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大道至简 > 第 31章余味与晨光

第 31章余味与晨光

    晨光初醒时带着水的凉意,像枚浸在井水里的铜针,刺破窗帘缝隙往室内探。那凉意落在周苓手背,她指尖蜷了蜷,才惊觉自己保持侧躺的姿势已许久——睫毛上还沾着昨夜未散的潮热,稍一动便簌簌落进眼底,涩得她轻轻眨眼。视线落在身旁的陈迹身上,他呼吸均匀得像画室里晾着的亚麻画布,每一次胸腔起伏,都能看见锁骨下方那粒淡褐色的痣微微晃动。昨夜她曾坐在他身旁看他调颜料,指尖无意间蹭过这粒痣旁的皮肤,粗糙里带着温热,像触摸一幅未完成的素描,铅笔线里藏着未被揉开的铅粉,当时他还笑说“你这一碰,倒比我的画笔还懂肌理”。

    窗户玻璃上布满雨痕,是后半夜那场急雨留下的杰作。水流蜿蜒成抽象的纹路,将晨光折成细碎的金箔,洒在陈迹裸露的肩头。那片皮肤晒得偏深,是去年夏天在皖南写生时晒的,至今还留着淡淡的画布压痕——当时他为了等山间的晨雾,在画架前坐了三个小时,周苓撑着伞站在他身后,看雾色漫过他的画板,最后忍不住打趣“你再坐下去,就要和远山融成一幅画了”。此刻周苓抬起手指,指尖悬在离他脸颊半寸的地方,虚虚描摹他眼角的皱纹。那纹路比画布上的线条更柔软,却也更深刻,是岁月在他三十七岁生命里刻下的痕迹。她忽然想起初次在画室见他的模样:他蹲在画架前调颜料,眉头蹙着,这道皱纹便格外明显,身旁的画案上摊着本卷了边的《庄子》,书页停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那页,铅笔批注密密麻麻。那时她以为这是个不苟言笑的怪人,直到后来才知道,他蹙眉不过是在琢磨光影里的老庄意趣,那些批注里,藏着他对“自然”二字最执拗的理解。

    空气里浮动着复杂的气息。丙烯颜料的味道最是顽固,钴蓝与赭石的矿物感混着松节油的清苦,是这间画室与生俱来的底色——昨夜陈迹还在画一幅静物,苹果的阴影里调了点群青,他拉过周苓的手让她摸颜料的厚度,说“这样才够沉,像《老子》里说的‘重为轻根’,太浅了就飘了”。而昨夜新添的气息像一层薄纱覆在其上:陈迹身上雪松味的沐浴露,混着她发丝间残留的栀子花香水,还有两人一起泡的薄荷茶的清冽,三种气味在晨光里慢慢发酵,成了独属于此刻的私密味道。周苓想起昨夜从画室到休息间的路,她走得急,差点被散落的画笔绊倒,陈迹眼疾手快扶住她的腰,指尖还带着刚洗过画笔的凉意,像他某次读《庄子》“虚室生白”时,指尖划过她手背的温度。当时他还笑着把画笔捡起来,一支支理好放进笔筒,说“你啊,比我的调色盘还让人操心”。

    陈迹醒来时睫毛颤了颤,像被惊动的蝶翼。他睁开眼,先是迷茫地望了望天花板上的吊灯——那盏灯是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铁艺架上缠了些干花,他当时扛着灯回来,满头大汗还说“像自然里长出来的,不突兀,配你种的绿萝正好”——随即转向周苓,那双总是盛满颜料光泽的眼睛里,难得浮起一丝窘迫。他喉结动了动,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昨晚让你等我收拾画具到那么晚,还差点让你摔着。”话音未落,周苓已经凑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他蹙起的眉尖,像在抚平他画纸上多余的线条:“我愿意等啊,看你收拾画笔的样子,比看画展还有意思。”陈迹愣了愣,随即放松下来,手指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指腹蹭过她耳后的碎发,想起昨夜自己只顾着琢磨那幅静物,让她坐在旁边打了好几个哈欠,竟有些自嘲——前几天还在《庄子》里批注“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转头就把身边人忘了。

