脚步声,很轻,像踩在棉花上。苏辞猛地回头,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身影站在雾里,右手虎口的疤痕在微光下格外显眼。他手里举着半块铜片,与她手里的刚好拼成完整的“安”字。
“我爹的日记,”他的声音带着雾的湿意,“他说,‘安’是他,‘辞’是我娘。当年他没来得及把名字刻完,就……”
苏辞的指尖突然发烫,那枚铜钱不知何时嵌进了石缝的凹槽,与石面上的刻痕连成了完整的字——“安辞”。阳光再次穿透雾层,照亮了平台边缘的悬崖,那里竟架着座新修的木桥,桥板上的苔藓还没长牢,显然刚完工不久。
“我花了三个月,”蓝布衫青年望着木桥,“按我爹日记里的图纸修的。他没走完的路,我来走完。”
苏辞看着他手里的半块铜片,突然明白那枚铜钱上的“辞”字是谁刻的。雾气渐渐散去,深渊对岸的风光清晰起来,漫山的野菊开得正盛,像铺了层金毯。而那座木桥的栏杆上,每隔一段就钉着块铜片,刻着“安”与“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青年转头看她,手里的铜片与她的轻轻相碰:“我叫安寻,寻找的寻。”
苏辞的掌心还沾着野菊的粉末,她举起那半本日记,纸页在风里轻轻响。远处的雾彻底散了,露出片湛蓝的天,而平台边缘的石缝里,不知何时冒出株嫩绿的芽,顶着颗晶莹的露珠,像个刚睡醒的问号。
这问号会指向哪里?是木桥对岸的野菊,还是日记里未完的承诺?风掠过深渊,带着野菊的香,却没给出答案。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