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566章出海前维修

第566章出海前维修

    孙有才见状,赶紧找了个小本子,蹲在地上登记名字:“大家别挤,一个个来!把名字、家里几口人都报清楚,明天一早林宇兄弟派车来接!”

    村民们赶紧排起队,有的报名字时还反复确认:“孙叔,这活儿真能拿到工钱不?不会是骗人的吧?”

    “咋能是骗人的!”孙有才拍了拍胸脯,“林宇兄弟是啥人,俺清楚!他能骗咱吗?放心去干,工钱肯定少不了!”

    林宇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眼里重新燃起的光,心里也踏实了。

    王大春帮着维持秩序,时不时解答:“上工不用带工具,厂里都有;中午吃馒头炒菜,管饱;工钱按月结,绝不拖欠!”

    没半个时辰,就登记了三十多个人。

    孙有才捧着登记本,跟林宇再三确认:“明天一早真来接?可别让大家空欢喜一场啊!”

    “您放心,明天一早八点,车准到村口。”林宇笑着保证,“到了厂里有师傅教,肯定让大家能上手干活。”

    看着孙有才捧着登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林宇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他出发前还琢磨着,沙滩村能招到十几个就不错了,剩下的还得去其他村子再跑两趟,没成想这一趟就招了三十多号人,比他预期的多了一倍还不止。

    等孙有才把登记本递过来让他核对时,林宇翻着页,忍不住跟王大春小声嘀咕:“我之前还想着,在沙滩村招十几个,剩下的再去其他村补补,没成想这儿一下就凑够了,倒省得再跑一趟了。”

    王大春也凑过来看登记本,笑着说:“可不是嘛!之前送物资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他们村人急着找活儿干,就是没门路。现在咱送上门来,肯定都愿意来。

    一天八块钱还管饭,比在家坐吃山空强多了。”

    林宇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厂里赶这批订单,有二十多个人其实就够了,现在招了三十多,不仅能轻松赶完订单,还能提前把下批海带加工的人手也预留出来,倒是意外的收获。

    他抬头看向围在身边的村民,大多是眼神恳切的年轻人,还有几个看着实在的中年汉子,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这些人都是家里等着用钱的,干活肯定踏实,不用怕偷懒耍滑。

    孙有才见林宇翻着登记本不说话,还以为是人数太多,赶紧说:“林宇啊,要是人太多,俺再筛筛?留下些干活利索的,其他人以后有活儿再找他们也行。”

    “不用不用!”林宇赶紧摆手,笑着把登记本递回去,“人多正好,俺们厂不光赶这批罐头订单,过阵子还要加工海带,正需要人手呢。不过话我得说明白,等厂子不忙了,我肯定是要紧着我们自己村的人用,到时候让你们谁回来,你们可别心里不舒服!”

    “不会...不会...”

    孙有才一脸笃定。

    林宇的意思他明白。

    有好处,谁不紧着自己家的人的?

    现在他们村困难,能找到活儿干,有饭吃,这个冬天就能过去了。

    “当然,以后有活儿,我还是会来找你们的......”

    这话让村民们更高兴了,之前还担心自己没被选上的人,这下都松了口气。

    林宇又扫了眼其他村民期待的眼神,点头说:“只要大家干活踏实,愿意干,以后厂里有活儿,肯定优先找你们。要是干得好,还能当小组长,工钱再涨涨也不是不行。”

    村民们顿时欢呼起来,孙有才也跟着笑:“这下好了,不仅能帮你赶订单,还能让村里人像青山渔村的人一样,按月拿工资,俺这心里也踏实了!”

