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73章 改造受限(四更)

第73章 改造受限(四更)

    废镇地下的工坊内,陈瑜有些情绪焦躁,因为他

    的改造进程严重滞后于最初的完美规划。

    阻碍并非来自技术层面的理解不足或设计缺陷,而是源于一个冰冷的现实:这个赛博朋克世界并非资源丰沛、工业体系完备的战锤铸造世界,他此刻所在的也绝非那配备顶级设施与自动化仆从的专属工坊。

    关键材料的普遍匮乏,严重限制了他将蓝图转化为实物的能力,成为推进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障碍。

    为此,他不得不投入远超预估的时间与精力。

    那些本应由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精度极高的植入用仿生部件,现在需要他亲手制作。

    他只能利用手头有限的设备,以及曼恩团队搜集来的、品质参差不齐的基础材料,进行繁琐的手工打造。

    从基础结构的塑形、内部微电路的蚀刻,到生物相容性涂层的喷涂与固化,每一步都必须亲力亲为,细致监控。

    这极大地消耗了他原本可用于核心研究或更复杂系统整合的时间。

    更严重的影响在于基础战略资源的缺失。

    精金、陶钢——这些在战锤宇宙构成高级护甲与武器基材的核心素材,在这个世界的已知材料库中几乎不见踪影。

    没有这些具备特殊原子结构、能够高效传导能量或抵御极端冲击的理想材料,许多设计性能指标便无从谈起,迫使他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性能妥协,进一步加剧了工作的复杂性与耗时。

    精金和陶钢在战锤世界虽然也算稀缺物资,但对一位拥有一定地位的机械神甫而言,只要开口就能从铸造世界的资源调配中获取。

    即便是更稀有的耀金,陈瑜凭借过往的功绩与关系网也并非完全无法触及。

    但在这个科技树点歪了的陌生星球,这些在银河许多地方司空见惯的材料,却变得极其罕见,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于本土已知的科技树内。

    陈瑜的记忆数据库中储存着陶钢的合成配方以及精金的初步冶炼工艺。

    陶钢需要特定铁矿基底与一系列复杂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精金的提取则更为麻烦,需从某些特殊的小行星矿物中获取,其原子结构异常稳定,加工难度极高。

    然而,知晓方法不等于能够实现。

    缺乏最基础的原材料,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必需的高温熔炉与重力场控制器,让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尝试过用本地的一些高强度合金进行替代,但测试结果均不理想,要么密度过大影响机动性,要么防护性能远低于预期。

    最终,他不得不全面调整设计方案,转向采用性能稍逊、但能在本土获取或合成的复合材料,以替代精金与陶钢这些理想素材。

    主体结构方面,他选用了高密度钛钽聚合物作为核心框架。

    这种材料虽然能量传导效率不及精金,但其强度重量比在本地科技水平下已属优异,能为机体提供坚实且相对轻量的支撑。

    为了提升关键部位的韧性与抗疲劳特性,陈瑜尝试将曼恩小队从生物科技运输车队中截获的某种特殊生物材料,以特定比例和编织方式掺入聚合物基体。

    这种经过基因编辑培育的高强度生物纤维,展现出非凡的能量阻尼特性和结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体材料在极端负荷下的不足。

    护甲系统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多层复合嵌套构型。

    最外层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硬化陶瓷镀层,主要负责应对高速冲击和能量武器的直射。

    中间层使用了曼恩团队从某处废弃军事基地找到的贫铀装甲板,虽经陈瑜重新固熔处理以提升结构一致性并降低毒性,其固有的辐射特性仍需额外工序进行有效屏蔽。

    最内层则结合了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物活性凝胶与形状记忆金属网,旨在吸收剩余冲击力、缓冲震动,并在受损后一定程度上自动弥合裂缝或恢复形变。

    这一系列基于本地条件的替代方案,虽然在实验室模拟中勉强达到了基础防御指标,但其代价也很明显。

    整体构件的重量超出了原设计预算,影响了理论上的极限机动性。

    散热效率因材料导热性不足而大打折扣,对持续高烈度作战构成潜在制约。

    更重要的是,能量在通过这些非理想材料传递时损耗显著增加,使得诸如音速刃等依赖高效供能的武器系统,其威力和持续作战时间都受到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这种全面的技术妥协,在陈瑜精密运转的逻辑核心中激起了一阵近乎尖锐的烦躁。

    对一位机械神甫而言,纯粹的研究瓶颈或实验失败本不足为虑,那是探寻真理之路上必然的垫脚石。

    然而,当下境况截然不同。

    他脑海中烙印着清晰的技术蓝图,每一个构件的理想参数、每一处能量回路的完美形态都了然于胸,却受困于外部资源匮乏这等近乎原始的障碍。

    这种无力感并非源于知识的迷雾,而是源于物质的贫瘠,如同一位技艺卓绝的大师被剥夺了惯用的工具和材料,被迫使用粗钝的替代品去雕琢完美造物。

    一种被无形锁链束缚的憋屈感,混杂着对极低效率状态的深刻厌恶,在他那通常只由冰冷数据和绝对理性主导的思维深处涌动,如同稳定数据湖面骤然掀起的异常波纹,格外刺眼且令人不适。

    尽管如此,烦躁的情绪并未撼动他执行计划的决心。

    陈瑜以强大意志力将这股不协调的波动压制下去,迫使自己回归绝对理性框架。

    他依照那份充满妥协条款的调整方案,调动工坊内每一个可用加工单元,以近乎苛刻的精度,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那些不尽人意的材料,按部就班地推进对莫厄尔中尉的改造流程。

    每一次微型伺服马达的驱动,每一次激光焊接点的校准,每一次神经接口与仿生纤维的对接,他都全神贯注,力求在有限条件下达到理论上的最优解。

    当最后一块质感与人类肌肤无异的仿生合成表皮被精准贴合在莫厄尔的胸腔区域,完美遮掩住其下稳定运行、提供澎湃动力的小型化等离子反应堆时,这项充满掣肘的改造工程,终于宣告完成。

    http://www.rulianshi.net/zhanchuijiyoulaochuanyueji/491406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