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金瓶梅讲什么 > 二道贩子潘妈妈

二道贩子潘妈妈

    潘妈妈打的是如意算盘,还是想女儿能攀高枝,一家人跟着金莲衣食无忧,便通过人牙子王婆又将金莲以三十两银子卖给了张大户家,与白玉莲一同进门。

    潘妈妈昧着良心很是挣了一笔银子,一两银子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的六百块钱,三十两银子一万八千块,可以卖到县城上好的临街带院子的门面房,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原以为能让女儿做个妾安稳度日,怎料张大户的妻子是个出了名的悍妇,才有后来的诸多精彩故事。

    张大户见这两位少女如此美丽,心中大喜,他财大气粗,便请来老师继续教她们琴棋书画。潘金莲本就技艺娴熟,老师教得格外轻松。

    潘金莲在张大户府中学成了弹琵琶,那曲琵琶弹得张大户如痴如醉;而白玉莲则开始学习古筝。这两位丫头,白玉莲与潘金莲,便一同住在了一间屋子里。

    刚开始的时候,这张大户的老婆对这两个闺女颇为喜欢,觉得她们养得很好,也舍得为她们花钱打扮。在古代人的寿命普遍不长,身体也较弱,尤其是白玉莲的丫头。

    不久后,白玉莲去世,只剩下金莲一人。金莲在张大姑娘家长到18岁,出落得面如桃花,美艳动人。

    “金莲,你真漂亮。”

    张大户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潘金莲,眼中的喜爱之情难以掩饰,时常借着各种由头到她房中去。潘金莲虽心中不愿,却也只能应付着,她知道自己如今寄人篱下,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尽管张大户年岁已高,但他心里明白,这样美丽的潘金莲让他心动不已,总想将她纳为己有。然而张大户的老婆精明得很,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

    她警告道:“老娘只要活一天,你就别想得逞。”她看得很紧,让张大户急得团团转。张大户虽在商场叱咤风云,却娶了这样一个悍妇,气得他直骂。

    张大户的老婆心里憋着一股火没处撒,便把气全撒在了潘金莲身上,平日里对她的态度也越发刻薄起来,时常故意找她的茬,不是嫌她地扫得不干净,就是怪她茶沏得太烫,让金莲在张家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

    潘金莲看在眼里,心里更是清楚,自己在这家里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怨恨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让她不得安宁,却又只能咬着牙忍受,连抱怨都不敢表露出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有一天,张大户的老婆去赶会,家中只剩金莲。张大户趁机去了金莲的房间,说道:“金莲,你给大爷我弹个曲。”

    金莲回答:“是,张大爷,您想听什么曲?”

    张大户让金莲去自己房中弹奏,早已备好琵琶。金莲遵命前往,刚进房门,就见张大户一脸不怀好意地笑着,眼神在她身上来回打转。

    金莲心头一紧,握着琵琶的手微微发颤,却只能强作镇定地坐下。调好琴弦,她轻轻拨动,一曲《秋江夜泊》缓缓流出,琴声凄婉,似有诉不尽的委屈。

    张大户却根本无心听曲,只是凑得越来越近,嘴里说着些轻薄的话。金莲只当没听见,指尖加快,想早些弹完离开,可张大户猛地抓住她的手腕,琵琶“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弦断音绝。

    那一夜,张大户如愿以偿,而金莲却痛苦不堪。她蜷缩在床榻上,泪水浸湿了枕巾,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只觉得满心的屈辱。从那以后,张大户便常常趁家中无人时来找她,金莲虽百般不愿,却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心中的苦楚日益加深。也造成金莲后来的性格成因。

    张大户自那晚后,一发不可收拾,天天支使老婆外出。他对老婆说:“我给你些银子,你去赶集、回娘家吧。这么大年纪了,想买什么就去逛街。”

    张大户的老婆起初还觉得丈夫难得体贴,乐呵呵地揣着银子出门,有时去集市上挑些布料首饰,有时回娘家跟街坊邻居闲聊,一去便是大半日。

    张大户则趁机溜进金莲房里,金莲每次见他进来,心里都像压了块石头,却又不敢声张,只能低眉顺眼地应付着,心里默默盼着张大户的老婆能早些回来,结束这非人的生活。

    可张大户的老婆被他哄得高高兴兴,哪里知道家中的龌龊事,依旧隔三差五地被支出去,留金莲独自面对张大户的纠缠。

    然而不久后,张大户身上出现了几种毛病。自从张大户收用了潘金莲之后,事情便一发不可收拾。老头简直找到了第二春,可是张大户不觉身上添了四五件毛病:第一件是总觉得腰疼,第二件是整天两眼流泪,第三件是总是听不见声音耳聋,第四件是总是流鼻涕,第五件是小便不利索。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从有了这些毛病之后,再加上一次张大户与金莲幽会时,被老婆撞见。他老婆天天对张大户怒骂,横眉冷对。而且张大户的老婆对潘金莲百般责打。

