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丧籽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晨雾漫过桑林时,苏辞在陶灯的灰烬里捡出那颗桑籽。
籽壳上沾着银砂烬,像落了层碎星。她把桑籽放在掌心,指尖的温度让壳上的霜气慢慢化了,露出底下深褐的纹路,像极了柳先生眼角那道疤。
“埋了吧。”阿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是昨夜收集的桑芯灯灰烬,“老人们说,沾过血的种子,得埋在向阳的根下才能发芽。”
赵兰正用布擦拭断成两截的红绳,闻言抬头望了眼东边的天色,雾里渗进点金红,像桑花刚绽时的颜色:“就埋在那棵老桑树下吧,柳先生昨晚靠过的地方,土是暖的。”
老桑树的树干上,还留着柳先生倚过的痕迹——块树皮被体温焐得比别处深些,渗出些黏黏的树胶,像凝固的泪。苏辞蹲下身,指尖刨开带着湿气的泥土,土粒里混着细碎的银砂,是昨夜桑芯灯燃尽后落下的。
桑籽刚触到湿土,突然滚了滚,壳上的银砂烬融进土里,竟冒出丝极细的绿芽,像谁用针尖挑着点春光。
“这就发芽了?”赵兰凑过来,断绳从指间滑落,掉进土里,“才一夜啊。”
阿禾把灰烬撒在周围,轻声道:“柳先生的血养了它半年,桑芯灯的火又催了它一夜,怕是早就等不及要钻出来了。”
正说着,雾里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不是靴底碾过枯枝的脆响,是布履踏在草叶上的闷声,混着木杖点地的“笃笃”声。苏辞猛地抬头,看见雾中站着个穿灰布道袍的人,竹杖顶端缠着圈褪色的蓝布,和柳先生当年常穿的那件道袍颜色一样。
“柳先生让我来取样东西。”那人的声音裹在雾里,有些发飘,他抬起竹杖,指向老桑树的树洞,“他说,洞里有个木盒,麻烦姑娘们取一下。”
赵兰下意识摸向腰间的短刀,却被苏辞按住。她注意到那人道袍的袖口磨出了毛边,针脚是柳先生惯用的“十字缝”——每道针脚都像个小小的“十”字,据说这样缝出来的布,耐得住桑林的潮气。
树洞里果然藏着个桐木盒,锁是桑木做的,形状像片桑叶。苏辞用指甲抠了抠锁孔,里面竟嵌着颗桑籽,和她刚埋的那颗纹路一模一样。籽壳一触即碎,露出里面卷着的纸条。
“桑籽破土时,让灰衣道长带你们去‘听风崖’。”字迹是柳先生的,只是末尾多了个小小的符号——像片被虫蛀过的桑叶,缺了个角。
灰衣道长接过木盒,竹杖在地上顿了顿,雾突然就散了些,露出他脚边的东西——双布鞋,鞋底纳着桑枝纹,鞋头沾着新鲜的桑汁,显然是刚从桑林深处走出来的。“柳先生说,到了听风崖,就知道桑籽为什么这么急着发芽了。”
他转身往桑林深处走,竹杖点过的地方,雾就退开寸许,露出底下泛着绿光的草叶。苏辞攥着那颗已经扎根的桑籽,突然发现掌心的纹路与籽壳上的纹路慢慢重合,像有根看不见的线,把她们和那片藏在雾后的山崖缠在了一起。
走到桑林边缘时,赵兰突然停住脚,指着道长的背影:“你们看他的道袍后襟。”
灰布上,用银砂绣着个极小的“烬”字,针脚歪歪扭扭,像初学刺绣的人绣的。可那银砂的光泽,和昨夜“烬”的铁莲花上的,一模一样。
苏辞低头看掌心的桑籽,绿芽已经长到半寸长,芽尖顶着点银白,像极了柳先生左眼角凝结的血珠。风从崖的方向吹过来,带着股清苦的草木气,老桑树上的红绳被吹得绷紧,断口处的纤维散开,像只张开的小手,在晨光里轻轻招摇。
阿禾突然指着东边的雾:“看,那是什么?”
