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砚底纹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青铜钥匙刚触到砚台底的暗槽,整方砚台突然发出细碎的裂响,像冻住的湖面开始解冻。苏辞下意识按住砚边,指尖摸到些凹凸的纹路——原以为是磨损的痕迹,此刻竟在钥匙的触碰下泛起银光,慢慢显露出幅微型地图,沟壑处正好嵌着钥匙的齿纹。
“咔”的轻响,钥匙旋进暗槽,砚台像朵半开的花,从中间裂开道缝,里面没有预想中的密信,只有层薄薄的银霜,霜上印着行极细的字:“桑柴烧砚,可显前尘。”
赵兰正抱着捆桑柴进来,闻言立刻抽出几根干透的,在砚台旁堆成小堆。苏辞划亮火折子,火苗舔上桑柴的瞬间,砚台的裂缝里突然涌出白雾,裹着股焦香漫开来——不是桑柴的烟,倒像陈年的墨被点燃了。
雾里慢慢浮出人影,还是那个穿青布衫的青年,正趴在案头写着什么,笔尖在纸上拖出长长的墨痕。苏辞认出那是柳先生年轻时的模样,案上摊着的账本里,“桑税”那页的数字被圈了又圈,墨迹晕成片灰云。
“这是……二十年前的桑税账?”安寻凑过来,指着账本角落的小字,“‘欠收三成,私补两石’,他用自己的粮补了公仓?”
人影突然抬头,雾里的脸模糊不清,却对着苏辞的方向笑了笑,指尖往窗外指。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雾里又浮出幅画面:几个官差正往桑林走,腰间刀鞘闪着冷光,领头的手里拿着张纸,上面“抗税”两个字刺得人眼疼。
“是当年催税的官差!”赵兰攥紧拳头,“我爹说过,那年桑灾,全村的桑税都交不上,官差扬言要烧房子,是柳先生连夜往县城跑,不知用什么法子,竟让官差退了回去。”
雾里的柳先生正往行囊里塞账本,动作急得带倒了墨瓶,黑汁在布衫上洇出朵丑丑的花。他刚要出门,就被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拽住衣角——那姑娘眉眼像极了阿禾,手里举着块桑皮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跟你去”。
“是小时候的我!”阿禾突然出声,声音发颤,“我娘说,我爹被官差打伤了,我非缠着柳先生带带我,他没办法,就把我藏在装桑苗的筐里……”
画面里的柳先生果然把小姑娘放进筐里,盖上草席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塞进她手里——苏辞看清那布包的针脚,正是阿禾一直戴在身上的荷包,绣着半朵桑花。
火舌渐渐矮下去,雾里的人影开始淡了。苏辞突然发现砚台裂缝里的银霜在融化,顺着纹路汇成细小的水流,在桌面上淌出个“逃”字。
“他不是去县城求情……”苏辞突然反应过来,“是带着账册去举报官差私吞赈灾粮!这是要把自己搭进去啊!”
话音刚落,雾里的官差突然拔刀,柳先生抱着账本往桑林跑,布衫上的墨花在奔跑中抖成串,像滴在地上的泪。阿禾指着雾里一闪而过的黑影:“是村里的李大叔!他跟去帮忙了!”
可李大叔刚扶住柳先生,就被官差的刀划中了后背,血溅在桑苗上,红得刺眼。柳先生把账本塞进李大叔手里,自己转身往反方向跑,嘴里喊着什么,雾里听不真切,只看见他往沼泽的方向去了。
“所以李大叔当年是这么死的……”赵兰的声音哽咽,“村里人都说他是进山采药摔的,原来……”
火彻底灭了,砚台的裂缝慢慢合上,只留钥匙嵌在暗槽里,像只睁着的眼睛。苏辞摸着砚台边缘,发现刚才被火烤过的地方,竟浮现出层浅紫的膜,揭下来一看,是张极小的地图,标注着沼泽深处的座石屋,旁边写着“桑种藏此”。
“桑种?”安寻突然想起什么,“柳先生当年留了批桑苗,说要等灾年过了补种,后来没人找到……”
阿禾突然拽住苏辞的袖子,指尖指着地图角落的小字:“这是我爹的笔迹!‘我守石屋,君种桑’,他没跟官差走!他躲起来了!”
