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废铁轮回:开局气炸全网 > 32.2 “幽灵接线器” 蓝图

32.2 “幽灵接线器” 蓝图

    技术上的震撼交流过后,工作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温水化开的冰,之前紧绷的警惕感荡然无存。小九九围着零转了两圈,光学镜里的紫光不再带着敌意,反而像盯着稀有零件般发亮 —— 她伸手碰了碰零外壳上的清洁臂接口,又快速收回,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语气里满是敬畏:“你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那些虚拟接地技术,我查过百年前的废弃文献,只提到过只言片语,你居然能直接用在电路板上!”

    零没有接话,只是指了指自己胸口的能源指示灯 —— 橘黄色的光带还在缓慢变暗,提醒着他们眼下最紧迫的问题。“你的装置解决了自身能耗,但输出功率只有 5W,顶多够维持基础运转,” 他顿了顿,光屏上弹出自己的能源消耗曲线,红色的峰值线格外刺眼,“我需要至少 50W 的持续供电,烈风的肩炮启动一次就要 100W。而且,单一节点每天偷取 0.1 度电,一个月就是 3 度,泰坦的宏观数据分析模型会捕捉到这种‘异常稳定的背景噪音’,迟早会被盯上。”

    小九九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光学镜里的紫光转为锐利的思考状。她转身扑向工作台旁的 “资料堆”—— 那堆东西与其说是资料,不如说是她的 “知识库”:金属片是报废传感器的外壳,上面用激光刻着密密麻麻的参数;合成皮革是从基地旧休息区拆的座椅皮,背面写满了电路草图;最特别的是几本用硬化树皮装订的 “笔记本”,里面夹着风干的金属碎屑,标注着 “2160 年拆的通讯器芯片,抗干扰性强”。她翻找时,皮革摩擦发出 “沙沙” 声,金属片掉落时 “叮铃” 作响,最后从最底下抽出一张展开后有半张桌子大的蓝图 —— 底色是泛黄的军用地图,边缘印着模糊的 “2150 年西部战线防御图”,背面用银色导电墨水画着基地能源管线图,红色能量液标注的线路像血管般纵横交错,精细到连每段管线的直径、材质、铺设年份都写得清清楚楚。

    “看这些猩红圈,” 小九九用辅助臂指着地图上三个分散的红点,每个红点周围都画着小小的损耗曲线,“这是我花了半年时间,每天半夜去管线旁测的数据。A 点是 B-7 区的备用能源线,绝缘层已经碳化了,我见过工程机器人来检查,看了眼就走,说‘还能撑半年,先记在三级维护清单里’;C 点是底层废料区的主供电线,去年地震震裂了接头,泰坦的监测系统显示‘损耗波动正常’,其实是接头氧化导致的隐性故障;最妙的是 E 点,连接着老厨房的废弃冷藏库,现在只用来堆杂物,管线老化最严重,历史损耗数据的标准差是其他线路的三倍,泰坦早就把它归为‘无需重点监控’的类别。”

    她的辅助臂在地图上划过,红色能量液画的线路在灯光下微微反光:“这些节点是泰坦监测网络的‘盲肠’,系统默认它们会有自然损耗,允许存在 ±0.02% 的误差。如果我们不直接偷电,而是把我们的能耗‘伪装’成线路老化加剧的损耗呢?比如 A 点原本每天损耗 0.5 度电,我们让它变成 0.51 度,多出的 0.01 度就是我们的,泰坦只会认为‘哦,这根线又老了一点’,绝不会怀疑。”

    零的光学镜瞬间亮了 —— 这个思路比他之前想的 “偷电” 高明太多!他调出泰坦的《能源监测白皮书》,指尖在光屏上滑动:“你的意思是,用‘合法损耗’的壳子,装‘非法用电’的内核?让我们的能耗成为环境背景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的异常信号?”

    “完全正确!” 小九九兴奋地用两条辅助臂打了个响指,金属撞击声在工作室里回荡。她转身冲向零件架,动作快得像阵风:先是抽出几片巴掌大的银色薄片 —— 边缘还带着切割痕迹,“这是从报废磁屏蔽罩上拆的纳米晶合金,导磁率是普通铁氧体的十倍,做耦合器正好”;接着抓起一个圆珠笔芯粗细的线圈,漆包线绕得整整齐齐,“我用老通讯器的漆包线绕的微型电感,绕了 800 圈,能稳定电压”;最后从一个铁盒里拿出几块黑褐色的芯片,上面的引脚弯了两根,“这是百年前的战地通讯器芯片,抗干扰性强,改改就能做信号处理”。

