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 章 圣人之言如何解释,也是要分情况的!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啧啧,这盖老爷子学问是真扎实,可惜脑子被框住了。)
林平安拱手赞道:“盖老果然博闻强识,晚辈佩服,佩服!”
他先捧了一句,随即话锋陡然一转道:“不过,盖老先生说了这么多,引用的都是董仲舒、郑玄、何晏、皇侃等诸位先贤的见解!”
“晚辈想问,他们哪位是亲眼见过孔圣人,亲耳听过他老人家讲课的?”
“你!”盖文达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脸色涨红道:“强词夺理!圣人之言,微言大义,后人阐发,乃是传承道统!”
“是是是,传承道统,晚辈明白。”林平安从善如流地点点头,然后看了一眼王玄策问道。
“那敢问盖老,若孔圣人活到今天,看到我这弟子,一个九岁的流民之子,挣扎于温饱,见识过生死,他会如何向我这弟子解释,既来之,则安之?”
“是会像您这样,引经据典,大谈季氏与仁德,还是会像我这弟子所理解的那样,用最直白、最贴近他生活的方式理解,到了这里,就安心住下,努力活下去?死了便安息埋葬在这里?”
“这……”盖文达一时语塞,他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圣人之言,向来是高悬于庙堂之上,用于治国平天下,何曾需要俯就一个流民童子的认知?
林平安见他不言,接着道:“还有那君子不重则不威,您说君子要庄重,可孔子他老人家还说过“吾与点也”,赞赏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洒脱自在。”
“这庄重吗?若按字面意思,我弟子理解成下手要重,虽然粗俗,但用在对付刚才那种欺凌弱小的恶仆身上,是不是比空谈庄重威仪,更有效?”
盖文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平安:“你……你这是诡辩!亵渎!圣人之言,岂能与市井斗殴相提并论!”
“诶,老先生别急嘛!”林平安摆手,继续说道:“咱们再举个例子,《论语》里说以德报怨,老先生肯定认为是说要用德行感化仇敌,对吧?”
“自然如此!此乃圣贤胸怀!”盖文达深以为然的点头。
“那请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又作何解?”林平安立刻抛出一句,眼睛眨巴着,像个好奇的学生。
“这“直”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公正的回报”?别人打我一拳,我是不是可以直接打回去?这算不算遵循圣人之道?”
“总不能用脸去感化别人的拳头吧?那到底是以德报怨对?还是以直报怨对?圣人到底想让我们怎么做?还是说他老人家的话,也需要看情况?”
他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一个个套娃,把盖文达绕了进去。
盖文达张口结舌,他发现无论自己支持哪一种说法,都会被林平安用另一句来反驳。
圣人之言,在这些具体的、甚至有些刁钻的情景下,似乎变得有些自相矛盾!
盖文达脸色由红转白,手指着林平安,嘴唇哆嗦着,想要驳斥,却发现自己像是撞在了一团棉花上,无处着力。
“你……你……歪理邪说!尽是些哗众取宠之言!”盖文达有些底气不足的训斥道。
林平安见好就收,脸色肃然道:“盖老,晚辈并非要否定所有先贤注解,更非亵渎圣人!只是觉得,学问是活的,是用来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死记硬背、束缚思想的枷锁。”
“圣人因材施教,对不同弟子说不同的话,若他今日在此,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他的解释也定然不同!”
“我教我弟子,首要的是让他明白如何在世间立足,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心存良善!”
“至于经义微言,待他长大些,有了自己的经历和独自思考能力,自然会去探寻,若一味强求他此刻便理解您所说的“煌煌正道”,这与囫囵吞枣、刻舟求剑何异?”
