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守正出奇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由于傅佥所统汉军实在凶猛,徐忠、孙规二将接战不久,便双双判断出这是汉军精锐无疑。
于是建于高处的烽火台,求援的烽火一处两处、接二连三燃起,求援的号角亦被吹响。
按常理而言,烽火台的设置都是数里、十数里才有一座。
但由于此间山雾厚重,潘濬为了保险起见,在十余里间设下烽火台十余座,几乎每里就有一座。
每座烽火台,派有十数士卒专司管理,一旦某台发现敌情,就立即以烽火向邻台报警。
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如此台台相连,烽烽相传,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狼烟为信号。
最后,信号可以直达巫县。
而巫县一旦发生战事,同样可以依靠大江下游的数百座烽火台,把敌情依次传递到秭归、夷陵。
各地主将再根据烽火狼烟所示敌情,决定是否要派人支援,要派多少人去支援。
但如今是大雾天,烽火的作用被削弱,为了快速传递军情,吴军不得不以号角作为辅助。
听到虎跳涧求援号角后,下一座烽火台里的斥候,先是吹响号角向下一座烽火台示警,把下一座烽火台的将士唤到近前。
其后再离开烽燧,徒步往吹响号角的上一座烽火台行去,以观察烽火狼烟所示敌情如何,然后再回到自己所属的烽火台上,燃起同样形态的狼烟烽火。
当烽火狼烟点起的时候,下一座烽火台的燧卒已赶至可以看清信号的地方,辨清信号后,迅速回到所属烽火台向别处传递信号。
大约两刻钟过去。
山壑鸟兽惊,林间松涛沸。
烽火、号角十余里间不绝耳目。
深涧关沿线,吴军将校收到信号之后,根据自己阵前敌情,陆陆续续向虎跳涧派出援军。
事实上,傅佥行动的同时,深涧关沿线十余里范围内,四五座营地的数千汉军,全部在对涧水以东的吴军发动了或强或弱的进攻。
想让敌人无法判断哪里是主攻,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动起来,如此一来,敌人就只能靠猜。
尤其是在大雾、密林等诸多因素形成的战争迷雾里。
吴军想知道汉军主力究竟在哪,只能靠战场嗅觉。
如此一来,局部战场的主动权,基本就掌控在作为进攻方的汉军手中了。
徐忠、孙规二人皆是沙场老将,战场嗅觉其实不错,交战不久便能敏锐察觉到,他们遇到了汉军大将带领的精锐部曲。
这为他们保住虎跳涧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援军源源不断向虎跳涧赶来。
深涧关前,张固、雷布二将同样指挥将士向东进击。
由于这里是深涧关正关所在,也是十余里间最易渡、最能把兵力铺展开的地方。
对岸吴军即使收到了上游传来的求援信号,轻易也不敢胡乱支援,尤其在张固、雷布二将指挥下,汉军发动的攻势同样不弱。
虎跳涧前。
吴军燃起烽火后,傅佥已经收到了来自对岸的军情。
得知沿线吴军正陆续往虎跳涧赶来,傅佥仍指挥将士架桥东渡,汉军攻势分毫不减。
傅佥本部精锐自天子亲征以来可以说是常胜之师,未尝一败,虽屡屡减员,但是得天子关照,补进来的将士也多是悍兵劲卒,作战如何勇猛自不必多提。
奈何此处战场实在狭窄,而徐忠与孙规二将战心坚定。
即使汉军先登敢死已经在吴人阵地上站稳了阵脚,迎上来的吴军却一波接着一波,前赴后继,不惜代价也要把汉军赶回涧水。
汉军踩桥增援的速度,确实比不上吴军增援之速,于是汉吴二军就在涧水以东的吴军阵地前,开始了艰苦的鏖战。
傅佥虽欲身先士卒,但今时已不同于天子刚刚亲征之时,他作为前部督,掌一军生死,在战局还不甚明朗的情况下,不可能贸然上场去与吴军短兵相接。
孙坚、夏侯渊这些人怎么死的,造成了多坏的影响,他再清楚不过。
不过虽看不见对岸情状,傅佥仍然从往来奔走的亲兵口中得知了对岸战局情势如何,也从被擒到自己身前的俘虏身上得知了不少关键讯息。
“徐忠、孙规?当年随吕蒙夺下荆南四郡的就是他们吧?”
