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9章 超级航空反潜巡洋舰(第一更,求订阅)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苏联,乌克兰,
冬季淡灰色的薄雾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都笼罩在其中。一列列车沿着铁轨缓缓行驶着,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在空旷的原野上格外清晰。车窗外,枯黄的草地随着地形起伏,偶尔能看到几座红顶的农舍,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薄雾中慢慢散开,勾勒出几分萧瑟的冬日景象。
列车最终停靠在尼古拉耶夫市的火车站,站台不算宽敞,站台上的士兵穿着厚重的军大衣,身姿挺拔地守在岗位上。这是一座军事化的城市,也是一座海军和造船之城,到处都有执勤的军人,下车的乘客里,也有很多人是军人,或者是军人家属。
一名身着校级军官大衣的男人从列车上走了下来,他肩章上的星徽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光,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眼神锐利而沉稳。
出站后,尤里科夫抬头看了看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是灰色的四层楼房,墙面有些斑驳,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多是军用吉普和老式的民用轿车,行人步伐匆匆,脸上带着苏联人特有的严肃。他没有多做停留,径直走到路边,抬手拦了一辆出租车。
“去黑海造船厂。”
尤里科夫坐进后座,用带着波罗的海口音的俄语对司机说道。出租车缓缓启动,沿着街道往造船厂的方向驶去,尤里科夫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上,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关于黑海造船厂的种种信息。
尼古拉耶夫船厂,人们更习惯叫它黑海造船厂,它不仅是苏联的第五大造船厂,更是整个苏联唯一能进行航母总装建造的船厂。一想到这里,尤里科夫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苏联海军的骄傲,好几艘关键的航母都诞生于此。“莫斯科”号直升机航母,作为苏联第一代航母,开启了苏联海军的航母时代;紧随其后的“列宁格勒”号,在“莫斯科”号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进一步增强了反潜与防空能力;还有刚刚在今年正式服役的“基辅”号,更是苏联第一艘真正意义上具备固定翼舰载机搭载能力的航母,让苏联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想到这些,尤里科夫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公文包,心里又泛起一丝期待——此刻在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正有一艘新的航空母舰在紧张建造中。
那是艘什么航母?
尤里科夫并不清楚,但是在劳动旗帜工厂采访的时候,他得知一个秘密情报——根据海军的要求,米格设计局正在901号飞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舰载机。
“一种像美国舰载机一样,可以直接从航母上滑行起飞的战斗机。”
唯一的问题是,苏联有这样的航母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尤里科夫才会来到这里——苏联唯一的航母制造中心。
出租车穿过市区,渐渐靠近黑海沿岸,远处隐约能看到造船厂巨大的龙门吊,像钢铁巨人般矗立在海边,起重机的吊臂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尤里科夫挺直了脊背,整理了一下衣领——这次前往黑海造船厂,将是他执行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车窗外的风更烈了,吹动着路边的树木,而尤里科夫的目光,早已投向了远处那片忙碌的造船厂区域。
出租车停在黑海造船厂厚重的铁门旁,铁门上方的红星徽章在秋日的光线下泛着冷光。军官推开车门,拎着黑色公文包走向警卫岗亭,两名身着深蓝色工装、腰间别着对讲机的警卫立刻上前,目光警惕地打量着他。
“同志,出示证件。”
警卫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军官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红色的证件,递了过去,同时清晰地表明身份:
“我是来自莫斯科《红星报》的记者,名叫尤里科夫,奉命来船厂进行军工生产专题采访。”
警卫仔细核对了证件上的照片与印章,又通过电话与工厂内部进行联系后,态度很快缓和下来,侧身让出通道:
“请稍等,我们已通知宣传部门,副经理会来迎接您。”
不过五分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厂区内驶出,停在军官面前。车窗降下,一位穿着灰色西装、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探出头,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
“尤里科夫同志,我是船厂分管宣传的副经理彼得罗夫,久等了!”他下车与军官握手,力道沉稳,说道:
“接到通知就赶紧过来了,能接待莫斯科来的记者,是我们船厂的荣幸。”
“彼得罗夫同志客气了。”
尤里科夫握着他的手,语气平和,说道:
“快到年底了,报社计划出一期‘军工战线年终特刊’,重点报道各军工单位的生产成果,黑海造船厂作为咱们的航母摇篮,自然是重点采访对象,希望船厂能配合。”
“一定全力配合!”
