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150章 禾下乘凉,星辰同耀

第150章 禾下乘凉,星辰同耀

    大明,谨身殿。

    朱元璋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

    他麾下的大明,人口最多时,不过六千余万。

    为了这六千万人能吃上一口饱饭,他已是殚精竭虑,夜不能寐,心力交瘁。

    十数亿……

    这到底是个什么数字?

    那是二十个大明的人口,密密麻麻地挤在一片土地上!

    “如何养活……”朱元璋的声音干涩发颤。

    这个问题,比百万大军兵临城下,更让他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与无力。

    就在这泰山压顶般的难题之下,天幕中,那个皮肤黝黑、身材清瘦的老人,显得那般渺小。

    那身形单薄得,似乎田间的一阵烈风就能将他吹倒。

    天幕并未直接介绍他的生平。

    画面一转,一段稚拙的动画,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他有一个梦。】

    【梦见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长,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画面中,巨大的稻禾垂下金黄的穗子,遮天蔽日。

    动画里那个小小的老人,与助手们安然坐在稻穗之下,摇着蒲扇,惬意乘凉。

    咸阳宫内。

    嬴政看着这荒诞不经的画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高粱般高的水稻?

    花生米大的谷粒?

    禾稼生长,自有其天地法度,岂能凭空妄想!

    就在他心生不解之时,天幕之上,金色的字幕浮现,回答了所有人的质疑。

    【他叫,袁隆平。】

    【他将用自己的一生,把这个梦,变成现实。】

    【他,被后世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紧接着,一行更加醒目、更加滚烫的大字,轰然占据了整个屏幕!

    【他的目标:让天下人,远离饥饿!】

    “远离饥饿!”

    这四个字,在朱元璋的脑海里轰然炸开,震得他神魂俱颤!

    他的目光,死死钉在天幕上那个名叫“袁隆平”的老人身上。

    那眼神,是要将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的样貌,统统刻进自己的骨血里!

    天幕的画面,切换了。

    那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稻田,烈日当空。

    袁隆平爷爷弯着腰,手持放大镜,在一株又一株的稻穗中,仔细地搜寻着什么。

    【为了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他需要找到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的野生稻。】

    【这,是杂交实验的起点。】

    【而这个过程,是在一片绿色的汪洋中,寻找一滴不存在的水。】

    镜头拉远。

    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的稻穗,在风中摇曳。

    他和他的团队,就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寻找。

    没有金戈铁马的碰撞。

    没有朝堂之上的交锋。

    只有枯燥到令人发疯的重复,和渺茫到让人绝望的希望。

    时间,在天幕上飞速流逝。

    一年。

    两年。

    五年。

    ……

    终于!

    【一九七零年,海南。】

    天幕的镜头猛然拉近,对准了一片沼泽的边缘。

    在一片普通的野生稻中,袁隆平爷爷的脚步,停下了。

    他的手,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拨开了一株水稻的叶子。

    镜头特写!

    那是一株形态特异,明显“发育不良”的稻穗!

    【野败!】

    【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找到了!】

    当袁隆平爷爷小心翼翼,如同捧着传国玉玺一般,将这株“野败”收起时。

    所有时空的宫殿内,帝王将相们,都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一下下撞击着肋骨!

    他们知道!

    那个扭转乾坤的支点,出现了!

    接下来的一幕,天幕没有再卖任何关子!

    它用最直接,最粗暴,最震撼人心的方式,祭出了那组足以让所有帝王失态的数据!

    画面再次一分为二!

    左边,是颗粒尚可,但远称不上饱满的普通水稻。

    右边,是穗长粒多,几乎要将稻秆生生压断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培育前:寻常水田,亩产五六百斤。】

    这个数字,让所有帝王都点了点头。风调雨顺之年,上等良田或可得此数。

    然而,下一行字幕,让他们的表情,开始凝固。

    【杂交水稻推广后:亩产,突破一千斤!】

    “一千斤?!”

    大唐,李世民豁然起身,满脸的不可思议!

    一亩地,产粮千斤!这是只存在于祥瑞奏折中的数字!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天幕之上,数字还在疯狂跳动!