“是!”俘虏惊惧,不敢仰视。
傅佥皱眉。
这两人他知道,不是什么名将,但一个是孙权宗亲,一个孙权外戚,对孙权的忠心不必多言。
“难怪对岸吴贼如此坚挺,也难怪其他各处关卡的吴贼,会源源不断支援过来。”
当年夷陵一战,孙桓困守孤城,大汉本欲围点打援,众多吴将纷纷请命,让陆逊支援孙桓,而陆逊却坚决不发一兵。
狻猊铜面之下,傅佥神色毅然:
“孙权只有一个陆逊。
“今日之战,胜机又多两成!”
话虽如此,大汉想直接从徐忠、孙规二将手中夺下虎跳涧险隘,难度仍然很大。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大汉只占大雾的天时,而地利在吴在不汉,人和也就是双方士气,相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攻下一座险关,以正取胜只有两种办法。
一个是不惜代价,以命换命。
一个就是以时间换空间,靠后勤来拖死对面。大汉粮道顺流,吴军粮道逆流,双方后勤补给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区区一座深涧关,还不至于让大汉不惜代价攻取。
而大汉的战略目标,是全据三峡之险,在荆交诸郡县响应后,甚至可以尝试取下江陵,把孙权赶回湘水以东,这就需要依靠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以时间换空间同样并不可取。
如此,唯有出奇。
所谓『守正出奇』,在奇兵发动致命一击前,仍需正兵抗住战线,把敌人全部调动起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左支右绌不能相顾,以此为奇兵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所以,即使傅佥已经与天子及陈到等人设下了破敌之策,想让奇兵能做到一击必杀,还是需要『守正』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战争的残酷便是如此了。
不论傅佥平素里如何爱兵如子,视若手足,在这一刻,他心里没有吝惜将士性命的想法,有的只是为达成目的不惜代价的果决。
时间流逝,雾气渐散。
傅佥亲自擂动战鼓为将士助威。
涧水东岸。
徐忠、孙规两名吴将已经被汉军的生猛杀得有些发怵。
“这样一味死守不是办法!
“我带人冲过去一探蜀军虚实!
“看看究竟是谁在对岸统兵!”
孙规停下手中动作,对着远处同样已经披甲上阵、奋勇当先的徐忠大喊起来。
原本专心作战的徐忠闻声分心。
就在此时,他身前一名汉军甲士突然大吼一声自阵线前突,手中长矛奋力往徐忠面额一捅。
徐忠陡然一惊,几乎忘记格挡。
好在身周亲兵不是吃干饭的,齐齐横刀刺矛为他挡住这致命一击,他才将将保住性命。
一阵虚惊。
徐忠退走,振甲趋至孙规近前:
“你刚说什么?!”
孙规重复了一遍,又道:
“能来的援军都来了,对岸蜀军攻势分毫不减!
“一味死守不是办法,我带人冲过去一探蜀军虚实,看看究竟是谁在对岸统兵!
“我怀疑…对岸蜀军根本就不是所谓佯攻,而是蜀军主力!潘太常被蜀军骗了!
“我去对岸探一探,万一对岸就是蜀军前部督傅佥指挥,恐怕得向潘太常求援才行!”
徐忠闻言思索片刻,颔首同意。
蜀军士气太盛,攻势太猛,吴军虽据关守险,将士伤亡依旧比蜀军多出三四成不止。
如此情形,对岸是蜀军主力的可能性很大。
“只能如此了!
“再这样僵持下去,恐怕虎跳涧要守不住了!”
孙规得令。
于是率亲军离开前线,到后方整械休整片刻。
之后集中坚甲利矛、强弓硬弩于一处,亲自带领一支精锐甲士从汉军阵线末端撕开了一道缺口,冲上了汉军的竹桥。
徐忠赶忙率本部精锐堵了上去,为孙规殿后。
竹桥之上,向前补线的汉军将士显然没料到吴军竟能冲上桥来,仓促迎战,很快不敌,落水者有之,撤足倒退者有之。
孙规身先士卒,剽悍无比,很快便将战线推至涧水正中,一刀将一名汉军甲士格入涧水,忽闻身后亲兵传来一声惊呼。
“将军,看!”
