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叶凡唐若雪医婿、将军,夫人喊你种田了、恰似寒光遇骄阳、至尊神婿叶昊、卓禹安舒听澜、阮沐希慕慎桀、快穿女配专抢女主剧本、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稳住别浪、史上最强炼气期、魏晋干饭人、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六点半的闹钟没等响第二遍,杨许诺就从床上弹了起来。下铺的女生还裹着被子打呼,她踮着脚踩在凉丝丝的地板上,连拖鞋都没敢用力蹭,怕吵醒人。军训时晒黑的脚踝在晨光里泛着浅棕,沾着两根没扫干净的床底绒毛——这是她搬进六人间宿舍的第三周,床底的收纳箱还没摆整齐,书桌上堆着半尺高的课本,最上面那本《高等数学》的书脊被磨出了毛边,是她从学姐那里淘来的二手书。
卫生间的灯是声控的,她咳嗽了一声,暖黄的光才慢吞吞亮起来,照得瓷砖上的水渍像撒了把碎玻璃。镜子里的女孩头发有点炸毛,额前的碎发翘得老高,她沾了点水往头上抹,指尖碰到额角那颗刚冒出来的痘痘,疼得龇牙咧嘴。军训时总出汗,皮肤闷得发慌,这颗痘从上周就没消下去,红通通的,像颗小草莓粘在脸上。她挤了点薄荷味的洗面奶,泡沫糊了满脸,冰凉的触感顺着脸颊往下滑,才总算把刚睡醒的困意冲散了些。
刷牙时,她盯着镜子里自己的嘴唇——昨天被林悠悠推搡时,咬得太用力,下唇内侧破了点皮,现在一沾牙膏就泛酸。她赶紧吐掉泡沫,换成温水漱口,水流过伤口时,疼得她眼眶有点发湿。可一想到今天是第一节数学建模课,是和江驰正式同桌的第一节课,她又立刻挺直了背,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得笑一笑,不能让别人看出她昨晚偷偷哭了。
从衣柜里翻出那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色衬衫时,她特意把衣角抻了又抻。这是她为数不多的“正式衣服”,高中时买的,现在穿在身上有点紧,腰侧的布料绷得发慌,可她没别的选择——军训服沾了红墨水还没洗干净,T恤又太休闲,她想在专业课上显得认真些,至少不像林悠悠说的那样“邋遢又散漫”。她把衬衫下摆塞进牛仔裤里,又从抽屉深处摸出条藏青色发带,把翘起来的碎发都捋到后面,露出光洁的额头,那颗痘痘显得更明显了,她皱了皱眉,却还是把发带系紧了——这样看起来精神点,江驰应该会喜欢认真的女生吧?
早餐在食堂买的,是个刚出炉的肉包和一杯热豆浆。肉包的油渗到了塑料袋上,她怕弄脏手里的书,特意用纸巾裹了三层,边走边小口咬着。豆浆太烫,她吹了半天才敢喝,甜丝丝的热气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胃里发舒服。路上碰到几个金融系的女生,她们正围着苏曼琪说话——苏曼琪和江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两家都是做金融投资的富家子女,身上那件米白色针织衫是意大利小众品牌,手里的星巴克拿铁刚从校门口的专属甜品站买来,笑起来时眼角的弧度都带着养尊处优的娇俏,眼睛弯成了月牙。杨许诺赶紧低下头,往旁边躲了躲,她怕苏曼琪看见她手里沾着油的肉包,怕她们又像昨天那样,在背后偷偷说“她怎么总吃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便宜东西”。
走到教学楼楼下时,她突然想起昨晚整理的草稿纸忘带了。那些纸上记满了她熬夜推导的函数公式,还有从江驰笔记里抄的重点——江驰作为金融系的学霸,又是家境优渥的富家子弟,却从没有骄矜气,笔记里总掺着些结合金融场景的解题思路,比如用“成本最优”的逻辑拆解模型,甚至会标注“类似基金定投的分批优化策略,我爸公司的理财部常用”,这些独特的视角是她今天摸底模拟的“救命稻草”。她赶紧转身往宿舍跑,帆布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哒哒”的声响,额角的碎发被风吹得贴在脸上,沾着点汗。跑回宿舍时,下铺的女生刚醒,正揉着眼睛看她:“杨许诺,你忘东西啦?”她“嗯”了一声,抓起书桌上那叠用回形针别着的草稿纸——最上面那张还贴着张便利贴,写着“江驰金融笔记P42:动态规划=资金分阶段配置,他说这是他家信托产品的基础逻辑”,是她昨晚特意贴的标记,又匆匆忙忙往教学楼赶,连女生递过来的纸巾都没顾上接。
这叠草稿纸有点厚,她怀里抱着《高等数学》课本和笔记本,只能用胳膊把草稿纸夹在胸口,像抱着块裹了棉絮的暖炉。走到三楼拐角时,突然从楼梯口冲出来个男生,他手里拿着个篮球,球衣后背印着“计算机系”的字样,跑得太急,没看清前面的人,胳膊肘直接撞在了杨许诺的肩膀上。“嘶——”她疼得倒抽冷气,怀里的书和草稿纸“哗啦”一声全掉在了地上,《高等数学》的封面磕在台阶上,原本就磨毛的书脊又掉了块皮,草稿纸散得像撒了一地的雪花。
男生也慌了,赶紧停下脚步:“对不起对不起,我赶着去上编程课,没看见你!”他弯腰想帮她捡,可手里的篮球滚到了楼梯底下,“咚”地撞在栏杆上,他又赶紧去追球,跑了两步还回头喊了句“真的抱歉”,却没回头再帮她。
杨许诺蹲在地上,看着散了一地的草稿纸,心里像被台阶磕了下,又酸又闷地疼。风从楼梯间的窗户吹进来,带着秋天的凉意,把草稿纸吹得满地跑——有的顺着楼梯往下滑,页脚卷成了小喇叭;有的贴在了墙角的蜘蛛网旁,沾了点灰;还有几张被风吹到了走廊尽头,像只只折了翅的白色蝴蝶。她赶紧伸手去抓,指尖刚碰到一张写满“动态规划模型”的纸,风又裹着片银杏叶吹过来,纸从她手里滑出去,飘到了一个人的脚边,刚好盖住了那人白色的运动鞋鞋尖——那是双限量款的运动鞋,杨许诺在苏曼琪的朋友圈见过,说是江驰生日时,苏曼琪陪着他一起挑的。
