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101章 检视报告(八更)

第101章 检视报告(八更)

    比起安抚曼恩小队那些属于有机体的复杂情绪波动,陈瑜的注意力始终明确无误地锁定在本次实验的核心收获上——从战锤世界成功回收的数据。

    机械触手如活物般无声探出,精准地从刚刚完成跨维度穿梭的伺服颅骨上取下伊格尼丝交付的加密存储单元。

    那个忠诚的信使眼窝中的红光渐次黯淡,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静静悬浮在旁,仿佛一件等待下次召唤的金属艺术品。

    “来吧,老伙计,看看伊格尼丝给我们带了什么好消息。”

    陈瑜的合成音在寂静的工坊中响起,这更像是他习惯性的思维外化,而非真正的对话。

    存储单元接入主控台端口的瞬间,复杂的解密协议被激活,界面上的数据流如解开的锁链般飞速滚动。

    他的逻辑核心全速运转,精准解析着来自另一个世界、承载着伊格尼丝意志的信息流。

    报告采用标准的机械教数据格式,条理分明,内容详实,延续了她一贯的严谨作风。

    “接收流程符合预定参数,安置区域未引发系统扰动…很好。”

    陈瑜一边浏览数据,一边低声自语,猩红的光学镜头稳定闪烁,似乎在逐一核对着每个步骤与预期的吻合度。

    报告显示,曼恩小队抵达后的接收与安置流程完全遵循预设指令,营地的基础防御与生活保障系统运转平稳,未因这些异界来客而产生计划外的波动。

    随着报告深入,伊格尼丝用精确的数据和客观的描述,勾勒出死亡世界营地坚固的防御轮廓。

    关于防卫力量的部分,她提供了更详尽的数据和部署细节,核心正是陈瑜麾下那支绝对忠诚的精锐——三千名护教近卫军。

    “三千近卫军…已按预定矩阵部署完毕。”

    陈瑜的机械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边缘轻叩,发出规律的嗒嗒声,仿佛在进行某种推演。

    “这些小伙子可是耗费了不少心血…看来伊格尼丝把他们训练得不错。”

    他对着空气,或者说对着那个被他习惯称为“老伙计”的伺服颅骨评价道,尽管对方毫无回应。

    报告确认,这支军团已在遗迹外围完成战略部署,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防御体系。

    这些近卫军士兵远非普通护教军可比,他们是陈瑜倾注海量资源,融合机械神甫知识与战锤宇宙顶尖工艺打造的精英。

    他们的改造程度超越标准模板,生理机能被推向凡人所能承受的极限,神经反应速度经过特殊调制,确保在极端战场环境下的绝对执行力。

    其忠诚不仅源于教条灌输,更深植于神经系统内与陈瑜意志直接关联的特定协议,保证了无条件的服从。

    “忠诚协议运行稳定…神经耦合效率维持在阈值之上。”

    陈瑜微微颔首,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他回想起设计这些强化协议时经历的无数模拟周期,如今看来,所有投入都物有所值。

    在装备方面,他们配备了融合陈瑜个人技术心得与战锤顶级铸造标准打造的武器和护甲。

    其动力甲的核心输出和结构强度远超制式型号,内置辅助系统与士兵的强化神经紧密耦合。

    主武器的杀伤力、射程和可靠性都经过极致优化,足以应对各种已知的重型威胁。

    根据伊格尼丝的评估,在标准遭遇战条件下,一名这样的护教近卫军士兵,其综合战斗力足以媲美,甚至在某些特定战术场景下超越阿斯塔特修会的普通战士。

    “单兵效能对标阿斯塔特…虽然是基础型号,但总算没浪费那些陶钢和精金。”

    陈瑜的合成音里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类似成就感的波动。

    这支部队既是他武力的象征,也是他在危机四伏的战锤宇宙推行各种计划的底气所在。

    伊格尼丝在报告中强调,这支三千人的近卫军团是陈瑜在战锤世界立足的根本,是执行其意志的绝对基石,也是最核心、最不容有失的军事资产。

    她特别指出,曼恩小队在营地有限活动范围内所见到的巡逻单位和哨位,不过是这支庞大力量的冰山一角。

    这是她出于安全保密和便于管理的考虑,有意将访客的活动范围限制在非核心区域的结果。

    真正的防御重心和主力部队,部署在更外围的关键地形和遗迹入口的纵深阵地,构筑起外人难以窥其全貌的钢铁壁垒。

    “谨慎的安排。”

    陈瑜评价道。

    “让客人看到该看的就够了。底牌,总要留一些。”

    他关闭伊格尼丝的报告界面,工坊重新陷入设备低鸣的寂静,但他脑海中的运算却愈发澎湃。

    消化完伊格尼丝传来的所有信息,陈瑜的思维核心开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局势评估与未来规划整合。

    他高大的身躯转向主控台,目光扫过维度传送仪稳定运行的参数。

    “老伙计,看来我们的‘钥匙’算是初步成型了。”

    他像是在与伺服颅骨分享进展。

    在维度传送技术方面,曼恩小队的成功往返标志着最关键的技术障碍已被初步攻克。

    实证数据表明,尽管传送过程对有机体和精密植入体仍会造成显著的生理与神经压力——这点从曼恩小队成员抵达后的反应可见一斑——但通道的稳定性和启停的可控性已得到基本验证。

    “能量消耗还是太大…对生命体的副作用也需要优化。”

    他调出传送过程的能量流曲线,自言自语地分析着。

    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在他心中变得清晰而具体:首要任务是优化庞大的能量消耗结构,提升利用效率;核心目标是减轻乃至消除传送过程对生命体及精密设备造成的功能性紊乱与副作用;同时要着力提升通道在开启期间的稳定性,逐步延长其可持续时间。

    所有这些技术改进,都指向一个明确的远期目标——为未来可能进行的大规模物资或成建制兵力跨维度投送,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刻,工坊内维度传送仪持续的低沉嗡鸣已成为恒定背景音,但陈瑜的感知系统从未松懈,运行参数最细微的波动与差异,都被他精确记录、归类并纳入分析模型进行深度解析。

    http://www.rulianshi.net/zhanchuijiyoulaochuanyueji/491406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