孙规抬眸一望。
却见一面赤底金字的『傅』字将纛倒映在他眼底。
将纛正中,更有一头黑金二色的饕餮正对他张开血盆大口。
“当真是傅佥?!”孙规错愕。
就在此时,他才陡然惊,将纛之下,一道面覆野兽铜面,看不清是人是鬼的伟岸身影正弯弓搭箭,朝他眉心瞄来。
孙规瞳孔剧颤,瞬间出了一身冷汗,终于在本能的驱使下,径直投入溪涧当中。
吴人素来善水。
当年凌统逍遥津一役为孙权殿后,一身甲胄跳入淝水,侥幸得脱。
孙规也不例外。
跳入涧水之后,他先是掏出腰间匕首,从容地在水底割开了捆绑甲胄的结绳,而后潜至下游十余步外,才探头从涧水东畔登陆。
结果这一探,差点被守岸的吴军士卒以为是潜水的汉军以弩射杀,幸好凭一口吴语喝令大骂,向那群士卒道出自己的身份,才终于没有闹出被自己人射死的乌龙。
“果然是傅佥本人在这里!”孙规气喘吁吁。
徐忠皱眉不已:“傅佥本人…他带了多少人来,能看清吗?!”
孙规犹豫回忆片刻,道:“漫山遍野!恐怕万人不止!”
徐忠一愣,咬牙道:
“先烽火易色,再遣人把此间情况一一具告潘太常!”
“好!”
不多时,代表敌袭规模超过万人的烽火狼烟被点燃。
半个时辰过去,战斗未尝停止。
汉军不断东渡,列阵如山如墙。
吴军倒下一波又一波,冲上来一轮又一轮。
汉军虽然损失不小,吴军更已被杀得生畏,到最后干脆放弃了阻击汉军登陆,转而依靠着鹿角、壕沟等工事打起了阻击。
至于此时,雾气已经全部消散。
傅佥唤来李球:
“文琪,此间战事便交与你了。
“我与賨人首领约定,我要亲率本部去鹰愁涧接应他们。”
庲降都督之侄毅然颔首:
“都督放心吧,这里不会出什么茬子的!”
北方六七里外。
鹰愁涧。
此处吴军同样遭遇了汉军突袭。
汉军虽然来势汹汹,架桥来袭,但是这里的涧水湍急无比,水中更是怪石嶙峋,比下游虎跳涧险峻不知几许。
蜀军根本无法强渡,并没能对此间吴军造成丝毫威胁。
于是同样曾随吕蒙、徐忠、孙规等人夺下荆南四郡的吴将鲜于丹召来参军:
“此间既已无事,徐忠、孙规虎跳涧那里还需要增援,你再派三百人去援助!”
“可是将军,我们这里也只有一千二百人了!”那参军神色忐忑,有些害怕这里会出事。
下游虎跳涧燃起狼烟,示有来敌万人以上,他们几个时辰内,已经派了八九百人往援。
鲜于丹咬牙:
“此涧飞鹰难渡,蜀人根本没有机会架桥过来,唯望涧兴叹而已!不要诒误了军机!
“万一虎跳涧不保,难道我们还有退路吗?!
“鹰愁涧就是最后一关了,再往北走,当真就是悬崖峭壁,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够从那里突破!
“即使有,也不过是狸奴小犬三两只,不足为惧!”
那参军闻言,思索片刻后领命而去,不多时,又三百吴军往虎跳涧驰援而去。
江畔。
滟滪关。
潘濬登高远望。
烽火绵延不绝。
汉军水师还没有出现。
虎跳涧狼烟燃起,示万敌来袭。
潘濬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蜀军水师迟迟未至。
万一自己预料错了。
万一蜀军主力当真在深涧关?
是不是…该举兵北援深涧关?
“将军,快看!”忽然,邓玄之以手往江心一指。
潘濬抬眸一望。
却见汉军舟船,破雾而来!