盖文达怔怔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这个言辞犀利、思维跳脱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个眼神清澈、带着野性与韧劲的孩子,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一生恪守经典,从未有人敢如此质疑,也从未有人从这样一个“实用”甚至“生存”的角度来解读圣人之言。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道心有些动摇。
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林平安一眼,又复杂地看了一眼王玄策,然后步履蹒跚地离开了。
小兕子和李治看着盖文达离去的身影,又看看一脸“我只是实话实说”的林平安,只觉得姐夫实在是太厉害了,竟然能把盖老夫子说得哑口无言。
王玄策更是目光灼灼,满脸崇拜地看着自己的师父,师父说的“学问要用于实处”,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盖文达离开后,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了那名引着盖文达前来、此刻显得有些局促的少年身上。
这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他连忙上前几步,朝林平安、李治、小兕子等人郑重地一一行礼,接着说道。
“在下裴行俭,方才见课堂喧闹,恐生事端,故才去请了盖师前来,若有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裴行俭?!
林平安听到这个名字,双眼骤亮。
(裴行俭!未来的名将啊!苏定方的徒弟,文武双全,平定西域的牛人!这可是潜力股中的绩优股!)
林平安一个箭步就上前握住了裴行俭的手:“哎呀呀!原来是裴兄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
裴行俭有些手足无措,一脸困惑和尴尬:“长安侯,您认识在下?”
他搜肠刮肚,确定两人是第一次见,这久仰大名从何谈起?
“诶!神交已久,神交已久!”林平安拍着裴行俭的手背,微笑说道。
“我早就听闻裴兄弟勤奋好学,乃是我大唐年轻一辈的楷模!今日有幸相遇,定要好好亲近亲近!”
见他对裴行检如此热情,把旁边的小兕子和李治还有王玄策看得是一愣一愣的。
裴行俭被林平安这连捧带拉,弄得晕晕乎乎,还没想明白这“神交”是怎么个交法,就听林平安热情地发出邀请。
“相请不如偶遇!走走走,裴兄,咱们一起去醉月楼,我请客!务必赏光!”
小兕子和李治一听要去醉月楼,顿时兴奋的不行。
裴行俭本想推辞,他与林平安素无交集,对方又是侯爷,身份悬殊,加之刚才场面尴尬,实在不好意思叨扰。
但林平安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一边拉着他,一边招呼着三个小的,兴冲冲地就朝外走去。
http://www.rulianshi.net/lierduxinwohuanggaoyangzhuifuleikuang/489889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林平安拱手赞道:“盖老果然博闻强识,晚辈佩服,佩服!”
他先捧了一句,随即话锋陡然一转道:“不过,盖老先生说了这么多,引用的都是董仲舒、郑玄、何晏、皇侃等诸位先贤的见解!”
“晚辈想问,他们哪位是亲眼见过孔圣人,亲耳听过他老人家讲课的?”
“你!”盖文达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脸色涨红道:“强词夺理!圣人之言,微言大义,后人阐发,乃是传承道统!”
“是是是,传承道统,晚辈明白。”林平安从善如流地点点头,然后看了一眼王玄策问道。
“那敢问盖老,若孔圣人活到今天,看到我这弟子,一个九岁的流民之子,挣扎于温饱,见识过生死,他会如何向我这弟子解释,既来之,则安之?”
“是会像您这样,引经据典,大谈季氏与仁德,还是会像我这弟子所理解的那样,用最直白、最贴近他生活的方式理解,到了这里,就安心住下,努力活下去?死了便安息埋葬在这里?”
“这……”盖文达一时语塞,他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圣人之言,向来是高悬于庙堂之上,用于治国平天下,何曾需要俯就一个流民童子的认知?
林平安见他不言,接着道:“还有那君子不重则不威,您说君子要庄重,可孔子他老人家还说过“吾与点也”,赞赏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洒脱自在。”
“这庄重吗?若按字面意思,我弟子理解成下手要重,虽然粗俗,但用在对付刚才那种欺凌弱小的恶仆身上,是不是比空谈庄重威仪,更有效?”
盖文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平安:“你……你这是诡辩!亵渎!圣人之言,岂能与市井斗殴相提并论!”
“诶,老先生别急嘛!”林平安摆手,继续说道:“咱们再举个例子,《论语》里说以德报怨,老先生肯定认为是说要用德行感化仇敌,对吧?”