她抬头,看见江驰站在那里。他穿着件黑色的连帽卫衣,是苏曼琪前阵子出国玩时帮他带的奢侈品牌,帽子戴在头上,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领口处还别着枚小小的金融系徽标——是去年系里建模竞赛的纪念章,银质的,还是苏曼琪托人在定制工坊刻了他名字缩写的款,在晨光里闪着细弱的光。他手里拿着本金融系专属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书角夹着支黑色水笔,笔身上印着“全国大学生金融建模大赛”的字样,是他上周在系里竞赛拿的奖品,苏曼琪当时还在现场举着相机给他拍照。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块温暖的黑绒布,刚好罩住蹲在地上的她。
“怎么蹲在这儿?”江驰的声音很轻,像羽毛拂过心尖,他甚至特意放低了音量,怕惊扰到楼梯间里其他赶课的学生。他弯腰捡起脚边的草稿纸,指尖碰到纸上的字迹时,指腹顿了顿——纸上不仅抄着数学公式,旁边还用蓝笔标注着“江驰说:金融里的‘路径优化’可类比资金流向,要算隐性成本,比如转账手续费对应配送损耗,他说这是他家公司做跨境支付时总结的”,连他上次随口提的“损耗率参考银行坏账率0.5%,苏曼琪爸爸的银行就是这个标准”都记得清清楚楚,字迹歪歪扭扭的,却在关键数据旁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看得出来是反复琢磨过的。
杨许诺的脸瞬间红了,从脸颊一直烧到耳尖,她赶紧低下头去捡其他的纸,手指捏着张飘到脚边的草稿纸,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刚才被人撞了一下,纸掉了……”她的指尖碰到一张飘到楼梯缝里的纸,那上面记着江驰讲的“金融场景延伸案例”,提了句“苏曼琪家的餐饮连锁就是这么做供应链优化的”,她怕被风吹得更远,伸手去够,身体却没稳住,差点从楼梯上滑下去,幸好手肘撑在了台阶上,才没摔着。
江驰赶紧伸手扶了她一把,他的手掌很暖,搭在她的胳膊上,像贴了块刚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暖宝宝。“小心点,楼梯缝窄,别卡到手。”他把手里的书放在旁边的台阶上,书脊朝上,刚好能挡住风,然后蹲下来帮她捡纸,“我来捡,你把书抱好,别再磕着了。”他捡得很仔细,每张纸都先抖掉上面的灰,再顺着页脚捋得平平整整,连掉在墙角、写着“金融场景延伸思考:外卖定价与债券利率的联动,江驰说苏曼琪家的奶茶店定价就参考了这个”的小纸片都没放过——那张纸只有指甲盖大小,是她昨晚随手记在便签上撕下来的。他的手指很长,骨节分明,捡纸时,袖口滑了下来,露出手腕上那块黑色的手表,是苏曼琪去年送他的成年礼,据说能计算复利,表盘背面还刻着两人名字的首字母,此刻指针正“滴答滴答”地走着,像在数着他们蹲在一起的每一秒。
这时,江驰的好哥们李然抱着几本金融系的教材从走廊那头过来,看见蹲在地上的两人,脚步顿了顿——早上在宿舍楼下他就见过杨许诺,当时她正低头啃着肉包往教学楼走,只是那时他赶着去占座,没多留意。此刻见草稿纸散了一地,他犹豫了一下,刚要迈步,却听见上课铃的预备铃响了,怕迟到影响教授点名,最终还是没上前,只是对着江驰喊了句“江驰,快上课了,我先去教室占座”,便匆匆往阶梯教室的方向走了。
杨许诺抱着书站在旁边,看着江驰蹲在地上的背影,心里像被温水泡过的棉花,软软的,暖暖的。阳光落在他的发顶,镀了层浅金,他的头发有点软,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发梢扫过脖颈,像春天里刚发芽的小草蹭过手心。她想起昨天在英语课上,他帮她擦裤子上的墨渍时,还随口提了句“金融系的学长说红墨水用白醋能洗掉,苏曼琪上次衣服沾了墨就是这么弄的,就像用对冲策略抵消风险一样,得找对方法”;想起他帮她怼林悠悠时,说“不管计算机系还是金融系,欺负同学都没道理,就像市场里的恶意做空,苏曼琪爸爸说这种行为迟早会被监管”——那些带着他和苏曼琪共同记忆的金融系比喻,像颗颗小糖,藏在记忆里,此刻想起来,让她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连额角的痘痘都好像不那么疼了。
“都捡齐了吗?”江驰站起来,把整理好的草稿纸递给她,纸被他按顺序叠得整整齐齐,回形针重新别在了上面,还特意把那张“金融场景案例”的小纸片夹在了最里面,怕再丢了。“下次别抱这么多东西,容易掉。”他的目光扫过她怀里的书,看见那本《高等数学》的书脊磨破了,甚至能看见里面的纸芯,眉头皱了皱:“这本书是二手的?我宿舍有本全新的,上次苏曼琪帮我领教材时多拿了一本,说是‘怕我弄丢备用’,下次带给你,旧书字迹模糊,有的公式印得不清楚,看久了伤眼睛,还容易记错参数。”
杨许诺点点头,手指捏着草稿纸的边缘,有点不好意思:“嗯,学姐卖给我的,才十块钱……不用麻烦你了,我这本也能看,我在上面补了好多标注呢。”她怕江驰觉得她穷酸,更怕苏曼琪知道了会笑话,赶紧补充了一句,却越说越没底气。
“听话。”江驰的声音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温柔,像哄小朋友似的,“专业课的书很重要,不能将就。而且金融系的教材版本和你们计算机系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些金融案例,刚好能帮你拓宽思路,就当是跨学科补充资料了。苏曼琪那边我跟她说一声就行,她不会介意的。”他伸手帮她把怀里歪掉的笔记本扶了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还带着点刚捡纸时沾的灰尘,两人都愣了一下,赶紧缩回了手。杨许诺的脸更红了,连耳朵尖都发烫,她能感觉到江驰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落在她额角的痘痘上,落在她系着的发带上,甚至可能看见了她衬衫袖口磨起的毛边,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变成一张草稿纸,贴在墙上不被人发现。
