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初入瓷都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叶凡唐若雪医婿、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恰似寒光遇骄阳、至尊神婿叶昊、卓禹安舒听澜、阮沐希慕慎桀、快穿女配专抢女主剧本、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稳住别浪、史上最强炼气期、魏晋干饭人、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出发!景德镇!
这天,金三钱一大早就揣着手溜达过来了,依旧是那副睡眼惺忪、仿佛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模样。他上下打量着背着行囊、精神却格外抖擞的陈墨白,鼻子里哼出一声:“瞧你这架势,跟要进京赶考似的。南边湿气重,蚊子比苍蝇都大,自个儿多留神,别让人当景德镇的瓷娃娃给碰碎了。”
陈墨白听着这熟悉的、夹枪带棒的关心,心里却是一暖,笑道:“金爷,您就放心吧。我们这是去参加正经学术会议,又不是去闯龙潭虎穴。家里这边,就劳您多费心了。”
“费心?”金三钱翻个白眼,“我是怕你小子不在,没人给我跑腿买下酒菜!赶紧滚蛋,早去早回,别耽误我清净。”话虽这么说,老头儿却从他那油光锃亮的旧棉袄口袋里,摸索出一个小巧的、用红绳系着的扁葫芦瓶,塞到陈墨白手里,“喏,拿着。南边瘴气湿邪,不舒服的时候闻一闻,提神醒脑。老方子,比你们那西药片子管用。”
陈墨白接过那尚带着老人体温的小葫芦,拔开塞子,一股清冽中带着辛辣的药草香气扑鼻而来,顿觉神清气爽。他知道,这又是金三钱不知从哪儿倒腾来的宝贝。
“多谢金爷!”
“少来这套虚的。”金三钱摆摆手,目光却又瞥向一旁的林清瑶,语气稍微正经了些,“林丫头,这小子有时候犯轴,你多看着点。遇事别莽撞,你们是去做学问的,不是去抓贼的,分寸拿捏好。”
林清瑶认真点头:“金老放心,我们明白。”
这时,预约的出租车到了门口。行李装车,告别的时刻终究来临。
陈墨白最后看了一眼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的琉璃厂街道,看了一眼那扇熟悉的、紧闭的院门,还有门口揣着手、身形在晨曦中显得有些瘦小的金三钱。一种混合着离别愁绪与对新旅程期待的情绪涌上心头。
“走了,金爷!保重身体!”他挥挥手,钻进了车里。
林清瑶也向金三钱道别,坐进了副驾驶。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这条承载了无数故事的老街。陈墨白透过车窗回望,看到金三钱依旧站在原地,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街角。
一路无话,抵达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过安检……一切顺利。当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最终挣脱地心引力冲上云霄时,陈墨白看着舷窗外逐渐变小、最终被云层覆盖的京城,心中竟有种奇异的释然感。
离开了熟悉的战场,奔赴一个未知的领域。这种感觉,既让人忐忑,又充满了探险般的刺激。
林清瑶坐在他旁边,正专注地看着会议资料,侧脸在机舱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沉静而美好。似乎感受到陈墨白的目光,她转过头,微微一笑:“有点紧张?”
“有点。”陈墨白老实承认,“毕竟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学术会议,还是南派的地盘。”
“就当是去学习交流。”林清瑶语气平和,“我们的核心目标不变,但表面上,我们就是去参会的学者。放轻松,你的‘眼力’和感知,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资本。”
陈墨白点点头,开始翻阅起关于景德镇和元代青花瓷的资料。
飞行时间不长。当飞机开始下降,穿过云层,一片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景致映入眼帘,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蜿蜒如带的河流、还有大片大片规划整齐的城镇和厂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舷窗上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汽。
“旅客朋友们,飞机即将降落在景德镇罗家机场,请您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广播里响起空乘温柔的声音。
陈墨白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景德镇,千年瓷都,终于到了!
飞机平稳落地,滑行,停稳。舱门打开,一股温热而湿润、夹杂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泥土和矿物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这就是景德镇的味道!
