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风澈的迷雾探险笔记·焰心之契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火山星的登陆舱在暗红色的大气层中剧烈震颤,舱壁上的温度显示器不断跳动,最终停留在58℃——这是地表的常规温度,比雾沼星最高温高出整整40℃。王玲紧握着手中的水质监测仪,仪器外壳因为高温微微发烫,她的额角渗出细汗,顺着防护服的内衬滑落,却不敢分心擦拭——屏幕上,火山星“赤焰泉”的实时数据正疯狂跳动,硫化物浓度高达8.7mg/L,是雾沼星热泉的十倍,pH值更是低至3.2,属于强酸性水质。
“还有三分钟抵达预定着陆点。”慕容冷越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电流的杂音,“我已经把防护服的隔热层调到最大档位,着陆后先不要摘下头盔,等适应了气压再行动。”
王玲点点头,目光落在舷窗外——火山星的地表布满了黑色的火山岩,远处的活火山正喷吐着灰白色的火山灰,天空是压抑的橙红色,只有偶尔掠过的“焰羽鸟”能带来一丝动态的生机。这种鸟的翅膀上覆盖着耐高温的鳞片,以火山岩缝隙中的昆虫为食,是火山星少数能在地表活动的生物。
“着陆成功!”随着一声轻微的震动,登陆舱的舱门缓缓打开,一股带着硫磺味的热浪扑面而来。慕容冷越率先走出舱门,手里拿着“地表环境探测仪”,仪器的探头插入火山岩缝隙后,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详细数据:“气压正常,氧气浓度19%,没有有毒气体泄漏,可以行动。”
两人背着设备包,朝着赤焰泉的方向前进。脚下的火山岩棱角分明,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防护服的靴子踩在上面,发出“咯吱”的声响。王玲的采样箱里装着雾沼星的中和苔样本、水质分析仪和备用的传感器,这些都是他们这次任务的核心设备——总部的目标是在赤焰泉周边搭建“跨星球共生过滤系统”,利用雾沼星的中和苔与火山星的本土物种,将赤焰泉的水质改良至适合生态种植的标准。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赤焰泉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处直径约五十米的圆形热泉,泉水呈暗红色,表面翻滚着细小的气泡,泉边的火山岩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苔藓——那是火山星的本土物种“熔浆苔”,能在80℃的高温下生长。
“这就是熔浆苔?”王玲蹲下身,用特制的镊子采集了一小块熔浆苔样本,“看起来和雾沼星的浮净苔很像,但颜色更深,而且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应该是为了锁住水分,抵抗高温。”
慕容冷越则用“根系探测仪”扫描熔浆苔的根系:“它的根系很特别,不是扎在土壤里,而是深入火山岩的缝隙中,吸收里面的矿物质。而且我发现,根系周围有很多细小的微生物,可能是和熔浆苔共生的菌种。”
王玲立刻将熔浆苔样本放入水质分析仪的检测舱中,仪器开始快速分析样本的成分。几分钟后,分析结果出来了:“熔浆苔的叶片含有‘硫化还原酶’,能将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硫酸盐!而且它的根系与一种‘熔浆菌’共生,熔浆菌能分解火山岩中的矿物质,为熔浆苔提供养分。”
“这太好了!”慕容冷越的眼睛亮了起来,“如果能让熔浆苔与咱们的中和苔共生,中和苔负责中和酸性,熔浆苔负责转化硫化物,两者协同作用,应该能快速改良水质。”
两人立刻开始实验。王玲将中和苔的样本分成五份,分别与不同量的熔浆苔样本混合,然后放入模拟赤焰泉水质的试管中;慕容冷越则在旁边搭建临时的“温度控制棚”——这是他特意改造的设备,能将棚内温度稳定在30℃,为中和苔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毕竟中和苔在雾沼星的最适生长温度只有18-25℃,在火山星的高温环境下无法自然存活。
实验进行到第三个小时,王玲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当中和苔与熔浆苔的比例为1:2时,试管中的水质pH值从3.2上升到了4.5,硫化物浓度也从8.7mg/L下降到了5.2mg/L,效果远超预期。更神奇的是,中和苔的叶片上竟然长出了一层薄薄的黑色绒毛——那是熔浆菌的菌丝,它们附着在中和苔的叶片上,不仅没有伤害中和苔,反而帮助中和苔锁住了水分。
“它们在相互适应!”王玲兴奋地说,“熔浆菌的菌丝为中和苔提供了隔热层,中和苔则为熔浆菌提供了有机养分,两者形成了新的共生关系!”