“快上课了,走吧,再晚就要迟到了,教授第一节课喜欢点名。”江驰先开了口,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他拿起放在台阶上的书,走在她前面,脚步放慢了些,刚好能让她跟上——他知道她走路慢,尤其是抱着东西的时候。走廊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计算机系的同学抱着厚厚的编程书,边走边讨论代码;也有金融系的学长拿着财报分析册,互相交流着“K线图走势”;还有些其他系的学生,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有人偷偷笑着说话——“那不是金融系的江驰吗?就是和苏曼琪一起长大的那个富家子弟,上次建模竞赛拿了一等奖”“他旁边的女生是计算机系的吧?怎么跟他走这么近,不怕苏曼琪不高兴吗”“听说他家和苏家是世交,以后说不定要一起接手家族生意呢”,杨许诺这次没像以前那样低下头,而是挺直了背,紧紧跟着江驰的脚步,甚至悄悄抬了抬下巴——她想让别人知道,她身边的人是江驰,是金融系的学霸,是愿意帮她的好朋友,和他与苏曼琪的关系无关。
因为她知道,江驰在她身边,不管他和苏曼琪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管他们是不是富家子女,他都不会让别人欺负她,他会保护她,会用他独特的金融系思维,帮她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走进阶梯教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林悠悠和苏曼琪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那是苏曼琪特意占的座——她每次都要坐在能看见门口的位置,方便等江驰,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林悠悠总黏着苏曼琪,仗着她家和苏家沾点远亲关系,在学校里也爱摆出副“和苏曼琪平起平坐”的样子。此刻两人正头挨着头看手机,林悠悠手指点着屏幕上的化妆品直播,凑在苏曼琪耳边小声说“这个口红颜色你涂肯定好看,我帮你抢”,苏曼琪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眼里带着闺蜜间的熟稔。
看见江驰和杨许诺进来,林悠悠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像被泼了盆冷水,手里的手机都差点掉在地上;苏曼琪则对着江驰挥了挥手,眼里带着自然的亲近——她穿着的米白色针织衫和江驰的黑色卫衣是同一系列的情侣款,是两家一起出国时买的,手里把玩着那支豆沙色的口红,是江驰上次陪她逛街时帮她挑的色号,眼神里带着点对杨许诺的打量,却没什么恶意,更多的是好奇。
江驰对着苏曼琪点了点头,带着杨许诺走到后排靠中间的位置,那里有两个空座位,桌肚里很干净,没有别人留下的草稿纸和矿泉水瓶,甚至连灰尘都很少——是苏曼琪早上特意让人打扫过的,原本想留着给江驰和自己坐,没成想江驰要和杨许诺一起。“坐这里吧,视野好,听得清楚教授讲课,而且离投影不远不近,看PPT不费眼睛。”他把自己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放在靠里的座位上,书角对齐了桌沿,又帮杨许诺把怀里的书和草稿纸放在桌上,还特意把草稿纸放在书的左边,方便她随时翻看,“你先坐,我去帮你接杯水,金融系那边的饮水机刚换了滤芯,水干净点,而且有温水,不会烫嘴——苏曼琪平时都喝那边的水。”
杨许诺刚坐下,林悠悠就踩着小碎步走了过来。她穿着件粉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缀着亮晶晶的小亮片,走路时晃得人眼睛疼,手里还拿着个新拆封的护手霜,是苏曼琪昨天分给她的,香味浓得像打翻了香水。“杨许诺,你可真行啊,连捡个纸都能让江驰帮你——你不知道他和苏曼琪是青梅竹马吗?人家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富家子弟,你凑这么近,就不怕苏曼琪生气?”林悠悠的声音像根细针,扎得人耳朵疼,她故意提高了音量,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你是不是故意把纸弄掉的?就想让他注意你,是不是?我告诉你,江驰和苏曼琪可是我们系公认的一对,家里又都有钱,你别痴心妄想了,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没有。”杨许诺攥紧了手里的草稿纸,指尖把纸边捏得发皱,连上面的公式都变了形,“是别人不小心撞了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也知道他和苏曼琪是好朋友。”
“别人撞你?我看是你自己故意的吧。”林悠悠弯腰,凑近她的脸,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十足的恶意,温热的气息喷在杨许诺的脸上,让她忍不住往后躲了躲,“你以为江驰真的想帮你?他就是可怜你,可怜你没人要,可怜你连本新课本都买不起,只能用二手的。杨许诺,你要点脸行不行?别总像块狗皮膏药一样贴在他身上,他可是和苏曼琪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是教授重点培养的对象,你配不上他,连提鞋都不配!”