彼得罗夫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引着尤里科夫往厂区内走,脚步轻快地介绍起来,“您可能也知道,咱们黑海造船厂是全苏联最先进的船舶制造基地,从‘莫斯科’号到刚服役的‘基辅’号,每一艘航母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现在啊,我们不仅在建造‘基辅’号的2号舰,而且还有更重要的项目在推进——全苏联最大的军舰!”
他说这话时,刻意压低了声音,眼神里带着几分神秘与自豪。尤里科夫心中一动,顺着他的话问道:
“是‘基辅’级的后续舰吗?今年年初‘基辅’号服役时,报纸上已经报道过相关参数,算不上秘密了。”
彼得罗夫却突然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比‘基辅’级大得多,尤里科夫同志,那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和咱们之前造的直升机航母、载机巡洋舰都不一样。”
“真正的航空母舰?”
尤里科夫的呼吸微微一滞,原本平静的眼神里瞬间燃起兴趣,他停下脚步,追问:
“我可以稍微的了解一些吗?比如到船台附近看一眼。”
彼得罗夫却果断地摇了头,语气带着歉意却不容商量:
“抱歉,尤里科夫同志,这是高度保密的军事项目,别说采访,就连厂区内无关人员都禁止靠近船台。”
见尤里科夫脸上露出失望,他想了一下,又补充道:
“不过,考虑到您是来自莫斯科的记者,我可以带您去看它的模型——您是少数能见到这个模型的外人,但是你不能拍照也不能报道它,明白吗?”
尤里科夫立刻点头:“那太好了,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彼得罗夫带着他来到了另一层的一间办公室,用钥匙打开门。房间中央的展示台上,摆放着一艘灰色的航母模型,长度足有两米,细节精致得惊人——宽阔的甲板上停着十几架舰载机模型,除了战斗机、直升机之外,他甚至还看到了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甲板前端还清晰地凸起两道长条状的结构。
尤里科夫快步走上前,目光牢牢锁定在模型上,瞳孔骤然收缩,手里的公文包差点滑落在地。他指着甲板前端的结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这是蒸汽弹射器?这样的设计,和美国的‘小鹰’号航母太像了!”在这之前,苏联的航母要么只能搭载直升机,要么依赖垂直起飞舰载机,蒸汽弹射器一直是美国航母的标志性技术,他从未想过苏联会造出这样的航母。
彼得罗夫站在一旁,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伸手轻轻触碰模型的甲板:
“确实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我们的设计师在弹射器的动力系统、甲板的承重结构上,都做了苏联特色的改进,性能只会更强。您看这甲板宽度、舰体长度,是不是比‘基辅’号壮观多了?等它建成下水,咱们苏联海军就能真正拥有远洋制空能力了!”
尤里科夫没有说话,只是俯身盯着模型,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他实在是很难想象,苏联居然会造航母,他们的航母的任务定位为“航空反潜巡洋舰”。
就他所知,苏联国防部,准确的来说是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对航空母舰没有兴趣,相比之下,他非常重视发展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这也是其发展“航空反潜巡洋舰”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他们现在会建造这样的一艘航母呢?
看着起飞甲板两具弹射器之间展开的类似导弹发射管的盖子,他问道:
“这是什么?”
“这是12具威力强大的远程反舰导弹,是元帅同志特意要求的……毕竟,航空反潜巡洋舰,总是需要相应的反舰武器的,嗯,在某种程度上来,它就是我们的超级航空反潜巡洋舰,就像美国人有他的超级航空母舰一样。”
什么?
这……还是航空反潜巡洋舰?
