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桑皮纸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桑林深处的露水凝在草叶上,像无数只圆睁的眼。苏辞蹲下身,指尖碰了碰那片染血的麻袋片——官仓字样的边缘还粘着几根灰鼠毛,黑色的,带着点潮湿的霉味。她抬头时,看见安寻正用短刀撬开骷髅胸口的短刀,锈迹簌簌落在地上,与泥土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更陈旧。
“刀把上有字。”安寻的声音发紧,刀尖挑起刀柄上缠着的布条。布条烂得只剩半截,上面用朱砂写着个“柳”字,墨迹被血浸过,黑红交缠,像朵开败的花。
赵兰突然按住他的手,指尖抚过骷髅的指骨:“指节有老茧,是常年握笔的人。不是粮官,粮官的手不会这么细。”她从布包里翻出块桑皮纸,小心翼翼地铺在骷髅手心,“阿禾,借你的银簪用用。”
阿禾递过簪子,赵兰握着簪尖,在桑皮纸上轻轻拓印。指骨的纹路透过纸背渗出来,歪歪扭扭的,像某种暗号。苏辞凑近看,发现最粗的那道纹路尽头,竟和砚台侧面的“九”字刻痕重合。
“是账本的索引。”赵兰的指尖在纸上游走,“你外公当年管账时,就用指节拓印记密账。这‘柳’字,该是藏粮人的姓。”
王婆不知何时跟了过来,此刻突然尖叫:“是柳秀才!当年他帮村长写过文书,后来突然不见了,都说他卷钱跑了!”她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桑树叶,“我就说他不是那样的人……”
苏辞注意到王婆的袖口沾着点桑皮纸的纤维,和骷髅手心的纸一模一样。她刚要开口,桑洞里突然传出“咔啦”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塌了。安寻举着火把往里照,火光中赫然出现个木箱,箱盖半开,露出里面泛黄的纸卷——全是桑皮纸做的账册,边角都被老鼠啃得坑坑洼洼。
“小心。”赵兰拽住要伸手的安寻,从头上拔下银簪,往箱角捅了捅。簪尖带出几只死鼠,肚子鼓胀,嘴角还沾着“闷仓药”的黑渣。“药毒死了老鼠,才没让它们把账册啃光。”
苏辞捡起本相对完整的账册,桑皮纸薄得像蝉翼,上面的字迹却异常清晰——是用桑汁调的墨写的,笔画间透着股韧劲。她翻到中间,突然停住:“这里记着‘桑苗三百株,入柳宅’,日期是二十年前的三月初七。”
“就是这年!”阿禾突然出声,手里的帕子飘落在地,“我娘说,她嫁过来时,村里的桑苗突然少了一半,村长说是遭了虫害。”
赵兰捡起帕子,指尖抚过桑枝绣纹:“这帕子上的桑枝,棵数正好三百。你娘早知道了,只是没说。”她把帕子往账册封面上一扣,绣纹与账册边缘的桑叶纹严丝合缝,像把钥匙对上了锁。
王婆突然跪在骷髅前,老泪纵横:“柳先生,我对不住你啊……当年我男人赌输了钱,逼我偷你的账册换钱,我没敢……可我也没敢说你是被村长害死的啊……”
火把突然“噼啪”爆了个火星,照亮了骷髅颈骨间挂着的小木牌——上面刻着“柳氏讳明远”,正是柳秀才的名字。苏辞突然想起砚台暗格里的药方,“桑白皮三钱”下面,还有行极小的字“明远咳疾久不愈”,墨迹浅得像怕人看见。
“他咳疾重,离不开桑白皮。”赵兰的声音发沉,“村长就是抓着这点,逼他伪造账册,把公粮转去了柳宅。”她突然拽起王婆,“柳宅在哪?”