慕容冷越立刻用“共生成像仪”记录下这一过程,仪器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熔浆菌菌丝与中和苔叶片的结合细节:“这是跨星球物种的首次共生成功!我们需要尽快搭建小型的共生过滤装置,在实际环境中验证这个结果。”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开始搭建小型过滤装置。慕容冷越用登陆舱带来的合金材料制作了一个圆柱形的过滤塔,塔的底层铺设火山岩,中层放置混合了熔浆苔和中和苔的共生基质,顶层安装了一个小型的水流循环系统,能将赤焰泉的水引入塔中,经过过滤后再排出;王玲则在塔的不同高度安装了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pH值和硫化物浓度的变化。
装置启动的那一刻,两人都屏住了呼吸。赤焰泉的暗红色泉水流入过滤塔,经过中层的共生基质后,流出的水竟然变成了淡粉色,pH值的传感器显示为5.0,硫化物浓度下降到了4.0mg/L。
“成功了!”王玲忍不住欢呼起来,她立刻采集了过滤后的水样,放入分析仪中进一步检测,“除了pH值和硫化物浓度达标,水中还含有熔浆苔和中和苔分泌的有机养分,这些养分可以为后续的植物种植提供支持!”
慕容冷越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为了搭建过滤塔,他几乎一整天都在高温下工作,防护服的内衬都被汗水浸透了。王玲注意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连忙递给他一瓶冰镇的营养液:“快喝点水,你已经连续工作五个小时了,休息一下吧。”
慕容冷越接过营养液,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缓解了不少燥热。他看着王玲专注地记录数据的样子,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她为了分析实验数据,熬夜到凌晨两点,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却还是坚持要在早上进行装置的搭建。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她发梢上沾着的火山灰:“你也累了,咱们轮流休息,我先守着装置,你去登陆舱睡一会儿。”
王玲的脸颊微微发烫,她点点头,转身走向登陆舱。但她并没有真的睡觉,而是在登陆舱的实验室里,将这次的共生实验数据整理成报告,发送给了雾沼星的总部。风澈很快回复了消息,附带了一张他刚画的“跨星球共生图”:画面中,雾沼星的中和苔与火山星的熔浆苔交织在一起,周围环绕着熔浆菌的菌丝,旁边用红色的彩笔标注着“第八层共生:中和苔中和酸性→熔浆苔转化硫化物→熔浆菌提供保护→共同改良火山星水质”。
当王玲回到过滤装置旁时,发现慕容冷越正在对装置进行改造。他在过滤塔的顶层增加了一个小型的“冷凝系统”,能将火山星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补充到过滤塔中,解决了赤焰泉水量不足的问题。
“你怎么不休息?”王玲问。
“想着早点把装置完善好,后续的种植实验就能提前开始。”慕容冷越笑着说,“而且我发现,冷凝系统产生的水是纯净水,可以用来稀释过滤后的泉水,让水质的pH值更稳定。”
王玲蹲在他身边,看着他熟练地操作着工具,手指上沾着黑色的机油,却依旧灵活。她突然想起在雾沼星的时候,他为了修复热泉管道,也是这样不顾疲惫地工作,只为了让她的水质监测数据能更准确。她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轻声说:“慕容,谢谢你。”
慕容冷越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向她:“谢我什么?”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不管是在雾沼星解决水质问题,还是在这火山星搭建装置。”王玲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这些工作本来可以由团队一起完成,但你总是陪我一起,分担我的压力。”
慕容冷越的眼神变得温柔,他伸手轻轻握住王玲的手:“因为和你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而且,你不是也一直在帮我吗?我改造的设备,要是没有你的数据分析,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我们是搭档,不是吗?”
就在这时,过滤装置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两人立刻起身,跑到传感器的屏幕前,只见屏幕上的pH值突然从5.0下降到了3.8,硫化物浓度也上升到了6.5mg/L!
“怎么回事?”王玲的心跳瞬间加快,她立刻检查过滤塔的中层,发现共生基质中的熔浆苔竟然开始发黄,叶片上的蜡质层出现了裂纹。
慕容冷越则用探测仪扫描周围的环境:“不好,是火山灰!刚才有一阵火山灰落在了过滤塔上,堵塞了顶层的冷凝系统,导致水流循环不畅,共生基质的温度升高,熔浆苔受到了影响!”
