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 第20章 我让满城灯火都成了他的牢笼

第20章 我让满城灯火都成了他的牢笼

    寅时的雨终于停了,天光如锈,一层青灰自东边缓缓洇开。

    断桥下的积水倒映着残破灯笼的影子,像未闭的眼。

    沈观没有回大理寺。

    他径直去了钦天监旧档库。

    泥泞的靴印一路延伸至那座尘封多年的偏殿,门轴吱呀作响,扑出一股陈年纸卷与霉灰混杂的气息。

    他不避不掩,翻箱倒柜,指尖在泛黄的册页间疾速掠过——十年节庆鼓谱、更次轮值、乐官名录……直到掌心触到一张薄脆如蝉翼的纸片。

    《元宵五更鼓令·曲目备要》。

    上面赫然写着:每岁上元,五更初刻,鼓楼必奏《破阵乐》片段,凡三十六响,节奏固定,以安民心、正岁时。

    此制自太祖立国起,从未更易。

    沈观瞳孔微缩。

    《破阵乐》?那不是军中凯歌吗?怎会用于元宵报更?

    他冷笑一声,忽然明白过来——百姓听惯了这鼓点,早已视作寻常,却不知它暗藏玄机。

    对某些人而言,这不只是时间的刻度,更是记忆的锚点。

    他立刻命人秘密搜寻柳残阳近年流落街头时留下的曲谱残页。

    那些写在废布、破纸甚至墙角炭灰上的音符,被一一拓印回收。

    当差役颤抖着呈上比对结果时,沈观的手指几乎掐进案几木纹里。

    完全吻合。

    不止是节奏,连变调的细微顿挫都一模一样。

    柳残阳所奏的,并非随意哀曲,而是《破阵乐》的悲化版本——每一击鼓,皆含泣带恨;每一声响,都是他对亡妹柳青萝的招魂之音。

    “原来如此。”沈观闭目低语,“你不是疯,你是活在三年前的那一夜。”

    那一夜,灯市口火起,妹妹被焚于众目睽睽之下,罪名是通海叛国。

    而真正贪没赈银的权贵却逍遥法外,仅三个替罪羊流放途中“病故”。

    如今,柳残阳以命为引,借“天罚”之名,用自己记忆中的鼓点作为行刑时刻——哪怕现实中无人击鼓,只要他的心鼓响起,便是杀戮开始。

    可杀人需要准备。

    灯笼、机关、毒油……这些都不是一个流浪盲者能轻易办到的。

    沈观睁开眼,目光如刃。

    他悄然遣人联络苏夜语。密信只写八字:“查南市三日灯源流向。”

    次日清晨,一只黑羽鸽落在大理寺后檐。

    鸽腿缠着一卷细帛。

    沈观展开,字迹娟秀却凌厉:

    “黄守文售特制双层纱灯九盏,内壁涂‘燃心油’,七息穿面,触发悬尸机关。买主付三枚旧铜钱,刻‘青萝’二字。”

    沈观指尖轻颤。

    青萝……那是柳青萝的闺名。

    有人帮柳残阳。

    或者说,有人在利用他对妹妹的执念,将私刑包装成天谴,搅乱人心,逼朝廷出面追查旧案——而这背后,必然牵扯更深。

    但他不动声色。

    当日下午,他向巡防营递交一份公文,提议恢复已废十余年的“元宵巡灯制”,并亲自拟定新的鼓楼更次表。

    其中最关键的一笔,是将第四更提前半刻。

    魏铁衣看到文书时脸色铁青:“沈评事,你这是要扰民?”

    “非也。”沈观淡淡道,“民已不安,唯有以正破邪。若真凶依赖鼓点行事,打乱其节奏,便是破局之机。”

    魏铁衣冷哼:“你一个九品小官,竟敢擅自更改更鼓?出了事谁担?”

    “我。”沈观直视他,“若有异动,我一人承责。”

    围观差役屏息。

    他们从未见过这个平日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此刻竟有如此锋芒。

    随后,沈观又命人在南市各巷张贴告示,墨迹鲜亮:

    “天罚乃虚妄,真凶惧光火!今夜万家灯火不熄,孩童提灯游街,共照邪祟无所遁形!”

    一时间,坊间哗然。

    有人嗤笑,更多人却暗自心动。

    接连三具尸体吊于风雨之中,谁不怕下一个就是自家亲人?