    晨光渐渐爬高,陈迹坐起身,顺手把搭在椅背上的毯子拉过来,裹在周苓肩上。毯子上还留着他的体温,混着淡淡的松节油味,周苓往他身边凑了凑,看见他手腕上那道浅疤——是去年在皖南写生时,他为了帮她捡吹落的画纸,被树枝刮到的。当时他还满不在乎地说“一点小伤,正好给我的画加个‘故事感’”,后来周苓总在他画画时,悄悄在他手腕上贴一片创可贴,说“你的手要画一辈子画呢,得护好”。此刻陈迹注意到她的目光,笑着把手腕凑到她面前:“怎么,又想给我贴创可贴了?现在可没伤口了。”周苓摇摇头,指尖轻轻划过那道浅疤:“我是在想,去年这里流血的时候,你还笑着说‘祸福相依’,现在看来,倒是真的——若不是那次,我还不知道你会为了一张画纸冒失成那样。”

    陈迹伸手拿过床头柜上的《庄子》,书页还停在他昨夜批注的地方,“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的句子旁,他写了句“见苓而活”。周苓凑过去看见那行小字,脸颊忽然发烫,伸手想把书合起来,却被陈迹按住手。他低头,鼻尖蹭了蹭她的发顶,发丝间的栀子花香钻进鼻腔,让他想起多年前在南方写生时见过的栀子花丛——那时他坐在花丛边读《庄子》,风把书页吹到“夏虫不可语冰”那页,他当时还觉得遗憾,怎么就遇不到能懂这花香与字句的人,直到后来遇见周苓。“以前总觉得‘心若死灰’是境界,”陈迹的声音轻得像晨光里的风,“现在才知道,心有牵挂才是活的,就像我画静物,总得有束光落在上面,不然就冷了。你就是我的那束光。”

    周苓靠在他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忽然想起昨夜他画完静物后,拉着她坐在画架前,指着苹果阴影里的群青说:“你看,再冷的色调,加一点暖光就活了。就像我,以前总爱钻老庄里‘寂寞’的牛角尖,遇见你之后才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外,还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好。”陈迹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手指轻轻拂过她肩头的雀斑——那些淡褐色的小斑点,他曾在画纸上细细描摹,说“这是上帝不小心洒的赭石粉,比我调的色还自然”。此刻晨光落在那些雀斑上,像撒了层金粉,陈迹忽然笑出声:“你看,连阳光都偏爱你,比我画里的光影还温柔。”

    当第一缕完整的阳光越过窗台,铺满整个休息间时,陈迹把《庄子》摊在两人腿上,手指指着“君子之交淡若水”那句,却偏要改:“我和你,要淡若水,也要甜如蜜。像这晨光里的水痕,又清又暖;像我画里的苹果,又沉又甜。”周苓笑着靠在他肩上,闻着书墨香与他身上的雪松味,忽然觉得,这便是《庄子》里说的“安之若命”——不是随遇而安,而是遇到对的人,便安心沉溺在每一个细碎的瞬间里:他为她捡画笔的手,他在书里写的小字,他说起光影时眼里的亮,还有此刻晨光落在书页上,两人交叠的指尖。

    窗外的雨痕渐渐干了,留下透明的水迹。阳光穿过水迹,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印象派画作。画架上的静物还在,苹果的阴影里那点群青,在晨光里泛着温柔的光。陈迹拿起一支画笔,在周苓的手背上轻轻画了朵小栀子,颜料还带着微凉,周苓痒得笑出声,他却认真地说:“下次,我们在阳台的画案旁画画,我把《老子》带上,读给你听,再给你画一幅晨光里的肖像——这次,要把你眼里的光也画进去。”周苓点头,将脸埋进他的颈窝,那里的温度刚刚好,像晒过太阳的画布,温暖而踏实。

    晨光继续往上爬,爬上墙角的画框,爬上散落的颜料管,爬上两人交缠的指尖,将老庄的字句、颜料的气息、彼此的温度,都揉进这绵长的余味里。陈迹轻轻翻着《庄子》,书页发出轻微的声响,周苓听着他的呼吸,看着阳光在他睫毛上跳跃,忽然觉得,最好的时光,不过就是这样:有人陪你读诗,有人陪你看画,有人陪你在晨光里消磨岁月,把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过成带着温度的回忆。

    http://www.rulianshi.net/dadaozhijian/489209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