“自然如此!此乃圣贤胸怀!”盖文达深以为然的点头。
“那请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又作何解?”林平安立刻抛出一句,眼睛眨巴着,像个好奇的学生。
“这“直”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公正的回报”?别人打我一拳,我是不是可以直接打回去?这算不算遵循圣人之道?”
“总不能用脸去感化别人的拳头吧?那到底是以德报怨对?还是以直报怨对?圣人到底想让我们怎么做?还是说他老人家的话,也需要看情况?”
他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一个个套娃,把盖文达绕了进去。
盖文达张口结舌,他发现无论自己支持哪一种说法,都会被林平安用另一句来反驳。
圣人之言,在这些具体的、甚至有些刁钻的情景下,似乎变得有些自相矛盾!
盖文达脸色由红转白,手指着林平安,嘴唇哆嗦着,想要驳斥,却发现自己像是撞在了一团棉花上,无处着力。
“你……你……歪理邪说!尽是些哗众取宠之言!”盖文达有些底气不足的训斥道。
林平安见好就收,脸色肃然道:“盖老,晚辈并非要否定所有先贤注解,更非亵渎圣人!只是觉得,学问是活的,是用来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死记硬背、束缚思想的枷锁。”
“圣人因材施教,对不同弟子说不同的话,若他今日在此,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境,他的解释也定然不同!”
“我教我弟子,首要的是让他明白如何在世间立足,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心存良善!”
“至于经义微言,待他长大些,有了自己的经历和独自思考能力,自然会去探寻,若一味强求他此刻便理解您所说的“煌煌正道”,这与囫囵吞枣、刻舟求剑何异?”
盖文达怔怔地站在那里,看着眼前这个言辞犀利、思维跳脱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个眼神清澈、带着野性与韧劲的孩子,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一生恪守经典,从未有人敢如此质疑,也从未有人从这样一个“实用”甚至“生存”的角度来解读圣人之言。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道心有些动摇。
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林平安一眼,又复杂地看了一眼王玄策,然后步履蹒跚地离开了。
小兕子和李治看着盖文达离去的身影,又看看一脸“我只是实话实说”的林平安,只觉得姐夫实在是太厉害了,竟然能把盖老夫子说得哑口无言。
王玄策更是目光灼灼,满脸崇拜地看着自己的师父,师父说的“学问要用于实处”,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盖文达离开后,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了那名引着盖文达前来、此刻显得有些局促的少年身上。
这少年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他连忙上前几步,朝林平安、李治、小兕子等人郑重地一一行礼,接着说道。
“在下裴行俭,方才见课堂喧闹,恐生事端,故才去请了盖师前来,若有唐突之处,还望海涵。”
裴行俭?!
林平安听到这个名字,双眼骤亮。
(裴行俭!未来的名将啊!苏定方的徒弟,文武双全,平定西域的牛人!这可是潜力股中的绩优股!)
林平安一个箭步就上前握住了裴行俭的手:“哎呀呀!原来是裴兄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
裴行俭有些手足无措,一脸困惑和尴尬:“长安侯,您认识在下?”
他搜肠刮肚,确定两人是第一次见,这久仰大名从何谈起?
“诶!神交已久,神交已久!”林平安拍着裴行俭的手背,微笑说道。
“我早就听闻裴兄弟勤奋好学,乃是我大唐年轻一辈的楷模!今日有幸相遇,定要好好亲近亲近!”
见他对裴行检如此热情,把旁边的小兕子和李治还有王玄策看得是一愣一愣的。
裴行俭被林平安这连捧带拉,弄得晕晕乎乎,还没想明白这“神交”是怎么个交法,就听林平安热情地发出邀请。
“相请不如偶遇!走走走,裴兄,咱们一起去醉月楼,我请客!务必赏光!”
小兕子和李治一听要去醉月楼,顿时兴奋的不行。
裴行俭本想推辞,他与林平安素无交集,对方又是侯爷,身份悬殊,加之刚才场面尴尬,实在不好意思叨扰。
但林平安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一边拉着他,一边招呼着三个小的,兴冲冲地就朝外走去。
http://www.rulianshi.net/lierduxinwohuanggaoyangzhuifuleikuang/489889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