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隋唐王朝 > 100 五马争槽

100 五马争槽

    马殷,字霸图(笔者怀疑这个字,是他得势后起的,一个穷木匠先不说有没有字,就算有,也不敢起这样的字啊),不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湖南为中心的政权的创立者,也曾一度让湖南人得到了乱世里昙花一现的温馨。

    马殷是河南上蔡人,不管他是哪里人,都与吃人魔王秦宗权是乡亲。生于公元852年的马殷,自称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鬼知道木匠家里有没有家谱),因为是木匠,凭手艺吃饭,要赶上太平盛世,糊口不在话下。可偏偏马木匠遇上了百年不遇的乱世,人们饭都没得吃,哪有钱打家具啊?马殷手艺再好,也只得饥一顿饱一顿地到处找活路。

    马木匠踅摸了一圈,才发现要想活命,只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其它别无出路。于是马木匠毅然加入秦宗权的创业队伍,在朝廷和乱党之间左右摇摆,希望找到一条进阶之路。秦宗权乘着扬州大乱,派弟弟宗衡去抢地盘。结果地盘没抢到,宗衡却成了大将孙儒的盘中餐。那时马木匠就是孙儒的部下。孙儒在淮南混得风生水起,但终究不是杨大个子的对手。孙儒死后,马木匠成了孙儒部将刘建锋的先锋。

    刘建锋此时只有7000人,因为和杨行密恶战多年,刘建锋说什么也不愿意投降杨氏。在马殷等人的建议下,刘建锋转战江西。残军一路裹挟,很快就有了十万之众。可是江西仍在杨大个子的虎视眈眈之下,虽有十万乌合之众,刘建锋却也不敢安心发展,仍然一路向南,想着尽可能离杨大个子远点。于是十万流寇进入了湖南,在浏阳河畔的醴陵扎下营盘。武安军节度使邓处讷派邵州指挥使蒋勋带兵驻守龙回关,时刻防备这支远来的客军。刘军一路南来,早已成为疲惫之师,面对以逸待劳的地头蛇,刘建锋真有些头疼。关键时刻,马木匠勇挑先锋重担,自请入关说降蒋勋。

    不知道马木匠给蒋勋灌了啥迷魂汤,关上很快挂出了白旗。顺利入城的刘建锋命蒋勋带队,让自己的军士穿上邵州军的衣甲,冒充邵州军前去武安军治所潭州诈城。邵州军轻易骗开城门杀进潭州。刘建锋斩杀邓处讷,鸠占鹊巢,自称武安军留后。远在长安的唐廷对湖南鞭长莫及,很快下诏封刘建锋为检校尚书左仆射、武安军节度使。后备军变成了主力军,马殷水涨船高,顺利当上了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一道圣旨,不久前的标准流寇摇身一变成了正式官军,难怪各地军阀会那么多呢!

    刘建锋的屁股还没坐稳,降将蒋勋就想着让他兑现承诺。可惜刘建锋不是个厚道人,说什么也不肯把邵州刺史的位子让给蒋勋。一见刘建锋过河拆桥,蒋勋立时就翻脸了,起兵杀向湘潭,准备武力解决问题。可惜此人鼠目寸光、战力有限,没多久就成了马木匠的刀下之鬼。

    奋战多年,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老刘,本来就是个胸无大志的人,现在有了地盘,还不好好享受一下,遂终日与亲信酗酒为乐,哪知道老刘觉得喝酒不够嗨,竟玩起部下陈赡的妻子来,这下子捅了马蜂窝。陈赡也是个红脸汉子,受不了绿帽之辱,就和老刘同归于尽了。

    两人死后。众将推张佶为留后。不料张佶在前往府衙时,堕马受伤。此时马殷攻邵州未归,张佶对众将道:“马公有勇有谋,为人宽厚,比我更适合当主帅。”众将便派人前去请马殷回来。

    马殷得知后犹豫不决,亲信姚彦章劝道:“您与刘龙骧、张司马,三人一体。如今,刘龙骧被杀,张司马受伤,这正是老天让您为主帅。”马殷于是命部将李琼继续攻打邵州,自己则星夜返回潭州。

    马殷到潭州后,张佶将留后的位子让给马殷,自己率众将参拜,定下君臣名分。马殷仍旧任命张佶为行军司马,并命他代替自己攻打邵州。

    不久,马殷被朝廷任命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正式开启了主政湖南的历程。

    看着外来户马木匠的地盘如同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原来还躲在暗处嘲笑人家是流寇的静江军节度使刘士政一下子就不好了。这是什么节奏啊,才刚三四年,这伙流寇就将偌大的湖南吃进肚里,也不怕吃胀了?