潘濬忐忑的心瞬间安定,向深涧关增援的念头也一瞬间打住:“蜀贼已至,全军备战!”
http://www.rulianshi.net/sanguowangyebupianan/484967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于是建于高处的烽火台,求援的烽火一处两处、接二连三燃起,求援的号角亦被吹响。
按常理而言,烽火台的设置都是数里、十数里才有一座。
但由于此间山雾厚重,潘濬为了保险起见,在十余里间设下烽火台十余座,几乎每里就有一座。
每座烽火台,派有十数士卒专司管理,一旦某台发现敌情,就立即以烽火向邻台报警。
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如此台台相连,烽烽相传,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狼烟为信号。
最后,信号可以直达巫县。
而巫县一旦发生战事,同样可以依靠大江下游的数百座烽火台,把敌情依次传递到秭归、夷陵。
各地主将再根据烽火狼烟所示敌情,决定是否要派人支援,要派多少人去支援。
但如今是大雾天,烽火的作用被削弱,为了快速传递军情,吴军不得不以号角作为辅助。
听到虎跳涧求援号角后,下一座烽火台里的斥候,先是吹响号角向下一座烽火台示警,把下一座烽火台的将士唤到近前。
其后再离开烽燧,徒步往吹响号角的上一座烽火台行去,以观察烽火狼烟所示敌情如何,然后再回到自己所属的烽火台上,燃起同样形态的狼烟烽火。
当烽火狼烟点起的时候,下一座烽火台的燧卒已赶至可以看清信号的地方,辨清信号后,迅速回到所属烽火台向别处传递信号。
大约两刻钟过去。
山壑鸟兽惊,林间松涛沸。
烽火、号角十余里间不绝耳目。
深涧关沿线,吴军将校收到信号之后,根据自己阵前敌情,陆陆续续向虎跳涧派出援军。
事实上,傅佥行动的同时,深涧关沿线十余里范围内,四五座营地的数千汉军,全部在对涧水以东的吴军发动了或强或弱的进攻。
想让敌人无法判断哪里是主攻,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动起来,如此一来,敌人就只能靠猜。
尤其是在大雾、密林等诸多因素形成的战争迷雾里。
吴军想知道汉军主力究竟在哪,只能靠战场嗅觉。
如此一来,局部战场的主动权,基本就掌控在作为进攻方的汉军手中了。
徐忠、孙规二人皆是沙场老将,战场嗅觉其实不错,交战不久便能敏锐察觉到,他们遇到了汉军大将带领的精锐部曲。
这为他们保住虎跳涧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援军源源不断向虎跳涧赶来。
深涧关前,张固、雷布二将同样指挥将士向东进击。
由于这里是深涧关正关所在,也是十余里间最易渡、最能把兵力铺展开的地方。
对岸吴军即使收到了上游传来的求援信号,轻易也不敢胡乱支援,尤其在张固、雷布二将指挥下,汉军发动的攻势同样不弱。
虎跳涧前。
吴军燃起烽火后,傅佥已经收到了来自对岸的军情。
得知沿线吴军正陆续往虎跳涧赶来,傅佥仍指挥将士架桥东渡,汉军攻势分毫不减。
傅佥本部精锐自天子亲征以来可以说是常胜之师,未尝一败,虽屡屡减员,但是得天子关照,补进来的将士也多是悍兵劲卒,作战如何勇猛自不必多提。
奈何此处战场实在狭窄,而徐忠与孙规二将战心坚定。
即使汉军先登敢死已经在吴人阵地上站稳了阵脚,迎上来的吴军却一波接着一波,前赴后继,不惜代价也要把汉军赶回涧水。
汉军踩桥增援的速度,确实比不上吴军增援之速,于是汉吴二军就在涧水以东的吴军阵地前,开始了艰苦的鏖战。
傅佥虽欲身先士卒,但今时已不同于天子刚刚亲征之时,他作为前部督,掌一军生死,在战局还不甚明朗的情况下,不可能贸然上场去与吴军短兵相接。
孙坚、夏侯渊这些人怎么死的,造成了多坏的影响,他再清楚不过。
不过虽看不见对岸情状,傅佥仍然从往来奔走的亲兵口中得知了对岸战局情势如何,也从被擒到自己身前的俘虏身上得知了不少关键讯息。
“徐忠、孙规?当年随吕蒙夺下荆南四郡的就是他们吧?”
