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铜铃映雪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雪是后半夜落下来的。
起初只是零星几点,打在帐篷上簌簌轻响,等苏辞被冻醒时,外面已经白了一片。她摸出枕边的铜铃晃了晃,铃声裹着雪粒,脆得像冰碴子——安寻的睡袋依旧空着,拉链上结了层薄霜,像谁临走时特意拉了拉。
“又去哪了?”
她裹紧棉袄钻出帐篷,雪没到脚踝,每一步都陷得很深。锁龙藤的断口处覆着雪,新冒的嫩芽被冻成了青紫色,却还倔强地挺着。昨晚安寻刻的“等我”二字被雪填了一半,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像只半睁的眼睛。
崖顶传来木柴断裂的脆响,混着雪落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苏辞踩着雪往上走,积雪从枝头簌簌落下,打在她颈窝里,凉得像细针。快到崖顶时,看见安寻蹲在石屋前,正往火塘里添柴,火光映着他侧脸,睫毛上沾着的雪粒都像镀了层金。
“醒了?”他回头时笑了笑,眼角的疤痕在火光里若隐若现,“煮了热粥,快进来暖暖。”
石屋的破门被雪压得歪歪斜斜,苏辞推门时带进来一阵雪雾,落在火塘边立刻化了。陶碗里的粥冒着热气,上面浮着层米油,旁边摆着两双木筷,显然早算着她会醒。
“你娘……”苏辞刚开口,就被安寻打断。
“她下山了。”他往火里添了块松节,火苗“噼啪”跳起来,映得他眼底发亮,“说张婶家的鸡下了蛋,回去拿几个来,给你煮糖水蛋。”
苏辞没再问。昨晚在溶洞看到的蓝布衫身影,袖口沾着的泥印和安寻睡袋上的一模一样,她摸到袖角时,还发现了半片干枯的野菊花瓣——和石匣里那片,是同一种。
“石匣呢?”她舀了勺粥,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
“藏起来了。”安寻往她碗里多放了块糖,“在瀑布后面的石缝里,用铁链锁着,上面压了块大石头,除非把山炸了,否则拿不走。”他顿了顿,指尖在碗沿划着圈,“账本也埋在旁边了,跟石匣作伴,省得金家的人再来找麻烦。”
火塘里的柴烧得正旺,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像在跳舞。苏辞瞥见他手腕上的红痕,是昨天拽铁链时磨的,已经结了层薄痂,沾着点黑色的煤屑。
“疼吗?”她伸手想去碰,又缩回手,往火里添了根细柴。
安寻低头看了眼,不在意地笑了:“这点伤算什么。”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枚银钏,钏身刻着缠枝纹,末端坠着个小小的铃铛,和苏辞腕间的铜铃很像,“昨天在石匣底摸出来的,应该是你太奶奶的东西。”
银钏在火光里泛着温润的光,铃铛轻轻晃了晃,没响,却像有细碎的声音钻进心里。苏辞想起溶洞水球里的蓝布衫女人,正往石匣里塞什么,原来就是这个。
“你娘知道吗?”