    于是刘士政派大将陈可璠屯兵于越城岭上,时刻防备着马殷。马殷大怒,命李琼一鼓作气削了静江军!李琼命部将秦彦晖率士兵从正面佯攻,自己则率军从侧面迂回。李琼的军队前后夹击,陈可璠在睡梦中丢了性命。

    李琼的大军越过全义岭,兵临静江军所在的桂州。刘士政上台多亏陈可璠的支持,没想道陈大将军打这个杀那个,牛气冲天得不行,现在却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没了陈可璠的支持,刘士政哪里敢与马木匠分庭抗礼,只得乖乖出降,顺带着将治下的宣、岩、柳、象诸州也缴了投名状。马木匠没想到刘士政这么不禁打,让自己白捡了广西大片土地,真是睡着了都会笑醒啊。

    903年,朱温命马殷与荆南节度使成汭、武贞节度使雷彦威一同出兵攻打杨行密。马殷派秦彦晖率水军助战。秦彦晖发现杨行密点子硬,李神福更不是易与之辈,决定隔岸观火。雷彦威也是同道中人,大家心照不宣地看着战场,就是迟迟不肯前进。偏偏成汭是个直肠子,惦记淮南许久了,又是造船又是募兵,最后倾巢而出,把个世外桃源般的荆南留在那儿不管不顾。二彦不愧是知音,立刻掉转矛头将成汭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一勺烩了。这下等于帮了杨大个子的忙。成大帅成了沉大帅,悲催地成了龙王爷的坐上客。

    杨行密不领马殷的情,命刘存率军讨伐马木匠。可惜刘存的大军久战疲惫屡战不胜,便打算与马殷讲和。马殷本想就坡下驴,可是秦彦晖不肯轻易罢手,极力急攻淮南军,乘乱斩杀刘存夺取岳州。杨行密吃了亏只能认栽。

    马殷虽然也是一方大佬了,但跟隔壁的军阀根本没法比,人家占的都是富得流油的江淮、四川等地,他占的却是鸟不拉屎的湖南。马殷知道湖南捞不到什么东西,但自己拼命占到这块地方,必须想办法把经济搞上去。马殷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每天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当他快要愁死的时候,大臣高郁跟他说了几句话。马殷一听来了精神。原来,湖南别的特产没有,却有个很有商业价值的东西,那就是茶叶。茶叶在古代可是第一饮品。在晚唐,人们吃茶跟吃饭似的,不是一般的上瘾。当时因为战乱,江淮和四川的茶叶都不再外销,华北巨大的市场需求出现了真空。高郁对马殷说:“您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马殷茅塞顿开,下令开放湖南茶叶市场,因为楚国的茶叶又新鲜又便宜,没过几天就把天下的商人都吸引来了。

    茶叶产业的发达,也带动了很多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茶叶商人,瓷器商人、药材商人、军火商人都来到了湖南,这些商人过来的时候,又把他们当地的特产带来。很快楚国的经济蒸蒸日上。马殷从穷光蛋变成了腰缠万贯的阔佬。

    马殷有了钱,但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来湖南做生意的商人,赚到钱以后都带回去买房子娶小老婆。看到钱财外流马殷就心痛,他私下里问高郁:“你能不能让那些商人把赚来的钱都留下,只进不出,这样咱们不是更有钱吗?”高郁又给他出了个“楚币专用”的主意,就是来楚国做生意的商人必须用楚币,其他外币一概不认。而楚币就是用铅铁铸的钱,其本身几乎没有价值。这样一来,楚币很快流通了起来。商人赚的是楚币,回国后就是废铁,那些来楚国做生意的商人,只能在楚国境内将钱用完,或者是换成商品再销到别的地方,于是楚国更加富饶了。

    看到马殷有钱,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很不爽,于是他屯兵汉口,拦截马殷的贡使。马殷没想到小小的荆南,沉了成大帅,却又浮出个高大帅,一样地惹人厌,大怒,命大将许德勋率水军征讨。见马木匠根本不尿自己,而自己的干爷爷朱温与河东李氏激战正酣,高季兴立刻就怂了,忙遣使求和,马殷看在朱温的面子上,只得见好就收。

    907年,中原改朝换代,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马殷遣使纳贡。看到自己鞭长莫及的马殷这么识相,朱老三也不吝封赏,给马木匠戴上了侍中兼中书令的官帽,爵封楚王。三年后,马殷的统治更加稳固了,马木匠的心不知不觉有点儿发飘。就请求开天策府,置办官属。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时玩过的调调,马木匠这是什么意思?也许朱温读的书不多,也许他根本顾不过来,大笔一挥,同意!不久,马殷正式就任天策上将军。