王婆被拽得踉跄了一下,指着桑林西侧:“早塌了,就剩个院子……去年我还看见那里长着片紫桑,别处都没有的。”
紫桑是本地稀有的品种,桑汁浓得发乌,最适合调墨。苏辞想起砚台里的残墨,颜色正是深紫的。她把账册塞进怀里,刚要起身,脚踝突然被什么东西缠住——是条青蛇的尾巴,细细的,却勒得很紧。
“是青梢子!”安寻挥刀要砍,被苏辞拦住。蛇头从木箱后探出来,嘴里叼着卷桑皮纸,正是账册里缺失的最后几页。它把纸卷放在苏辞脚边,尾巴轻轻扫了扫她的鞋,然后转身钻进洞深处,消失在黑暗里。
桑皮纸卷着根银簪,样式和赵兰头上的那支很像,只是簪头的莲花缺了个瓣。赵兰摸出自己的簪子比对,缺口严丝合缝。“是我娘的陪嫁。”她的指尖在缺口处摩挲,“当年她说丢了,原来是给了柳先生。”
苏辞展开最后几页账册,末尾画着张地图,柳宅院子的位置标着个红点,旁边写着“桑根下”。她抬头时,看见东方泛起鱼肚白,桑树叶上的露水开始往下滴,落在赵兰的蓝布衫上,晕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像极了账册上的墨迹。
柳宅的院门塌了大半,门框上爬满了紫桑藤,叶片在晨光里泛着暗紫色的光。苏辞拨开藤条,脚下突然踢到个硬物——是块青石板,上面刻着朵莲花,正是银簪上的样式。
“就是这儿。”赵兰蹲下身,指甲抠着石板边缘的缝隙,“这是我娘亲手刻的,说莲花底下藏着干净东西。”安寻和阿禾合力掀开石板,下面露出个陶缸,缸口用桑皮纸封着,纸上盖着个紫桑木印,刻着“柳”字。
陶缸里没有金银,只有满满一缸桑皮纸,每张都用桑汁浸过,硬挺得像树皮。苏辞抽出最上面的一张,阳光透过纸背照过来,隐约能看见字的影子——不是账,是首诗:“桑落紫,墨成血,三年归,七日别。”
“三年归……”阿禾的声音发颤,“我娘去世前三年,总在桑树下等一个人,说等他归……”
赵兰突然捂住嘴,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淌:“是我爹。他当年被村长逼着送账册去外地,说好三年就回,结果……”她没说下去,只是从缸底翻出个布包,打开是件婴儿襁褓,绣着半朵莲花,和银簪的缺口正好凑成一朵完整的。
苏辞的目光落在襁褓的衣角——那里绣着个极小的“禾”字,针脚和阿禾帕子上的如出一辙。她突然明白,为什么阿禾的帕子能对上账册的纹路,为什么赵兰的银簪与柳秀才的能拼合,为什么青梢子要把最后几页账册送来——
柳秀才是赵兰的生父。阿禾的娘,当年帮着藏了账册。而那个骷髅胸口的“柳”字布条,是赵兰母亲绣的,她怕丈夫认不出,特意用了自家独有的朱砂线。
晨光漫过陶缸,桑皮纸在光里泛着紫金色的光泽。苏辞拿起那张写诗的纸,突然发现背面用紫桑汁写着行小字,要对着光才能看清:“九月九,桑落时,携禾归。”
今天,正是九月初九。
王婆蹲在紫桑树下,用枯枝画着圈:“当年你娘就是在这棵树下等,等得桑果落了满地……”她的声音突然顿住,指着树根处,“那是什么?”