“没说。”安寻把银钏往她手里塞,“你戴着吧,比铜铃好看。”他的指尖碰到她的掌心,烫得像火炭,立刻缩了回去,耳根却红了,“雪停了我们去修桥,上次被金牙撞坏的木板得换掉,不然开春过不了人。”
苏辞握着银钏,铃铛贴着掌心,凉丝丝的。她想起张叔说的,安寻娘当年掉下山崖时,手里就攥着半枚碎银,原来不是碎银,是这银钏摔断了。
“你娘……是不是没走?”她轻声问,火塘的噼啪声突然变得很响。
安寻添柴的手顿了顿,火星溅在他鞋面上,他没躲。“雪太大,她在张婶家借住了。”他的声音有点闷,往火塘里多塞了几块柴,浓烟呛得他咳嗽起来,“快喝粥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雪越下越大,打在石屋顶上,像有人在外面撒盐。苏辞把银钏戴在腕上,和铜铃碰在一起,发出极轻的“叮”声。她看见安寻的影子在墙上晃了晃,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
天亮时雪终于停了,太阳出来,把雪地照得发白,晃得人睁不开眼。安寻扛着斧头去砍树,苏辞跟在后面,踩着他的脚印走,银钏和铜铃在雪地里响成一串。
桥边的木板果然断了两块,悬在半空,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雾。安寻系好安全绳,踩着桥桩往外挪,斧头抡得很高,木屑混着雪沫飞起来。苏辞在岸边递钉子,看见他袖口沾着点蓝布丝,和昨晚那身影的衣角颜色一样。
“小心点!”她忍不住喊。
安寻回头笑了笑,斧头差点脱手:“没事,我闭着眼都能修。”他突然低头,从桥缝里摸出个东西,抛给她,“你看这是什么。”
是颗小小的铜铃,锈迹斑斑,铃舌早就没了,却和苏辞腕间的铜铃是一个样式。苏辞捏在手里,突然想起石匣上的缠枝纹,原来不是缠枝,是无数个小铃铛串在一起的样子。
“这桥是我太爷爷修的,”安寻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点颤,“他说每颗铃铛代表一个守桥人,铃在,人就在。”他顿了顿,斧头落在木板上,发出闷响,“我娘说,当年她掉下去时,手里的银钏铃一直在响,是太奶奶的声音在喊她,才让她抓住了崖壁上的藤条。”
苏辞的心跳得厉害,银钏上的铃铛突然轻轻响了,不是风刮的,是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烫,热胀冷缩发出的声。她抬头时,看见安寻的安全绳末端,缠着半片蓝布,和石屋门后的破布一模一样。
修到最后一块木板时,安寻突然“哎呀”了一声,从桥桩上滑下来,捂着脚踝皱眉。苏辞赶紧跑过去,看见他裤脚渗出血来,染红了雪地,像朵突然绽开的红梅。
“被钉子扎了。”他龇牙咧嘴地笑,“报应,谁让我骗你说我娘走了。”
苏辞没说话,掏出帕子给他裹伤口,帕子上的野菊花瓣掉出来,落在雪地里,黄得格外刺眼。安寻的脚踝上有块旧疤,像片枫叶,和她在溶洞水球里看到的那个哭着的小孩脚踝上的疤,一模一样。
“她就在石屋里,对不对?”苏辞的声音很轻。
安寻低头看着雪地里的花瓣,点了点头。“她怕金家的人还来,不敢露面。”他拽了拽安全绳,绳头果然通向石屋的方向,“昨天在溶洞,是她拽着铁链把金牙拖下去的,她力气大得很,当年能背着我爹爬三公里山路。”
石屋的门被推开时,安寻娘正坐在火塘边缝补那件蓝布衫,袖口的破洞已经补好了,用的线是从银钏上拆下来的银丝。她看见苏辞,手里的针线顿了顿,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雪粒。
“早知道瞒不过你。”她往火里添了根柴,“这银钏是我婆婆的陪嫁,当年她藏在石匣里,是想等安寻长大,送给能陪他守桥的姑娘。”
银钏上的铃铛突然响了,和苏辞腕间的铜铃应和着,在满室的烟火气里,像支没谱的歌。安寻靠在门框上,脚踝的血透过帕子渗出来,在雪地上晕开小小的红圈,他却笑得很开心,像个终于拿到糖的孩子。
苏辞摸了摸银钏上的铃铛,突然发现缠枝纹的尽头,刻着个极小的“辞”字,和安寻在木板上刻的字迹,一模一样。
雪又开始下了,这次是软乎乎的鹅毛雪,落在石屋顶上,没了之前的脆响,倒像谁在轻轻哼着调子。火塘里的柴还在烧,把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紧紧挨在一起,再也分不出谁是谁。
安寻娘往苏辞碗里又加了块糖,说:“这粥得趁热喝,凉了,心就容易寒。”
苏辞低头时,看见银钏的影子落在粥里,像条会动的小鱼,正往安寻的碗里游去。而碗沿上,沾着的一点雪正在慢慢融化,像滴没来得及落下的泪。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起初只是零星几点,打在帐篷上簌簌轻响,等苏辞被冻醒时,外面已经白了一片。她摸出枕边的铜铃晃了晃,铃声裹着雪粒,脆得像冰碴子——安寻的睡袋依旧空着,拉链上结了层薄霜,像谁临走时特意拉了拉。
“又去哪了?”