“是!”俘虏惊惧,不敢仰视。
傅佥皱眉。
这两人他知道,不是什么名将,但一个是孙权宗亲,一个孙权外戚,对孙权的忠心不必多言。
“难怪对岸吴贼如此坚挺,也难怪其他各处关卡的吴贼,会源源不断支援过来。”
当年夷陵一战,孙桓困守孤城,大汉本欲围点打援,众多吴将纷纷请命,让陆逊支援孙桓,而陆逊却坚决不发一兵。
狻猊铜面之下,傅佥神色毅然:
“孙权只有一个陆逊。
“今日之战,胜机又多两成!”
话虽如此,大汉想直接从徐忠、孙规二将手中夺下虎跳涧险隘,难度仍然很大。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大汉只占大雾的天时,而地利在吴在不汉,人和也就是双方士气,相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攻下一座险关,以正取胜只有两种办法。
一个是不惜代价,以命换命。
一个就是以时间换空间,靠后勤来拖死对面。大汉粮道顺流,吴军粮道逆流,双方后勤补给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区区一座深涧关,还不至于让大汉不惜代价攻取。
而大汉的战略目标,是全据三峡之险,在荆交诸郡县响应后,甚至可以尝试取下江陵,把孙权赶回湘水以东,这就需要依靠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以时间换空间同样并不可取。
如此,唯有出奇。
所谓『守正出奇』,在奇兵发动致命一击前,仍需正兵抗住战线,把敌人全部调动起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左支右绌不能相顾,以此为奇兵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所以,即使傅佥已经与天子及陈到等人设下了破敌之策,想让奇兵能做到一击必杀,还是需要『守正』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战争的残酷便是如此了。
不论傅佥平素里如何爱兵如子,视若手足,在这一刻,他心里没有吝惜将士性命的想法,有的只是为达成目的不惜代价的果决。
时间流逝,雾气渐散。
傅佥亲自擂动战鼓为将士助威。
涧水东岸。
徐忠、孙规两名吴将已经被汉军的生猛杀得有些发怵。
“这样一味死守不是办法!
“我带人冲过去一探蜀军虚实!
“看看究竟是谁在对岸统兵!”
孙规停下手中动作,对着远处同样已经披甲上阵、奋勇当先的徐忠大喊起来。
原本专心作战的徐忠闻声分心。
就在此时,他身前一名汉军甲士突然大吼一声自阵线前突,手中长矛奋力往徐忠面额一捅。
徐忠陡然一惊,几乎忘记格挡。
好在身周亲兵不是吃干饭的,齐齐横刀刺矛为他挡住这致命一击,他才将将保住性命。
一阵虚惊。
徐忠退走,振甲趋至孙规近前:
“你刚说什么?!”
孙规重复了一遍,又道:
“能来的援军都来了,对岸蜀军攻势分毫不减!
“一味死守不是办法,我带人冲过去一探蜀军虚实,看看究竟是谁在对岸统兵!
“我怀疑…对岸蜀军根本就不是所谓佯攻,而是蜀军主力!潘太常被蜀军骗了!
“我去对岸探一探,万一对岸就是蜀军前部督傅佥指挥,恐怕得向潘太常求援才行!”
徐忠闻言思索片刻,颔首同意。
蜀军士气太盛,攻势太猛,吴军虽据关守险,将士伤亡依旧比蜀军多出三四成不止。
如此情形,对岸是蜀军主力的可能性很大。
“只能如此了!
“再这样僵持下去,恐怕虎跳涧要守不住了!”
孙规得令。
于是率亲军离开前线,到后方整械休整片刻。
之后集中坚甲利矛、强弓硬弩于一处,亲自带领一支精锐甲士从汉军阵线末端撕开了一道缺口,冲上了汉军的竹桥。
徐忠赶忙率本部精锐堵了上去,为孙规殿后。
竹桥之上,向前补线的汉军将士显然没料到吴军竟能冲上桥来,仓促迎战,很快不敌,落水者有之,撤足倒退者有之。
孙规身先士卒,剽悍无比,很快便将战线推至涧水正中,一刀将一名汉军甲士格入涧水,忽闻身后亲兵传来一声惊呼。
“将军,看!”