    当晚,竟真有数十户人家点亮门灯,孩童嬉闹着举灯穿巷,稚嫩歌声飘荡夜空。

    “万灯照邪……”沈观立于街角阴影中,望着满城灯火如星河倾泻,唇角微扬。

    他在等一个人。

    一个只听记忆鼓声的人。

    而那一夜,必定在子时到来。

    当所有灯火汇聚成网,当虚假的光明织就牢笼——那个活在过去的男人,终将走入他亲手构建的时间祭坛。

    沈观转身离去,袍角扫过湿冷石阶。

    他没有回衙,而是登上了鼓楼。

    钟阁深处,一片漆黑。

    他取出一面铜锣,轻轻搁在膝上,手指抚过边缘,静候子时来临。

    风,再度吹起。子时三刻,风歇。

    鼓楼钟阁之内,沈观盘膝而坐,铜锣横于膝上,指尖轻搭锣边,如抚琴弦。

    他闭目凝神,耳廓微动,捕捉着城中每一缕细微声响——孩童提灯嬉闹的笑语、巷口老妇熄灯前的低语、巡防营差役在暗处换岗的脚步……还有,那一阵由远及近、节奏分明的竹杖点地声。

    来了。

    柳残阳拄着枯竹杖,缓步走入灯市口中央。

    他双目失明,眼窝深陷如枯井,却走得极稳,仿佛脚下每一步都踩在记忆的鼓点上。

    夜风拂动他破旧的衣袍,像一片不肯坠落的秋叶。

    他手中提着一盏灯笼,火光摇曳,在地上投出扭曲的人影,宛如祭坛上的献牲。

    他开始前行,脚步精准得如同尺量。

    第一盏灯笼升起,机关无声触发;第二盏,悬尸绳索缓缓收紧——一切都在按“天罚”的仪式推进。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默念着那首只属于他与亡妹的《破阵乐》变调,每一个节拍,都是他对这个不公世道的控诉。

    就在他抬手欲举第三盏灯笼的刹那——

    “咚!咚!咚!”

    三声急促铜锣猛然炸响,破空而出,节奏错乱,偏移整整七息!

    这声音并不宏大,却如利锥刺入魂魄。

    柳残阳浑身剧震,竹杖脱手落地,整个人踉跄跪倒,双手死死抱住头颅,嘶吼撕裂长夜:“不对!不该这样!鼓声……错了!怎么会错?!”

    他赖以生存的记忆崩塌了。

    那根贯穿三年的精神之线,在这一刻被硬生生扯断。

    埋伏在四周屋檐、墙角的差役趁机扑出,铁链哗啦作响,将他牢牢制住。

    他不再挣扎,只是仰面朝天,嘴角溢血,喃喃道:“青萝……姐姐没能救你,连替你讨个公道……也被人打断了么?”

    沈观从钟阁缓步走下,青袍未染尘埃,眼神却比寒刃更冷。

    他蹲下身,直视这位疯癫乐官空洞的眼眶,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你说你是代天行罚?可真正的天理,不在你心中的鼓点里,而在万人目睹之下,在律法昭彰之时。”

    柳残阳冷笑:“律法?三年前谁护着贪官烧死了我妹妹?你们大理寺当时在哪?现在抓我,就能还她清白吗?”

    沈观沉默片刻,缓缓起身,“你不是在执行正义,你是在用杀戮喂养自己的执念。你以为你在审判他人,其实你早已把自己当成神明——可这世间,从不需要另一个刽子手来代替天意。”

    话音落下,脑中系统骤然响起:

    【叮——“灯市天罚案”侦破成功】

    【获得推演点×12,累计推演点:52】

    【解锁新功能:环境情绪模拟(Lv.1)——可预判封闭空间内人群心理趋势与集体行为走向】

    沈观眸光微闪。

    这项能力,或许能用于将来应对更大规模的阴谋与骚乱。

    他转身欲走,忽见一名黑衣小厮悄然穿行至阶前,递上一只暗红布袋,随即隐入夜色。

    他打开布袋,一枚焦黑的小木鸟静静躺在掌心——翅膀歪斜,刀工稚嫩,却依稀可辨小鸟展翅欲飞的模样。

    这是孩童的手笔,也是死者最后的温度。

    木鸟底部,刻着两个极细的小字:“青萝”。

    附信仅一句,墨迹冷峻如霜:

    “下一个,不会这么简单。”

    沈观凝视良久,终将木鸟收入袖中。

    他抬头望向仍未熄灭的满城灯火,那些曾为驱邪点亮的光,如今映照出一座城市初醒的轮廓。

    http://www.rulianshi.net/wozaidalisidangshentan/49457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