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密信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叶凡唐若雪医婿、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恰似寒光遇骄阳、至尊神婿叶昊、卓禹安舒听澜、阮沐希慕慎桀、快穿女配专抢女主剧本、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稳住别浪、史上最强炼气期、魏晋干饭人、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夜深了,荣禧堂内室只留了一盏琉璃灯,晕黄的光圈拢着贾母沉静的面容。
窗外万籁俱寂,唯有更漏声声,滴答着流逝的光阴。
鸳鸯侍立在一旁,屏息静气,看着老太太半阖着眼,手中那串沉香木念珠许久才极缓地拨动一颗。
她知道,老太太此刻心中,正盘桓着比这夜色更深的思量。
这几日府中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邢夫人那边的小动作不断,虽未掀起大风浪,却像鞋底的砂砾,硌得人生疼;
宫里元春娘娘通过夏太监传来的压力,虽被老太太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但那“奢靡”二字背后代表的危机感,却沉甸甸地压着;
还有那些针对宝二爷和姑娘们的风言风语,虽未明火执仗,却如阴沟里的秽气,败坏着府中的风气。
然而,在这片晦暗之中,却也透出几缕微光。
兰哥儿在家学中的进益,两位先生赞不绝口;
琏二爷办那趟差事,虽手段尚显稚嫩,到底显露出几分担当和公正;
连珠大奶奶那般心如死水的人,因着兰哥儿和女学,眉宇间也似乎活泛了些许。
林晞的意识在纷繁的信息中沉浮,如同一个老练的棋手,审视着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权衡着利弊得失。
邢夫人,愚蠢而贪婪,如同依附在朽木上的毒蕈,留着终是祸害,她的存在,不仅拖累长房,更会不断制造内耗,甚至可能被外敌利用。
是时候考虑,如何将这颗毒蕈连根拔起了。
只是,时机需要谨慎选择,动作需要干净利落,不能引发太大的震荡,尤其不能授人以柄。
元春在宫中的处境,比她预想的更微妙。皇帝的态度已然发生变化,元春若不能及时调整,只怕圣眷衰减的速度会更快。
贾府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地位可能不稳的妃子身上。
宝玉……北静王那意外的赏识,像是一道缝隙,透进了别样的光。
这孩子的心性,或许不适合官场倾轧,但他的灵气与那份不合时宜的“真”,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人眼中,未必不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内政需巩固,外援需寻求。
贾府这艘船,不能只靠修补漏洞,必须找到新的、更可靠的航道。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眼神锐利而清明。
双管齐下,必须双管齐下。
“鸳鸯,掌灯,研墨。”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是。”鸳鸯连忙应声,将书案上的明角灯拨得更亮些,挽起袖子,取出一锭上好的松烟墨,注入少许清水,手腕沉稳地研磨起来。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细微均匀的沙沙声,在这深夜里格外清晰。
鸳鸯一边研墨,一边悄悄观察着老太太。
只见她铺开一张暗纹宣纸,取出一支小楷狼毫,蘸饱了墨,却并未立刻落笔,而是凝神思索了片刻。
那神情,不似往日写信给家中晚辈的慈和,也不似处理庶务时的威严,而是一种……一种如同将军运筹帷幄、谋士定策千里的深沉。
她不敢细看内容,只垂眸侍立,心中却如擂鼓。
老太太深夜亲笔,所书必定关乎家族前程。
贾母提笔,笔尖在宣纸上落下,字迹依旧是她惯有的雍容端丽,措辞也依旧保持着贵族交往的含蓄与分寸。