泥土里露出点银亮,安寻用刀挖出来一看,是半块玉佩,刻着“明”字,与柳秀才颈骨间的木牌正好组成“明远”二字。玉佩的裂缝里卡着片桑皮纸,上面只有两个字:“等我”。
苏辞把所有桑皮纸收进陶缸,盖上石板时,看见青梢子盘在紫桑的树杈上,对着晨光吐了吐信子。赵兰把那半块玉佩递给阿禾,阿禾的帕子落在地上,被风吹着滚到紫桑树下,帕角的金线在泥土里晕开,像条细细的河。
离开柳宅时,苏辞回头望了眼——紫桑树的叶子正在落,一片接一片,铺在石板上,像谁写下的信,被风一页页翻开。她摸了摸怀里的账册,桑汁的凉意透过布包渗进来,带着股极淡的甜,像柳秀才诗里没说出口的后半句。
走到桑林边缘,安寻突然停下:“我爹说,爷爷当年不是气病的,是为了护账册,被村长打断了腿。”他的指尖捏着那半块“安”字玉佩,裂缝处的血迹早已发黑,“他让我一定要找到柳先生,说只有他知道账册的下落。”
赵兰的银簪在晨光里闪了闪:“我娘临终前说,等柳宅的紫桑开花,就把这簪子埋在树下,会有人来取。”她看向苏辞,“你发现没有,那些账册的页码,正好是砚台侧面的数字。”
苏辞想起砚底的暗格,那里或许还藏着什么。她刚要说话,怀里的账册突然动了一下,像是有活物在里面。阿禾惊呼一声,苏辞赶紧翻开——是只刚长毛的小老鼠,不知何时钻进了账册夹层,正啃着片桑皮纸,嘴角沾着紫桑汁,像抹了层胭脂。
青梢子不知何时跟了出来,此刻正盘在苏辞的肩头,吐着信子盯着小老鼠,却没扑上去。苏辞轻轻捏起小老鼠,它竟不挣扎,小爪子抱着她的指尖,眼睛亮得像两颗紫桑果。
“是柳先生养的吧。”阿禾的声音软下来,“他肯定很孤单。”
苏辞把小老鼠放进陶缸旁的草堆,看着它钻进紫桑根下的洞。青梢子从她肩头滑下去,尾尖扫了扫她的手背,像是在告别。她低头时,看见袖口沾着片紫桑叶,叶面上的纹路竟和账册最后一页的地图重合,只是在红点旁多了个极小的“归”字,不知是被谁添上去的。
风穿过桑林,卷起满地落叶,像无数张翻卷的纸。苏辞突然想起柳秀才诗里的“七日别”,今天是初九,七日后的十五,正是桑落最盛的日子。她摸了摸怀里的账册,桑皮纸的纤维蹭过指尖,轻得像声叹息。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刀把上有字。”安寻的声音发紧,刀尖挑起刀柄上缠着的布条。布条烂得只剩半截,上面用朱砂写着个“柳”字,墨迹被血浸过,黑红交缠,像朵开败的花。
赵兰突然按住他的手,指尖抚过骷髅的指骨:“指节有老茧,是常年握笔的人。不是粮官,粮官的手不会这么细。”她从布包里翻出块桑皮纸,小心翼翼地铺在骷髅手心,“阿禾,借你的银簪用用。”
阿禾递过簪子,赵兰握着簪尖,在桑皮纸上轻轻拓印。指骨的纹路透过纸背渗出来,歪歪扭扭的,像某种暗号。苏辞凑近看,发现最粗的那道纹路尽头,竟和砚台侧面的“九”字刻痕重合。
“是账本的索引。”赵兰的指尖在纸上游走,“你外公当年管账时,就用指节拓印记密账。这‘柳’字,该是藏粮人的姓。”
王婆不知何时跟了过来,此刻突然尖叫:“是柳秀才!当年他帮村长写过文书,后来突然不见了,都说他卷钱跑了!”她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桑树叶,“我就说他不是那样的人……”
苏辞注意到王婆的袖口沾着点桑皮纸的纤维,和骷髅手心的纸一模一样。她刚要开口,桑洞里突然传出“咔啦”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塌了。安寻举着火把往里照,火光中赫然出现个木箱,箱盖半开,露出里面泛黄的纸卷——全是桑皮纸做的账册,边角都被老鼠啃得坑坑洼洼。
“小心。”赵兰拽住要伸手的安寻,从头上拔下银簪,往箱角捅了捅。簪尖带出几只死鼠,肚子鼓胀,嘴角还沾着“闷仓药”的黑渣。“药毒死了老鼠,才没让它们把账册啃光。”
苏辞捡起本相对完整的账册,桑皮纸薄得像蝉翼,上面的字迹却异常清晰——是用桑汁调的墨写的,笔画间透着股韧劲。她翻到中间,突然停住:“这里记着‘桑苗三百株,入柳宅’,日期是二十年前的三月初七。”