“你说够了没有?”江驰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带着点怒气,比平时高了些,连走廊里的人都忍不住往这边看。他手里拿着杯温水,杯壁上凝着水珠——杯子是苏曼琪送他的情侣款陶瓷杯,杯身上印着金融系的logo,保温效果好,他把水放在杨许诺桌上,然后挡在她面前,像座挺拔的山一样把林悠悠和她隔开,“林悠悠,你要是没事干,就回自己座位上去,别在这里影响别人上课。不管是谁,不管家境怎么样,同学之间都该互相尊重,不是让你用来攀比和嘲讽的工具——就像金融市场里的公平原则,你这种恶意攻击,跟操纵市场价格没区别,苏曼琪也不会认同你这种说法。”
林悠悠没想到江驰会突然回来,吓了一跳,手里的护手霜都掉在了地上,可还是强撑着挺胸,捡起护手霜擦了擦:“江驰,我是在跟杨许诺说话,跟你没关系!而且你和苏曼琪是青梅竹马,又是富家子弟,跟她一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系女生凑这么近,不怕别人说闲话?不怕苏曼琪误会?”
“她是我的同桌,跟我有关系。”江驰的目光像冰碴子,刮在林悠悠脸上,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我和苏曼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我们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外人置喙。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一字不落。你凭什么说她配不上我?就凭你穿得光鲜亮丽?还是凭你只会在背后说别人坏话?林悠悠,真正掉价的不是她,也不是家境差异,是你这种欺负同学的嘴脸——就像劣质债券,表面看着光鲜,实际根本没有价值。”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和苏曼琪的家境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用来炫耀的资本,我的名声靠的是建模成绩,不是靠这些。”
林悠悠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又青又白,像块被揉烂的调色盘。她想反驳,可看着江驰那双充满怒气的眼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跺了跺脚,转身跑回了自己的座位。一坐下,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她委屈地拉了拉苏曼琪的衣袖,小声啜泣:“曼琪,江驰他刚才凶我……我明明是为了你好,怕那个杨许诺缠着他,他怎么能那么说我……”
苏曼琪这才放下手机,转过头看着林悠悠,脸上露出一副“心疼又无奈”的表情,她伸手拍了拍林悠悠的后背,声音温柔得像棉花,却故意抬高了些音量,让周围几个金融系的女生都能听见:“悠悠,你别难过了,江驰他就是这样,对谁都太心软,刚才肯定是误会你了。”她拿起桌上的纸巾递过去,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嘴上却继续“大义凛然”地安慰,“你也是太关心我了,才会去说那些话,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下次别这样啦,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杨许诺看起来也不是故意的,我们不能因为家境好就看不起别人呀,这样显得我们多没教养,我爸妈也常说要待人友善呢。”
这番话听得周围人都点头,觉得苏曼琪善良又大气,连林悠悠都愣了愣——明明刚才苏曼琪看见她去找杨许诺,却只顾着看手机,现在倒摆出副“劝和”的样子。可她毕竟要靠着苏曼琪,只能吸了吸鼻子,抹掉眼泪:“还是曼琪你善良……都怪我太冲动了。”苏曼琪笑着捏了捏她的脸,眼底却没什么温度,转头时,刚好对上江驰看过来的目光,她立刻露出个无辜的笑,像在说“我已经安慰好悠悠了,你别担心”。
江驰转过身,看着杨许诺发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发慌,比自己建模失败时还难受。他拿起桌上的温水,递到她手里,手指碰到她的指尖,发现她的手还是凉的:“喝点水,别理她的话。我和苏曼琪确实是青梅竹马,两家关系也很好,但这和我们做同桌、互相帮助没关系。我们更看重做事的态度和逻辑思维,你昨晚熬夜整理草稿纸的认真劲,把我的话记得清清楚楚,比很多只会攀比家境的人强百倍——就像优质股票,内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和发行公司的背景无关。”
杨许诺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上的水珠,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冷静了些,温水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她心里发颤。她抬起头,看着江驰的眼睛,他的眼睛很亮,像星星一样,里面满是担忧和温柔,没有一丝嫌弃或同情,只有纯粹的鼓励。她突然觉得,林悠悠的话好像也没那么伤人了,不管他和苏曼琪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管他们是不是富家子女,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江驰在她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谢谢你,江驰。”她小声说,声音带着点哭腔,却又充满了感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她不想在江驰面前哭,不想让他觉得她脆弱。
“没什么。”江驰笑了笑,露出两颗浅浅的虎牙,刚才的怒气散了些,阳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温柔,像漫画里的少年,“我们是同桌,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快喝水吧,水要凉了——这杯子你要是不嫌弃,就拿着用,是苏曼琪送的情侣款,不过我们俩都有,这个你用着没关系,质量还不错,是陶瓷的,比塑料杯健康,而且保温时间长,下次上课还能用来接水。”