苏辞刚要说话,门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几个村民举着锄头冲进来,为首的正是之前说柳先生卷款跑路的张大爷,此刻脸红脖子粗地喊:“找到李大叔的坟了!就在沼泽边,碑后刻着‘柳某欠君一命’!”
众人跟着往沼泽赶,刚到石屋附近,就看见水面漂着个木盆,里面放着件青布衫,领口绣着的桑花已经褪色,布纹里还卡着粒粟种——和阿禾筐里的粟种一模一样。
石屋的门是虚掩的,推开门就闻到股淡淡的墨香。墙上挂着幅未完成的画,画的是全村人在桑林里劳作,角落里空着个位置,旁边写着“待阿禾补”。桌案上的砚台里,墨汁还没干,旁边压着张纸,上面写着:“官差已除,桑苗可种,我去寻当年藏的账册,三日后归。”
日期正是二十年前的今天。
“三日后归……”苏辞喃喃道,“他没回来,是不是遇到了别的事?”
赵兰突然指着画角落的树:“这棵桑树画得特别粗,不像真的……”伸手敲了敲墙面,果然是空的。拆开木板,里面藏着个铁盒,打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口凉气——里面是叠泛黄的账册,每本都记着官差私吞粮款的证据,最底下压着张字条,字迹潦草,像是急着写的:
“他们还有同伙,在追我。桑苗埋在石屋东三丈,用粟种做了记号。若我未归,告诉阿禾,桑花开时,就是回家时。”
阿禾突然蹲在地上哭起来:“桑花每年都开,我等了二十年……”
苏辞拍着她的背,目光落在铁盒底层——那里粘着片干枯的桑花瓣,花瓣边缘有个极小的牙印,像小时候换牙时咬的。她突然想起阿禾说过,柳先生总爱拿桑花瓣逗她,被她咬过好几次。
这时,石屋梁上突然掉下来个东西,正好落在苏辞手里——是片桑皮纸,用红绳系着,上面画着个简易的罗盘,指针指着沼泽中心的方向,旁边写着:“归处即藏处。”
沼泽中心的水面突然泛起气泡,安寻划船过去捞起个防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串桑木珠子,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个字,拼起来是“我守桑林,桑林守你”。
苏辞把珠子串在钥匙上,刚要说话,就听见阿禾喊:“石屋后面!有新翻的土!”
挖开一看,是个大陶缸,里面满是桑苗,根须上还缠着粟种,像串小小的灯笼。陶缸底下压着最后张字条,字迹已经模糊,只能看清:“桑苗活,我就……”
最后几个字被水泡得没了影,只剩个淡淡的墨痕,像个没写完的“归”字。
苏辞看着那缸桑苗,突然明白柳先生的意思——他没说自己能不能回来,只说桑苗活了,就是他在陪着大家。
赵兰突然指着水面:“看!桑苗放进水里就扎根了!”