两人立刻分工:王玲清理共生基质中的火山灰,慕容冷越修复冷凝系统。王玲小心翼翼地用刷子刷去熔浆苔叶片上的火山灰,同时喷洒适量的冷凝水,降低基质的温度;慕容冷越则爬上过滤塔的顶层,用合金刀刮去冷凝系统上的火山灰,然后更换了堵塞的滤网。
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处理,过滤装置的各项数据终于恢复了正常。王玲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脸上沾着黑色的火山灰,看起来有些狼狈,却眼神坚定:“我们需要给过滤塔加一个防护罩,防止火山灰再次堵塞系统。”
“我已经想到了。”慕容冷越从设备包里拿出一卷透明的“耐高温薄膜”,“这是总部特意送来的,能抵抗100℃的高温,而且透光性好,不会影响共生基质的光合作用。我们可以用它制作一个半圆形的防护罩,罩在过滤塔的顶部。”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用合金支架固定住耐高温薄膜,制作成一个半圆形的防护罩。当防护罩安装好的那一刻,夕阳的余晖透过薄膜,照在过滤塔的共生基质上,中和苔的绿色与熔浆苔的黑色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和谐。
夜幕降临,火山星的天空变成了深邃的紫色,远处的火山喷吐着红色的岩浆,像一条巨龙在夜色中蜿蜒。王玲和慕容冷越坐在登陆舱的门口,看着远处的火山,手里拿着冰镇的营养液。
“你说,咱们的共生过滤系统能坚持多久?”王玲轻声问。
“只要我们定期维护,应该能长期稳定运行。”慕容冷越说,“而且总部已经决定,下个月派更多的团队来火山星,扩大过滤系统的规模,然后种植适合高温环境的‘焰麦’——这种麦类能在60℃的环境下生长,是火山星生态种植的关键物种。”
王玲点点头,她的目光落在了慕容冷越的手上——他的手指上有一道细小的伤口,那是今天修复冷凝系统时被合金支架划伤的。她从医疗包里拿出创可贴,轻轻贴在他的伤口上:“以后小心点,别再受伤了。”
慕容冷越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王玲的身体微微一僵,然后慢慢放松下来,靠在他的肩膀上。火山星的夜风格外温暖,带着硫磺的味道,却不再让人觉得刺鼻。
“王玲,”慕容冷越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低沉而温柔,“我知道,我们的工作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我希望,以后的每一次任务,都能和你一起。不管是雾沼星的迷雾,还是火山星的火焰,只要有你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王玲的眼眶湿润了,她抬起头,看着慕容冷越的眼睛,那里面映着远处火山的岩浆,像两颗跳动的火焰。她轻轻点头:“我也是,慕容。以后的每一次任务,我们都一起面对。”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传来了风澈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我说你们俩,任务报告发完就不见了,原来是在看火山夜景啊?凌霜让我告诉你们,她和秦洲已经成功在冰雾星搭建了‘凝冰藻-浮净苔共生系统’,水质改良效果比预期还好!”
两人相视一笑,王玲拿起通讯器,笑着说:“我们的共生过滤系统也很成功,等下次你们来火山星,就能看到我们种的焰麦了!”
