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42章 科研缺玻璃,教育局批 20 元

第42章 科研缺玻璃,教育局批 20 元

    村小学后院空地上;

    几个半大孩子围着木箱蹲成圈,脑袋凑一起盯着里面刚冒芽的黄豆。陆星辰攥着小本子,眉头皱得紧——豆芽刚冒头就蔫了好几根,缺玻璃做恒温箱,温度根本控不住。“星辰,再这么蔫下去,下周没法跟老师交差了。”

    小胖挠挠头,手指戳了戳木箱里的湿纱布,“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软了,是不是天太冷?”陆星辰点头,翻开本子指给大家看:“查资料说豆芽发芽要 25度左右,现在早晚温差大,没恒温箱不行。”

    “可玻璃要凭票买,咱们哪有票?”另一个同学小声说,“我娘上次补窗户,跑三趟供销社都没买到。”

    几个孩子瞬间没了精神。这“小小科研小组”是陆星辰牵头的,本想培育豆芽送学校食堂省黄豆,现在就差玻璃做恒温箱盖子,眼看要半途而废,谁都不甘心。放学路上,陆星辰磨磨蹭蹭,满脑子都是玻璃的事。

    回到家见苏瑶在院子晒药材,赶紧跑过去:“娘,我们科研小组培育豆芽,缺玻璃做恒温箱,没玻璃豆芽长不好,可玻璃要凭票,能买到吗?”苏瑶停下活,蹲下来看儿子急红的脸:“玻璃不好买,得有单位证明。

    你们要多少?”“大概这么大。”陆星辰用手比划,“裁成 10厘米见方的小块,盖在木箱上做恒温箱,豆芽发芽快还不容易蔫。我们想送食堂,能省 10斤黄豆呢!”苏瑶暗忖:娃们肯动脑筋又肯下力,咋能让一块玻璃绊住?她琢磨着,县教育局说不定能批专款。

    “走,娘带你去县教育局问问。”

    苏瑶擦干手,进屋换了件干净褂子,从抽屉拿张纸写了简单申请。

    母子俩第二天一早就去县城。教育局在栋旧办公楼里,走廊飘着墨水味。苏瑶找到局长办公室,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洪亮的声音。苏瑶推开门,见张局长坐在桌前看文件,赶紧递上申请:“张局长您好,我是红旗村苏瑶,这是我儿子陆星辰。他们学校成立‘小小科研小组’,想培育豆芽送食堂省粮食,缺玻璃做恒温箱,想申请专款买玻璃。”

    张局长放下笔,接过申请看了看,又看向陆星辰:“小朋友,你们培育豆芽能省多少粮食?恒温箱一定要用玻璃吗?”星辰咧着嘴:“张爷爷,我们掐算过,一回能发 5斤豆芽,够全校喝顿汤,能省下 10斤黄豆。没玻璃罩着,温度忽高忽低,豆芽全瘫成鼻涕似的,那才叫糟蹋粮食!”“哦?还会算账。”

    张局长笑了,“想法很好,既锻炼动手能力又省粮食,该支持。”他点头想了会儿,拿笔在申请上签字:“行,批 20元专款,去财务科领钱开证明,去供销社买玻璃。记住钱要花在

    刀刃上,别浪费。”陆星辰高兴得跳起来:“谢谢张爷爷!我们肯定好好做实验,培育最好的豆芽!”领了钱,苏瑶带陆星辰去供销社。

    拿着教育局的证明,王主任很痛快地给了玻璃,还让师傅裁成 10厘米见方的小块。20块花了 18元,剩下的 2元,苏瑶给孩子买了铅笔和作业本。

    回到村,陆星辰赶紧叫科研小组的同学,把玻璃搬到学校后院。娃们摸着透亮的玻璃片,乐得直蹦高,差点把箱子掀翻。“有玻璃了,赶紧做恒温箱!”小胖搓着手跃跃欲试。

    陆星辰点头,从家搬来几块废木板——是之前药厂装修剩下的,他特意留着做实验架。“先用废木板做框架,再把玻璃粘上面当盖子。”他说,“我娘说了,这年头买不到胶水,熬一锅糨糊似的米汤,照样能把玻璃糊得死死的,干了比炕还硬。”