果然,刚把桑苗放进沼泽,根须就迅速往下扎,叶片很快舒展开,在水面铺成片小小的绿。阿禾摘下片叶子,发现背面有个极小的“禾”字,正是她小时候刻上去的。
苏辞握紧那串桑木珠子,钥匙上的青铜凉意顺着指尖漫上来,突然想起砚台里那句“桑柴烧砚,可显前尘”——原来前尘里藏着的,从来不是恨,是没说出口的牵挂。
水面的桑苗还在蔓延,像片绿色的路,往村子的方向铺过去。苏辞抬头看天,月亮正好钻出云层,照亮沼泽对岸的芦苇荡,那里隐约有个身影在挥手,青布衫的衣角在风里飘,像极了雾里那个奔跑的青年。
她突然笑了笑,对着空气轻声说:“知道了,你一直都在啊。”
桑木珠子突然发烫,在掌心烙出个浅浅的印子,像个完整的“归”字。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咔”的轻响,钥匙旋进暗槽,砚台像朵半开的花,从中间裂开道缝,里面没有预想中的密信,只有层薄薄的银霜,霜上印着行极细的字:“桑柴烧砚,可显前尘。”
赵兰正抱着捆桑柴进来,闻言立刻抽出几根干透的,在砚台旁堆成小堆。苏辞划亮火折子,火苗舔上桑柴的瞬间,砚台的裂缝里突然涌出白雾,裹着股焦香漫开来——不是桑柴的烟,倒像陈年的墨被点燃了。
雾里慢慢浮出人影,还是那个穿青布衫的青年,正趴在案头写着什么,笔尖在纸上拖出长长的墨痕。苏辞认出那是柳先生年轻时的模样,案上摊着的账本里,“桑税”那页的数字被圈了又圈,墨迹晕成片灰云。
“这是……二十年前的桑税账?”安寻凑过来,指着账本角落的小字,“‘欠收三成,私补两石’,他用自己的粮补了公仓?”
人影突然抬头,雾里的脸模糊不清,却对着苏辞的方向笑了笑,指尖往窗外指。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雾里又浮出幅画面:几个官差正往桑林走,腰间刀鞘闪着冷光,领头的手里拿着张纸,上面“抗税”两个字刺得人眼疼。
“是当年催税的官差!”赵兰攥紧拳头,“我爹说过,那年桑灾,全村的桑税都交不上,官差扬言要烧房子,是柳先生连夜往县城跑,不知用什么法子,竟让官差退了回去。”
雾里的柳先生正往行囊里塞账本,动作急得带倒了墨瓶,黑汁在布衫上洇出朵丑丑的花。他刚要出门,就被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拽住衣角——那姑娘眉眼像极了阿禾,手里举着块桑皮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跟你去”。
“是小时候的我!”阿禾突然出声,声音发颤,“我娘说,我爹被官差打伤了,我非缠着柳先生带带我,他没办法,就把我藏在装桑苗的筐里……”
画面里的柳先生果然把小姑娘放进筐里,盖上草席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塞进她手里——苏辞看清那布包的针脚,正是阿禾一直戴在身上的荷包,绣着半朵桑花。
火舌渐渐矮下去,雾里的人影开始淡了。苏辞突然发现砚台裂缝里的银霜在融化,顺着纹路汇成细小的水流,在桌面上淌出个“逃”字。
“他不是去县城求情……”苏辞突然反应过来,“是带着账册去举报官差私吞赈灾粮!这是要把自己搭进去啊!”
话音刚落,雾里的官差突然拔刀,柳先生抱着账本往桑林跑,布衫上的墨花在奔跑中抖成串,像滴在地上的泪。阿禾指着雾里一闪而过的黑影:“是村里的李大叔!他跟去帮忙了!”
可李大叔刚扶住柳先生,就被官差的刀划中了后背,血溅在桑苗上,红得刺眼。柳先生把账本塞进李大叔手里,自己转身往反方向跑,嘴里喊着什么,雾里听不真切,只看见他往沼泽的方向去了。
“所以李大叔当年是这么死的……”赵兰的声音哽咽,“村里人都说他是进山采药摔的,原来……”
火彻底灭了,砚台的裂缝慢慢合上,只留钥匙嵌在暗槽里,像只睁着的眼睛。苏辞摸着砚台边缘,发现刚才被火烤过的地方,竟浮现出层浅紫的膜,揭下来一看,是张极小的地图,标注着沼泽深处的座石屋,旁边写着“桑种藏此”。
“桑种?”安寻突然想起什么,“柳先生当年留了批桑苗,说要等灾年过了补种,后来没人找到……”
阿禾突然拽住苏辞的袖子,指尖指着地图角落的小字:“这是我爹的笔迹!‘我守石屋,君种桑’,他没跟官差走!他躲起来了!”