    两年后朱温又封马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还特意让他担任洪、鄂四面行营都统。这里面似乎有点玄机,洪鄂等州当时还在杨家手里,马殷要想名至实归,只有武力夺取。朱温发布这样的命令,是有意挑逗马殷,还是准备对淮南动武?可惜不久他就惨死在儿子手里,这个问题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唐庄宗李存勖灭亡后梁,建立后唐。马殷命儿子马希范入京朝贡,并上缴后梁所授予的都统印信,表明自己与后梁彻底划清界限,从此一门心思跟着李天下混。李存勖一高兴,让马殷兼任尚书令。一个当年有上顿没下顿的穷木匠,在乱世中豪赌一把,居然将代表封建王朝最高官职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兼了个遍,不能不说是个奇葩!

    马殷没高兴多久,李存勖平定前蜀的消息传来。难道李天下真的想一统天下?他今天能平蜀,明天就能灭楚,是不是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马殷决定以退为进,上表朝廷请求致仕。对于这位从来没有到过朝廷上过一天班的相公,朝廷很快给出了答复,“不允”!李存勖读出了马殷的低调,暂时放过了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急于安定天下的李嗣源更加照顾老同志,直接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王与楚国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从理论上说,楚王只是领受爵䘵而无治理权,楚国王则是楚地上大小通吃的土皇帝。

    马殷为了弥补早年生活困苦的遗憾,走上小康之路后,前后生了30多个儿子。面对如此多的后代,马殷突发奇想,在临终前为儿子们定了个刚性规矩,让楚国的继承权兄终弟及,马殷还在家族祠堂放置一把宝剑,庄严地宣布:“谁要是违背我的遗命,就用此剑杀了他!”

    中国历史上帝王传承制度通常都是嫡长子继承制。马殷为何标新立异推行兄弟相继制?这可能是马殷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奈之举。马殷晚年,次子马希声凭借其母亲袁德妃得宠而掌握了军政大权。而长子马希振虽有贤名,却过于懦弱。如果依照传统模式由长子马希振继位,次子马希声极有可能篡权夺位,引发内乱。如果指定次子马希声作为接班人,又将招致长子马希振及其他与马希声不和的儿子不满,同样可能引发冲突。所以,马殷采取兄弟相继的传承模式,让儿子们按长幼顺序都有机会过把帝王瘾,或许能够避免儿子们为争位而走极端。

    酒囊饭袋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讥讽那些只知享受,不思进取的人。因为马殷生活奢华,加上他身体肥胖,人都说他是个“酒囊饭袋”。其实能够从木匠到当上楚王,马殷还是有点能力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马殷一死,掌握军政大权的马希声就派遣使者前往后唐,请求朝廷把马殷的职位传给马希声。后唐顺水推舟,任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按照马殷遗嘱本来应该成为接班人的马希振,还没上位就被弟弟马希声取而代之,只好出家当了道士。也就是说,马殷临终前立下的规矩,一开始就被马希声破坏了。

    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朱温嗜好吃鸡,很是羡慕。等到他夺位成功后,,每天要杀五十只鸡供其食用.杀五十只鸡供膳食之用.大约对马殷未指定他为接班人心怀怨恨,马希声服丧期间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长兴二年(931年)十二月初七日,在衡阳安葬父亲马殷,将要发丧,马希声顿时吃下数盘鸡汤,前吏部侍郎潘起讥讽他说:“从前阮藉居丧吃蒸小猪;哪一代没有‘贤人’啊!”

    从小在富贵窝里长大的马希声一朝大权在握,就看不上父亲的旧臣了。对于权利欲和才能都非常出色的佐命功臣高郁尤其看不上,就设计陷害并杀死了高郁。

    马希声贪婪凶残。一位卖犀带的商人,有一条价值百万的犀带,能昼夜发光,照亮整个房子。马希声为得到犀带,竟杀人夺物。

    不知道是不是恶有恶报,马希声上位第三年就病死了。弟希范向唐报丧,唐主准令袭职。

    马希范与马希声同日所生,马希声的母亲是袁德妃,马希范的母亲为陈氏。马殷在世时,袁德妃因长得漂亮极受马殷宠爱,而陈夫人则地位较低。马希范怨恨马希声先立为王而不辞让,所以上位后对袁德妃很不礼貌,对马希声的同母弟马希旺也横竖看不顺眼,后来不仅解除了马希旺的职务,还将他排除出兄弟之列。马希范的另一位异母弟马希杲,是马殷的华夫人所生,先后在桂州和朗州任职,深得民心,也遭马希范猜忌,后派人将其毒杀。