杨许诺点点头,小口喝着水,杯子里的水带着淡淡的陶瓷香,还有点江驰身上的洗衣液味道,那是苏曼琪推荐给他的牌子,说香味很清爽。她看着桌上的草稿纸,看着江驰放在旁边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书脊上的“金融优化”四个字格外醒目,看着窗外飘进来的银杏叶,落在桌角,像片小小的金色书签,突然觉得,今天的数学建模课,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这时,预备铃响了,阶梯教室前排的投影亮了起来,白墙上“新生摸底模拟”六个黑体字像块冰,砸得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刚才讨论化妆品的女生都闭上了嘴,开始翻书。教授拿着教案走了进来,他穿着件灰色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很严肃,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按名单分组,三人一队,四十分钟内完成这道建模题,结果写在答题板上展示。这次模拟成绩会算入平时分,大家认真点。”
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翻名单的窸窣声,还有人小声讨论着“要跟谁一组”“谁的数学好”。杨许诺的心又开始慌了,她攥着手里的草稿纸,指腹把纸边磨得更毛了,连便利贴都快被蹭掉了。她转头看向江驰,想问问他该怎么办,却看见江驰正对着后排喊:“张远,换个人。”张远是金融系的男生,和江驰、苏曼琪都是从小认识的,家里也是做金融的,此刻正拿着名单愣神,身边还围着两个想跟他组队的女生。
张远刚要开口,江驰已经拿起笔在名单上划了道线,动作干脆利落:“我、杨许诺,再加个金融系的李然,刚好三人。李然对数据敏感,擅长统计分析,刚好能补我们的短板——他上次帮苏曼琪家的公司做‘校园消费数据调研’时,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很靠谱。”
李然是江驰的好哥们,早上在宿舍楼下见过杨许诺,此刻正坐在后排整理教材,听见江驰喊他,立刻抱着书走过来,对着杨许诺点头笑,眼里满是友善:“放心吧,数据交给我,肯定没问题。江驰常跟我提起你,说你笔记记得特别认真。”
杨许诺看着江驰,心里像被阳光晒过一样暖,比喝了温水还舒服。她知道,不管江驰和苏曼琪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管他们是不是富家子女,不管建模题有多难,有他在,有李然帮忙,这次的摸底模拟,她一定能行。
题目是关于“校园外卖配送路径优化”的建模,投影上还附了张校园地图,标注了食堂、宿舍、教学楼的位置,还有几组配送数据。杨许诺看着题目里的“最短路径算法”“动态规划模型”,指尖有点发颤——这是她昨晚熬夜啃的知识点,笔记抄了满满三页,可真要动笔,脑子里的公式却像缠在一起的耳机线,乱得理不清。她下意识地摸出怀里的草稿纸,指尖扫过昨晚标红的“动态规划模型步骤”,旁边还记着江驰提过的“金融成本思维:路径=资金流向,节点=交易点,苏曼琪家的物流就是这么规划的”,才稍微定了定神,像找到了指南针。
江驰已经把三张草稿纸对齐,用回形针别在桌角,又拿红笔在纸上画了两条竖线,分成三栏,每栏都写了标题:“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数据代入”。他推了推桌上的书,腾出更多空间:“我算约束条件,顺便掺点金融里的‘隐性成本’思路——比如配送员的时间成本,可参考金融系‘时薪折现’的方法计算,苏曼琪家的兼职员工就是这么算工资的;李然负责数据代入,你对数字敏感,记得把地图上的距离换算成实际配送时间,误差别超过5%,就像我们算股票收益率一样,精准度很重要;杨许诺,你试试写目标函数,就用笔记里第三章的动态规划模型,别怕错——金融系解题时也常试错,错了调整就行,就像对冲风险,发现方向不对及时止损调整,总比不敢动笔强,苏曼琪上次做模型也错了三次才对。”他说话时,指尖在“第三章”那栏轻轻敲了敲,眼神里满是鼓励,没有一丝催促。
她咬着笔杆,笔尖在纸上悬了两秒,才慢慢落下“minZ=Σ……”。可刚写了一半,笔尖突然顿住——她盯着纸上的“Σ”符号,脑子里一片空白,昨晚背的时间参数(取餐时间、配送时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江驰说过“像资金分阶段到账,苏曼琪爸爸的信托产品就是分季度兑付的”,却想不起具体怎么对应。她赶紧翻出江驰的笔记,那本《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的扉页上,除了“错题标记用红笔,思路写在右侧留白”,还写着“金融建模需结合实际场景,变量要对应真实成本,苏曼琪的笔记里也这么写”,她往后翻到第三章,指尖在“多阶段决策”那页慌乱地划着,额角的汗顺着发带边缘往下滴,刚好落在笔记上“时间变量t1、t2——t1=资金筹备时间,t2=资金投放时间,参考苏曼琪家项目的时间轴”的字样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把“苏曼琪”三个字晕得有点模糊。
“哟,这都写不出来?”林悠悠的声音突然从旁边冒出来,带着刺耳的嘲讽,像指甲刮过黑板。她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胳膊肘故意往杨许诺的手肘上撞了一下,钢笔在纸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墨痕,像条黑色的蛇爬在公式中间,把“Σ”符号都盖了一半,“早说了你不行,江驰,你一个和苏曼琪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金融系的学霸,跟她一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系女生凑一组,等会儿展示的时候可要丢我们两个系的人了!说不定教授还会觉得,金融系的学生也不过如此,连个同桌都带不动!”