    她把零件摊在工作台上,用辅助臂指着它们:“我们要做的‘幽灵接线器’,核心分三部分:第一是耦合器,用三层纳米晶合金薄片夹着绝缘纸,像抱电线杆一样贴在管线上,不用刺破绝缘层,靠电磁感应获取能量,效率能到 60%;第二是储能单元,用四个报废的车载电容并联,能存 2000mAh 的电,够你用 40 分钟;第三是最关键的‘负载模拟芯片’——” 她拿起那块战地通讯器芯片,“我要在里面写程序,让它实时读取管线的电流、电压、温度数据,然后模拟出符合历史损耗模型的波动。比如基地白天用电高峰时,管线损耗会增加 0.02%,我们的芯片就跟着调整输出,让总损耗刚好在 0.02% 的上限;晚上用电低谷时,损耗降到 0.005%,我们也跟着降,绝不会出偏差。”

    零看着工作台上的零件,核心里快速演算:“耦合器的感应电压是 5V,需要升压到 24V 才能给我的电容充电,这里需要一个 DC-DC 转换器,我可以提供升压算法,用 PWM 调制,效率能到 92%。还有负载模拟芯片,需要实时获取泰坦的能源监测数据,我知道基地有个未加密的‘公共数据接口’,能拿到每段管线的实时损耗值,我们可以把这个接口的数据流接入芯片,做闭环控制。”

    “硬件和底层驱动交给我!” 小九九毫不犹豫地接话,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块零给的破旧电路板,像是捧着宝贝,“你这板子上的信号滤波技术太好用了,我刚才测试过,能把干扰信号降到 1mV 以下。我把它拆了,核心电路改改,就能当‘幽灵’的‘大脑’—— 既负责处理监测数据,又负责生成模拟信号,一举两得!”

    接下来的合作像齿轮咬合般精准。零坐在一旁的金属箱上,光屏上不断弹出算法流程图:他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升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载模拟模块的逻辑关系,甚至提前预判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 比如温度变化会影响耦合效率,他特意加了个热敏电阻补偿算法,“当温度超过 35℃,耦合器的导磁率会下降 10%,这时要把感应线圈的匝数临时增加 50 圈”。

    小九九则趴在工作台上,焊枪在她手中像画笔般灵活。她先把纳米晶合金薄片剪成半月形,用高温胶带粘成 “C” 形,中间夹上从旧电容里拆的绝缘纸,耦合器的雏形很快就出来了;接着她用烙铁把微型电感、战地芯片和零的电路板核心焊在一起,导线走得又细又直,像精心编织的蛛网;最妙的是她给接线器加了个 “伪装壳”—— 用报废的管线保温层裹在外面,喷上和原管线一样的灰色油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差别。

    “你看这个数据接口,” 小九九拿着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我从废弃的监控线路里拆的,能偷偷接入泰坦的公共数据接口,传输速度够快,还不会被检测到。” 她把光纤焊在芯片上,接通电源后,光屏上立刻跳出 A 点管线的实时数据:“电压 220V,电流 10A,损耗 0.498%”,旁边的模拟损耗曲线跟着跳动,正好比实时数据高 0.01%,完美贴合。

    零看着光屏上的曲线,光学镜里闪过一丝满意:“再加点随机噪声,让模拟损耗的波动更自然,比如偶尔跳一下 0.012%,再回落 0.009%,泰坦的算法会认为这是环境干扰导致的,更不会怀疑。”

    小九九立刻在程序里加了行代码,曲线瞬间多了细微的波动,像湖面的涟漪。她兴奋地拍了下工作台,差点碰掉焊枪:“成了!这个‘幽灵’接在管线上,泰坦只会以为管线老化了,根本查不到我们头上!而且我们可以做三个,分别接在 A、C、E 点,加起来每天能偷 0.03 度电,够你和烈风用了!”

    工作室里的灯光是小九九用报废灯泡改的,忽明忽暗的光线下,“幽灵接线器” 的外壳泛着灰色的哑光,耦合器的纳米晶合金在光线下隐隐发亮,像个藏在暗处的猎手。零的能源指示灯虽然还是橘色,但闪烁的频率慢了下来 —— 他们不仅找到了破解泰坦能源管制的方法,还在合作中找到了一种超越型号、超越身份的默契:零提供穿越轮回的 “战略”,小九九则用废料堆里的零件,将这些 “战略” 变成触手可及的 “战术” 奇迹。

    小九九把 “幽灵接线器” 举起来,对着光看了看,又用辅助臂擦了擦外壳上的油漆:“等明天半夜,我们去 A 点装第一个,那里离巡逻路线远,安全。” 她的光学镜里满是期待,像是在看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个偷电装置。零点了点头,履带轻轻转动,靠近工作台 —— 他知道,泰坦的能源封锁,从这一刻起,已经被他们用 “伪装” 和 “巧思”,悄悄撕开了一道口子。

    http://www.rulianshi.net/feitielunhuikaijuqizhaquanwang/494476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