    等跟孙有才敲定好明天接人的细节,林宇和王大春才开着拖拉机往回走。

    路上,王大春还在感慨:“真没想到沙滩村能出这么多人,之前还以为得跑好几个村呢,这下省大事儿了。”

    林宇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嘴角也带着笑:“主要是他们村遭了灾,太需要这份工作了。咱这也算是歪打正着,既解决了厂里的人手问题,又帮他们渡过了难关,一举两得。”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以后要是厂里再缺人手,就先从这些受灾村找,他们日子难,干活也更卖力,咱也能帮衬一把,比从其他村找更实在。”

    王大春连连点头,觉得林宇说得在理。

    拖拉机“突突”地往前开,车斗里的鲅鱼干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两人心里都轻松极了。

    从沙滩村回去的路上,林宇就跟王大春盘算开了:“招人的事儿解决了,订单能放心赶,咱也得抽时间为出海做准备了, 这一个月光忙厂里和各村的事,渔船都快放锈了,秋季风浪大,可不能马虎。”

    王大春一听,立马应和:“可不是嘛!前几天听老渔民说,今年秋台风比往年多,出海前可得把准备做足,别到时候出岔子。”

    回到青山渔村,林宇没歇脚,先去了码头。

    停在岸边的两艘渔船,船身蒙了层薄灰,渔网堆在船舱里,显然有些日子没动过。

    他跳上船,敲了敲船帮,又检查了船底的木板,还好没出现漏水的缝隙。

    “大春哥,去把赵大勇和几个会修船的老伙计叫过来,咱先把船好好检修一遍。”

    没一会儿,赵大勇带着船舶维修工人扛着工具来了。

    几人分工明确:维修工人仔细检查船身,发现松动的地方就重新维修;赵大勇和王大春则清理船舱里的杂物,把堆在里面的渔网搬出来晾晒;林宇则去仓库搬来新的麻绳和防水布,准备修补破损的渔网和加固船舱。

    “林宇,你看这处船帮,有点渗水的痕迹,得重新电焊才行。”

    一个维修工人指着船身下方说道。

    林宇赶紧凑过去看,果然有淡淡的锈迹,他点头:“师傅辛苦您一点,把这船好好检查一下,维修费用好说。”

    “呵呵,放心,我们都是专业的,保证你们的船开出去一点儿问题没有。”

    三个维修师傅笑着保证。

    他们的船可不是小渔船,维修起来也要费时费力一些,这几个维修工人也是从海产局特意找来的。

    甲板上,王大春正跟赵大勇翻晒渔网,一张张渔网摊开在阳光下,像巨大的银色毯子。

    “这张网有个破洞,得补补。”

    王大春指着渔网一角说道,小虎立马拿出针线,熟练地缝补起来。

    秋季出海主要捕鲅鱼和梭子蟹,渔网要是有破洞,很容易让鱼跑了。

    忙到傍晚,渔船检修得差不多了,林宇又让人把船上的发动机检查了一遍,加了新的机油,确保出海时能正常运转。

    “明天再把淡水、干粮和急救箱准备好,淡水多带两桶,秋季海上风大,容易口渴;干粮就带馒头和腌鱼,耐放还顶饿。”林宇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跟众人交代。

    “还有救生衣,得确保每个人都有,而且要检查一下有没有破损。”小海补充道,“月前就有个船员的救生衣破了,还好没出大事,今年可得仔细检查。”

    林宇点头:“对,救生衣、救生圈都得挨个检查,一个都不能漏。另外,再准备些防雨的油布,秋季海上容易下阵雨,别让大家淋着雨,也别让干粮受潮。”

    接下来的两天,众人又忙着筹备出海物资:王大春带着人去村里的粮店买了五十斤馒头和二十斤腌鱼,装在密封的木桶里;赵大勇则负责检查救生设备,把破损的救生衣都换成新的;林宇则去镇上买了些常用的药品,比如感冒药、止痛药和止血粉,放进急救箱里。

    这天晚上,林宇召集要出海的船员开了个短会:“秋季出海不比春夏,风浪大,天气也多变,大家出海后一定要听指挥,别单独行动。要是遇到大风,咱就赶紧返航,安全第一,别想着多捕鱼。”

    “放心吧小宇,咱都听你的!”

    船员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林宇看着众人,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一个月虽然没出海,但准备工作做得细致,相信这次出海能有个好收成,也能为厂里多囤些鲅鱼,为后续的生产做准备。

    月光洒在码头上,检修好的渔船静静地泊在岸边,仿佛也在等待着秋季出海的号角。

    第二天一早,船员们便浩浩荡荡的迎着朝霞出海去了...

    http://www.rulianshi.net/zhonghui80congyucunganhaidaozonghengdayang/48869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