江驰抬眼,目光冷得像冰,比冬天的寒风还刺骨:“你要是没事干,就去看自己的题,别在这里影响我们组进度。我们组的情况,不劳你费心——而且家境和院系从来不是评判能力的标准,杨许诺比你认真百倍,她至少在努力解题,而不是在旁边说风凉话。苏曼琪要是在这儿,也会觉得你这么说很过分。”他伸手把杨许诺面前的笔记往她那边推了推,挡住林悠悠的视线,不让她看里面的内容,又从桌肚里摸出自己的金融系专属草稿本——封面印着校徽和“金融建模实验室”的字样,是苏曼琪爸爸的公司资助定制的,他撕了张干净的纸递过去:“用这个写,纸厚,不容易晕墨,而且格子间距刚好,写公式不会挤在一起。”
林悠悠撇撇嘴,手指在桌角偷偷蹭了蹭,指甲刮得桌面“咯吱”响,转身时故意把杨许诺放在桌边的橡皮扫到地上,还特意用白球鞋的鞋尖碾了碾——橡皮上顿时沾了道黑印,像块被踩脏的年糕,再也没法用了。她还故意哼了声:“有些人啊,就是天生笨,给再好的东西也没用,白费功夫——哪像苏曼琪,家境好又聪明,和江驰才是一路人。”
“别管她。”江驰把自己的橡皮推过来,是块印着复杂金融公式(CAPM模型公式)的白色橡皮,是上次金融系建模竞赛的纪念品,苏曼琪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橡胶很软,擦得干净还不脏纸。他弯腰帮她捡被踩脏的橡皮,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像触电似的顿了顿,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像在安抚受惊的小动物:“你昨晚的笔记我看了,思路是对的,还加了金融里的成本思考,比如把配送损耗类比‘资金损耗’,比很多金融系的同学都用心——他们只会套公式,根本不会结合实际场景,连苏曼琪有时候都要问我这类思路。你只是缺了点实战练习,放轻松,我陪着你一起想。”他拿起笔,在她写了一半的公式旁边,用红笔轻轻写了“t1(取餐时间=资金筹备,参考苏曼琪家项目筹备期)、t2(配送时间=资金投放,对应项目落地期)——可类比金融里的‘交易时间成本’,需分阶段计算”,字迹比平时轻了些,怕盖过她的字迹,还在“分阶段”三个字下面画了条小横线,提醒她重点。“目标函数里,配送员的出发时间是变量,你把t1、t2标清楚,再结合距离矩阵dij,就能串起来了。就像我们金融系算资金路径一样,每个节点(食堂、宿舍)都要算清楚时间和成本,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否则整个模型都会出错,苏曼琪上次就因为漏了个节点重做了一遍。”
杨许诺深吸口气,重新拿起笔。她按江驰说的,在“Σ”后面补了“(t1i+ t2i)×dij”,又对照笔记里的例题,在公式末尾加了权重系数“ω”——代表配送优先级,就像金融里的“风险权重”,重要的节点权重更高,她还想起江驰说过“苏曼琪家的项目就是这么分优先级的”,偷偷在旁边写了“类比资金流动时间+金额权重,参考苏家项目逻辑”的小字,怕自己等会儿忘了思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啃桑叶,她偶尔抬头看一眼江驰——他正低头算约束条件,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草稿纸上不仅有数学公式(如“路径不重复约束:xij+xji=0”),还标着“金融场景延伸:若配送员为兼职,需考虑时薪成本(参考苏曼琪家兼职平均时薪15元/小时),将时薪折算成单位时间成本,加入约束条件”的字样,甚至还画了个小小的资金流向图,和苏曼琪家项目的流程图很像,帮她理解。看着那些带着他和苏曼琪共同经历的金融系标注,杨许诺心里暖暖的,紧张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连握笔的手都不抖了。
李然突然“啊”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点焦急:“约束条件里,配送员的最大负载量没算进去!我们刚才只算了时间、距离和时薪成本,忘了外卖箱的实际承载能力——题目里说‘每单外卖平均重量0.5kg’,可我们没考虑配送员一次最多能送多少单,这样模型会失真!苏曼琪家的物流项目里,这种容量约束都是重点标注的。”他是金融系的,和苏家有往来,对“容量约束”“风险上限”这类概念很敏感,此刻正指着草稿纸上的“约束条件清单”皱眉,像发现了投资组合里的漏洞。
江驰立刻凑过去,三人头挨着头,桌角的台灯刚好照在草稿纸上,把上面的公式和标注都照得清清楚楚。江驰用红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框,把“负载量”相关的内容框了起来,像在金融报表里圈出重点科目:“这里加个不等式,Q≤20,其中Q是配送单量,20是根据校园常见外卖箱容量(10kg)和每单重量(0.5kg)估算的,10÷0.5=20,刚好整数,计算方便。”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从金融角度看,这就像资金池的最大容量,超过了就会溢出风险,必须加约束——就像苏曼琪爸爸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不能低于一定比例,否则会有流动性风险,她之前给我讲过这个案例。”他说话时,肩膀偶尔碰到杨许诺的胳膊,带着点淡淡的洗衣液香味,混合着阳光的味道,让她觉得很安心,仿佛再难的题,只要三人一起讨论,都能解决。
杨许诺看着草稿纸上的不等式,突然想起昨晚看的苏曼琪家项目案例,小声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加个备注,说明‘若外卖箱容量变化,Q值可按比例调整’?就像金融模型里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标注变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苏曼琪家的项目报告里都有这个模块。”
江驰眼睛一亮,转头看着她,眼里满是惊喜:“这个想法好!没想到你记得这么清楚——参数敏感性分析是金融建模的重要步骤,加进去能让模型更严谨,苏曼琪上次做模型也加了这个,教授特别夸了她。”他立刻拿起笔,在不等式旁边加了行备注:“Q值随外卖箱容量动态调整,敏感性系数=外卖箱容量÷每单重量,参考苏曼琪家物流项目参数调整逻辑”,还在后面画了个小小的赞,“杨许诺,你越来越有金融思维了,以后可以考虑辅修金融,苏曼琪也说过辅修金融很有用。”
