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1994:菜农逆袭 > 第378章 赚钱还得搞基地

第378章 赚钱还得搞基地

    夏有车的妻子孙彤一进家门,就听到了厨房里的动静。

    她进去一看,惊疑道:“老夏,今天吹的什么风,突然想起做饭了?”

    “我也就试试。”

    生炒芥菜很简单,没两分钟就出锅了,夏有车先上手品尝了一块,顿时有种惊艳之感。

    爽脆可口,质嫩无渣,鲜甜味美,更没有寻常芥菜的苦涩之味。

    的确很难得,他竟有种享受的感觉。

    孙彤疑惑道:“老夏,中午就一个菜么?”

    “想吃什么你自己炒。”

    “真是奇了怪了。”夏有车把水东芥端上餐桌后,孙彤也凑了过来。

    “特地炒一个菜,还炒的芥菜,芥菜有什么好吃的。”

    “你试试。”

    “行吧,难得你下厨,尝尝你手艺。”

    夏有车给她夹了一块,孙彤起初不以为意,但很快就细细品尝了起来。

    “老夏,这真是芥菜?居然一点也不苦。”

    夏有车点了点头,“除了不苦,味道怎么样?”

    “好吃,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芥菜。”孙彤给出了质朴的点评,又说:“但再好吃也不至于只吃一个菜就够了,我再去炒一个菜。”

    妻子孙彤的话虽简单,但也证明夏有车判断没错,这菜确实有点不一般。

    况且还有黄建远以及云杉酒店的推崇,陈家志更是为了此种芥菜大费周章。

    想来就是为了这份口感。

    “唉!”

    这下难受了呀!

    夏有车左右为难。

    找陈家志拿水东芥吧,在同兴泰减少江心菜场存在感的计划就破产了。

    同兴泰现在对江心菜场货源的依赖已经到了他不得不防的地步。

    而不拿~

    如此优质的蔬菜绝对能打开香江市场,不拿就可能错失了又一赚钱的机会。

    他琢磨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坚持,毕竟赚钱的机会以后还有的是。

    而如果同兴泰太过于依赖陈家志的货源,以后可能就会逐步丧失定价权。

    那样不仅没有话语权,赚钱受限,还踏马丢人呐。

    所以,在他看来,减少对江心菜场货源的依赖,是同兴泰必须得走的一步。

    同时,他还抱有侥幸。

    水东芥毕竟是新品,即使口感优秀,但想大范围推广开,也需要时间。

    这个时间可能是半年,或者一个月。

    到时同兴泰或许已经完成了货源替代。

    因此,即便水东芥口感已经征服了夏有车,他仍决定当不知道这事。

    至少也得等完成了货源替代,同兴泰再引入水东芥销售。

    这个时间,一个月足够了。

    …

    连续奔波过后,陈家志也回到了他钟爱的菜场。

    相比城里浑浊的空气,乡野村居确实更令人愉悦轻松。

    接连三天,陈家志都在菜场附近活动,巡田,陪老婆孩子,完善近期规划,日子悠闲惬意。

    激情四射的三月已经离去,也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四分之一。

    此刻,陈家志便在办公室里罗列着各种事项。

    育苗基质厂、增城迟菜心、连州合作基地、沪市西兰花、元谋招商、完善彭村基地的设施配套、扩基地;

    以及更远一点的目标,投资建设集约化蔬菜育苗工厂。

    事情还不少。

    陈家志这几天便在逐一分解,如今也分出了先后和轻重。

    首先排除育苗工厂,时间长、投资大、回本慢,短期不考虑。

    育苗基质厂也先简单点,没必要搞很复杂和先进,现阶段主要目的还是自用。

    元谋招商主要是去元谋和当地领导见过面,聊一聊,主要是要抽出时间。

    而除了这三个,剩下的在陈家志心目中份量都比较重,也都属于基地建设型。

    因为他发现了,只要他认真运作,基地来钱是真踏马的快!

    3月份一茬芥兰便带来362.2万元的收入。

    加上同期其它菜,一共就是550万元。

    而三月份总销售额也才600余万,下旬占比超八成。

    此前菜场账上扣了各种支出,还有100多万,相当于现在账上有600多万现金!

    更何况行情还在持续,水东芥又逐渐撑起了最近的销售额。

    要不了多久,他又能有1000万的现金流。

    而从整体看,蔬菜行业进入了平稳饱和期,但只看叶菜类,赚钱能力仍然杠杠的强!

