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槐下秘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苏辞在祠堂后墙摸到那道裂缝时,指尖正缠着昨夜未烧尽的香灰。裂缝比指甲缝还细,却在她触到的瞬间渗出潮气,像有谁在里面轻轻呵了口气。墙根的老槐树盘根错节,最粗的根须竟顺着裂缝往里钻,树皮上的纹路突然扭曲——那不是自然生长的沟壑,是用指甲反复刻划的痕迹,密密麻麻,像串被揉皱的星图。
一、根下的回响
“这树活了五百年,”守祠的老叔公拄着拐杖过来,烟斗在鞋底磕出火星,“你太爷爷小时候爬过的枝桠,现在够两个人合抱。可你看这根,”他用烟杆戳了戳地面隆起来的鼓包,“上个月暴雨后就没消停过,总在夜里往外拱,像揣了只活物。”
苏辞蹲下身,耳朵贴着潮湿的地面。土下传来“咔啦咔啦”的轻响,不是虫蛀,是硬物摩擦的动静。她摸出短刀往裂缝里探,刀刃刚没入半寸,整棵槐树突然剧烈摇晃,落叶像暴雨般砸下来,在地面铺出层青黄色的毯。裂缝里的潮气猛地变成白雾,裹着股铁锈味涌出来,呛得她直咳嗽。
“小心!”老叔公拽着她往后退,“这树记仇。十年前有伙盗墓的想挖它底下的东西,结果被根须缠得像粽子,等我们发现时,人都嵌进树身里了,脸皮贴着树皮,成了树的一部分。”
苏辞盯着树身的纹路,那些刻痕在白雾里渐渐清晰,竟是组方位坐标。最中心的圆点处,树皮微微隆起,像颗正在跳动的心脏。她突然想起太爷爷家书里的话:“槐下有玉,遇雾则鸣。”
二、雾中的叩门声
子夜时分,白雾再次从裂缝里涌出来,这次竟凝成只手的形状,在树身上轻轻叩击。苏辞握紧断水刀,刀鞘的鲨鱼皮突然发烫,烫得她差点脱手——刀身映出的不是她的影子,是个穿蓝布衫的青年,正用手指在树皮上刻字,指尖渗着血,在月光下亮得像碎玻璃。
“是太爷爷!”她屏住呼吸,看着刀身里的青年刻完最后一笔,突然转身往祠堂跑,蓝布衫的后襟破了个洞,露出的皮肉上缠着布条,渗出血迹。树身的叩击声突然急促起来,像有人在里面拼命敲门。
苏辞用刀背敲击树身的隆起处,“咚、咚、咚”,节奏和记忆里太爷爷敲家门的暗号一模一样。叩击声戛然而止,白雾缩回裂缝,树根却开始疯狂生长,在地面织成张网,将祠堂半圈围了起来,网眼处渗出淡红色的汁液,落在草叶上,瞬间开出朵指甲盖大的白花。
“这是血引花,”老叔公的声音发颤,“埋着死人的地方才会长!当年太爷爷炸军火库,牺牲的五个弟兄,就葬在这棵树下!”
三、玉鸣惊槐
苏辞想起铁匣里的半片月牙玉,掏出来按在树身的隆起处。玉片刚贴上去,整棵槐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轰鸣,所有根须同时绷直,像被无形的线牵着,在地面拼出个完整的五角星。裂缝“咔”地裂开半尺宽,露出里面黑黢黢的洞口,潮湿的风裹着呜咽声涌出来,竟和祠堂供桌下铁匣的震颤频率完全一致。
“下去看看。”她攥紧短刀,刚要迈步,老叔公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他掌心的老茧磨得她生疼:“别去!当年小李通信员就是从这爬出来的,出来后疯了似的喊‘树根在吃人’,没半年就没了!”
话音未落,洞口突然飞出串血珠,落在血引花上,白花瞬间变成妖异的红。苏辞的刀鞘再次发烫,这次竟烫出个梅花形的印子,与太奶奶绣品上的针脚分毫不差。她突然明白——太爷爷说的“槐下有玉”,不是指玉石,是指太奶奶的名字“玉梅”。
四、根缠骨
洞底比想象中浅,落脚处是层厚厚的腐叶,踩上去像陷进棉絮里。苏辞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的瞬间,她胃里猛地一缩——洞壁爬满了树根,根须间嵌着碎骨,有的还连着没烂透的军装碎片,蓝布上的破洞与刀身映出的一模一样。
“这不是自然生长,”她用刀挑开团缠得最紧的根须,里面裹着枚八路军徽章,背面刻着“李”字,“是被人按进去的!你看这根须的走向,是故意绕着骨头长的!”