“王妃妆次:前蒙垂问,感激殊深。寒门近日,为整肃家风,砥砺子弟,略行约束之举,虽惹物议,然不敢忘忠君报国、俭以养德之本分。幸赖祖宗余荫,家中子弟,如次孙宝玉,虽性情顽劣,尚存赤子之心,偶作小诗,不敢称工,聊表心迹;长孙贾兰,亦知勤勉向学,略通实务。阖家上下,唯愿恪尽职守,静待驱策,以报天恩于万一。时气渐暖,伏惟珍摄。贾史氏顿首再拜。”
信的内容依旧简洁,并未提及任何具体请托,甚至对府中“整顿家务”也只是轻描淡写。
但鸳鸯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封信与上一封截然不同。
上一封是纯粹的问候与试探,而这一封,却是在含蓄地展示——
“整肃家风,砥砺子弟”是向王府展示贾府的转变;“虽惹物议”是暗示内部有阻力,但贾府顶住了;“俭以养德”是对元春要求“奢靡”的间接回应,也是向可能看到这封信的皇帝表态。
重点是“子弟进益”。
提及宝玉的“赤子之心”和“小诗”,是投北静王所好,展示贾府并非全是朽木,亦有可塑之才,且这份才情不涉政斗,安全无害。
提到贾兰“勤勉向学,略通实务”,则是暗示贾府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最后“静待驱策,以报天恩”,几乎是明确表达了贾府希望摆脱旧勋贵站队嫌疑,向皇权靠拢的意愿。
林晞写完信,又取过另一张花笺。
那是前几日宝玉被北静王赞赏后,心绪激荡下写的一首咏白海棠的小诗。
诗风清丽脱俗,确实灵气逼人,更重要的是,其中毫无仕途经济的熏染,正合了北静王欣赏的“真性情”。
将这首诗附上,既是对北静王当日赏识的回应,也是向王妃展示贾府子弟中,并非全是纨绔无能之辈,亦有这等灵秀人物。
她将诗笺与信纸一同折叠整齐,装入一个素雅的信封,用火漆封好,盖上自己的私印。
“鸳鸯,”她将信递给鸳鸯,声音压低,“明日,让林之孝亲自去办,务必稳妥,亲手交到北静王府长史手中。”
“是,老太太放心。”鸳鸯双手接过那封看似轻飘飘、实则重逾千钧的信,只觉得手心都有些发烫。
她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老太太为贾府未来布下的一着暗棋。
看着鸳鸯将信收好,贾母重新靠回引枕上,捻动佛珠。
北静王府这边,算是走出了第二步。
接下来,该轮到清理内部了。
http://www.rulianshi.net/honglouzhilaozuzongzijiuzhinan/490306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窗外万籁俱寂,唯有更漏声声,滴答着流逝的光阴。
鸳鸯侍立在一旁,屏息静气,看着老太太半阖着眼,手中那串沉香木念珠许久才极缓地拨动一颗。
她知道,老太太此刻心中,正盘桓着比这夜色更深的思量。
这几日府中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邢夫人那边的小动作不断,虽未掀起大风浪,却像鞋底的砂砾,硌得人生疼;
宫里元春娘娘通过夏太监传来的压力,虽被老太太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但那“奢靡”二字背后代表的危机感,却沉甸甸地压着;
还有那些针对宝二爷和姑娘们的风言风语,虽未明火执仗,却如阴沟里的秽气,败坏着府中的风气。
然而,在这片晦暗之中,却也透出几缕微光。
兰哥儿在家学中的进益,两位先生赞不绝口;
琏二爷办那趟差事,虽手段尚显稚嫩,到底显露出几分担当和公正;
连珠大奶奶那般心如死水的人,因着兰哥儿和女学,眉宇间也似乎活泛了些许。
林晞的意识在纷繁的信息中沉浮,如同一个老练的棋手,审视着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权衡着利弊得失。
邢夫人,愚蠢而贪婪,如同依附在朽木上的毒蕈,留着终是祸害,她的存在,不仅拖累长房,更会不断制造内耗,甚至可能被外敌利用。
是时候考虑,如何将这颗毒蕈连根拔起了。
只是,时机需要谨慎选择,动作需要干净利落,不能引发太大的震荡,尤其不能授人以柄。
元春在宫中的处境,比她预想的更微妙。皇帝的态度已然发生变化,元春若不能及时调整,只怕圣眷衰减的速度会更快。