雾被风撕开道口子,露出听风崖的轮廓。崖顶似乎有团黑影在动,像只巨大的鸟,翅膀展开时,能遮住半片晨光。灰衣道长的竹杖突然加快了节奏,“笃笃”声里混着些微的颤音,像在催促,又像在害怕。
苏辞把桑籽塞进怀里,感觉到它在发烫,绿芽隔着布料顶了顶她的皮肤,像在说“快些”。赵兰重新系好断绳,结打得格外紧,红绳在腕间勒出道浅痕,像道护身符。
雾彻底散开时,她们才看清,灰衣道长的竹杖顶端,蓝布下裹着的不是木芯,是截桑木——断面还很新,凑近了闻,能嗅到淡淡的血腥味,混着桑花蜜的甜。那截桑木上,刻着个未完成的“守”字,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道正在流淌的血。
听风崖越来越近,崖顶的黑影也越来越清晰。那不是鸟,是面巨大的幡旗,黑布上用银砂画着朵残缺的桑花,旗杆竟是用整根老桑木削成的,底部埋在土里的地方,正往外渗着银灰色的汁液,和柳先生左眼角流出的一模一样。
灰衣道长突然转过身,竹杖往地上一插,道袍的兜帽滑落下来——他的左脸有道疤,从嘴角划到耳根,疤里嵌着银砂,笑的时候,银砂会跟着闪,像极了昨夜的“烬”。
“柳先生说,你们肯定能认出我。”他抬手摸了摸脸上的疤,指尖触到银砂时,微微发颤,“他还说,桑籽怕晒,让我带你们从崖后的密道走。”
苏辞怀里的桑籽突然剧烈地动了一下,绿芽竟顶破布料钻了出来,芽尖直指崖后的阴影。赵兰的红绳不知何时缠在了竹杖上,断口处的纤维正慢慢与杖身的桑木纹路缠在一起,像在悄悄编织着什么。
阿禾突然指着幡旗:“那桑花的缺角,和柳先生的桑木簪子一模一样。”
是的,簪头那朵桑花,右下角缺了片花瓣,是当年柳先生为了救她,用簪子挡铁莲花时崩掉的。此刻幡旗在风里猎猎作响,缺角的地方被风吹得鼓起,像张正在呼吸的嘴,要把所有靠近的人都吸进去。
灰衣道长已经走进崖后的阴影里,竹杖的“笃笃”声在石壁间撞出回声,听起来竟有了几分欢快。苏辞摸了摸怀里的桑籽,绿芽上的银白越来越亮,像沾了晨露。她突然想起柳先生说过的话——桑籽破土时,最先顶破的不是壳,是埋着它的那颗心。
崖顶的风突然变了向,幡旗上的桑花缺角对着她们的方向,银砂在晨光里亮得刺眼。苏辞拉着赵兰和阿禾跟上去,脚刚踏进阴影,就听见身后传来“咔”的轻响——是那颗刚埋下的桑籽,竟在瞬间长到半尺高,枝叶间缠着根红绳,正是赵兰掉落的那截断绳。
道长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笑意:“柳先生说,这密道里,藏着他欠你们的答案。”
密道的石壁上渗着水珠,水珠里映出细碎的银砂,像无数只眼睛。苏辞的指尖抚过石壁,突然感觉到些微的震动,像有什么东西正在地底苏醒。怀里的桑籽顶得更厉害了,绿芽已经抽出嫩叶,叶面上的纹路,竟与柳先生留在陶灯上的字迹重合在一起。
走到密道中段,石壁突然凹陷出个龛位,里面放着个琉璃瓶,瓶底沉着朵完整的桑花,花瓣上的银砂正在游动,像活的。灰衣道长停下脚步,竹杖往龛位旁一靠,道袍的袖子扫过瓶身,桑花突然绽放,露出花芯里的东西——是半枚桑木簪,和苏辞手里的那半正好能拼在一起。
“这是‘烬’的半枚。”道长的声音低了些,“当年柳先生把簪子劈成两半,他拿了半枚去养毒,柳先生留了半枚养血。”