树根突然剧烈扭动,像被激怒的蛇,苏辞挥刀砍去,却被根须缠住刀刃,一股巨力顺着刀身传来,差点把她拽进洞壁。她瞥见根须缠绕的中心,有个巴掌大的铁盒,盒面刻着朵梅花,正是太奶奶绣品上的样式。
“别碰!”老叔公在洞口大喊,“那是小李的遗物!当年他就是抱着这盒子爬出来的,说里面装着太爷爷的‘念想’!”
苏辞刚抓住铁盒,整棵槐树突然发出刺耳的断裂声,洞顶开始往下掉土。她抱着盒子往外冲,眼角余光瞥见洞壁的根须间,嵌着片蓝布,破洞处露出的皮肉上,有个梅花形的疤痕——和太爷爷家书里夹着的照片上,他右臂的疤痕一模一样。
五、未烬的烟
爬出来时,天边已泛鱼肚白。苏辞打开铁盒,里面没有金银,只有半块烧焦的梅花酥,和张泛黄的纸条,是太奶奶的字迹:“阿槐(太爷爷的字),知道你不爱吃甜,可这是玉梅亲手做的,含着能顶饿。”
槐树的根须还在扭动,却不再攻击,反而慢慢缩回裂缝,像在鞠躬。苏辞突然注意到,树身的刻痕在晨光里连成了句话:“玉梅,等我回来吃你做的梅花酥。”
老叔公蹲在地上,用烟杆扒开树根退去的泥土,露出块新翻的土,里面埋着个粗瓷碗,碗底刻着个“李”字。他突然老泪纵横:“傻小子!当年你说要把太爷爷的念想带回来,原来你把自己也埋在这儿了!”
苏辞把半块梅花酥轻轻放在碗里,刚要盖上土,却发现酥饼的碎屑落在地上,竟长出细小的嫩芽,芽尖顶着点红,像朵微型的梅花。她抬头看向槐树,最高的枝桠间,有片叶子在晨光里颤动,形状像只摊开的手掌,正往祠堂的方向轻轻招着。
裂缝在她身后慢慢合拢,最后只剩道浅痕,像谁在树身上画了道省略号。苏辞摸着刀鞘上发烫的梅花印,突然明白老叔公的话——有些根,从来不是要吃人,是想把散落的念想,一点点缠起来,拖回家。
只是没人看见,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槐树叶时,铁盒里的纸条背面,渗出行极淡的字迹,像被泪水泡开的墨:“我在槐下,等你送新做的梅花酥。”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一、根下的回响
“这树活了五百年,”守祠的老叔公拄着拐杖过来,烟斗在鞋底磕出火星,“你太爷爷小时候爬过的枝桠,现在够两个人合抱。可你看这根,”他用烟杆戳了戳地面隆起来的鼓包,“上个月暴雨后就没消停过,总在夜里往外拱,像揣了只活物。”
苏辞蹲下身,耳朵贴着潮湿的地面。土下传来“咔啦咔啦”的轻响,不是虫蛀,是硬物摩擦的动静。她摸出短刀往裂缝里探,刀刃刚没入半寸,整棵槐树突然剧烈摇晃,落叶像暴雨般砸下来,在地面铺出层青黄色的毯。裂缝里的潮气猛地变成白雾,裹着股铁锈味涌出来,呛得她直咳嗽。
“小心!”老叔公拽着她往后退,“这树记仇。十年前有伙盗墓的想挖它底下的东西,结果被根须缠得像粽子,等我们发现时,人都嵌进树身里了,脸皮贴着树皮,成了树的一部分。”
苏辞盯着树身的纹路,那些刻痕在白雾里渐渐清晰,竟是组方位坐标。最中心的圆点处,树皮微微隆起,像颗正在跳动的心脏。她突然想起太爷爷家书里的话:“槐下有玉,遇雾则鸣。”
二、雾中的叩门声
子夜时分,白雾再次从裂缝里涌出来,这次竟凝成只手的形状,在树身上轻轻叩击。苏辞握紧断水刀,刀鞘的鲨鱼皮突然发烫,烫得她差点脱手——刀身映出的不是她的影子,是个穿蓝布衫的青年,正用手指在树皮上刻字,指尖渗着血,在月光下亮得像碎玻璃。
“是太爷爷!”她屏住呼吸,看着刀身里的青年刻完最后一笔,突然转身往祠堂跑,蓝布衫的后襟破了个洞,露出的皮肉上缠着布条,渗出血迹。树身的叩击声突然急促起来,像有人在里面拼命敲门。
苏辞用刀背敲击树身的隆起处,“咚、咚、咚”,节奏和记忆里太爷爷敲家门的暗号一模一样。叩击声戛然而止,白雾缩回裂缝,树根却开始疯狂生长,在地面织成张网,将祠堂半圈围了起来,网眼处渗出淡红色的汁液,落在草叶上,瞬间开出朵指甲盖大的白花。
“这是血引花,”老叔公的声音发颤,“埋着死人的地方才会长!当年太爷爷炸军火库,牺牲的五个弟兄,就葬在这棵树下!”