她裹紧棉袄钻出帐篷,雪没到脚踝,每一步都陷得很深。锁龙藤的断口处覆着雪,新冒的嫩芽被冻成了青紫色,却还倔强地挺着。昨晚安寻刻的“等我”二字被雪填了一半,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像只半睁的眼睛。
崖顶传来木柴断裂的脆响,混着雪落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苏辞踩着雪往上走,积雪从枝头簌簌落下,打在她颈窝里,凉得像细针。快到崖顶时,看见安寻蹲在石屋前,正往火塘里添柴,火光映着他侧脸,睫毛上沾着的雪粒都像镀了层金。
“醒了?”他回头时笑了笑,眼角的疤痕在火光里若隐若现,“煮了热粥,快进来暖暖。”
石屋的破门被雪压得歪歪斜斜,苏辞推门时带进来一阵雪雾,落在火塘边立刻化了。陶碗里的粥冒着热气,上面浮着层米油,旁边摆着两双木筷,显然早算着她会醒。
“你娘……”苏辞刚开口,就被安寻打断。
“她下山了。”他往火里添了块松节,火苗“噼啪”跳起来,映得他眼底发亮,“说张婶家的鸡下了蛋,回去拿几个来,给你煮糖水蛋。”
苏辞没再问。昨晚在溶洞看到的蓝布衫身影,袖口沾着的泥印和安寻睡袋上的一模一样,她摸到袖角时,还发现了半片干枯的野菊花瓣——和石匣里那片,是同一种。
“石匣呢?”她舀了勺粥,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
“藏起来了。”安寻往她碗里多放了块糖,“在瀑布后面的石缝里,用铁链锁着,上面压了块大石头,除非把山炸了,否则拿不走。”他顿了顿,指尖在碗沿划着圈,“账本也埋在旁边了,跟石匣作伴,省得金家的人再来找麻烦。”
火塘里的柴烧得正旺,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像在跳舞。苏辞瞥见他手腕上的红痕,是昨天拽铁链时磨的,已经结了层薄痂,沾着点黑色的煤屑。
“疼吗?”她伸手想去碰,又缩回手,往火里添了根细柴。
安寻低头看了眼,不在意地笑了:“这点伤算什么。”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枚银钏,钏身刻着缠枝纹,末端坠着个小小的铃铛,和苏辞腕间的铜铃很像,“昨天在石匣底摸出来的,应该是你太奶奶的东西。”
银钏在火光里泛着温润的光,铃铛轻轻晃了晃,没响,却像有细碎的声音钻进心里。苏辞想起溶洞水球里的蓝布衫女人,正往石匣里塞什么,原来就是这个。
“你娘知道吗?”