    所以,基地该建得建,该扩得扩,该投入资源得投入资源。

    增城迟菜心、连州基地、彭村芥菜,乃至新建叶菜基地~

    一个都不能放过。

    而且该抓时间抢进度了。

    如增城迟菜心,10月份播种育苗,距今也就6个月时间。

    再有彭村芥菜,这三天,在广佛地区的配送,以及深城、中山批发市场渠道的出货量也都是稳中有升。

    从一开始2.3万斤,到后来2.86万斤,如今已提升到了3万斤左右。

    基本达到了彭村基地的出货上限,产销基本实现平衡,这节奏就很舒服。

    而由于此,有关水东芥的推广便缓了下来,免费送全停了。

    因为再免费推广开发更多客户,也没那么水东芥供应市场。

    目前就靠着现有几个渠道,等着品质口碑慢慢发酵。

    一旦口碑破圈,影响力打开,市场需求自然会增加,价格也能再提升。

    但口碑可以等发酵,基地建设不能停啊。

    除了迅速扩大基地生产面积外,冷库等配套设施也得尽快建设。

    尽快扩大水东芥的产能。

    他现在所掌握的渠道销售能力很强,63号档最近是火力全开。

    菜心、小白菜、油麦菜、芥兰、普通芥菜每天上多少货,当天就能卖多少货。

    彭村芥菜的走货能力也是愈发稳定,只三四天时间就有了回头客。

    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同兴泰拿货量的萎靡。

    咚咚咚~

    “请进。”

    “陈总,同兴泰今天的单子,菜心又减少了40件。”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陈家志接过单子,一看,果不其然,又少了几十件菜心。

    然而,也有很神奇的点。

    陈家志问道:“怎么还有生菜?”

    谭忘机摇了摇头,开玩笑道:“可能夏老板喜欢吃生菜?”

    “算了,管他的。”

    对夏有车持续砍单,陈家志不以为意,除了价格弱点,63号档如今就像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样火力旺盛。

    卖菜完全不是问题。

    反观同兴泰,继续这样下去,不一定能承受得住客户反噬的压力。

    还有这生菜~

    陈家志感觉大利生菜应当是成了。

    也不知扛不扛得住花城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

    也得试一试。

    有关计划逐渐清晰后,陈家志便在想如何安排协调。

    部分基地太分散了。

    他总不能把敖德良叫回来开会吧?

    最终还是决定给基地负责人更多的自主权,他先是给敖德良打了电话。

    让其主持扩建基地事宜,同时由总部找施工方建设配套的冷库。

    敖德良问道:“老板,这次基地要扩大到多少亩?”

    陈家志沉吟道:“先预计再租200亩地,扩大到500亩,等下半年开种前,如果基地能扩大到1000亩就非常完美了。”

    “对了,彭村还有这么多土地吗?”

    他可记得彭村很靠近城市,未来被征地的风险很高。

    关于这一点,他也和敖德良讨论过。

    “如果要扩,最好往其它村落发展,这1000亩不必全部连片,可以分成两片或者三片都可以。”

    “嗯,就这样。”

    彭村芥菜未来之所以更多被称为水东芥,便是因为未来当地在水东镇其它村落也大力推广发展彭村芥菜,并统一以‘水东芥’的品牌对外宣传推广。

    究其原因,陈家志猜测也与彭村没多少地了有关。

    敖德良又说道:“还有个情况,当地村民目前有很多人在观望,不排除下半年有村民跟风种植。”

    陈家志笑了笑,“让他们种,就算年底彭村全种芥菜又何妨?

    公司都能消化掉!”

    这话有点霸气。

    但陈家志和敖德良都觉得并无不妥。

    彭村没多少地,也不可能全村跟风,且公司终端销售也突飞猛进。

    真到年底时,水东芥的影响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和敖德良通了话后,陈家志又找来黄川,让其协助彭村基地建冷库。

    安排完,他又开始琢磨增城迟菜心,此前粗略选址了小楼镇,但近期太忙,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人去关注了。

    还得找个人继续去找地。

    思来想去,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薛军,大致定下了章程。

    先找地,再去谈,等租下来后再任命懂生产的场长过去,6个月时间应该够了。

    跟着又是连州合作基地和沪市的西兰花,他打电话了解情况正常,又强调了下要点后,便没再多管。

    然后还有育苗基质厂,以及去元谋的行程~

    元谋是当地领导约见,不好推辞,也已经拖了这么久,陈家志给马明回了个电话,定在了4月6日,也即四天后。

    届时嫁接苗成活率也能有初步结果,基质生产便也可以做准备了。

    考虑到运输问题,要设三个点,花城、元谋、沪市各一个,自用要求不高,先弄简单点,重点是配方。

    最后还有人才招聘~

    等把一件件事都安排清楚,陈家志靠坐在沙发上,手指轻揉着太阳穴,长时间思考有点耗费心神。

    不知何时,一双柔软的手摸上了脑门,陈家志抬眼瞄了下,便闭目休息。

    http://www.rulianshi.net/1994cainongnixi/487856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