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117章 涅克萨姆铸造世界(九更)

第117章 涅克萨姆铸造世界(九更)

    亚空间航行从来不是绝对安全的。

    即便在公认最稳定的航道上,现实结构也相对薄弱,充满了无法用常规物理法则解释的能量湍流与精神低语。

    陈瑜乘坐的护卫舰其盖勒力场在航行期间持续承受着压力,力场发生器稳定运行的嗡鸣是舰内唯一的背景音。

    舰体之外,是扭曲变幻的非现实图景,色彩与形态都违背常理,偶尔有巨大而模糊的阴影紧贴着能量场边缘滑过,引发探测阵列短促的警报。

    陈瑜在航行期间主要停留在专属舱室。

    他的数据接口与舰船主干系统直接连接,持续监控着航行参数与引擎状态,同时分出一部分处理线程,反复解析从铸造世界涅克萨姆接收到的近期数据包与情报更新。

    伊格尼丝驻守在舱门外,她的传感器阵列处于全频段监听状态,虽然机械教舰船因其特定的技术禁忌与防护措施,较少直接遭遇亚空间实体的侵袭,但她依然保持着最高标准的警戒。

    七个标准日的航程在跃迁引擎的持续轰鸣中结束。

    随着一阵剧烈的空间震颤,护卫舰成功脱离亚空间,重新锚定于实体宇宙。

    涅克萨姆恒星的光芒透过观察窗,照亮了舰桥,也映出了前方轨道上那个巨大的铸造世界。

    从轨道视角看去,涅克萨姆星球本身并未被无尽的金属完全覆盖。

    广袤的、呈现铁锈色与灰黄色的荒芜地表仍然是主体,其间散布着一些规模较小的工业据点与开采设施,如同点缀在粗糙画布上的污迹。

    涅克萨姆星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仍呈现着未开发的原始状态,铁锈色的荒芜大地是主色调,仅有零星的矿场和小型设施散布其间。

    然而,在这片沉寂的景观中心,一座宏伟的环形铸造复合体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座直径超过两千公里的巨型圆环,即使在轨道上也清晰可见。

    它由无数相互连接的厂房、储罐和精炼塔楼构成,整体呈现出机械教特有的暗沉金属光泽。

    圆环外围延伸着密集的道路网络与货运轨道,为其供能的庞大能源阵列和地热井口依稀可辨。

    在圆环结构的几何中心,矗立着最为醒目的主熔炉高塔。

    这座异常粗壮的金属巨塔高度惊人,其顶端甚至刺破了行星低空的污染云层。

    然而,这片庞大工业区的运行状态却透着力不从心。

    轨道传感器显示,其内部能量信号输出水平不稳定,且明显低于其设计峰值。

    厂区上空往来的飞行器与运输驳船数量稀疏,仿佛仅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调度。

    圆环外围大片规划中的扩建区域已然停工,只留下未完工的金属骨架,在荒原上投下寂寥的阴影。

    唯有中心那座主熔炉高塔顶端仍在持续喷吐着烟柱,证明这颗工业心脏尚未停止跳动。

    但这唯一的活跃迹象,反而更加凸显了整个区域的沉闷与萧条。

    这座环形工厂与其中心高塔,共同构成了涅克萨姆铸造世界仍在跳动、但已显疲态的心脏。

    与此同时,在行星的轨道上,还悬浮着一座规模宏大的轨道造船厂。

    它与地面那座陷入发展困境的环形工厂一样,共同诉说着这个铸造世界所面临的制约与挑战。

    这条宏伟的星环骨架,是大远征时代雄心壮志的见证,也是其戛然而止的悲哀象征。

    星环的基座庞大无比,由数以万计的巨型金属桁架和加固模块构成,其规模足以让数艘主力舰同时停靠。

    但此刻,这壮丽的基座之上,只有大约不到三分之一的区域覆盖了船坞甲板和完善的内部设施,闪烁着零星的灯光和焊接火花。

    其余部分,则是赤裸的、暴露在真空中的金属骨架,如同巨兽的残骸,寂静地漂浮在轨道上。

    一些大型施工设备,如巨型龙门吊、轨道焊接平台等,如同被遗弃的玩具,静静地固定在未完工的结构上,表面覆盖着宇宙尘埃和微陨石撞击的痕迹。

    整个星环,就像一首写到高潮便突然中断的史诗,充满了未竟的遗憾与衰败的气息。

    护卫舰依照导航信号,缓缓靠近星环已完工的区域。

    一座巨大的星港延伸码头如同钢铁的触手,引导着护卫舰驶入指定的泊位。

    停靠过程平稳而精确,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气压平衡嘶鸣,舰船与星港完成了硬连接。

    舱门开启,陈瑜高大的暗红色身影出现在连接通道的入口。

    他身后是如同铁塔般肃立的伊格尼丝,以及一队经过严格筛选、装备精良的护教近卫军士兵。

    他们的出现,立刻让星港忙碌但有序的环境为之一肃。

    星港内部的空间尺度远超常规,其拱顶高度经过精确计算,足以确保最庞大的战争泰坦也能无需俯身、顺畅通行。

    空气被多种标志性气味所饱和,高温焊接金属的焦灼气息、特种润滑油脂的厚重腻味,以及高压电弧产生的刺鼻臭氧。

    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机械教设施内普遍存在的、具有识别度的环境特征。

    粗大的能量导管与高容量数据线缆,被规整地约束在墙壁上预设的加固沟槽内,如同静态的金属脉管,向视野尽头延伸。

    重型传送带系统持续运转,承载着不同规格的零部件乃至部分组装完成的武器平台,发出有节奏的低沉轰鸣。

    数量众多的机仆是此地活动的主体。

    它们按照预设程序,执行着物资搬运、区域清洁与基础维护等任务。

    其动作轨迹僵硬而精确,缺乏生物体的流畅感,伴随动作发出的单调电子音,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非人化氛围。

    数名身着红袍的技术神甫已在泊位旁等候。

    他们的躯体改造程度各异,但身份标识显示其属于铸造世界行政体系中的中低阶层,职责包括接待重要抵达者。

    交流过程极为简练,双方使用简短的二进制代码碎片与经过滤波处理的合成语音,完成了必要的礼仪性问候与身份确认。

    鉴于陈瑜的准贤者身份与独立指挥权,这种接待更多是遵循规程的形式。

    在完成了规定的停靠文件验证与通行权限登记后,陈瑜及其护卫队成员登上了指定的地面穿梭机。

    穿梭机平稳地脱离星港对接臂,调整姿态,开始向下方那颗布满工业痕迹的行星地表降落。

    http://www.rulianshi.net/zhanchuijiyoulaochuanyueji/491406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