虽然有些迷茫,但是尤里科夫很清楚,这份情报的价值,在他用大衣内隐藏的间谍照相机拍下模型的照片时。
他能想象到,当这艘巨舰真正航行在大海上时,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机器轰鸣声,而他的心里,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次黑海造船厂之行,远比他预想的更有收获,也让他对苏联海军的未来,有了全新的认知。
他们很有可能调整了他们的海军发展政策……
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准获得进入0号船台,但是尤里科夫还是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不仅仅只是苏联的航母,更重要的是苏联还在调整他们的海上策略。
http://www.rulianshi.net/huidaoguoquzuocaifa/48765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冬季淡灰色的薄雾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都笼罩在其中。一列列车沿着铁轨缓缓行驶着,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在空旷的原野上格外清晰。车窗外,枯黄的草地随着地形起伏,偶尔能看到几座红顶的农舍,烟囱里冒出的青烟在薄雾中慢慢散开,勾勒出几分萧瑟的冬日景象。
列车最终停靠在尼古拉耶夫市的火车站,站台不算宽敞,站台上的士兵穿着厚重的军大衣,身姿挺拔地守在岗位上。这是一座军事化的城市,也是一座海军和造船之城,到处都有执勤的军人,下车的乘客里,也有很多人是军人,或者是军人家属。
一名身着校级军官大衣的男人从列车上走了下来,他肩章上的星徽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光,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眼神锐利而沉稳。
出站后,尤里科夫抬头看了看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是灰色的四层楼房,墙面有些斑驳,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多是军用吉普和老式的民用轿车,行人步伐匆匆,脸上带着苏联人特有的严肃。他没有多做停留,径直走到路边,抬手拦了一辆出租车。
“去黑海造船厂。”
尤里科夫坐进后座,用带着波罗的海口音的俄语对司机说道。出租车缓缓启动,沿着街道往造船厂的方向驶去,尤里科夫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上,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关于黑海造船厂的种种信息。
尼古拉耶夫船厂,人们更习惯叫它黑海造船厂,它不仅是苏联的第五大造船厂,更是整个苏联唯一能进行航母总装建造的船厂。一想到这里,尤里科夫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苏联海军的骄傲,好几艘关键的航母都诞生于此。“莫斯科”号直升机航母,作为苏联第一代航母,开启了苏联海军的航母时代;紧随其后的“列宁格勒”号,在“莫斯科”号的基础上优化改进,进一步增强了反潜与防空能力;还有刚刚在今年正式服役的“基辅”号,更是苏联第一艘真正意义上具备固定翼舰载机搭载能力的航母,让苏联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想到这些,尤里科夫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公文包,心里又泛起一丝期待——此刻在黑海造船厂的船台上,正有一艘新的航空母舰在紧张建造中。
那是艘什么航母?
尤里科夫并不清楚,但是在劳动旗帜工厂采访的时候,他得知一个秘密情报——根据海军的要求,米格设计局正在901号飞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舰载机。
“一种像美国舰载机一样,可以直接从航母上滑行起飞的战斗机。”
唯一的问题是,苏联有这样的航母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尤里科夫才会来到这里——苏联唯一的航母制造中心。
出租车穿过市区,渐渐靠近黑海沿岸,远处隐约能看到造船厂巨大的龙门吊,像钢铁巨人般矗立在海边,起重机的吊臂在天空中缓缓移动。尤里科夫挺直了脊背,整理了一下衣领——这次前往黑海造船厂,将是他执行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车窗外的风更烈了,吹动着路边的树木,而尤里科夫的目光,早已投向了远处那片忙碌的造船厂区域。
出租车停在黑海造船厂厚重的铁门旁,铁门上方的红星徽章在秋日的光线下泛着冷光。军官推开车门,拎着黑色公文包走向警卫岗亭,两名身着深蓝色工装、腰间别着对讲机的警卫立刻上前,目光警惕地打量着他。
“同志,出示证件。”
警卫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军官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红色的证件,递了过去,同时清晰地表明身份:
“我是来自莫斯科《红星报》的记者,名叫尤里科夫,奉命来船厂进行军工生产专题采访。”
警卫仔细核对了证件上的照片与印章,又通过电话与工厂内部进行联系后,态度很快缓和下来,侧身让出通道:
“请稍等,我们已通知宣传部门,副经理会来迎接您。”
不过五分钟,一辆黑色轿车从厂区内驶出,停在军官面前。车窗降下,一位穿着灰色西装、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探出头,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
“尤里科夫同志,我是船厂分管宣传的副经理彼得罗夫,久等了!”他下车与军官握手,力道沉稳,说道:
“接到通知就赶紧过来了,能接待莫斯科来的记者,是我们船厂的荣幸。”
“彼得罗夫同志客气了。”
尤里科夫握着他的手,语气平和,说道:
“快到年底了,报社计划出一期‘军工战线年终特刊’,重点报道各军工单位的生产成果,黑海造船厂作为咱们的航母摇篮,自然是重点采访对象,希望船厂能配合。”
“一定全力配合!”