“没说。”安寻把银钏往她手里塞,“你戴着吧,比铜铃好看。”他的指尖碰到她的掌心,烫得像火炭,立刻缩了回去,耳根却红了,“雪停了我们去修桥,上次被金牙撞坏的木板得换掉,不然开春过不了人。”
苏辞握着银钏,铃铛贴着掌心,凉丝丝的。她想起张叔说的,安寻娘当年掉下山崖时,手里就攥着半枚碎银,原来不是碎银,是这银钏摔断了。
“你娘……是不是没走?”她轻声问,火塘的噼啪声突然变得很响。
安寻添柴的手顿了顿,火星溅在他鞋面上,他没躲。“雪太大,她在张婶家借住了。”他的声音有点闷,往火塘里多塞了几块柴,浓烟呛得他咳嗽起来,“快喝粥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雪越下越大,打在石屋顶上,像有人在外面撒盐。苏辞把银钏戴在腕上,和铜铃碰在一起,发出极轻的“叮”声。她看见安寻的影子在墙上晃了晃,像在点头,又像在摇头。
天亮时雪终于停了,太阳出来,把雪地照得发白,晃得人睁不开眼。安寻扛着斧头去砍树,苏辞跟在后面,踩着他的脚印走,银钏和铜铃在雪地里响成一串。
桥边的木板果然断了两块,悬在半空,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雾。安寻系好安全绳,踩着桥桩往外挪,斧头抡得很高,木屑混着雪沫飞起来。苏辞在岸边递钉子,看见他袖口沾着点蓝布丝,和昨晚那身影的衣角颜色一样。
“小心点!”她忍不住喊。
安寻回头笑了笑,斧头差点脱手:“没事,我闭着眼都能修。”他突然低头,从桥缝里摸出个东西,抛给她,“你看这是什么。”
是颗小小的铜铃,锈迹斑斑,铃舌早就没了,却和苏辞腕间的铜铃是一个样式。苏辞捏在手里,突然想起石匣上的缠枝纹,原来不是缠枝,是无数个小铃铛串在一起的样子。
“这桥是我太爷爷修的,”安寻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带着点颤,“他说每颗铃铛代表一个守桥人,铃在,人就在。”他顿了顿,斧头落在木板上,发出闷响,“我娘说,当年她掉下去时,手里的银钏铃一直在响,是太奶奶的声音在喊她,才让她抓住了崖壁上的藤条。”
苏辞的心跳得厉害,银钏上的铃铛突然轻轻响了,不是风刮的,是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烫,热胀冷缩发出的声。她抬头时,看见安寻的安全绳末端,缠着半片蓝布,和石屋门后的破布一模一样。
修到最后一块木板时,安寻突然“哎呀”了一声,从桥桩上滑下来,捂着脚踝皱眉。苏辞赶紧跑过去,看见他裤脚渗出血来,染红了雪地,像朵突然绽开的红梅。
“被钉子扎了。”他龇牙咧嘴地笑,“报应,谁让我骗你说我娘走了。”
苏辞没说话,掏出帕子给他裹伤口,帕子上的野菊花瓣掉出来,落在雪地里,黄得格外刺眼。安寻的脚踝上有块旧疤,像片枫叶,和她在溶洞水球里看到的那个哭着的小孩脚踝上的疤,一模一样。
“她就在石屋里,对不对?”苏辞的声音很轻。
安寻低头看着雪地里的花瓣,点了点头。“她怕金家的人还来,不敢露面。”他拽了拽安全绳,绳头果然通向石屋的方向,“昨天在溶洞,是她拽着铁链把金牙拖下去的,她力气大得很,当年能背着我爹爬三公里山路。”
石屋的门被推开时,安寻娘正坐在火塘边缝补那件蓝布衫,袖口的破洞已经补好了,用的线是从银钏上拆下来的银丝。她看见苏辞,手里的针线顿了顿,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雪粒。
“早知道瞒不过你。”她往火里添了根柴,“这银钏是我婆婆的陪嫁,当年她藏在石匣里,是想等安寻长大,送给能陪他守桥的姑娘。”
银钏上的铃铛突然响了,和苏辞腕间的铜铃应和着,在满室的烟火气里,像支没谱的歌。安寻靠在门框上,脚踝的血透过帕子渗出来,在雪地上晕开小小的红圈,他却笑得很开心,像个终于拿到糖的孩子。
苏辞摸了摸银钏上的铃铛,突然发现缠枝纹的尽头,刻着个极小的“辞”字,和安寻在木板上刻的字迹,一模一样。
雪又开始下了,这次是软乎乎的鹅毛雪,落在石屋顶上,没了之前的脆响,倒像谁在轻轻哼着调子。火塘里的柴还在烧,把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紧紧挨在一起,再也分不出谁是谁。
安寻娘往苏辞碗里又加了块糖,说:“这粥得趁热喝,凉了,心就容易寒。”
苏辞低头时,看见银钏的影子落在粥里,像条会动的小鱼,正往安寻的碗里游去。而碗沿上,沾着的一点雪正在慢慢融化,像滴没来得及落下的泪。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