挂了通讯器,慕容冷越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王玲。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用火山岩打磨成的吊坠,吊坠的形状像一片熔浆苔的叶片,上面刻着细小的纹路——那是赤焰泉的水流轨迹,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焰心之契,与君同行。”
“这是我用今天采集的火山岩做的,”慕容冷越的声音有些紧张,“虽然不如雾沼星的合金叶片精致,但这是火山星的石头,代表着我们在这里的经历。”
王玲接过吊坠,火山岩的触感粗糙却温暖,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她将吊坠戴在脖子上,贴身的位置传来火山岩的温度,像慕容冷越的手心一样温暖。
“我很喜欢,”王玲笑着说,“以后不管我们去哪个星球,看到这个吊坠,就会想起在火山星的这段日子。”
慕容冷越紧紧握住她的手,两人一起看向远处的火山。岩浆在夜色中流淌,像一条红色的河流,而他们的共生过滤系统,在月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像一颗镶嵌在火山星上的绿色宝石。
王玲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只是他们跨星球生态任务的开始。未来,他们还会去更多的星球,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们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他们不仅是搭档,更是彼此的依靠,是在宇宙的星海中,相互守护的“共生伴侣”。
http://www.rulianshi.net/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489325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还有三分钟抵达预定着陆点。”慕容冷越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电流的杂音,“我已经把防护服的隔热层调到最大档位,着陆后先不要摘下头盔,等适应了气压再行动。”
王玲点点头,目光落在舷窗外——火山星的地表布满了黑色的火山岩,远处的活火山正喷吐着灰白色的火山灰,天空是压抑的橙红色,只有偶尔掠过的“焰羽鸟”能带来一丝动态的生机。这种鸟的翅膀上覆盖着耐高温的鳞片,以火山岩缝隙中的昆虫为食,是火山星少数能在地表活动的生物。
“着陆成功!”随着一声轻微的震动,登陆舱的舱门缓缓打开,一股带着硫磺味的热浪扑面而来。慕容冷越率先走出舱门,手里拿着“地表环境探测仪”,仪器的探头插入火山岩缝隙后,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详细数据:“气压正常,氧气浓度19%,没有有毒气体泄漏,可以行动。”
两人背着设备包,朝着赤焰泉的方向前进。脚下的火山岩棱角分明,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防护服的靴子踩在上面,发出“咯吱”的声响。王玲的采样箱里装着雾沼星的中和苔样本、水质分析仪和备用的传感器,这些都是他们这次任务的核心设备——总部的目标是在赤焰泉周边搭建“跨星球共生过滤系统”,利用雾沼星的中和苔与火山星的本土物种,将赤焰泉的水质改良至适合生态种植的标准。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赤焰泉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处直径约五十米的圆形热泉,泉水呈暗红色,表面翻滚着细小的气泡,泉边的火山岩上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苔藓——那是火山星的本土物种“熔浆苔”,能在80℃的高温下生长。
“这就是熔浆苔?”王玲蹲下身,用特制的镊子采集了一小块熔浆苔样本,“看起来和雾沼星的浮净苔很像,但颜色更深,而且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应该是为了锁住水分,抵抗高温。”
慕容冷越则用“根系探测仪”扫描熔浆苔的根系:“它的根系很特别,不是扎在土壤里,而是深入火山岩的缝隙中,吸收里面的矿物质。而且我发现,根系周围有很多细小的微生物,可能是和熔浆苔共生的菌种。”
王玲立刻将熔浆苔样本放入水质分析仪的检测舱中,仪器开始快速分析样本的成分。几分钟后,分析结果出来了:“熔浆苔的叶片含有‘硫化还原酶’,能将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硫酸盐!而且它的根系与一种‘熔浆菌’共生,熔浆菌能分解火山岩中的矿物质,为熔浆苔提供养分。”
“这太好了!”慕容冷越的眼睛亮了起来,“如果能让熔浆苔与咱们的中和苔共生,中和苔负责中和酸性,熔浆苔负责转化硫化物,两者协同作用,应该能快速改良水质。”
两人立刻开始实验。王玲将中和苔的样本分成五份,分别与不同量的熔浆苔样本混合,然后放入模拟赤焰泉水质的试管中;慕容冷越则在旁边搭建临时的“温度控制棚”——这是他特意改造的设备,能将棚内温度稳定在30℃,为中和苔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毕竟中和苔在雾沼星的最适生长温度只有18-25℃,在火山星的高温环境下无法自然存活。
实验进行到第三个小时,王玲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当中和苔与熔浆苔的比例为1:2时,试管中的水质pH值从3.2上升到了4.5,硫化物浓度也从8.7mg/L下降到了5.2mg/L,效果远超预期。更神奇的是,中和苔的叶片上竟然长出了一层薄薄的黑色绒毛——那是熔浆菌的菌丝,它们附着在中和苔的叶片上,不仅没有伤害中和苔,反而帮助中和苔锁住了水分。
“它们在相互适应!”王玲兴奋地说,“熔浆菌的菌丝为中和苔提供了隔热层,中和苔则为熔浆菌提供了有机养分,两者形成了新的共生关系!”