    马希范在位15年,由于有其妻彭氏监督,还算有点成就。马希范天不怕地不怕就只怕老婆。在彭氏的监督下,马希范有两项成就获得了后世的肯定:一是平定了湘西少数民族叛乱,然后订立盟约,实行羁縻政策。二是模仿唐太宗设天策府,任用僚属十八人为学士,促进了文化发展。然而彭氏去世后,马希范便昼聚狎客,夜罗美女,后宫多至数百人,尚嫌不足,甚至先王妾媵也多加无礼。

    为摆阔气,马希范在长沙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之能事。由于大肆挥霍,渐渐坐吃山空。财政出现了紧张,马希范便加重百姓赋税,甚至卖官卖爵。隐士戴偃作诗讥讽朝廷奢侈浪费,马希范下令将他囚禁起来。学士拓跋恒上书劝谏减轻赋税,马希范火冒三丈,宣布终身不予召见。朝廷官员谭进峰、谭进鸿、谭进颇三兄弟,因父亲去世请求回家奔丧,马希范不予批准。谭进颇一气之下擅自回家,马希范竟以“罪同叛逆”为名派兵追杀。

    有个商人的妻子长得漂亮,马希范杀死她的丈夫后要占有她,商人妻发誓不受玷辱,于是上吊自杀。 希范毫不知悔,肆淫如故,尝语左右道:“我闻轩辕御五百妇女乃得升天,我亦将为轩辕氏呢?”果然贪欢成痨,一病不起。濒危时召入学士拓跋常,以同母弟希广相属,令他辅立。拓跋常有敢谏名,素为希范所嫉视,可是却嘱以后事,想是迴光返照,一隙生明。

    老马家喜欢兄终弟及的调调,将大位传给同母弟,本来也没啥错,可是这样做却有两个不妥:一是马希广有一个手握强兵的异母兄马希萼,按出生年月排序更有资格;二是马希广有个庶弟名叫希崇,曾为天策左司马,素性狡险,

    马希崇以马希广继位违反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挑拨马希萼,并且将马希广的一举一动告诉马希萼,希萼得书自然愤怒,借奔丧为名入探虚实。希广遣都指挥使周廷诲往迎希萼。廷诲入白希广道:“王若能让位与兄,不必说了;否则为国割爱,毋使生还!”

    希广道:“我何忍杀兄,宁可分土与治。”乃厚赠希萼,遣归朗州。

    公元949年,马希萼吹响了谋反的号角。希萼将攻长沙,妻苑氏进阻道:“兄弟相攻,无论胜负,俱为人笑,不如勿行!”希萼不听,引兵趋潭州【即长沙】。

    希广闻变,命岳州刺史王赟为战棹指挥使,出拒希萼。王赟驶舟至仆射洲,巧值朗州战船逆风前来。王赟据住上风,麾众截击,大破朗州兵,获战舰三百艘,复顺风追赶。将及马希萼坐船,忽后面有差船到来,传希广命,说是勿伤我兄!

    苑氏闻希萼败还,泣语家人道:“祸将到了!我不忍见屠戮。”遂投井自尽。不过马希广不肯宜将剩勇追穷寇,只想沽名学霸王,马希广甚至想把王位拱手相让,真是乱世里的一朵奇葩。

    后汉乾祐三年,马希萼收拾旧部,再度发兵攻击马希广。为了增加取胜的筹码,马希萼还派人奉表向南唐称臣,请求李璟发兵攻打潭州。

    希广遣僚属孟骈赴朗州求和。希萼道:“大义已绝,不至地下不便相见了!”

    强弩指挥使彭师暠,登城西望,入白希广道:“朗人行列未整,更有蛮兵夹入,益见喧嚣。若假臣步卒三千,从巴陵渡江,绕出湘西,攻敌后面,再令许可琼带领战舰,攻敌前面,背腹夹攻,不怕敌人不走。一场败北,将来自不敢轻入了。”希广便召许可琼入议,哪知许可琼已与希萼密约,分治湖南。听闻彭师暠计议,反瞠目伸舌道:“这是危道,决不可从,况师暠出身蛮都,能保他不生异心么?”

    希广乃止。且命诸将尽受可琼节制,日给可琼五百金。可琼时常闭垒,或者诈称巡江,与希萼密会水西,愿为内应。彭师暠闻可琼通敌,入谏希广道:“可琼将叛,国人尽知,请速加诛,毋贻后患!”

    希广叱道:“可琼世为楚将,岂有此事!”