“就是这年!”阿禾突然出声,手里的帕子飘落在地,“我娘说,她嫁过来时,村里的桑苗突然少了一半,村长说是遭了虫害。”
赵兰捡起帕子,指尖抚过桑枝绣纹:“这帕子上的桑枝,棵数正好三百。你娘早知道了,只是没说。”她把帕子往账册封面上一扣,绣纹与账册边缘的桑叶纹严丝合缝,像把钥匙对上了锁。
王婆突然跪在骷髅前,老泪纵横:“柳先生,我对不住你啊……当年我男人赌输了钱,逼我偷你的账册换钱,我没敢……可我也没敢说你是被村长害死的啊……”
火把突然“噼啪”爆了个火星,照亮了骷髅颈骨间挂着的小木牌——上面刻着“柳氏讳明远”,正是柳秀才的名字。苏辞突然想起砚台暗格里的药方,“桑白皮三钱”下面,还有行极小的字“明远咳疾久不愈”,墨迹浅得像怕人看见。
“他咳疾重,离不开桑白皮。”赵兰的声音发沉,“村长就是抓着这点,逼他伪造账册,把公粮转去了柳宅。”她突然拽起王婆,“柳宅在哪?”
王婆被拽得踉跄了一下,指着桑林西侧:“早塌了,就剩个院子……去年我还看见那里长着片紫桑,别处都没有的。”
紫桑是本地稀有的品种,桑汁浓得发乌,最适合调墨。苏辞想起砚台里的残墨,颜色正是深紫的。她把账册塞进怀里,刚要起身,脚踝突然被什么东西缠住——是条青蛇的尾巴,细细的,却勒得很紧。
“是青梢子!”安寻挥刀要砍,被苏辞拦住。蛇头从木箱后探出来,嘴里叼着卷桑皮纸,正是账册里缺失的最后几页。它把纸卷放在苏辞脚边,尾巴轻轻扫了扫她的鞋,然后转身钻进洞深处,消失在黑暗里。
桑皮纸卷着根银簪,样式和赵兰头上的那支很像,只是簪头的莲花缺了个瓣。赵兰摸出自己的簪子比对,缺口严丝合缝。“是我娘的陪嫁。”她的指尖在缺口处摩挲,“当年她说丢了,原来是给了柳先生。”
苏辞展开最后几页账册,末尾画着张地图,柳宅院子的位置标着个红点,旁边写着“桑根下”。她抬头时,看见东方泛起鱼肚白,桑树叶上的露水开始往下滴,落在赵兰的蓝布衫上,晕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像极了账册上的墨迹。
柳宅的院门塌了大半,门框上爬满了紫桑藤,叶片在晨光里泛着暗紫色的光。苏辞拨开藤条,脚下突然踢到个硬物——是块青石板,上面刻着朵莲花,正是银簪上的样式。
“就是这儿。”赵兰蹲下身,指甲抠着石板边缘的缝隙,“这是我娘亲手刻的,说莲花底下藏着干净东西。”安寻和阿禾合力掀开石板,下面露出个陶缸,缸口用桑皮纸封着,纸上盖着个紫桑木印,刻着“柳”字。
陶缸里没有金银,只有满满一缸桑皮纸,每张都用桑汁浸过,硬挺得像树皮。苏辞抽出最上面的一张,阳光透过纸背照过来,隐约能看见字的影子——不是账,是首诗:“桑落紫,墨成血,三年归,七日别。”
“三年归……”阿禾的声音发颤,“我娘去世前三年,总在桑树下等一个人,说等他归……”
赵兰突然捂住嘴,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淌:“是我爹。他当年被村长逼着送账册去外地,说好三年就回,结果……”她没说下去,只是从缸底翻出个布包,打开是件婴儿襁褓,绣着半朵莲花,和银簪的缺口正好凑成一朵完整的。
苏辞的目光落在襁褓的衣角——那里绣着个极小的“禾”字,针脚和阿禾帕子上的如出一辙。她突然明白,为什么阿禾的帕子能对上账册的纹路,为什么赵兰的银簪与柳秀才的能拼合,为什么青梢子要把最后几页账册送来——
柳秀才是赵兰的生父。阿禾的娘,当年帮着藏了账册。而那个骷髅胸口的“柳”字布条,是赵兰母亲绣的,她怕丈夫认不出,特意用了自家独有的朱砂线。
晨光漫过陶缸,桑皮纸在光里泛着紫金色的光泽。苏辞拿起那张写诗的纸,突然发现背面用紫桑汁写着行小字,要对着光才能看清:“九月九,桑落时,携禾归。”
今天,正是九月初九。
王婆蹲在紫桑树下,用枯枝画着圈:“当年你娘就是在这棵树下等,等得桑果落了满地……”她的声音突然顿住,指着树根处,“那是什么?”