苏辞刚要说话,门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几个村民举着锄头冲进来,为首的正是之前说柳先生卷款跑路的张大爷,此刻脸红脖子粗地喊:“找到李大叔的坟了!就在沼泽边,碑后刻着‘柳某欠君一命’!”
众人跟着往沼泽赶,刚到石屋附近,就看见水面漂着个木盆,里面放着件青布衫,领口绣着的桑花已经褪色,布纹里还卡着粒粟种——和阿禾筐里的粟种一模一样。
石屋的门是虚掩的,推开门就闻到股淡淡的墨香。墙上挂着幅未完成的画,画的是全村人在桑林里劳作,角落里空着个位置,旁边写着“待阿禾补”。桌案上的砚台里,墨汁还没干,旁边压着张纸,上面写着:“官差已除,桑苗可种,我去寻当年藏的账册,三日后归。”
日期正是二十年前的今天。
“三日后归……”苏辞喃喃道,“他没回来,是不是遇到了别的事?”
赵兰突然指着画角落的树:“这棵桑树画得特别粗,不像真的……”伸手敲了敲墙面,果然是空的。拆开木板,里面藏着个铁盒,打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口凉气——里面是叠泛黄的账册,每本都记着官差私吞粮款的证据,最底下压着张字条,字迹潦草,像是急着写的:
“他们还有同伙,在追我。桑苗埋在石屋东三丈,用粟种做了记号。若我未归,告诉阿禾,桑花开时,就是回家时。”
阿禾突然蹲在地上哭起来:“桑花每年都开,我等了二十年……”
苏辞拍着她的背,目光落在铁盒底层——那里粘着片干枯的桑花瓣,花瓣边缘有个极小的牙印,像小时候换牙时咬的。她突然想起阿禾说过,柳先生总爱拿桑花瓣逗她,被她咬过好几次。
这时,石屋梁上突然掉下来个东西,正好落在苏辞手里——是片桑皮纸,用红绳系着,上面画着个简易的罗盘,指针指着沼泽中心的方向,旁边写着:“归处即藏处。”
沼泽中心的水面突然泛起气泡,安寻划船过去捞起个防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串桑木珠子,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个字,拼起来是“我守桑林,桑林守你”。
苏辞把珠子串在钥匙上,刚要说话,就听见阿禾喊:“石屋后面!有新翻的土!”
挖开一看,是个大陶缸,里面满是桑苗,根须上还缠着粟种,像串小小的灯笼。陶缸底下压着最后张字条,字迹已经模糊,只能看清:“桑苗活,我就……”
最后几个字被水泡得没了影,只剩个淡淡的墨痕,像个没写完的“归”字。
苏辞看着那缸桑苗,突然明白柳先生的意思——他没说自己能不能回来,只说桑苗活了,就是他在陪着大家。
赵兰突然指着水面:“看!桑苗放进水里就扎根了!”
果然,刚把桑苗放进沼泽,根须就迅速往下扎,叶片很快舒展开,在水面铺成片小小的绿。阿禾摘下片叶子,发现背面有个极小的“禾”字,正是她小时候刻上去的。
苏辞握紧那串桑木珠子,钥匙上的青铜凉意顺着指尖漫上来,突然想起砚台里那句“桑柴烧砚,可显前尘”——原来前尘里藏着的,从来不是恨,是没说出口的牵挂。
水面的桑苗还在蔓延,像片绿色的路,往村子的方向铺过去。苏辞抬头看天,月亮正好钻出云层,照亮沼泽对岸的芦苇荡,那里隐约有个身影在挥手,青布衫的衣角在风里飘,像极了雾里那个奔跑的青年。
她突然笑了笑,对着空气轻声说:“知道了,你一直都在啊。”
桑木珠子突然发烫,在掌心烙出个浅浅的印子,像个完整的“归”字。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