彼得罗夫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引着尤里科夫往厂区内走,脚步轻快地介绍起来,“您可能也知道,咱们黑海造船厂是全苏联最先进的船舶制造基地,从‘莫斯科’号到刚服役的‘基辅’号,每一艘航母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现在啊,我们不仅在建造‘基辅’号的2号舰,而且还有更重要的项目在推进——全苏联最大的军舰!”
他说这话时,刻意压低了声音,眼神里带着几分神秘与自豪。尤里科夫心中一动,顺着他的话问道:
“是‘基辅’级的后续舰吗?今年年初‘基辅’号服役时,报纸上已经报道过相关参数,算不上秘密了。”
彼得罗夫却突然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比‘基辅’级大得多,尤里科夫同志,那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和咱们之前造的直升机航母、载机巡洋舰都不一样。”
“真正的航空母舰?”
尤里科夫的呼吸微微一滞,原本平静的眼神里瞬间燃起兴趣,他停下脚步,追问:
“我可以稍微的了解一些吗?比如到船台附近看一眼。”
彼得罗夫却果断地摇了头,语气带着歉意却不容商量:
“抱歉,尤里科夫同志,这是高度保密的军事项目,别说采访,就连厂区内无关人员都禁止靠近船台。”
见尤里科夫脸上露出失望,他想了一下,又补充道:
“不过,考虑到您是来自莫斯科的记者,我可以带您去看它的模型——您是少数能见到这个模型的外人,但是你不能拍照也不能报道它,明白吗?”
尤里科夫立刻点头:“那太好了,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彼得罗夫带着他来到了另一层的一间办公室,用钥匙打开门。房间中央的展示台上,摆放着一艘灰色的航母模型,长度足有两米,细节精致得惊人——宽阔的甲板上停着十几架舰载机模型,除了战斗机、直升机之外,他甚至还看到了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甲板前端还清晰地凸起两道长条状的结构。
尤里科夫快步走上前,目光牢牢锁定在模型上,瞳孔骤然收缩,手里的公文包差点滑落在地。他指着甲板前端的结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这是蒸汽弹射器?这样的设计,和美国的‘小鹰’号航母太像了!”在这之前,苏联的航母要么只能搭载直升机,要么依赖垂直起飞舰载机,蒸汽弹射器一直是美国航母的标志性技术,他从未想过苏联会造出这样的航母。
彼得罗夫站在一旁,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伸手轻轻触碰模型的甲板:
“确实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我们的设计师在弹射器的动力系统、甲板的承重结构上,都做了苏联特色的改进,性能只会更强。您看这甲板宽度、舰体长度,是不是比‘基辅’号壮观多了?等它建成下水,咱们苏联海军就能真正拥有远洋制空能力了!”
尤里科夫没有说话,只是俯身盯着模型,目光中充满了惊讶,他实在是很难想象,苏联居然会造航母,他们的航母的任务定位为“航空反潜巡洋舰”。
就他所知,苏联国防部,准确的来说是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对航空母舰没有兴趣,相比之下,他非常重视发展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这也是其发展“航空反潜巡洋舰”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他们现在会建造这样的一艘航母呢?
看着起飞甲板两具弹射器之间展开的类似导弹发射管的盖子,他问道:
“这是什么?”
“这是12具威力强大的远程反舰导弹,是元帅同志特意要求的……毕竟,航空反潜巡洋舰,总是需要相应的反舰武器的,嗯,在某种程度上来,它就是我们的超级航空反潜巡洋舰,就像美国人有他的超级航空母舰一样。”
什么?
这……还是航空反潜巡洋舰?
虽然有些迷茫,但是尤里科夫很清楚,这份情报的价值,在他用大衣内隐藏的间谍照相机拍下模型的照片时。
他能想象到,当这艘巨舰真正航行在大海上时,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机器轰鸣声,而他的心里,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次黑海造船厂之行,远比他预想的更有收获,也让他对苏联海军的未来,有了全新的认知。
他们很有可能调整了他们的海军发展政策……
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准获得进入0号船台,但是尤里科夫还是获得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不仅仅只是苏联的航母,更重要的是苏联还在调整他们的海上策略。
http://www.rulianshi.net/huidaoguoquzuocaifa/48765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