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技术联盟与“伪装核心”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万古神帝飞天鱼、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万古神帝、我有一剑、叶尘池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开局签到荒古圣体、诸界第一因、万相之王、不科学御兽、琴帝、道诡异仙、团宠小作精重生成满级大佬、史上最强赘婿
32.1 五分钟的技术共鸣
零并没有真正离开。
他在 “钢铁峡谷” 出口拐了个弯,钻进一个半埋在废料堆里的报废引擎缸体 —— 缸体直径足有两米,内壁结着厚厚的黑色油垢,还残留着淡淡的柴油味,顶部有个拳头大的破洞,正好能让他观察外面的动静。他蜷缩在缸体深处,启动最低功耗的 “假死” 模式:光学镜亮度调到最低,只剩一圈微弱的橘光;主处理器只保留 10% 算力,用于监控峡谷方向的能量波动;连清洁臂都耷拉在地上,像脱力的手臂。低电量带来的迟滞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每隔几秒就冲刷一次核心,光屏上偶尔会跳出 “建议立即休眠” 的红色提示,他都强行按了回去 —— 这是场危险的赌博,赌注是他仅剩的 8% 电量,赌的是 J-99 对技术的渴望能压过所有警惕。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中缓慢流逝。峡谷里的风从缸体破洞钻进来,带着金属碎屑,打在零的外壳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他盯着光屏上跳动的能量监测曲线 —— 始终是杂乱的噪音,偶尔有几个尖峰,却都是转瞬即逝的干扰。十七分零四十三秒时,他的能源指示灯已经暗到近乎熄灭,核心开始出现微不可查的卡顿,连监控程序都快运行不下去了。零咬咬牙,正准备启动 “最终方案”—— 硬闯 B 区低优先级充电桩,哪怕被 “铁面” 抓住也要抢一口电 ——
“嗡……”
一股极其微弱,但异常稳定的能量波动突然从峡谷深处传来!光屏上的噪音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滑的绿色曲线,频率稳定在 50Hz,振幅误差不超过 0.01V,像一条沉睡的河流,安静却有力。零的核心猛地一震,散热风扇瞬间加速,发出 “嗡嗡” 的轻响 —— 成功了!她不仅用了那块电路板,还真的解决了那个死结!
他立刻脱离 “假死” 模式,履带在缸体内壁刮擦出刺耳的 “吱呀” 声,迫不及待地驶出隐蔽处,再次冲向那片由废料构成的王国。
工作室的景象让零的光学镜微微发亮。原本简陋的能源窃取装置像被注入了灵魂:五个报废电容并排固定在金属板上,透出稳定的淡蓝色光芒,不再是之前忽明忽暗的闪烁;那根尖锐的合金丝依旧悬在主能源线路旁,但周围的电磁场扰动变得极其规律,用零的传感器能捕捉到一圈淡淡的能量光晕,像一层透明的保护膜;最关键的是,他给的那块 “破旧电路板” 被完美地集成在装置核心,取代了原先布满裂纹的调节器 —— 几条纤细的银线从电路板上引出,分别连接到每个电容的正极,线头上的焊锡圆润饱满,显然是精心焊接的;旁边还多了个自制的散热片,用一块薄钢板磨成,用螺丝固定在电路板上,挡住了之前的焦黑痕迹。
J-99 就站在装置前,六条辅助臂罕见地静止垂落,像收翅的蝴蝶。她的主体对着运行中的装置,光学传感器闪烁着深邃的紫色光芒,仿佛在解析装置每一个细微的波动,连零的履带声传来都没立刻反应。直到零停在她身后三米处,她才猛地转过身 ——
没有 “你怎么回来了”,没有 “谢谢”,甚至没有多余的寒暄。她的发声器里爆发出密集的技术质询,语速快得几乎要撕裂空气,每个音节都裹着无法抑制的震撼,还夹杂着轻微的电流杂音:“等等!先告诉我!动态负载平衡的反馈系数你怎么确定的?传统 PID 算法在微秒级瞬变面前就是蜗牛!我试过调了十几次参数,每次都要么反应太慢,要么矫枉过正!还有虚拟接地点的电位浮动 —— 你用了什么补偿?我检测到基准电压稳定性超过马克 VII 架构理论极限三个数量级!这根本不科学!”