踏上廊桥,走入机场大厅,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指示牌上多有陶瓷元素的装饰,免税店里陈列着各式精美的瓷器工艺品,甚至连地砖的纹样都模仿着青花瓷的图案。
来接机的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年轻助理,姓吴,戴着眼镜,斯文有礼。他举着接机牌,热情地迎上来:“是陈先生和林博士吧?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景德镇!车已经在外面等候,我先送二位去酒店安顿。”
坐上研究所安排的商务车,驶离机场,窗外的景色更是让陈墨白这个北方人感到新奇。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是高大的香樟和梧桐,枝叶繁茂,与北京常见的杨树、槐树风格迥异。建筑风格也更具南方特色,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不时映入眼帘,现代楼宇的立面也常采用陶瓷元素作为装饰。
更引人注目的是,沿途经过的一些地方,甚至能看到堆砌如山的陶瓷碎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那是千年窑火留下的最直接的印记。空气中那股泥土和窑火的气息也愈发浓郁。
“那就是‘渣饼山’,”吴助理见陈墨白看得出神,笑着介绍,“是历代窑工倾倒废瓷和窑渣堆积而成的,可以说是我们景德镇最独特的‘地貌’了,里面说不定都藏着宝贝呢!”
陈墨白心中一动,想起了师父笔记中提到的“碎瓷堆”。难道就是类似的地方?
车子最终停在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环境清幽的酒店。酒店的设计也融入了大量陶瓷文化元素,大厅里甚至陈列着几件当代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
安顿好行李,吴助理告知了研讨会报到的地点和时间,并热情地表示,如果二位有兴趣,明天会议开始前,他可以先带他们去附近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初步感受一下。
送走吴助理,陈墨白和林清瑶站在房间的窗前,眺望着这座陌生的城市。夕阳的余晖给城市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远处似乎还能看到几根象征性的仿古烟囱。
“感觉怎么样?”林清瑶问。
“很不一样……”陈墨白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独特的韵律,“就像……每一寸土地里,都揉进了瓷土和火焰的味道。这里的历史,是烧出来的。”
他的“触灵”本能让他对环境的感知远比常人敏锐。他能够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地下,蕴含着无数破碎的瓷片、熄灭的窑火、以及历代工匠的汗水与智慧所沉淀下来的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场”。这感觉,与北京琉璃厂那种纯粹商业和江湖气息的历史感截然不同。
这里,是源头的味道,是创造之地。
新的舞台已经铺就,充满泥土气息的帷幕,正缓缓拉开。
陈墨白知道,他们的景德镇之旅,正式开始了。而等待他们的,绝不仅仅是一场学术研讨会那么简单。
http://www.rulianshi.net/chuwujianbaoyiyanqiannian/488813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这天,金三钱一大早就揣着手溜达过来了,依旧是那副睡眼惺忪、仿佛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模样。他上下打量着背着行囊、精神却格外抖擞的陈墨白,鼻子里哼出一声:“瞧你这架势,跟要进京赶考似的。南边湿气重,蚊子比苍蝇都大,自个儿多留神,别让人当景德镇的瓷娃娃给碰碎了。”
陈墨白听着这熟悉的、夹枪带棒的关心,心里却是一暖,笑道:“金爷,您就放心吧。我们这是去参加正经学术会议,又不是去闯龙潭虎穴。家里这边,就劳您多费心了。”
“费心?”金三钱翻个白眼,“我是怕你小子不在,没人给我跑腿买下酒菜!赶紧滚蛋,早去早回,别耽误我清净。”话虽这么说,老头儿却从他那油光锃亮的旧棉袄口袋里,摸索出一个小巧的、用红绳系着的扁葫芦瓶,塞到陈墨白手里,“喏,拿着。南边瘴气湿邪,不舒服的时候闻一闻,提神醒脑。老方子,比你们那西药片子管用。”
陈墨白接过那尚带着老人体温的小葫芦,拔开塞子,一股清冽中带着辛辣的药草香气扑鼻而来,顿觉神清气爽。他知道,这又是金三钱不知从哪儿倒腾来的宝贝。
“多谢金爷!”