贾府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地位可能不稳的妃子身上。
宝玉……北静王那意外的赏识,像是一道缝隙,透进了别样的光。
这孩子的心性,或许不适合官场倾轧,但他的灵气与那份不合时宜的“真”,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人眼中,未必不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内政需巩固,外援需寻求。
贾府这艘船,不能只靠修补漏洞,必须找到新的、更可靠的航道。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眼神锐利而清明。
双管齐下,必须双管齐下。
“鸳鸯,掌灯,研墨。”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是。”鸳鸯连忙应声,将书案上的明角灯拨得更亮些,挽起袖子,取出一锭上好的松烟墨,注入少许清水,手腕沉稳地研磨起来。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细微均匀的沙沙声,在这深夜里格外清晰。
鸳鸯一边研墨,一边悄悄观察着老太太。
只见她铺开一张暗纹宣纸,取出一支小楷狼毫,蘸饱了墨,却并未立刻落笔,而是凝神思索了片刻。
那神情,不似往日写信给家中晚辈的慈和,也不似处理庶务时的威严,而是一种……一种如同将军运筹帷幄、谋士定策千里的深沉。
她不敢细看内容,只垂眸侍立,心中却如擂鼓。
老太太深夜亲笔,所书必定关乎家族前程。
贾母提笔,笔尖在宣纸上落下,字迹依旧是她惯有的雍容端丽,措辞也依旧保持着贵族交往的含蓄与分寸。
“王妃妆次:前蒙垂问,感激殊深。寒门近日,为整肃家风,砥砺子弟,略行约束之举,虽惹物议,然不敢忘忠君报国、俭以养德之本分。幸赖祖宗余荫,家中子弟,如次孙宝玉,虽性情顽劣,尚存赤子之心,偶作小诗,不敢称工,聊表心迹;长孙贾兰,亦知勤勉向学,略通实务。阖家上下,唯愿恪尽职守,静待驱策,以报天恩于万一。时气渐暖,伏惟珍摄。贾史氏顿首再拜。”
信的内容依旧简洁,并未提及任何具体请托,甚至对府中“整顿家务”也只是轻描淡写。
但鸳鸯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封信与上一封截然不同。
上一封是纯粹的问候与试探,而这一封,却是在含蓄地展示——
“整肃家风,砥砺子弟”是向王府展示贾府的转变;“虽惹物议”是暗示内部有阻力,但贾府顶住了;“俭以养德”是对元春要求“奢靡”的间接回应,也是向可能看到这封信的皇帝表态。
重点是“子弟进益”。
提及宝玉的“赤子之心”和“小诗”,是投北静王所好,展示贾府并非全是朽木,亦有可塑之才,且这份才情不涉政斗,安全无害。
提到贾兰“勤勉向学,略通实务”,则是暗示贾府后继有人,未来可期。
最后“静待驱策,以报天恩”,几乎是明确表达了贾府希望摆脱旧勋贵站队嫌疑,向皇权靠拢的意愿。
林晞写完信,又取过另一张花笺。
那是前几日宝玉被北静王赞赏后,心绪激荡下写的一首咏白海棠的小诗。
诗风清丽脱俗,确实灵气逼人,更重要的是,其中毫无仕途经济的熏染,正合了北静王欣赏的“真性情”。
将这首诗附上,既是对北静王当日赏识的回应,也是向王妃展示贾府子弟中,并非全是纨绔无能之辈,亦有这等灵秀人物。
她将诗笺与信纸一同折叠整齐,装入一个素雅的信封,用火漆封好,盖上自己的私印。
“鸳鸯,”她将信递给鸳鸯,声音压低,“明日,让林之孝亲自去办,务必稳妥,亲手交到北静王府长史手中。”
“是,老太太放心。”鸳鸯双手接过那封看似轻飘飘、实则重逾千钧的信,只觉得手心都有些发烫。
她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封信,更是老太太为贾府未来布下的一着暗棋。
看着鸳鸯将信收好,贾母重新靠回引枕上,捻动佛珠。
北静王府这边,算是走出了第二步。
接下来,该轮到清理内部了。
http://www.rulianshi.net/honglouzhilaozuzongzijiuzhinan/490306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