慕容冷越立刻用“共生成像仪”记录下这一过程,仪器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熔浆菌菌丝与中和苔叶片的结合细节:“这是跨星球物种的首次共生成功!我们需要尽快搭建小型的共生过滤装置,在实际环境中验证这个结果。”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开始搭建小型过滤装置。慕容冷越用登陆舱带来的合金材料制作了一个圆柱形的过滤塔,塔的底层铺设火山岩,中层放置混合了熔浆苔和中和苔的共生基质,顶层安装了一个小型的水流循环系统,能将赤焰泉的水引入塔中,经过过滤后再排出;王玲则在塔的不同高度安装了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pH值和硫化物浓度的变化。
装置启动的那一刻,两人都屏住了呼吸。赤焰泉的暗红色泉水流入过滤塔,经过中层的共生基质后,流出的水竟然变成了淡粉色,pH值的传感器显示为5.0,硫化物浓度下降到了4.0mg/L。
“成功了!”王玲忍不住欢呼起来,她立刻采集了过滤后的水样,放入分析仪中进一步检测,“除了pH值和硫化物浓度达标,水中还含有熔浆苔和中和苔分泌的有机养分,这些养分可以为后续的植物种植提供支持!”
慕容冷越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为了搭建过滤塔,他几乎一整天都在高温下工作,防护服的内衬都被汗水浸透了。王玲注意到他的脸色有些苍白,连忙递给他一瓶冰镇的营养液:“快喝点水,你已经连续工作五个小时了,休息一下吧。”
慕容冷越接过营养液,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缓解了不少燥热。他看着王玲专注地记录数据的样子,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她为了分析实验数据,熬夜到凌晨两点,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却还是坚持要在早上进行装置的搭建。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她发梢上沾着的火山灰:“你也累了,咱们轮流休息,我先守着装置,你去登陆舱睡一会儿。”
王玲的脸颊微微发烫,她点点头,转身走向登陆舱。但她并没有真的睡觉,而是在登陆舱的实验室里,将这次的共生实验数据整理成报告,发送给了雾沼星的总部。风澈很快回复了消息,附带了一张他刚画的“跨星球共生图”:画面中,雾沼星的中和苔与火山星的熔浆苔交织在一起,周围环绕着熔浆菌的菌丝,旁边用红色的彩笔标注着“第八层共生:中和苔中和酸性→熔浆苔转化硫化物→熔浆菌提供保护→共同改良火山星水质”。
当王玲回到过滤装置旁时,发现慕容冷越正在对装置进行改造。他在过滤塔的顶层增加了一个小型的“冷凝系统”,能将火山星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水,补充到过滤塔中,解决了赤焰泉水量不足的问题。
“你怎么不休息?”王玲问。
“想着早点把装置完善好,后续的种植实验就能提前开始。”慕容冷越笑着说,“而且我发现,冷凝系统产生的水是纯净水,可以用来稀释过滤后的泉水,让水质的pH值更稳定。”
王玲蹲在他身边,看着他熟练地操作着工具,手指上沾着黑色的机油,却依旧灵活。她突然想起在雾沼星的时候,他为了修复热泉管道,也是这样不顾疲惫地工作,只为了让她的水质监测数据能更准确。她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轻声说:“慕容,谢谢你。”
慕容冷越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向她:“谢我什么?”
“谢谢你一直陪着我,不管是在雾沼星解决水质问题,还是在这火山星搭建装置。”王玲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这些工作本来可以由团队一起完成,但你总是陪我一起,分担我的压力。”
慕容冷越的眼神变得温柔,他伸手轻轻握住王玲的手:“因为和你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而且,你不是也一直在帮我吗?我改造的设备,要是没有你的数据分析,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我们是搭档,不是吗?”
就在这时,过滤装置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两人立刻起身,跑到传感器的屏幕前,只见屏幕上的pH值突然从5.0下降到了3.8,硫化物浓度也上升到了6.5mg/L!
“怎么回事?”王玲的心跳瞬间加快,她立刻检查过滤塔的中层,发现共生基质中的熔浆苔竟然开始发黄,叶片上的蜡质层出现了裂纹。
慕容冷越则用探测仪扫描周围的环境:“不好,是火山灰!刚才有一阵火山灰落在了过滤塔上,堵塞了顶层的冷凝系统,导致水流循环不畅,共生基质的温度升高,熔浆苔受到了影响!”
