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抗日标杆,党国第一悍将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淞沪会战的失败,让国府丢尽了脸面,几十万大军云集淞沪,打了三个月,最终还是损兵折将的被迫撤退,不仅丢失了淞沪这个亚洲第一大城市,更让全国民众的士气遭受重创。
这段时间,南京城内人心惶,官员们私下议论纷纷,不少包括高官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带老携少的举家往内地跑路,这让校长相当的不满。
小鬼子还没打过来,你们就想跑路,这么多年的皇粮白吃了?
现在李学文发来的电报,像一剂强心针,瞬间让校长挺直了腰板。
原本以为李学文这家伙回不来了,没成想不但活着回来了,还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以两万五千之众,抗击十五万日军六昼夜,伤敌军逾四万,此等战果,实乃淞沪开战以来所未有”
侍从室主任钱大军适时的递上茶杯,校长接过抿了一口,润润嗓子,继续开始了自吹自擂:“当年我在黄埔练兵时,就说过提拔部下首选要看三样,那就是骨头硬,脑子活,肯拼命”
“我去黄埔视察的时候,跟学文见过一面,当时就觉得这小子脑子活,自从将他调往淞沪,展露了军事才能后,我就知道此子必成大器,有我年轻时的样子”
“我当初破格提拔他组建中央突击队,如今看来,是我没看走眼啊”
眼见校长开始了自吹自擂,钱大军连忙开口附和:“委座慧眼识珠,李将军确实不负厚望,如今金陵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官员都在暗中转移家眷,这番大捷来得正是时候啊”
听到钱大军这么说,原本脸上还带着笑脸的校长,瞬间沉了下来,重重放下茶杯冷声道:“传我命令,立即召开军政会议,我要让那些动摇分子看看,党国还有如此虎将”
“是”
半小时后,军政部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校长站在主席台上,目光扫过在场一众文武官员,操着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话,铿锵有力的说道:“诸位,刚刚接到前线捷报,李学文率中央突击队在金山卫取得大捷,以两万五千之众,击退日军十五万,击毙敌军逾四万”
“此战历时六昼夜,我军将士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寇从杭州湾包抄我淞沪守军退路的狼子野心”
校长激昂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原本还在不停交换眼神的官员们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两万五打十五万?不但打赢了,还歼敌四万多?讲笑话呢?
要是小鬼子这么好打,淞沪几十万国军能打成那个样子?
虽说心里不相信,但是没人愿意主动跳出来询问,全都缩着脖子,等待其他人当这个出头鸟。
沉默了片刻后,还是唐跑跑这个口头上坚定的主战派跳了出来:“委座,前线发来的战报可曾核实?毕竟以两万五千人对抗十五万日军,还取得如此战果,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眼见出头鸟出来了,原本安静的会场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不少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唐跑跑的话语。
校长面色不变,朝何婆婆使了个眼色。
何婆婆立即起身,朗声道:“唐主任问得好,这份战报已经多方核实,不仅有李学文部的电报,还有第三战区观察员的确认,更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何婆婆顿了顿,环视全场,与有荣焉的继续说道:“倭寇在杭州湾确实停止了登陆行动,其舰队正在转向淞沪方向,若非遭受重创,倭寇岂会轻易放弃包抄我军后路的绝佳机会?”
不怪何婆婆摆出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虽说李学文现在已经被校长收入麾下,变成了校长的直属小弟。
但是李学文毕竟是陆军装甲兵团出身,以前属于何婆婆一系的,何婆婆曾经是李学文老大的老大的老大。
有这么一丝香火情在,如今李学文打出这样惊天动地的战绩,何婆婆脸上也格外有光,说话时腰杆都比平时挺得更直。
这番话有理有据,会场上质疑的声音渐渐平息,一众高官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如此,也只能肯定了这一战果的真实性。
教育部长王士捷激动地拍案而起:“此乃抗战以来第一大捷,应当立即通电全国,以振民心”
“王部长说的不错,正直我军从淞沪撤退之际,全国抵抗之决心急需提振”唐跑跑紧随其后起身,语气激昂的说道:“此等大捷要能传遍全国,定能让那些对日寇心存畏惧者重拾信心,让后方民众知晓我军并非无一战之力”
上面的头头脑脑全都出言肯定刘学文这一战绩,要把通电全国,宣传李学文的辉煌战果,下面的头目们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却是清一色的热情高涨,纷纷抢着开口附和。
在军队中话语权不大的汪大无耻,原本想要再说说自己的那些以打促和的观点,不过看着会议室里热情高涨的抗战热情,只能闭上了嘴巴,继续当自己的透明人。
打算等会议结束后,再单独找校长谈谈“和平”结束战争的事宜。
原本就想将李学文塑造成“抗日标杆,党国第一悍将”的校长,见满场官员热情高涨,当即拍板定下宣传方案:
“不雷,即刻牵头拟写《杭州湾大捷通电稿》,要把李学文部的英勇事迹写得大气磅礴,让全国所有老百姓都知道,我党国有这样能打硬仗的将领”
“是”陈不雷立刻点头应道。
作为党国第一支笔,号称文胆的陈不雷,对于抵抗侵略的文稿向来倾注心血,当得知杭州湾大捷后,陈不雷当时心里就思如泉涌,恨不得立刻下笔开写。
现在得了校长的明确指令,要不是对于李学文的后续嘉奖还没听到,陈不雷现在就想直接走人,回去好好打磨这篇通稿了。
http://www.rulianshi.net/kangzhancongsonghukaishidamanquanchang/48950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这段时间,南京城内人心惶,官员们私下议论纷纷,不少包括高官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带老携少的举家往内地跑路,这让校长相当的不满。
小鬼子还没打过来,你们就想跑路,这么多年的皇粮白吃了?