    彭师暠退出,喟然长叹道:“我王仁柔寡断,败亡可立俟矣!”

    已而长沙大雪,两军苦不得战,希广迷信僧巫,命众僧日夜诵经,向佛祷告,希广也披缁膜拜,高念宝胜如来,声彻户外。朗州兵水陆齐进,急攻长沙。彭师昺挺槊突出,与朗兵交战城北,未分胜负。许可琼举军降希萼。长沙遂陷。

    希萼入城后,即与希崇相见,希崇率将吏进谒,上书劝进。彭师昺投槊地下,大呼道:“师昺不降,情愿请死!”希萼叹道:“这可谓铁石人了!”纵令自便,不欲加诛。也是保全忠臣,却是难得。

    希崇遂导希萼入府视事,闭城搜捕希广夫妇,不久拘至。希萼首问希广道:“你我承父兄余业,难道不分长幼么?”希广流涕道:“将吏见推,朝廷见命,所以权受,并非出自本心。”

    希萼也不禁恻然,便顾左右道:“希广懦夫,受制左右,我欲使他不死。汝等以为如何?”诸将皆不敢对,独朱进忠尝为希广所笞,乘此报怨,奋然进言道:“大王血战三年始得长沙,一国不容二主,今日不除,他日悔恨无及了!”

    乃命牵出勒死。希广临刑,尚喃喃诵佛书,至死才觉绝口。希广妻捶毙杖下。彭师昺不忘故主,棺殓希广,埋葬浏阳门外,后人号为废王冢。

    希萼本与许可琼密约,分治湖南,及攻入潭州,背约食言,且恐可琼怨望,暗通朗州,遽出为蒙州刺史。

    马希萼得据长沙,刑戮无度,更且纵酒荒淫,尽把军府政事委任希崇。小门使谢彦颙,系家僮出身,面目清秀,姣如处女,希萼很是宠爱,尝令与妃嫔杂坐,视同男妾。彦颙恃宠生骄,凌蔑大臣,就是手握大权的王弟希崇,他亦未加尊敬,或拊肩搭背,戏狎靡常,希崇引为恨事。

    马希萼每日纵酒荒淫。跟随他攻打长沙的朗州旧部,竟被派去修复宫殿,工作劳苦,又无赏赐,王逵、周行逢因此率部逃回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

    一日希萼置酒端阳门,宴集将吏,徐威等不到场,希崇亦称疾不至。徐威先使人驱马十匹闯入府署,然后托言追马掩入座上,徒众持械纵横击人,希萼骇奔逾垣欲走,徐威等追及缚置囚车。小门使谢彦颙自顶至踵被锉成虀粉。徐威遂推马希崇为武安留后,马希萼则被移往衡山县囚禁。

    彭师昺押送希萼到了衡山,却又与衡山指挥使廖偃共立希萼为衡山王,改县为府,断江立栅,反与希崇为敌。

    希崇遣使奉表唐廷,请兵拒朗。李璟立命袁州戍将边镐西趋长沙。希崇急发库款犒军。边镐对来使说,此来平楚,并非代灭朗兵,如欲自保,即速迎降。

    希崇半晌无言。没奈何出城迎拜边镐。镐下马宣慰,与希崇等同入城中,湖南将吏相率趋贺。

    唐将李承戬奉边镐命,引兵数千至衡山,促希萼入朝金陵,希萼忧上加忧。廖偃、彭师昺也想不出救急方法,只好沿江东下往朝南唐。

    边镐不站而屈人之兵,捷报驰入金陵,李璟喜出望外,授边镐为武安节度使,征马氏全族入朝。希崇不愿离开故土,边镐对他说:“我朝与你朝世代为仇,已经60年了,以前不敢存灭掉你们楚国的念头。现在你们兄弟间相互争夺,你走投无路才归降我朝,这乃是天意。如果你想反悔,只怕人肯饶你,天却不肯饶你呀!”马希崇只好同意入朝。

    马氏家族在长沙湘江岸边登船时,族人及将佐一千余人悲恸欲绝,送行的人也流泪满面,哭声震动江河山谷,场面十分凄惨。

    但唐主璟还算仁慈,命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驻守洪州,仍封楚王。希崇为永泰军节度使,驻守扬州。

    马希崇五兄弟为争夺王位,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惨剧,史称“五马争槽”。如果马殷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气活。

    最可惜的是前岳州刺史王赟,此时已改调永州,伤心故国,不忍降唐。经唐廷一再征召,勉强入觐。李璟责他后至,赐鸩而死。人生到此,天道难论,这叫做有幸有不幸呢!

    http://www.rulianshi.net/suitangwangzhao/488944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