苏辞把自己的半枚簪子掏出来,拼在一起时,断裂处的木纹严丝合缝,像从来没分开过。只是拼合的刹那,簪身突然冒出银灰色的光,映得密道里的水珠都成了银色,光里浮出些模糊的影子——有柳先生在桑林里刻簪子的样子,有“烬”在矿洞里淬毒的样子,还有两个少年在桑树下分食桑果的样子,那时他们的脸上都还没有疤。
“原来他们……”阿禾的声音发颤,“原来他们是一起长大的。”
道长点点头,竹杖轻轻敲了敲石壁:“柳先生说,桑花结果前,总要经历场风雨。他和‘烬’,就是那朵花上的两瓣,谁也离不开谁。”
话音刚落,密道深处传来“轰隆”声,像是有巨石滚落。苏辞怀里的桑苗突然剧烈摇晃,叶片指向更深处,那里的黑暗浓稠得像墨,隐约能看见光点在闪烁,像无数颗桑籽正在破土。
灰衣道长抓起琉璃瓶,塞进苏辞手里:“走,柳先生在尽头等我们。他说,等桑花合璧,就该让银砂归土了。”
他的竹杖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桑木芯,芯里嵌着张字条,是柳先生的笔迹:“桑籽既已发芽,便让旧事跟着银砂一起化了吧。”
苏辞握紧琉璃瓶,簪子在掌心发烫。密道尽头的光点越来越近,竟都是桑芯灯的火光,一盏盏悬在洞顶,像条通往天上的路。赵兰的红绳不知何时接好了,在火光里红得发亮,缠着她和阿禾的手腕,也缠着苏辞的,像条血脉,把三个人的影子连在一起,投在石壁上,随着火光晃动,像朵正在绽放的桑花。
崖顶的幡旗还在猎猎作响,只是此刻听来,竟不像嘶吼,反倒像声悠长的叹息。苏辞突然明白,柳先生让她们来听风崖,不是为了揭晓什么答案,而是为了让她们看见——有些伤疤,早在发芽时就已结出了温柔的果;有些对立,本就是同根生的两半。
桑苗的叶子在怀里轻轻蹭着她的皮肤,像在提醒:往前走吧,前面有光,有等待,还有埋在土里,却终将破土的希望。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籽壳上沾着银砂烬,像落了层碎星。她把桑籽放在掌心,指尖的温度让壳上的霜气慢慢化了,露出底下深褐的纹路,像极了柳先生眼角那道疤。
“埋了吧。”阿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是昨夜收集的桑芯灯灰烬,“老人们说,沾过血的种子,得埋在向阳的根下才能发芽。”
赵兰正用布擦拭断成两截的红绳,闻言抬头望了眼东边的天色,雾里渗进点金红,像桑花刚绽时的颜色:“就埋在那棵老桑树下吧,柳先生昨晚靠过的地方,土是暖的。”
老桑树的树干上,还留着柳先生倚过的痕迹——块树皮被体温焐得比别处深些,渗出些黏黏的树胶,像凝固的泪。苏辞蹲下身,指尖刨开带着湿气的泥土,土粒里混着细碎的银砂,是昨夜桑芯灯燃尽后落下的。
桑籽刚触到湿土,突然滚了滚,壳上的银砂烬融进土里,竟冒出丝极细的绿芽,像谁用针尖挑着点春光。
“这就发芽了?”赵兰凑过来,断绳从指间滑落,掉进土里,“才一夜啊。”
阿禾把灰烬撒在周围,轻声道:“柳先生的血养了它半年,桑芯灯的火又催了它一夜,怕是早就等不及要钻出来了。”
正说着,雾里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不是靴底碾过枯枝的脆响,是布履踏在草叶上的闷声,混着木杖点地的“笃笃”声。苏辞猛地抬头,看见雾中站着个穿灰布道袍的人,竹杖顶端缠着圈褪色的蓝布,和柳先生当年常穿的那件道袍颜色一样。
