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103章 数据评估(十更)

第103章 数据评估(十更)

    活体传送实验的成功,为陈瑜的跨维度研究计划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证数据。

    曼恩小队的顺利往返,标志着维度传送仪从理论验证阶段,正式迈入了初步的实用性测试阶段。

    然而,陈瑜并未被成功的表象所迷惑。

    他的逻辑核心依然保持冷静,清晰地认识到,这不过是漫长研究道路上的一个节点。

    前方依然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技术细节尚待优化。

    返回战锤世界,亲自调查那座发现传送仪的古代遗迹,并正式处理晋升贤者及相关事务,是陈瑜既定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但他深知,此事绝不能操之过急。

    一次成功的实验,还远不足以支撑他进行如此重要、且可能长期离开的跨维度行动。

    他需要更充分的技术储备,以及更周全的安排。

    眼下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消化此次活体传送所积累的海量数据。

    陈瑜将大部分计算资源投入到对数据流的深度解析之中。

    他一遍遍审视传送过程中能量注入的每一条曲线、空间谐振的每一次起伏,以及曼恩小队成员各项生理指标的细微变动。

    主控台上,复杂的三维波形图与瀑布般的数据列表持续滚动,映照在他猩红色的光学镜头中。

    工坊里回荡着他低沉的合成音,像是与悬浮一旁的伺服颅骨交谈,又像是思维过程的无意识外化。

    “老伙计,你看这里。”

    机械手指点向能量曲线上一个突兀的陡峰。

    “第三阶段注入时出现了小幅异常溢出,这部分能量被白白浪费,毫无意义。”

    他略作停顿,仿佛在等待回应,随后又自行接续。

    “导流结构必须重新设计,现有的方案太过粗糙,承载不了跨维度级别的能量洪流。”

    视线转向另一组空间谐振稳定性的数据。

    “谐振频率在维持期间存在周期性衰减,波动幅度超出了模型预测。”

    他继续自言自语,镜片微微闪烁。

    “是我们的锚定算法精度不足,还是本地空间本身存在某种尚未探明的‘湍流’?”

    “这个问题不解决,通道的长期稳定就无从谈起。”

    最后,他调出曼恩小队成员的生理报告。

    “神经电信号在重组阶段出现大规模紊乱,虽可逆转,但恢复耗时过长。”

    “这说明现有的生命维持场效果有限。”

    他像是向伺服颅骨陈述结论。

    “看来单纯的能量护盾还不够。”

    “我们得开发一种能同步稳定生物神经网络的技术,或许……可以从灵能抑制器的原理中逆向推演。”

    他必须从庞杂的信息中梳理出脉络,识别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能量损耗点。

    将此次宝贵的实践经验,转化为下一次技术迭代的坚实基础。

    经过深入分析,陈瑜发现,尽管传送在宏观上取得成功,但能量利用效率远未达到理论最优值。

    大量能量在维持通道稳定和对抗未知空间阻力的过程中被消耗。

    “能量损耗主要集中在相位转换的临界点。”

    合成音再次响起,仿佛在与静默的颅骨对话。

    “超过四成的能量被用于抵消某种我们尚无法量化的维度斥力,效率实在太低。”

    此外,传送过程对有机生命体及精密设备造成的生理与神经负荷,虽未造成永久损伤,强度却足以导致短时间内战斗力的显著下降。

    “看这些神经信号过载的峰值。”

    他调出曼恩的生理图谱。

    “如果传送后立刻接敌,他们的反应速度会下降三成以上。”

    “这对未来可能需要立即投入战斗的兵力投送而言,是不可忽视的缺陷。”

    与此同时,一个此前因信息不足而搁置的推测,再次浮现在他的计算序列中。

    那座发现传送仪的古代遗迹本身,其结构与材质或许并非普通建筑残骸,而是对跨维度传送起到了某种辅助或稳定作用。

    “老伙计,我们当初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

    他对着伺服颅骨,像是重新审视最初的探索记录。

    “遗迹内部那些不对称的拱壁和导能金属脉络……它们或许不只为支撑结构,而是一个巨大的谐振腔,或者说能量引导矩阵。”

    也许遗迹的某些构造能够汇聚或引导特定能量场,从而降低单独启动传送仪所需的能量阈值和稳定性要求。

    但这目前仍只是基于有限观察的逻辑推论。

    “没有实地扫描和能量场测绘,一切就只是假设。”

    真相究竟如何,必须在他重返战锤世界后,对遗迹进行周密勘察才能确认。

    因此,在启动返回行程之前,陈瑜认为必须对维度传送仪进行至少一轮深度优化。

    他计划从几个方向着手。

    一是重新设计能量导流结构,尝试采用更高效的导能材料,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逸散。

    “我们需要一种对维度能量亲和性更高的介质,或许可以掺入那个世界特有的非晶态金属陶瓷。”

    二是微调谐振频率算法,寻找与本地空间结构更匹配的谐振点,以提升通道的固有稳定性。

    “算法需引入动态适应变量,不能再用固定频率参数。”

    三是为传送舱加装针对生命体的辅助稳定场发生器,旨在减轻传送对神经与肉体造成的撕裂与紊乱。

    “稳定场必须与生物神经电节奏同步,而非粗暴隔绝一切外力。”

    “这需要更精细的生物信号模型。”

    这些改进都需要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材料制备与实体测试。

    另一方面,确保赛博朋克世界这边在他离开期间不出乱子,也是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

    废镇工坊是他重要的研究基地与退路,不容有失。

    曼恩小队是他与本地势力互动、获取资源的关键触手,必须保持其有效运转。

    “他们需要更明确的任务指引,以及足以自保的力量层级。”

    他评估着。

    “在我们离开期间,他们必须能独立应对公司的试探与街头的威胁。”

    他需要提前做出部署,以维持当前的平衡态势。

    确保这个临时基地在他归来时,依然完整且处于掌控之中。

    http://www.rulianshi.net/zhanchuijiyoulaochuanyueji/491406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