    张大户心疼啊!想了想决定不能委屈了潘金莲,于是痛下决心,赌着气,哪怕倒赔钱,也要把潘金莲嫁给一个合适的人家。

    宅子里的下人们给张大户出主意:“嘿,老爷,我给您出个法子吧。您把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吧。武大郎又忠厚,又老实,而且他没有媳妇,再说了,武大郎还住着咱家不掏钱的房子呢,这以后了,哈哈,您要是再找几年,那不是,嘿嘿嘿嘿。”

    张大户听了这话,眼睛顿时一亮,觉得这主意简直说到了他心坎里。武大郎那副矮矬模样,在街坊邻里间本就没什么底气,又是个出了名的“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老实人,把金莲嫁给他,岂不是等于把人牢牢攥在了自己手心里?

    他越想越觉得划算,既堵住了老婆的嘴,又能借着武大郎住在自家房子的由头,往后寻机会与金莲私会,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计策”。

    当下便拍板决定,也不顾金莲心里是何滋味,只想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没过几日便差人去跟武大郎说合这门亲事。

    “说的好...说的对...就把我的丫头金莲嫁给武大郎。”于是张大户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非要把潘金莲嫁给武大郎。

    “把那个金莲妹子嫁给俺。谢老爷,谢谢老爷。”

    武大郎这辈子何曾想过能娶上媳妇,更何况是潘金莲这般女子,当下只觉得是天大的福气,对着张大户连连作揖,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他揣着满心欢喜回到茅屋,整个人都飘乎乎的,全然不知这场婚事背后,藏着怎样龌龊的算计。

    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武大郎没有拒绝这门亲事,可以说是他人生最大的失误,也是他人生噩梦的开始。

    武大郎自从迎娶潘金莲之后,张大户对他格外关照,不仅出资让他担任指挥,还时常塞银两给他。然而每当武大郎挑着担子外出,张大户便趁机进入武大郎的房中,与潘金莲私会。

    武大郎虽心知肚明,却不敢声张,因为他明白张大户为何将美艳的潘金莲嫁给他——心甘情愿地戴上绿帽,方能换取那些银两。若不戴绿帽,又怎能获得那些钱财?武大郎虽知悉一切,却只能默默忍受。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大户因年事已高,再加上与潘金莲的频繁私会,不久便一命呜呼。张大户去世后,其妻接管家中事务,立即命家教将潘金莲和武大郎逐出家门。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武大郎无奈地听从潘金莲的安排,从张大户家搬出,在紫石街租了一处内外两间的房子住下。武大郎依旧重操旧业,售卖炊饼,而潘金莲的日子过得愈发拮据。

    潘金莲自嫁给武大郎后,深感委屈。她认为武大郎不仅长相丑陋,性格窝囊,还时常与顾大佬发生争执。她自诩貌美如花,却命运多舛,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她对武大郎的窝囊和不负责任深感不满,常常责骂他。

    武大郎每日外出售卖炊饼,潘金莲则在送他出门后,坐在门口帘子下嗑瓜子,故意露出小脚,勾引浮夸浪荡的子弟,有时还弹奏琵琶,引来众多非议。

    路人见潘金莲貌美,纷纷为她鸣不平,认为她不应嫁给武大郎这样的侏儒。南来北往的客人们都对潘金莲心生觊觎,武大郎为此焦急不已,却无力改变现状。

    武大郎心中痛苦万分:“不行,我们必须换个地方租房。”

    潘金莲闻言,冷笑道:“大郎,你能不能有点出息?我一个妇道人家跟着你,你总得给我一个安稳的居所吧。租房可不是长久之计。难道过两天有别的人来找我,有别的人打我的主意吗?你还想再换地方租房?我希望你能像个真正的男人,给自己的女人一个避风港——买房子。租房永远不是长久之计买房子才是正道。”

    武大郎无奈道:“我哪有钱买房子啊?”

    潘金莲叹道:“这些年我也看明白了,不想再过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把这些首饰卖了,希望你以后能好好干活,多挣钱。以后有机会再把首饰买回来。”

    武大郎听后感动不已,潘金莲甚至卖掉了自己的首饰。武大郎算了算,手里有了十几银两,便在县城里购置了一栋二层小楼,四间房屋,居住环境舒适,前后还有两个小院,干净整洁。

    武大郎感叹道:“真没想到我也能住上小别墅。今年沾了你们的光,放心吧,我虽然长得不好,但一定会努力挣钱,照顾好你。”

    http://www.rulianshi.net/jinpingmeijiangshiyao/494465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