孙规抬眸一望。
却见一面赤底金字的『傅』字将纛倒映在他眼底。
将纛正中,更有一头黑金二色的饕餮正对他张开血盆大口。
“当真是傅佥?!”孙规错愕。
就在此时,他才陡然惊,将纛之下,一道面覆野兽铜面,看不清是人是鬼的伟岸身影正弯弓搭箭,朝他眉心瞄来。
孙规瞳孔剧颤,瞬间出了一身冷汗,终于在本能的驱使下,径直投入溪涧当中。
吴人素来善水。
当年凌统逍遥津一役为孙权殿后,一身甲胄跳入淝水,侥幸得脱。
孙规也不例外。
跳入涧水之后,他先是掏出腰间匕首,从容地在水底割开了捆绑甲胄的结绳,而后潜至下游十余步外,才探头从涧水东畔登陆。
结果这一探,差点被守岸的吴军士卒以为是潜水的汉军以弩射杀,幸好凭一口吴语喝令大骂,向那群士卒道出自己的身份,才终于没有闹出被自己人射死的乌龙。
“果然是傅佥本人在这里!”孙规气喘吁吁。
徐忠皱眉不已:“傅佥本人…他带了多少人来,能看清吗?!”
孙规犹豫回忆片刻,道:“漫山遍野!恐怕万人不止!”
徐忠一愣,咬牙道:
“先烽火易色,再遣人把此间情况一一具告潘太常!”
“好!”
不多时,代表敌袭规模超过万人的烽火狼烟被点燃。
半个时辰过去,战斗未尝停止。
汉军不断东渡,列阵如山如墙。
吴军倒下一波又一波,冲上来一轮又一轮。
汉军虽然损失不小,吴军更已被杀得生畏,到最后干脆放弃了阻击汉军登陆,转而依靠着鹿角、壕沟等工事打起了阻击。
至于此时,雾气已经全部消散。
傅佥唤来李球:
“文琪,此间战事便交与你了。
“我与賨人首领约定,我要亲率本部去鹰愁涧接应他们。”
庲降都督之侄毅然颔首:
“都督放心吧,这里不会出什么茬子的!”
北方六七里外。
鹰愁涧。
此处吴军同样遭遇了汉军突袭。
汉军虽然来势汹汹,架桥来袭,但是这里的涧水湍急无比,水中更是怪石嶙峋,比下游虎跳涧险峻不知几许。
蜀军根本无法强渡,并没能对此间吴军造成丝毫威胁。
于是同样曾随吕蒙、徐忠、孙规等人夺下荆南四郡的吴将鲜于丹召来参军:
“此间既已无事,徐忠、孙规虎跳涧那里还需要增援,你再派三百人去援助!”
“可是将军,我们这里也只有一千二百人了!”那参军神色忐忑,有些害怕这里会出事。
下游虎跳涧燃起狼烟,示有来敌万人以上,他们几个时辰内,已经派了八九百人往援。
鲜于丹咬牙:
“此涧飞鹰难渡,蜀人根本没有机会架桥过来,唯望涧兴叹而已!不要诒误了军机!
“万一虎跳涧不保,难道我们还有退路吗?!
“鹰愁涧就是最后一关了,再往北走,当真就是悬崖峭壁,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够从那里突破!
“即使有,也不过是狸奴小犬三两只,不足为惧!”
那参军闻言,思索片刻后领命而去,不多时,又三百吴军往虎跳涧驰援而去。
江畔。
滟滪关。
潘濬登高远望。
烽火绵延不绝。
汉军水师还没有出现。
虎跳涧狼烟燃起,示万敌来袭。
潘濬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蜀军水师迟迟未至。
万一自己预料错了。
万一蜀军主力当真在深涧关?
是不是…该举兵北援深涧关?
“将军,快看!”忽然,邓玄之以手往江心一指。
潘濬抬眸一望。
却见汉军舟船,破雾而来!
潘濬忐忑的心瞬间安定,向深涧关增援的念头也一瞬间打住:“蜀贼已至,全军备战!”
http://www.rulianshi.net/sanguowangyebupianan/484967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