三、玉鸣惊槐
苏辞想起铁匣里的半片月牙玉,掏出来按在树身的隆起处。玉片刚贴上去,整棵槐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轰鸣,所有根须同时绷直,像被无形的线牵着,在地面拼出个完整的五角星。裂缝“咔”地裂开半尺宽,露出里面黑黢黢的洞口,潮湿的风裹着呜咽声涌出来,竟和祠堂供桌下铁匣的震颤频率完全一致。
“下去看看。”她攥紧短刀,刚要迈步,老叔公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他掌心的老茧磨得她生疼:“别去!当年小李通信员就是从这爬出来的,出来后疯了似的喊‘树根在吃人’,没半年就没了!”
话音未落,洞口突然飞出串血珠,落在血引花上,白花瞬间变成妖异的红。苏辞的刀鞘再次发烫,这次竟烫出个梅花形的印子,与太奶奶绣品上的针脚分毫不差。她突然明白——太爷爷说的“槐下有玉”,不是指玉石,是指太奶奶的名字“玉梅”。
四、根缠骨
洞底比想象中浅,落脚处是层厚厚的腐叶,踩上去像陷进棉絮里。苏辞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的瞬间,她胃里猛地一缩——洞壁爬满了树根,根须间嵌着碎骨,有的还连着没烂透的军装碎片,蓝布上的破洞与刀身映出的一模一样。
“这不是自然生长,”她用刀挑开团缠得最紧的根须,里面裹着枚八路军徽章,背面刻着“李”字,“是被人按进去的!你看这根须的走向,是故意绕着骨头长的!”
树根突然剧烈扭动,像被激怒的蛇,苏辞挥刀砍去,却被根须缠住刀刃,一股巨力顺着刀身传来,差点把她拽进洞壁。她瞥见根须缠绕的中心,有个巴掌大的铁盒,盒面刻着朵梅花,正是太奶奶绣品上的样式。
“别碰!”老叔公在洞口大喊,“那是小李的遗物!当年他就是抱着这盒子爬出来的,说里面装着太爷爷的‘念想’!”
苏辞刚抓住铁盒,整棵槐树突然发出刺耳的断裂声,洞顶开始往下掉土。她抱着盒子往外冲,眼角余光瞥见洞壁的根须间,嵌着片蓝布,破洞处露出的皮肉上,有个梅花形的疤痕——和太爷爷家书里夹着的照片上,他右臂的疤痕一模一样。
五、未烬的烟
爬出来时,天边已泛鱼肚白。苏辞打开铁盒,里面没有金银,只有半块烧焦的梅花酥,和张泛黄的纸条,是太奶奶的字迹:“阿槐(太爷爷的字),知道你不爱吃甜,可这是玉梅亲手做的,含着能顶饿。”
槐树的根须还在扭动,却不再攻击,反而慢慢缩回裂缝,像在鞠躬。苏辞突然注意到,树身的刻痕在晨光里连成了句话:“玉梅,等我回来吃你做的梅花酥。”
老叔公蹲在地上,用烟杆扒开树根退去的泥土,露出块新翻的土,里面埋着个粗瓷碗,碗底刻着个“李”字。他突然老泪纵横:“傻小子!当年你说要把太爷爷的念想带回来,原来你把自己也埋在这儿了!”
苏辞把半块梅花酥轻轻放在碗里,刚要盖上土,却发现酥饼的碎屑落在地上,竟长出细小的嫩芽,芽尖顶着点红,像朵微型的梅花。她抬头看向槐树,最高的枝桠间,有片叶子在晨光里颤动,形状像只摊开的手掌,正往祠堂的方向轻轻招着。
裂缝在她身后慢慢合拢,最后只剩道浅痕,像谁在树身上画了道省略号。苏辞摸着刀鞘上发烫的梅花印,突然明白老叔公的话——有些根,从来不是要吃人,是想把散落的念想,一点点缠起来,拖回家。
只是没人看见,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槐树叶时,铁盒里的纸条背面,渗出行极淡的字迹,像被泪水泡开的墨:“我在槐下,等你送新做的梅花酥。”
http://www.rulianshi.net/kaogonghouwokaomeishixitongshafeng/489161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