    【亩产,突破一千五百斤!】

    【亩产,突破……两千斤!】

    轰!!!

    当“两千斤”这个数字,在天幕上炸裂开来时!

    大明,谨身殿。

    “两千斤!!!”

    朱元璋整个人像是被点燃了,他指着天幕,用一种彻底破了音的嗓音,对着整个大殿咆哮!

    “一亩地!两千斤!”

    他双目赤红如血,哪里还有半点帝王的仪态!

    他像一个最无助、最绝望的灾民,看见了漫天神佛!

    “咱的娘唉!!!”

    “这是神仙种的地啊!!!”

    天幕的画面,还在继续。

    镜头不再局限于华夏大地。

    非洲的烈日下,黝黑的农民扛着沉甸甸的稻穗,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东南亚的雨季里,皮肤黝黑的妇人,在金色的稻田里,唱起了丰收的歌谣。

    南美洲的高原上,古铜色皮肤的汉子,看着粮仓里堆积如山的谷物,喜极而泣。

    【他的水稻,不仅仅养活了华夏。】

    【更养活了,数以亿计的异国之人!】

    这还没完!

    画面一转,来到一片白茫茫,泛着盐霜的土地。

    寸草不生!

    所有帝王都认得,这是连牛羊都不愿啃食的盐碱地,是彻头彻尾的“废土”!

    然而,下一秒。

    奇迹,发生了!

    就在这片白色的废土之上,一片片绿色的秧苗被插下,竟然顽强地生根、拔高、抽穗!

    最终,化作了一片金黄色的稻浪!

    【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

    【在不毛之地,创造粮食奇迹!】

    看着那片在盐碱地上翻涌的金色波涛,所有帝王,彻底失声。

    这不是人力。

    这是改天换地的伟力!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却压不住胸中的惊涛骇浪。

    他转身,面对群臣,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等功绩,活人亿万,利在千秋,泽被四海!”

    “当为……农圣!”

    “善!”咸阳宫内,嬴政缓缓点头,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为万民续命,为天下开田,此人,当受万世香火!”

    而朱元璋,早已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敬意。

    “传旨!”他对着殿外嘶吼。

    “于我大明天下各府、州、县,为这位袁圣人,立生祠!”

    “朕要他,日夜享受我大明万民的香火供奉!”

    天幕之上,出现了袁隆平爷爷晚年的采访。

    他已是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却笑着说自己有两个梦。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画面中,年过九旬的他,依旧步履蹒跚地走在田埂上,甚至能用流利的英文,向世界介绍他的水稻。

    他的一生,都在追逐这两个梦。

    然而,英雄终有落幕时。

    天幕的画面,瞬间失去了所有色彩,化为肃穆的黑白。

    【二零二一年,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

    【享年,九十一岁。】

    没有播放悲伤的音乐。

    天幕只是静静地,展现了那一天,长沙城的真实景象。

    大雨倾盆。

    雨水冲刷着街道,汇成灰色的河流,整个城市都在无声地哭泣。

    数不清的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

    他们手持着鲜花,举着一束束金黄的水稻,排起了望不到尽头的长队。

    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成一条悲伤的黑色潮汐。

    他们只是为了,送别这位让他们吃饱了饭的老人。

    一声声发自肺腑,撕心裂肺的呼喊,透过天幕,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时空。

    “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

    看着那人山人海,如潮水般自发涌来送别的人群。

    看着那些在雨中泣不成声,痛哭流涕的普通百姓。

    所有帝王,都沉默了。

    天幕之上,一颗闪耀的星辰,被镜头特写。

    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

    【8117号小行星——袁隆平星。】

    黑色的屏幕上,那颗“袁隆平星”静静地闪耀着光芒。

    突然。

    一道无比璀璨的轨迹,拖着长长的炽热尾焰,划破了深邃的星空。

    它飞过了“袁隆平星”,向着更加遥远,更加黑暗的宇宙深处,一往无前地飞去。

    (提前祝各位兄弟姐妹国庆节快乐,明天真的请假了。)

    http://www.rulianshi.net/tianmukaijuyishoubumiaoqulaozhukule/489594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