“少来这套虚的。”金三钱摆摆手,目光却又瞥向一旁的林清瑶,语气稍微正经了些,“林丫头,这小子有时候犯轴,你多看着点。遇事别莽撞,你们是去做学问的,不是去抓贼的,分寸拿捏好。”
林清瑶认真点头:“金老放心,我们明白。”
这时,预约的出租车到了门口。行李装车,告别的时刻终究来临。
陈墨白最后看了一眼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的琉璃厂街道,看了一眼那扇熟悉的、紧闭的院门,还有门口揣着手、身形在晨曦中显得有些瘦小的金三钱。一种混合着离别愁绪与对新旅程期待的情绪涌上心头。
“走了,金爷!保重身体!”他挥挥手,钻进了车里。
林清瑶也向金三钱道别,坐进了副驾驶。
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这条承载了无数故事的老街。陈墨白透过车窗回望,看到金三钱依旧站在原地,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街角。
一路无话,抵达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过安检……一切顺利。当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最终挣脱地心引力冲上云霄时,陈墨白看着舷窗外逐渐变小、最终被云层覆盖的京城,心中竟有种奇异的释然感。
离开了熟悉的战场,奔赴一个未知的领域。这种感觉,既让人忐忑,又充满了探险般的刺激。
林清瑶坐在他旁边,正专注地看着会议资料,侧脸在机舱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沉静而美好。似乎感受到陈墨白的目光,她转过头,微微一笑:“有点紧张?”
“有点。”陈墨白老实承认,“毕竟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格的学术会议,还是南派的地盘。”
“就当是去学习交流。”林清瑶语气平和,“我们的核心目标不变,但表面上,我们就是去参会的学者。放轻松,你的‘眼力’和感知,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资本。”
陈墨白点点头,开始翻阅起关于景德镇和元代青花瓷的资料。
飞行时间不长。当飞机开始下降,穿过云层,一片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景致映入眼帘,连绵起伏的绿色丘陵、蜿蜒如带的河流、还有大片大片规划整齐的城镇和厂房。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舷窗上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汽。
“旅客朋友们,飞机即将降落在景德镇罗家机场,请您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广播里响起空乘温柔的声音。
陈墨白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景德镇,千年瓷都,终于到了!
飞机平稳落地,滑行,停稳。舱门打开,一股温热而湿润、夹杂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泥土和矿物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这就是景德镇的味道!
踏上廊桥,走入机场大厅,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指示牌上多有陶瓷元素的装饰,免税店里陈列着各式精美的瓷器工艺品,甚至连地砖的纹样都模仿着青花瓷的图案。
来接机的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的一位年轻助理,姓吴,戴着眼镜,斯文有礼。他举着接机牌,热情地迎上来:“是陈先生和林博士吧?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景德镇!车已经在外面等候,我先送二位去酒店安顿。”
坐上研究所安排的商务车,驶离机场,窗外的景色更是让陈墨白这个北方人感到新奇。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是高大的香樟和梧桐,枝叶繁茂,与北京常见的杨树、槐树风格迥异。建筑风格也更具南方特色,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不时映入眼帘,现代楼宇的立面也常采用陶瓷元素作为装饰。
更引人注目的是,沿途经过的一些地方,甚至能看到堆砌如山的陶瓷碎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那是千年窑火留下的最直接的印记。空气中那股泥土和窑火的气息也愈发浓郁。
“那就是‘渣饼山’,”吴助理见陈墨白看得出神,笑着介绍,“是历代窑工倾倒废瓷和窑渣堆积而成的,可以说是我们景德镇最独特的‘地貌’了,里面说不定都藏着宝贝呢!”
陈墨白心中一动,想起了师父笔记中提到的“碎瓷堆”。难道就是类似的地方?
车子最终停在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环境清幽的酒店。酒店的设计也融入了大量陶瓷文化元素,大厅里甚至陈列着几件当代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
安顿好行李,吴助理告知了研讨会报到的地点和时间,并热情地表示,如果二位有兴趣,明天会议开始前,他可以先带他们去附近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初步感受一下。
送走吴助理,陈墨白和林清瑶站在房间的窗前,眺望着这座陌生的城市。夕阳的余晖给城市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远处似乎还能看到几根象征性的仿古烟囱。
“感觉怎么样?”林清瑶问。
“很不一样……”陈墨白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独特的韵律,“就像……每一寸土地里,都揉进了瓷土和火焰的味道。这里的历史,是烧出来的。”
他的“触灵”本能让他对环境的感知远比常人敏锐。他能够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地下,蕴含着无数破碎的瓷片、熄灭的窑火、以及历代工匠的汗水与智慧所沉淀下来的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场”。这感觉,与北京琉璃厂那种纯粹商业和江湖气息的历史感截然不同。
这里,是源头的味道,是创造之地。
新的舞台已经铺就,充满泥土气息的帷幕,正缓缓拉开。
陈墨白知道,他们的景德镇之旅,正式开始了。而等待他们的,绝不仅仅是一场学术研讨会那么简单。
http://www.rulianshi.net/chuwujianbaoyiyanqiannian/488813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