“柳先生让我来取样东西。”那人的声音裹在雾里,有些发飘,他抬起竹杖,指向老桑树的树洞,“他说,洞里有个木盒,麻烦姑娘们取一下。”
赵兰下意识摸向腰间的短刀,却被苏辞按住。她注意到那人道袍的袖口磨出了毛边,针脚是柳先生惯用的“十字缝”——每道针脚都像个小小的“十”字,据说这样缝出来的布,耐得住桑林的潮气。
树洞里果然藏着个桐木盒,锁是桑木做的,形状像片桑叶。苏辞用指甲抠了抠锁孔,里面竟嵌着颗桑籽,和她刚埋的那颗纹路一模一样。籽壳一触即碎,露出里面卷着的纸条。
“桑籽破土时,让灰衣道长带你们去‘听风崖’。”字迹是柳先生的,只是末尾多了个小小的符号——像片被虫蛀过的桑叶,缺了个角。
灰衣道长接过木盒,竹杖在地上顿了顿,雾突然就散了些,露出他脚边的东西——双布鞋,鞋底纳着桑枝纹,鞋头沾着新鲜的桑汁,显然是刚从桑林深处走出来的。“柳先生说,到了听风崖,就知道桑籽为什么这么急着发芽了。”
他转身往桑林深处走,竹杖点过的地方,雾就退开寸许,露出底下泛着绿光的草叶。苏辞攥着那颗已经扎根的桑籽,突然发现掌心的纹路与籽壳上的纹路慢慢重合,像有根看不见的线,把她们和那片藏在雾后的山崖缠在了一起。
走到桑林边缘时,赵兰突然停住脚,指着道长的背影:“你们看他的道袍后襟。”
灰布上,用银砂绣着个极小的“烬”字,针脚歪歪扭扭,像初学刺绣的人绣的。可那银砂的光泽,和昨夜“烬”的铁莲花上的,一模一样。
苏辞低头看掌心的桑籽,绿芽已经长到半寸长,芽尖顶着点银白,像极了柳先生左眼角凝结的血珠。风从崖的方向吹过来,带着股清苦的草木气,老桑树上的红绳被吹得绷紧,断口处的纤维散开,像只张开的小手,在晨光里轻轻招摇。
阿禾突然指着东边的雾:“看,那是什么?”
雾被风撕开道口子,露出听风崖的轮廓。崖顶似乎有团黑影在动,像只巨大的鸟,翅膀展开时,能遮住半片晨光。灰衣道长的竹杖突然加快了节奏,“笃笃”声里混着些微的颤音,像在催促,又像在害怕。
苏辞把桑籽塞进怀里,感觉到它在发烫,绿芽隔着布料顶了顶她的皮肤,像在说“快些”。赵兰重新系好断绳,结打得格外紧,红绳在腕间勒出道浅痕,像道护身符。
雾彻底散开时,她们才看清,灰衣道长的竹杖顶端,蓝布下裹着的不是木芯,是截桑木——断面还很新,凑近了闻,能嗅到淡淡的血腥味,混着桑花蜜的甜。那截桑木上,刻着个未完成的“守”字,最后一笔拖得很长,像道正在流淌的血。
听风崖越来越近,崖顶的黑影也越来越清晰。那不是鸟,是面巨大的幡旗,黑布上用银砂画着朵残缺的桑花,旗杆竟是用整根老桑木削成的,底部埋在土里的地方,正往外渗着银灰色的汁液,和柳先生左眼角流出的一模一样。
灰衣道长突然转过身,竹杖往地上一插,道袍的兜帽滑落下来——他的左脸有道疤,从嘴角划到耳根,疤里嵌着银砂,笑的时候,银砂会跟着闪,像极了昨夜的“烬”。
“柳先生说,你们肯定能认出我。”他抬手摸了摸脸上的疤,指尖触到银砂时,微微发颤,“他还说,桑籽怕晒,让我带你们从崖后的密道走。”
苏辞怀里的桑籽突然剧烈地动了一下,绿芽竟顶破布料钻了出来,芽尖直指崖后的阴影。赵兰的红绳不知何时缠在了竹杖上,断口处的纤维正慢慢与杖身的桑木纹路缠在一起,像在悄悄编织着什么。
阿禾突然指着幡旗:“那桑花的缺角,和柳先生的桑木簪子一模一样。”
是的,簪头那朵桑花,右下角缺了片花瓣,是当年柳先生为了救她,用簪子挡铁莲花时崩掉的。此刻幡旗在风里猎猎作响,缺角的地方被风吹得鼓起,像张正在呼吸的嘴,要把所有靠近的人都吸进去。