    孩子们分工干活,有的锯木板,有的熬米汤,有的擦玻璃。

    陆星辰负责量尺寸,用铅笔在木板上画线让大家照着锯。小胖力气大,锯木板时脸憋红了,木屑飞一脸也不在乎。“星辰,米汤熬好了,够稠不?”一个女同学端着锅跑过来,锅里的米汤冒着热气,黏糊糊的。陆星辰用筷子搅了搅:“够了,在木板框架上抹层米汤,把玻璃粘上去,干了就结实。”

    孩子们小心抹米汤粘玻璃,怕碰碎。

    陆星辰一边帮忙一边喊:“缝儿对缝儿,米汤抹匀实,省得半夜开胶漏风。”忙活一下午,恒温箱做好了。长方形木箱上面盖着玻璃盖,侧面开个小口方便观察。

    孩子们把之前蔫的豆芽移进去,铺层湿纱布,满心期待等着。接下来几天,陆星辰每天放学都去看豆芽。恒温箱里温度稳定,豆芽长得快,几天就长到一寸长,白白胖胖的看着有食欲。“太好了!长得这么好,肯定能送食堂!”小胖伸手想摸,被陆星辰拦住。“别碰,没成熟碰了容易坏。”

    陆星辰说,“再等两天,摘下来送食堂。”采摘那天,孩子们小心把豆芽从恒温箱里摘出来,装了满满两大竹篮。

    陆星辰提着篮子,带同学们找校长。

    校长抓起一把豆芽,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哎呦,你们这些小鬼头真鼓捣成了?比供销社那蔫了吧唧的强百倍!”“校长,这是我们科研小组的成果,想送食堂让全校同学尝尝。”陆星辰说。

    校长高兴地拍他肩膀:“好!送食堂,今天中午给大家做豆芽汤!”中午,食堂大锅里飘出豆芽汤的香味。同学们排队打饭,每人碗里都有一勺,脆嫩的豆芽配着淡盐味,好吃极了。“这豆芽真好吃,是咱们自己培育的?”

    有同学问。“对,陆星辰他们科研小组培育的,以后还能经常吃。”

    下

    午,校长写了封感谢信贴在药厂门口,上面写:“红旗村小学‘小小科研小组’,娃娃们晓得省口粮,就是给国家省力气!再小也是顶梁柱,该夸!”乡亲路过都围过来看,有的还念给孩子听。

    李寡妇笑着说:“星辰这孩子真能干,学习好还会搞科研,以后肯定有出息。”二柱子也说:“咱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从小知道节约粮食,以后能为国家做贡献。”苏瑶看着感谢信,心里满是欣慰。

    晚上陆战野回来,听说这事高兴地说:“星辰这孩子,越来越像你,遇事不慌还会想办法。”“都是孩子自己努力。”苏瑶笑,“以后多支持他们搞科研,说不定还能培育更好的东西。”

    陆星辰和同学还在改进恒温箱,发现米汤粘的玻璃时间长了容易开胶,想找其他办法加固。

    想起在药厂看到的树脂,问苏瑶能不能用。苏瑶笑:“树脂是工业品,不能随便用。不过用布条蘸米汤贴在玻璃和木板接口处,能更结实。”孩子照苏瑶说的做,果然加固了恒温箱。他们还计划培育小青菜、蘑菇,想以后给食堂提供更多蔬菜。

    这天晚上,陆星辰在日记本上写:“今天全校同学都喝到我们培育的豆芽汤,大家都开心。以后要继续努力,搞更多科研项目,帮学校省粮食,为国家做贡献。”

    苏瑶走进房间,见儿子认真写字的样子,悄悄退了出去。

    http://www.rulianshi.net/qilinghouchiguameirenkeyanbaofuyangzaiji/486104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