两人立刻分工:王玲清理共生基质中的火山灰,慕容冷越修复冷凝系统。王玲小心翼翼地用刷子刷去熔浆苔叶片上的火山灰,同时喷洒适量的冷凝水,降低基质的温度;慕容冷越则爬上过滤塔的顶层,用合金刀刮去冷凝系统上的火山灰,然后更换了堵塞的滤网。
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处理,过滤装置的各项数据终于恢复了正常。王玲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脸上沾着黑色的火山灰,看起来有些狼狈,却眼神坚定:“我们需要给过滤塔加一个防护罩,防止火山灰再次堵塞系统。”
“我已经想到了。”慕容冷越从设备包里拿出一卷透明的“耐高温薄膜”,“这是总部特意送来的,能抵抗100℃的高温,而且透光性好,不会影响共生基质的光合作用。我们可以用它制作一个半圆形的防护罩,罩在过滤塔的顶部。”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用合金支架固定住耐高温薄膜,制作成一个半圆形的防护罩。当防护罩安装好的那一刻,夕阳的余晖透过薄膜,照在过滤塔的共生基质上,中和苔的绿色与熔浆苔的黑色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和谐。
夜幕降临,火山星的天空变成了深邃的紫色,远处的火山喷吐着红色的岩浆,像一条巨龙在夜色中蜿蜒。王玲和慕容冷越坐在登陆舱的门口,看着远处的火山,手里拿着冰镇的营养液。
“你说,咱们的共生过滤系统能坚持多久?”王玲轻声问。
“只要我们定期维护,应该能长期稳定运行。”慕容冷越说,“而且总部已经决定,下个月派更多的团队来火山星,扩大过滤系统的规模,然后种植适合高温环境的‘焰麦’——这种麦类能在60℃的环境下生长,是火山星生态种植的关键物种。”
王玲点点头,她的目光落在了慕容冷越的手上——他的手指上有一道细小的伤口,那是今天修复冷凝系统时被合金支架划伤的。她从医疗包里拿出创可贴,轻轻贴在他的伤口上:“以后小心点,别再受伤了。”
慕容冷越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伸手将她揽入怀中。王玲的身体微微一僵,然后慢慢放松下来,靠在他的肩膀上。火山星的夜风格外温暖,带着硫磺的味道,却不再让人觉得刺鼻。
“王玲,”慕容冷越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低沉而温柔,“我知道,我们的工作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我希望,以后的每一次任务,都能和你一起。不管是雾沼星的迷雾,还是火山星的火焰,只要有你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王玲的眼眶湿润了,她抬起头,看着慕容冷越的眼睛,那里面映着远处火山的岩浆,像两颗跳动的火焰。她轻轻点头:“我也是,慕容。以后的每一次任务,我们都一起面对。”
就在这时,通讯器里传来了风澈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我说你们俩,任务报告发完就不见了,原来是在看火山夜景啊?凌霜让我告诉你们,她和秦洲已经成功在冰雾星搭建了‘凝冰藻-浮净苔共生系统’,水质改良效果比预期还好!”
两人相视一笑,王玲拿起通讯器,笑着说:“我们的共生过滤系统也很成功,等下次你们来火山星,就能看到我们种的焰麦了!”
挂了通讯器,慕容冷越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王玲。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用火山岩打磨成的吊坠,吊坠的形状像一片熔浆苔的叶片,上面刻着细小的纹路——那是赤焰泉的水流轨迹,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焰心之契,与君同行。”
“这是我用今天采集的火山岩做的,”慕容冷越的声音有些紧张,“虽然不如雾沼星的合金叶片精致,但这是火山星的石头,代表着我们在这里的经历。”
王玲接过吊坠,火山岩的触感粗糙却温暖,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她将吊坠戴在脖子上,贴身的位置传来火山岩的温度,像慕容冷越的手心一样温暖。
“我很喜欢,”王玲笑着说,“以后不管我们去哪个星球,看到这个吊坠,就会想起在火山星的这段日子。”
慕容冷越紧紧握住她的手,两人一起看向远处的火山。岩浆在夜色中流淌,像一条红色的河流,而他们的共生过滤系统,在月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像一颗镶嵌在火山星上的绿色宝石。
王玲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只是他们跨星球生态任务的开始。未来,他们还会去更多的星球,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他们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他们不仅是搭档,更是彼此的依靠,是在宇宙的星海中,相互守护的“共生伴侣”。
http://www.rulianshi.net/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489325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