现在李学文发来的电报,像一剂强心针,瞬间让校长挺直了腰板。
原本以为李学文这家伙回不来了,没成想不但活着回来了,还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以两万五千之众,抗击十五万日军六昼夜,伤敌军逾四万,此等战果,实乃淞沪开战以来所未有”
侍从室主任钱大军适时的递上茶杯,校长接过抿了一口,润润嗓子,继续开始了自吹自擂:“当年我在黄埔练兵时,就说过提拔部下首选要看三样,那就是骨头硬,脑子活,肯拼命”
“我去黄埔视察的时候,跟学文见过一面,当时就觉得这小子脑子活,自从将他调往淞沪,展露了军事才能后,我就知道此子必成大器,有我年轻时的样子”
“我当初破格提拔他组建中央突击队,如今看来,是我没看走眼啊”
眼见校长开始了自吹自擂,钱大军连忙开口附和:“委座慧眼识珠,李将军确实不负厚望,如今金陵城内人心惶惶不少官员都在暗中转移家眷,这番大捷来得正是时候啊”
听到钱大军这么说,原本脸上还带着笑脸的校长,瞬间沉了下来,重重放下茶杯冷声道:“传我命令,立即召开军政会议,我要让那些动摇分子看看,党国还有如此虎将”
“是”
半小时后,军政部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校长站在主席台上,目光扫过在场一众文武官员,操着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话,铿锵有力的说道:“诸位,刚刚接到前线捷报,李学文率中央突击队在金山卫取得大捷,以两万五千之众,击退日军十五万,击毙敌军逾四万”
“此战历时六昼夜,我军将士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寇从杭州湾包抄我淞沪守军退路的狼子野心”
校长激昂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原本还在不停交换眼神的官员们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两万五打十五万?不但打赢了,还歼敌四万多?讲笑话呢?
要是小鬼子这么好打,淞沪几十万国军能打成那个样子?
虽说心里不相信,但是没人愿意主动跳出来询问,全都缩着脖子,等待其他人当这个出头鸟。
沉默了片刻后,还是唐跑跑这个口头上坚定的主战派跳了出来:“委座,前线发来的战报可曾核实?毕竟以两万五千人对抗十五万日军,还取得如此战果,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眼见出头鸟出来了,原本安静的会场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不少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唐跑跑的话语。
校长面色不变,朝何婆婆使了个眼色。
何婆婆立即起身,朗声道:“唐主任问得好,这份战报已经多方核实,不仅有李学文部的电报,还有第三战区观察员的确认,更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何婆婆顿了顿,环视全场,与有荣焉的继续说道:“倭寇在杭州湾确实停止了登陆行动,其舰队正在转向淞沪方向,若非遭受重创,倭寇岂会轻易放弃包抄我军后路的绝佳机会?”
不怪何婆婆摆出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虽说李学文现在已经被校长收入麾下,变成了校长的直属小弟。
但是李学文毕竟是陆军装甲兵团出身,以前属于何婆婆一系的,何婆婆曾经是李学文老大的老大的老大。
有这么一丝香火情在,如今李学文打出这样惊天动地的战绩,何婆婆脸上也格外有光,说话时腰杆都比平时挺得更直。
这番话有理有据,会场上质疑的声音渐渐平息,一众高官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可事实就是如此,也只能肯定了这一战果的真实性。
教育部长王士捷激动地拍案而起:“此乃抗战以来第一大捷,应当立即通电全国,以振民心”
“王部长说的不错,正直我军从淞沪撤退之际,全国抵抗之决心急需提振”唐跑跑紧随其后起身,语气激昂的说道:“此等大捷要能传遍全国,定能让那些对日寇心存畏惧者重拾信心,让后方民众知晓我军并非无一战之力”
上面的头头脑脑全都出言肯定刘学文这一战绩,要把通电全国,宣传李学文的辉煌战果,下面的头目们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却是清一色的热情高涨,纷纷抢着开口附和。
在军队中话语权不大的汪大无耻,原本想要再说说自己的那些以打促和的观点,不过看着会议室里热情高涨的抗战热情,只能闭上了嘴巴,继续当自己的透明人。
打算等会议结束后,再单独找校长谈谈“和平”结束战争的事宜。
原本就想将李学文塑造成“抗日标杆,党国第一悍将”的校长,见满场官员热情高涨,当即拍板定下宣传方案:
“不雷,即刻牵头拟写《杭州湾大捷通电稿》,要把李学文部的英勇事迹写得大气磅礴,让全国所有老百姓都知道,我党国有这样能打硬仗的将领”
“是”陈不雷立刻点头应道。
作为党国第一支笔,号称文胆的陈不雷,对于抵抗侵略的文稿向来倾注心血,当得知杭州湾大捷后,陈不雷当时心里就思如泉涌,恨不得立刻下笔开写。
现在得了校长的明确指令,要不是对于李学文的后续嘉奖还没听到,陈不雷现在就想直接走人,回去好好打磨这篇通稿了。
http://www.rulianshi.net/kangzhancongsonghukaishidamanquanchang/48950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