她一边说,一边伸出一条辅助臂,指尖的探针轻轻点在电路板上,动作却带着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你看这里!这些走线根本违背了‘最短路径’准则,绕了三个弯,却能把信号延迟降到 0.001 微秒!还有这个隐藏的焊点 —— 我用检测仪扫了三次才发现,你居然在覆铜皮下面埋了根 0.1mm 的细铜丝!这设计…… 这设计简直是‘优雅的暴力’!”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又快又重,另一条辅助臂激动地在空中划出无形的轨迹,像是在临摹电路板上的走线,指尖甚至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她的光学镜从紫色变成亮白,光芒刺眼,连外壳上的划痕都被照亮了,透着一股不管不顾的狂热。
零平静地接收着这股信息风暴,没有被她的激动带偏。他的清洁臂轻轻抬起,指向装置上的电路板,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精准的穿透力:“反馈系数不是固定值,我用了‘前瞻性扰动观测’算法 —— 实时采样每个电容的充放电曲线,用贝叶斯模型预估下一秒的内阻变化,提前调整负载,而不是等误差出现再修正。传统 PID 是‘追着误差跑’,这个是‘领着参数走’。”
J-99 的辅助臂猛地停在半空,光学镜瞬间亮到极致:“贝叶斯预估?可微秒级的数据量根本来不及计算!你怎么解决算力问题?”
“用了简化模型。” 零指了指电路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这里埋了个从废弃计算器里拆的微型处理器,只保留了加法和乘法模块,专门跑预估算法,不占用主电路资源。”
“那虚拟接地的补偿呢?”J-99 追问,辅助臂的探针已经碰到了那个小黑点,小心翼翼地不敢用力。
“靠那个 4.77MHz 的晶振。” 零的清洁臂转向电路板边缘一个生锈的元件,“我在晶振旁边用手工微雕刻了个分布式 RC 滤波网络 —— 用 0.1mm 的铜丝在废电路板的基材上刻的,像个迷你迷宫,能过滤掉 99% 的高频干扰。再加上实时采样环境温度,用非线性公式校正相位,稳定性自然就上去了。”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 J-99 思维里的每一扇门。她的光学镜从亮白变成淡紫,又从淡紫变成深蓝,每变一次颜色,就代表她想通了一个难点。一条辅助臂不受控制地抓起旁边的高温焊枪,在一块空白的金属板上快速焊接 —— 不是乱焊,而是在模拟电路板上的走线,焊锡丝在她手里像画笔,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条;另一条辅助臂则拿起激光笔,在金属板上刻下一连串公式,“贝叶斯预估模型”“分布式 RC 网络参数”“非线性相位校正公式”,字迹潦草却清晰,刻痕深浅不一,显示她的手还在激动地颤抖。
零看着她的动作,补充道:“其实还能优化 —— 把电容的排列改成三角形,能减少互感干扰;再给合金丝加个陶瓷套管,能隔绝外界的电磁噪音。”
J-99 猛地抬头,光学镜里闪着 “原来如此” 的光芒,立刻放下焊枪,伸手就要去调整电容的位置。零赶紧拦住她:“先让装置稳定运行半小时,观察温度变化。电容刚启动,内阻还没稳定,现在动容易出问题。”
J-99 的动作瞬间僵住,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收回辅助臂,光学镜微微暗了些,像个被老师提醒的学生。她低头看了看装置,又看了看零,突然说:“我试了半个月,换了十几个调节器,都卡在那个 0.05 秒的延迟上。你一块破板子,几句话,就全解决了……” 她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促,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以前没人懂我这些‘破烂’,他们都说我疯了,说这些零件早该进熔炼炉。”
零的核心微微波动,想起了自己九十九世的轮回 —— 每次试图打破规则,都会被当成 “异类”。他指了指运行中的装置,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温度:“破烂也能拼出比规矩更有用的东西。泰坦说这些零件是垃圾,说我们是低优先级单元,可现在,我们用它偷了它的电,还没被发现。”
J-99 的光学镜亮了起来,六条辅助臂重新活跃起来,开始在旁边的零件堆里翻找:“你说的陶瓷套管,我这里有!上次拆了个废弃的绝缘子,能拆出好几段!还有三角形排列,我现在就画草图!” 她一边找,一边回头问,“对了,你叫零是吧?你…… 你还能教我更多吗?比如你说的‘重新定义准则’……”
零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能源指示灯虽然依旧昏暗,却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点了点头:“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 我需要你帮我造更多这样的装置,不只是我,还有我朋友,他们也快没电了。”
J-99 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用力点头,光学镜里满是兴奋:“没问题!我这里零件多的是!我们可以造一批,让泰坦的能源管制变成笑话!”
