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569章得抛砖引玉

第569章得抛砖引玉

    王大春挠着头,皱起眉问道:“小宇,组建队伍跟船好不好有啥关系?咱现在的船虽然不是新的,但也能出海啊,只要各村愿意凑人,不就能组队了?”

    小虎也跟着点头,一脸困惑:“是啊小宇哥,俺也没明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显然没绕明白其中的道理。

    林宇刚要开口解释,坐在门口看书的二妮突然“噗嗤”笑出声,合上书走了过来。

    “你们啊,这都弄不明白?”二妮笑着看向王大春和小虎,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咱周边大部分渔村的渔民,家里的船都是老旧的木船,发动机功率小,抗风浪能力也差,平时也就敢在近海捞点鱼,哪敢往远海去?”

    她顿了顿,走到船舷边,指着远处的海域继续说:“小鬼子的捕鲸船都在远海活动,咱这些木船根本到不了那儿,跟他们撞不上。人家渔民在近海安安稳稳捕鱼,日子能过下去,为啥要冒着风险跟咱组队,去管远海的事儿?这不是平白无故惹麻烦吗?”

    王大春和小虎听着,慢慢皱起的眉头舒展开,小虎恍然大悟:“俺懂了!要是各村有好船,能去远海捕鱼,那儿的鱼多,能多赚点钱,为了保住远海的渔场,他们才愿意联合起来对付小鬼子!”

    “没错!”二妮点头,眼神亮了亮,“远海有更丰富的渔获,要是各村有能力去那儿捕鱼,这就是他们的切身利益。小鬼子在远海猎杀鲸鱼,保不齐以后还会跟咱抢渔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自然愿意跟咱联合,一起守住远海的海域。可现在他们连远海都去不了,跟小鬼子没利益冲突,谁愿意趟这浑水?”

    林宇站在一旁,看着二妮条理清晰地解释,忍不住笑着走上前,伸手揽住她的肩膀:“还是我媳妇儿聪明,一句话就把关键说透了。我就是这个意思,先帮各村改善渔船,让大家有能力去远海捕鱼,有了共同利益,联合组队的事儿才好推进,到时候不用咱多劝,大家自然会拧成一股绳,小鬼子也就不敢再来了。”

    二妮脸颊微红,轻轻拍了下林宇的手:“别瞎说,我就是跟村里的婶子们聊过,知道大家都想多赚点钱,可没好船,只能在近海打转。”

    王大春和小虎这下彻底明白了,王大春兴奋地说:“小宇,二妮姐说得对!要是能帮各村换好船,去远海捕鱼,组建队伍的事儿肯定能成!到时候咱人多船多,小鬼子再来,咱直接把他们赶出去!”

    林宇点头,心里的思路更清晰了。

    解决“共同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再谈联合,这比空口说白话管用多了。

    二妮的话戳中了关键,可林宇心里清楚,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

    “这事儿要坐起来并不容易?”林宇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要是各村自己有办法,不用咱说,早就把老旧木船换成钢壳船了。渔民靠海吃饭,船就是命根子,是吃饭的枪,谁不想手里的‘枪’更趁手?可一艘像样的钢壳船,加上新的发动机和导航设备,至少得五千块,这对咱渔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王大春和小虎也沉默了。

    五千块,相当于普通渔民大半年的收入,谁家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小虎小声说:“是啊,俺家那艘木船,都用了快十年了,俺爹天天念叨着想换艘新的,可每次算完钱,都叹着气没下文了。”

    林宇点头,他太清楚这种难处了。

    青山渔村的渔船,大多还是十几年前的旧木船,他也算是走了狗屎运,舔包舔到了小鬼子的三艘大船,不然的话,哪有钱买这船?

    接下来的几天,林宇都在琢磨渔船资金的事儿。

    白天在厂里盯着罐头生产线,脑子里却反复盘算:自己掏腰包肯定不行,厂里的流动资金就那么多,全投进去不仅影响生产,万一后续有突发情况,连周转的钱都没有。

    他也想过跟银行贷款,可转念一想,贷款要还利息,而且银行对渔村的贷款审核严,未必能批下来,就算批了,这笔钱最后还得靠渔民们慢慢还,他们刚遭了灾,哪有能力承担利息?