灰衣道长已经走进崖后的阴影里,竹杖的“笃笃”声在石壁间撞出回声,听起来竟有了几分欢快。苏辞摸了摸怀里的桑籽,绿芽上的银白越来越亮,像沾了晨露。她突然想起柳先生说过的话——桑籽破土时,最先顶破的不是壳,是埋着它的那颗心。
崖顶的风突然变了向,幡旗上的桑花缺角对着她们的方向,银砂在晨光里亮得刺眼。苏辞拉着赵兰和阿禾跟上去,脚刚踏进阴影,就听见身后传来“咔”的轻响——是那颗刚埋下的桑籽,竟在瞬间长到半尺高,枝叶间缠着根红绳,正是赵兰掉落的那截断绳。
道长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带着笑意:“柳先生说,这密道里,藏着他欠你们的答案。”
密道的石壁上渗着水珠,水珠里映出细碎的银砂,像无数只眼睛。苏辞的指尖抚过石壁,突然感觉到些微的震动,像有什么东西正在地底苏醒。怀里的桑籽顶得更厉害了,绿芽已经抽出嫩叶,叶面上的纹路,竟与柳先生留在陶灯上的字迹重合在一起。
走到密道中段,石壁突然凹陷出个龛位,里面放着个琉璃瓶,瓶底沉着朵完整的桑花,花瓣上的银砂正在游动,像活的。灰衣道长停下脚步,竹杖往龛位旁一靠,道袍的袖子扫过瓶身,桑花突然绽放,露出花芯里的东西——是半枚桑木簪,和苏辞手里的那半正好能拼在一起。
“这是‘烬’的半枚。”道长的声音低了些,“当年柳先生把簪子劈成两半,他拿了半枚去养毒,柳先生留了半枚养血。”
苏辞把自己的半枚簪子掏出来,拼在一起时,断裂处的木纹严丝合缝,像从来没分开过。只是拼合的刹那,簪身突然冒出银灰色的光,映得密道里的水珠都成了银色,光里浮出些模糊的影子——有柳先生在桑林里刻簪子的样子,有“烬”在矿洞里淬毒的样子,还有两个少年在桑树下分食桑果的样子,那时他们的脸上都还没有疤。
“原来他们……”阿禾的声音发颤,“原来他们是一起长大的。”
道长点点头,竹杖轻轻敲了敲石壁:“柳先生说,桑花结果前,总要经历场风雨。他和‘烬’,就是那朵花上的两瓣,谁也离不开谁。”
话音刚落,密道深处传来“轰隆”声,像是有巨石滚落。苏辞怀里的桑苗突然剧烈摇晃,叶片指向更深处,那里的黑暗浓稠得像墨,隐约能看见光点在闪烁,像无数颗桑籽正在破土。
灰衣道长抓起琉璃瓶,塞进苏辞手里:“走,柳先生在尽头等我们。他说,等桑花合璧,就该让银砂归土了。”
他的竹杖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桑木芯,芯里嵌着张字条,是柳先生的笔迹:“桑籽既已发芽,便让旧事跟着银砂一起化了吧。”
苏辞握紧琉璃瓶,簪子在掌心发烫。密道尽头的光点越来越近,竟都是桑芯灯的火光,一盏盏悬在洞顶,像条通往天上的路。赵兰的红绳不知何时接好了,在火光里红得发亮,缠着她和阿禾的手腕,也缠着苏辞的,像条血脉,把三个人的影子连在一起,投在石壁上,随着火光晃动,像朵正在绽放的桑花。
崖顶的幡旗还在猎猎作响,只是此刻听来,竟不像嘶吼,反倒像声悠长的叹息。苏辞突然明白,柳先生让她们来听风崖,不是为了揭晓什么答案,而是为了让她们看见——有些伤疤,早在发芽时就已结出了温柔的果;有些对立,本就是同根生的两半。
桑苗的叶子在怀里轻轻蹭着她的皮肤,像在提醒:往前走吧,前面有光,有等待,还有埋在土里,却终将破土的希望。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