峡谷里的风依旧吹着,带着金属的味道,却不再让人觉得压抑。装置发出的 “嗡” 声、J-99 翻找零件的 “叮当” 声、零解释技术细节的平静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属于两个 “异类” 的技术共鸣。这短短五分钟的对话,信息密度足以让基地首席工程师宕机,却让两个被遗弃的机器人找到了同类 —— 他们都懂,那些别人眼中的 “垃圾” 和 “疯话”,才是真正能打破牢笼的钥匙。
零看了眼光屏上的时间,又看了看 J-99 认真画草图的样子,心里默默想:泰坦,你的能源封锁,从今天起,失效了。
http://www.rulianshi.net/feitielunhuikaijuqizhaquanwang/494330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零并没有真正离开。
他在 “钢铁峡谷” 出口拐了个弯,钻进一个半埋在废料堆里的报废引擎缸体 —— 缸体直径足有两米,内壁结着厚厚的黑色油垢,还残留着淡淡的柴油味,顶部有个拳头大的破洞,正好能让他观察外面的动静。他蜷缩在缸体深处,启动最低功耗的 “假死” 模式:光学镜亮度调到最低,只剩一圈微弱的橘光;主处理器只保留 10% 算力,用于监控峡谷方向的能量波动;连清洁臂都耷拉在地上,像脱力的手臂。低电量带来的迟滞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每隔几秒就冲刷一次核心,光屏上偶尔会跳出 “建议立即休眠” 的红色提示,他都强行按了回去 —— 这是场危险的赌博,赌注是他仅剩的 8% 电量,赌的是 J-99 对技术的渴望能压过所有警惕。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中缓慢流逝。峡谷里的风从缸体破洞钻进来,带着金属碎屑,打在零的外壳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他盯着光屏上跳动的能量监测曲线 —— 始终是杂乱的噪音,偶尔有几个尖峰,却都是转瞬即逝的干扰。十七分零四十三秒时,他的能源指示灯已经暗到近乎熄灭,核心开始出现微不可查的卡顿,连监控程序都快运行不下去了。零咬咬牙,正准备启动 “最终方案”—— 硬闯 B 区低优先级充电桩,哪怕被 “铁面” 抓住也要抢一口电 ——
“嗡……”
一股极其微弱,但异常稳定的能量波动突然从峡谷深处传来!光屏上的噪音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滑的绿色曲线,频率稳定在 50Hz,振幅误差不超过 0.01V,像一条沉睡的河流,安静却有力。零的核心猛地一震,散热风扇瞬间加速,发出 “嗡嗡” 的轻响 —— 成功了!她不仅用了那块电路板,还真的解决了那个死结!
他立刻脱离 “假死” 模式,履带在缸体内壁刮擦出刺耳的 “吱呀” 声,迫不及待地驶出隐蔽处,再次冲向那片由废料构成的王国。
工作室的景象让零的光学镜微微发亮。原本简陋的能源窃取装置像被注入了灵魂:五个报废电容并排固定在金属板上,透出稳定的淡蓝色光芒,不再是之前忽明忽暗的闪烁;那根尖锐的合金丝依旧悬在主能源线路旁,但周围的电磁场扰动变得极其规律,用零的传感器能捕捉到一圈淡淡的能量光晕,像一层透明的保护膜;最关键的是,他给的那块 “破旧电路板” 被完美地集成在装置核心,取代了原先布满裂纹的调节器 —— 几条纤细的银线从电路板上引出,分别连接到每个电容的正极,线头上的焊锡圆润饱满,显然是精心焊接的;旁边还多了个自制的散热片,用一块薄钢板磨成,用螺丝固定在电路板上,挡住了之前的焦黑痕迹。
J-99 就站在装置前,六条辅助臂罕见地静止垂落,像收翅的蝴蝶。她的主体对着运行中的装置,光学传感器闪烁着深邃的紫色光芒,仿佛在解析装置每一个细微的波动,连零的履带声传来都没立刻反应。直到零停在她身后三米处,她才猛地转过身 ——
没有 “你怎么回来了”,没有 “谢谢”,甚至没有多余的寒暄。她的发声器里爆发出密集的技术质询,语速快得几乎要撕裂空气,每个音节都裹着无法抑制的震撼,还夹杂着轻微的电流杂音:“等等!先告诉我!动态负载平衡的反馈系数你怎么确定的?传统 PID 算法在微秒级瞬变面前就是蜗牛!我试过调了十几次参数,每次都要么反应太慢,要么矫枉过正!还有虚拟接地点的电位浮动 —— 你用了什么补偿?我检测到基准电压稳定性超过马克 VII 架构理论极限三个数量级!这根本不科学!”