    这天晚上,林宇去找罗全商量,刚走到村委会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说话。

    是孙有才带着沙滩村的几个村干部来了,正跟罗全聊秋季捕鱼的收成。

    林宇进去坐下,把想帮各村升级渔船、却缺资金的事儿说了,孙有才当即皱起眉:“俺们村也想换船,可村里的账上比脸还干净,实在拿不出钱。”

    罗全也叹了口气:“青山渔村好点,但也只能凑出一两千块,连一艘船的零头都不够。”

    林宇没放弃,又想起二妮说的 “找乡里申请补贴”,第二天一早就去了乡政府。

    负责农业的李主任听了他的想法,倒是挺支持:“你这想法好,既能带动渔民增收,还能守护海域,可乡里确实没钱,要不你试试找县渔业局问问?他们说不定有渔业扶持项目。”

    林宇赶紧谢过李主任,又马不停蹄地往县里跑,可到了渔业局才知道,今年的扶持资金早就拨给了其他乡镇,要等明年才有名额。

    连着跑了几天,办法没找到,林宇却没泄气。

    这天中午,他在厂里吃饭,看到沙滩村来做工的二愣子正跟工友聊起远海捕鱼的事儿,说 “要是有好船,去远海捕金鲳鱼,一次就能赚不少”。

    林宇心里突然一动。

    渔民们不是没钱,是怕投入了没回报,要是能让他们先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说不定愿意凑钱?

    他当即放下碗筷,去找王大春和赵大勇:“咱可以找个人,给他的渔船换个新发动机,再加固一下船身,先去远海试捕一次,把赚的钱算给大家看,让他们知道换船真能多赚钱。”

    “只要他赚到钱了,大家就会羡慕,羡慕就会自己想办法出钱弄船......”

    一听林宇这话,

    正蹲在地上帮着整理渔网得王大春,手里的麻绳还没绕完,就猛地抬起头:“这主意中!太中了!”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起身凑到林宇身边,“之前跟沙滩村的二愣子聊天,他就说过‘要是能去远海,哪怕少赚点也愿意’,现在咱真能让他们看到赚钱的希望,肯定有人愿意跟着干!”

    一旁的赵大勇也放下手里的扳手,连连点头:“我觉得可行。咱村老周叔前阵子还跟我念叨,说他那艘木船漏雨漏得厉害,早就想修,就是怕修了也没用。要是咱这趟试捕能赚着钱,老周叔指定第一个愿意凑钱,还能帮着劝其他老渔民。”

    两人越说越觉得有底气,可兴奋劲儿没过多久,王大春就挠了挠头,皱起眉:“不过试捕成了之后,要联合其他村,得找个人帮着传话才行。这人必须是其他村子的,还得每个村都找一个。

    毕竟咱是青山渔村的,直接去人家里说,人家说不定觉得咱有啥私心,找他们本村的人说,才听得进去。”

    赵大勇也跟着犯了难,他靠在船帮上,掰着手指头数周边的村子:“沙滩村、金沙滩、仙人岛,还有靠山屯,四个村子呢,每个村找一个合适的,可不容易。这人得在村里有威信,还得跟咱能说上话,不然传个话都费劲。”

    王大春琢磨着先从沙滩村开始想:“沙滩村的话,孙有才村长肯定行,他跟咱关系好,也懂道理,可他是村长,要是每个村都找村长,万一有村长觉得咱是想抢风头,反而不愿意配合咋办?”

    “那沙滩村除了孙有才,还有谁靠谱?”赵大勇追问。

    “二愣子呗!”王大春眼睛一亮,“二愣子年轻,力气大,在村里的后生里有号召力,之前还跟我打听去厂里干活的事儿,跟咱也熟。就是他性子直,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怕传错话。”

    林宇点了点头。

    “沙滩村确实好说,孙有才本就跟咱一条心,二愣子在村里后生里也能搭话,这村的人好找。”

    话锋一转,他眉头微蹙,“难就难在其他村子,这几个村跟咱青山渔村虽离得近,但平时来往不算多,贸然找过去,确实容易让人起疑。”

    王大春刚想再说点什么,一旁的赵大勇突然拍了下大腿,像是想起了什么:“哎!咱咋忘了找村长呢?村长在村里待了快二十年,跟周边各村的村长、老人都熟得很,在各个村子都能说上话,让他去帮忙找人,肯定行 。”

    王大春听完,也跟着点头:“对呀!我咋没想到村长呢!有村长出面,各村就算有顾虑,也会给几分面子,找联络人的事儿,肯定能顺利不少。”

    林宇原本还在琢磨其他法子,听两人这么一说,心里也亮堂了:“村长爷爷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仅人脉广,还懂分寸,知道该找各村什么样的人。既得是在村里说话有人听的,还得是愿意为村里办事、不藏私心的。”

    他起身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走,咱现在就去找村长爷爷。跟他把试捕的计划、联合各村的想法好好说说,再请他帮忙引荐各村的联络人。有他帮忙,这事儿就成功一半了。”

    王大春和赵大勇立马应下,跟着林宇往村委会走。

    http://www.rulianshi.net/zhonghui80congyucunganhaidaozonghengdayang/48896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