李然也点点头,笑着说:“对,加了敏感性分析,模型就不是死的了,更有实际意义——就像我们做股票估值,会考虑不同增长率下的股价,苏曼琪爸爸的投资部就是这么做估值的,这样更全面。”
三人继续讨论,江驰负责完善约束条件,李然核对数据,杨许诺则补充目标函数的细节,偶尔提出金融角度的小建议,草稿纸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有数学公式,还有金融类比和实际场景说明,像一份简化版的苏家项目报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杨许诺把最终结果写在答题板上时,教授刚好喊停,四十分钟的时间,不多不少。
答题板上不仅有目标函数“minZ=Σ[(t1i+ t2i)×dij×ω]”,还有约束条件清单和敏感性分析备注,她还在最下面加了行小字:“参考金融成本思维,考虑取餐等待时间的隐性影响(类比资金闲置成本,苏曼琪家项目中称其为‘时间机会成本’)”,那是她刚才突然想到的,也是江驰和苏曼琪经常提到的“隐性成本”概念。
各组轮流展示,按照从前排到后排的顺序。林悠悠他们组坐在前排,第一个展示,他们的答题板刚亮出来,江驰就皱了眉,像在看一份有漏洞的金融报告:“他们的模型没考虑雨雪天气的延误系数,实际应用里会有偏差。就像金融建模忽略市场波动(如利率变化、政策调整),结果会失真,参考价值大打折扣,苏曼琪上次做天气对物流的影响模型,特意加了这个系数。”杨许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林悠悠组的约束条件里只写了距离、时间和负载量,漏了环境变量——这是江驰笔记里特意标红的易错点,还备注了“类似金融里的‘不可抗力风险’,需加入风险系数调整,苏曼琪的笔记里画了个小伞当标记”,当时她也在旁边画了个小伞,代表雨雪天气。
林悠悠展示时,声音很大,却有点底气不足,尤其是说到“模型适用于所有天气”时,眼神躲闪了一下。教授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在教案上记了点什么。
轮到他们组时,杨许诺抱着答题板走到讲台前,手心全是汗,衬衫后背都湿了一小块。她刚要开口,林悠悠突然站起来,像只炸毛的猫:“教授,他们的目标函数里,变量定义不清,而且江驰是金融系的,还是和苏曼琪一起长大的富家子弟,肯定是他帮杨许诺写的,她一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系女生根本不会这么复杂的模型,还加了苏曼琪家项目的思路,肯定是抄的!”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杨许诺身上,有好奇,有怀疑,还有看热闹的。杨许诺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答题板都有点晃,可一想到江驰的鼓励,想到三人一起讨论的画面,想到那些和苏曼琪相关却又属于自己的思考,她又挺直了背,攥紧了答题板的边缘。
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杨许诺身上,语气平静:“杨许诺,你说说你的变量定义思路,还有旁边标注的‘金融成本思维’是什么意思?不用紧张,慢慢说。”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抖,却一字一句说得很清楚:“目标函数里的t变量,t1是取餐时间,t2是配送时间,之所以分两段,是参考了动态规划里的多阶段决策模型——就像把配送路径分成‘取餐’和‘配送’两个阶段,分别优化,这和江驰提到的苏曼琪家项目时间轴逻辑很像,但我是结合配送场景理解的。至于‘金融成本思维’,是江驰教我的——金融里算资金流动时,不仅要算显性的交易成本,还要算隐性的时间成本,比如资金闲置在账户里会损失利息;配送也是一样,取餐等待时间会让配送员无法接新单,损失潜在收入,这也是一种隐性成本,所以要把t1和t2都算进目标函数,一起优化……”她说着,突然想起江驰笔记里的一句话,眼睛亮了亮,“就像笔记里写的,‘不管是数学建模还是金融建模,目标函数要跟着实际场景走,变量不是死的,要对应真实世界里的成本和收益’,苏曼琪的笔记里也有这句话,但我是真的理解了才写上去的。”
她还补充道:“我们还加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标注了负载量Q随外卖箱容量变化的调整方法,这是参考金融里的‘敏感性测试’,因为实际中外卖箱容量可能不同,模型需要有灵活性,就像苏曼琪家项目会根据不同的运输工具调整参数,但这个调整逻辑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教授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点笑容:“思路是对的,逻辑很清晰,不仅用了数学模型,还结合了跨学科的金融思维,考虑到了隐性成本和参数敏感性,更难得的是能结合案例但有自己的理解,比有些组只套公式强多了。金融系和计算机系的同学就该这样互相借鉴,家境优渥的同学可以分享实践案例,普通家庭的同学也能贡献扎实的逻辑,这样才能让模型更完善。”他顿了顿,又看向林悠悠,“质疑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模型有没有漏洞,比如天气延误系数,实际配送中不可能忽略,下次要注意,不要总把目光放在无关的家境和关系上。”
林悠悠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低下头,再也说不出话来。
杨许诺抱着答题板走回座位时,脚步都轻快了些,心里像开了朵花。江驰对着她笑了笑,眼里的光比投影还亮,像星星落进了眼底:“说得很好,比我预想的还稳——把金融思路融进去,还能有自己的理解,是点睛之笔,尤其是隐性成本那段,说得特别清楚,苏曼琪要是听见了肯定也会夸你。”
李然也凑过来,对着她竖了竖大拇指:“杨许诺,你刚才说的‘隐性成本’和‘敏感性分析’,刚好补了我们之前的漏洞,而且有自己的思考,不是照搬案例,厉害啊!没想到计算机系的同学也能get到金融点,以后建模我们还组队,下次可以请苏曼琪也一起讨论,她经验更丰富。”