泥土里露出点银亮,安寻用刀挖出来一看,是半块玉佩,刻着“明”字,与柳秀才颈骨间的木牌正好组成“明远”二字。玉佩的裂缝里卡着片桑皮纸,上面只有两个字:“等我”。
苏辞把所有桑皮纸收进陶缸,盖上石板时,看见青梢子盘在紫桑的树杈上,对着晨光吐了吐信子。赵兰把那半块玉佩递给阿禾,阿禾的帕子落在地上,被风吹着滚到紫桑树下,帕角的金线在泥土里晕开,像条细细的河。
离开柳宅时,苏辞回头望了眼——紫桑树的叶子正在落,一片接一片,铺在石板上,像谁写下的信,被风一页页翻开。她摸了摸怀里的账册,桑汁的凉意透过布包渗进来,带着股极淡的甜,像柳秀才诗里没说出口的后半句。
走到桑林边缘,安寻突然停下:“我爹说,爷爷当年不是气病的,是为了护账册,被村长打断了腿。”他的指尖捏着那半块“安”字玉佩,裂缝处的血迹早已发黑,“他让我一定要找到柳先生,说只有他知道账册的下落。”
赵兰的银簪在晨光里闪了闪:“我娘临终前说,等柳宅的紫桑开花,就把这簪子埋在树下,会有人来取。”她看向苏辞,“你发现没有,那些账册的页码,正好是砚台侧面的数字。”
苏辞想起砚底的暗格,那里或许还藏着什么。她刚要说话,怀里的账册突然动了一下,像是有活物在里面。阿禾惊呼一声,苏辞赶紧翻开——是只刚长毛的小老鼠,不知何时钻进了账册夹层,正啃着片桑皮纸,嘴角沾着紫桑汁,像抹了层胭脂。
青梢子不知何时跟了出来,此刻正盘在苏辞的肩头,吐着信子盯着小老鼠,却没扑上去。苏辞轻轻捏起小老鼠,它竟不挣扎,小爪子抱着她的指尖,眼睛亮得像两颗紫桑果。
“是柳先生养的吧。”阿禾的声音软下来,“他肯定很孤单。”
苏辞把小老鼠放进陶缸旁的草堆,看着它钻进紫桑根下的洞。青梢子从她肩头滑下去,尾尖扫了扫她的手背,像是在告别。她低头时,看见袖口沾着片紫桑叶,叶面上的纹路竟和账册最后一页的地图重合,只是在红点旁多了个极小的“归”字,不知是被谁添上去的。
风穿过桑林,卷起满地落叶,像无数张翻卷的纸。苏辞突然想起柳秀才诗里的“七日别”,今天是初九,七日后的十五,正是桑落最盛的日子。她摸了摸怀里的账册,桑皮纸的纤维蹭过指尖,轻得像声叹息。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