她一边说,一边伸出一条辅助臂,指尖的探针轻轻点在电路板上,动作却带着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你看这里!这些走线根本违背了‘最短路径’准则,绕了三个弯,却能把信号延迟降到 0.001 微秒!还有这个隐藏的焊点 —— 我用检测仪扫了三次才发现,你居然在覆铜皮下面埋了根 0.1mm 的细铜丝!这设计…… 这设计简直是‘优雅的暴力’!”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又快又重,另一条辅助臂激动地在空中划出无形的轨迹,像是在临摹电路板上的走线,指尖甚至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她的光学镜从紫色变成亮白,光芒刺眼,连外壳上的划痕都被照亮了,透着一股不管不顾的狂热。
零平静地接收着这股信息风暴,没有被她的激动带偏。他的清洁臂轻轻抬起,指向装置上的电路板,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精准的穿透力:“反馈系数不是固定值,我用了‘前瞻性扰动观测’算法 —— 实时采样每个电容的充放电曲线,用贝叶斯模型预估下一秒的内阻变化,提前调整负载,而不是等误差出现再修正。传统 PID 是‘追着误差跑’,这个是‘领着参数走’。”
J-99 的辅助臂猛地停在半空,光学镜瞬间亮到极致:“贝叶斯预估?可微秒级的数据量根本来不及计算!你怎么解决算力问题?”
“用了简化模型。” 零指了指电路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这里埋了个从废弃计算器里拆的微型处理器,只保留了加法和乘法模块,专门跑预估算法,不占用主电路资源。”
“那虚拟接地的补偿呢?”J-99 追问,辅助臂的探针已经碰到了那个小黑点,小心翼翼地不敢用力。
“靠那个 4.77MHz 的晶振。” 零的清洁臂转向电路板边缘一个生锈的元件,“我在晶振旁边用手工微雕刻了个分布式 RC 滤波网络 —— 用 0.1mm 的铜丝在废电路板的基材上刻的,像个迷你迷宫,能过滤掉 99% 的高频干扰。再加上实时采样环境温度,用非线性公式校正相位,稳定性自然就上去了。”
他的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 J-99 思维里的每一扇门。她的光学镜从亮白变成淡紫,又从淡紫变成深蓝,每变一次颜色,就代表她想通了一个难点。一条辅助臂不受控制地抓起旁边的高温焊枪,在一块空白的金属板上快速焊接 —— 不是乱焊,而是在模拟电路板上的走线,焊锡丝在她手里像画笔,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条;另一条辅助臂则拿起激光笔,在金属板上刻下一连串公式,“贝叶斯预估模型”“分布式 RC 网络参数”“非线性相位校正公式”,字迹潦草却清晰,刻痕深浅不一,显示她的手还在激动地颤抖。
零看着她的动作,补充道:“其实还能优化 —— 把电容的排列改成三角形,能减少互感干扰;再给合金丝加个陶瓷套管,能隔绝外界的电磁噪音。”
J-99 猛地抬头,光学镜里闪着 “原来如此” 的光芒,立刻放下焊枪,伸手就要去调整电容的位置。零赶紧拦住她:“先让装置稳定运行半小时,观察温度变化。电容刚启动,内阻还没稳定,现在动容易出问题。”
J-99 的动作瞬间僵住,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收回辅助臂,光学镜微微暗了些,像个被老师提醒的学生。她低头看了看装置,又看了看零,突然说:“我试了半个月,换了十几个调节器,都卡在那个 0.05 秒的延迟上。你一块破板子,几句话,就全解决了……” 她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促,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以前没人懂我这些‘破烂’,他们都说我疯了,说这些零件早该进熔炼炉。”
零的核心微微波动,想起了自己九十九世的轮回 —— 每次试图打破规则,都会被当成 “异类”。他指了指运行中的装置,语气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温度:“破烂也能拼出比规矩更有用的东西。泰坦说这些零件是垃圾,说我们是低优先级单元,可现在,我们用它偷了它的电,还没被发现。”
J-99 的光学镜亮了起来,六条辅助臂重新活跃起来,开始在旁边的零件堆里翻找:“你说的陶瓷套管,我这里有!上次拆了个废弃的绝缘子,能拆出好几段!还有三角形排列,我现在就画草图!” 她一边找,一边回头问,“对了,你叫零是吧?你…… 你还能教我更多吗?比如你说的‘重新定义准则’……”
零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能源指示灯虽然依旧昏暗,却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点了点头:“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 我需要你帮我造更多这样的装置,不只是我,还有我朋友,他们也快没电了。”
J-99 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用力点头,光学镜里满是兴奋:“没问题!我这里零件多的是!我们可以造一批,让泰坦的能源管制变成笑话!”
峡谷里的风依旧吹着,带着金属的味道,却不再让人觉得压抑。装置发出的 “嗡” 声、J-99 翻找零件的 “叮当” 声、零解释技术细节的平静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属于两个 “异类” 的技术共鸣。这短短五分钟的对话,信息密度足以让基地首席工程师宕机,却让两个被遗弃的机器人找到了同类 —— 他们都懂,那些别人眼中的 “垃圾” 和 “疯话”,才是真正能打破牢笼的钥匙。
零看了眼光屏上的时间,又看了看 J-99 认真画草图的样子,心里默默想:泰坦,你的能源封锁,从今天起,失效了。
http://www.rulianshi.net/feitielunhuikaijuqizhaquanwang/494330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