下课铃响时,教授公布了成绩,林悠悠他们组的成绩是B,而他们组拿了A,还是全班为数不多的A。杨许诺把江驰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递回去,扉页上多了一行她写的小字:“谢谢金融系的江驰,我会加油赶上的,下次也想学会用金融思维独立解题,争取能帮到你,也想有机会和苏曼琪一起讨论模型!”字迹比之前工整了些,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江驰接过笔记,翻到扉页,看见那行字,嘴角弯了弯,在那行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还加了行备注:“金融系随时欢迎交流,同桌优先——下次建模课我喊上苏曼琪一起,她肯定乐意帮你,我们可以一起算‘外卖定价的金融模型’,她对这个特别熟。”
林悠悠坐在前排,看着杨许诺和江驰、李然说说笑笑,心里又气又委屈,眼眶红红的。苏曼琪见状,伸手挽住她的胳膊,脸上带着“温柔又正义”的笑容,故意让周围的人都看见:“悠悠,别不开心啦,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嘛。杨许诺能拿A也是运气好,刚好撞对了教授喜欢的思路,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比她强。”她拍了拍林悠悠的手,眼底却闪过一丝嘲讽,嘴上继续“安慰”,“而且江驰本来就擅长建模,帮她也是应该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生气呀,显得我们多小气。走,我请你喝奶茶,就去我家开的那家,给你点最贵的款,别跟自己过不去~”
林悠悠被她哄得稍微消了气,跟着苏曼琪往外走,心里却暗暗记恨上了杨许诺——她觉得是杨许诺抢了江驰的关注,毁了她的“好成绩”。
杨许诺抱着自己的错题本,看着江驰和李然讨论下节课的内容——他们在说金融系下周有“建模与实际应用”讲座,主讲人是去年全国建模竞赛的金奖得主,苏曼琪已经帮他们留了票,要不要喊上她一起去。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错题本上,把上面的公式都照得暖暖的,她悄悄把刚才写错的“变量漏标t1、t2”抄在错题本上,旁边用红笔写:“江驰说,不管家境如何、院系不同,别怕错,错了才知道哪里要补——还要记得结合实际场景,加金融思维更严谨,以后可以多向苏曼琪请教案例。”
窗外的银杏叶落了几片在窗台上,像撒了把金色的小扇子。接下来的时间里,她知道自己还要面对很多难题,可能是复杂的数学公式,可能是林悠悠的刁难,可能是跨学科学习的压力,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慌了——因为她身边有了愿意帮她的人,有了能让她鼓起勇气的光。而这道光,来自金融系的江驰,来自他那句“家境和院系从来不是评判能力的标准”,来自他毫无保留的帮助与分享,更来自他们带她打开的、金融与数学交织的全新世界大门。她甚至开始期待下次建模课,期待能和江驰一起讨论,期待能学到更多金融思维,期待能解出更难、更有意思的题。
http://www.rulianshi.net/jiangshaonideduzhuguoqile/489477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卫生间的灯是声控的,她咳嗽了一声,暖黄的光才慢吞吞亮起来,照得瓷砖上的水渍像撒了把碎玻璃。镜子里的女孩头发有点炸毛,额前的碎发翘得老高,她沾了点水往头上抹,指尖碰到额角那颗刚冒出来的痘痘,疼得龇牙咧嘴。军训时总出汗,皮肤闷得发慌,这颗痘从上周就没消下去,红通通的,像颗小草莓粘在脸上。她挤了点薄荷味的洗面奶,泡沫糊了满脸,冰凉的触感顺着脸颊往下滑,才总算把刚睡醒的困意冲散了些。
刷牙时,她盯着镜子里自己的嘴唇——昨天被林悠悠推搡时,咬得太用力,下唇内侧破了点皮,现在一沾牙膏就泛酸。她赶紧吐掉泡沫,换成温水漱口,水流过伤口时,疼得她眼眶有点发湿。可一想到今天是第一节数学建模课,是和江驰正式同桌的第一节课,她又立刻挺直了背,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得笑一笑,不能让别人看出她昨晚偷偷哭了。
从衣柜里翻出那件洗得发白的浅蓝色衬衫时,她特意把衣角抻了又抻。这是她为数不多的“正式衣服”,高中时买的,现在穿在身上有点紧,腰侧的布料绷得发慌,可她没别的选择——军训服沾了红墨水还没洗干净,T恤又太休闲,她想在专业课上显得认真些,至少不像林悠悠说的那样“邋遢又散漫”。她把衬衫下摆塞进牛仔裤里,又从抽屉深处摸出条藏青色发带,把翘起来的碎发都捋到后面,露出光洁的额头,那颗痘痘显得更明显了,她皱了皱眉,却还是把发带系紧了——这样看起来精神点,江驰应该会喜欢认真的女生吧?
早餐在食堂买的,是个刚出炉的肉包和一杯热豆浆。肉包的油渗到了塑料袋上,她怕弄脏手里的书,特意用纸巾裹了三层,边走边小口咬着。豆浆太烫,她吹了半天才敢喝,甜丝丝的热气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胃里发舒服。路上碰到几个金融系的女生,她们正围着苏曼琪说话——苏曼琪和江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两家都是做金融投资的富家子女,身上那件米白色针织衫是意大利小众品牌,手里的星巴克拿铁刚从校门口的专属甜品站买来,笑起来时眼角的弧度都带着养尊处优的娇俏,眼睛弯成了月牙。杨许诺赶紧低下头,往旁边躲了躲,她怕苏曼琪看见她手里沾着油的肉包,怕她们又像昨天那样,在背后偷偷说“她怎么总吃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便宜东西”。
走到教学楼楼下时,她突然想起昨晚整理的草稿纸忘带了。那些纸上记满了她熬夜推导的函数公式,还有从江驰笔记里抄的重点——江驰作为金融系的学霸,又是家境优渥的富家子弟,却从没有骄矜气,笔记里总掺着些结合金融场景的解题思路,比如用“成本最优”的逻辑拆解模型,甚至会标注“类似基金定投的分批优化策略,我爸公司的理财部常用”,这些独特的视角是她今天摸底模拟的“救命稻草”。她赶紧转身往宿舍跑,帆布鞋踩在水泥地上,发出“哒哒”的声响,额角的碎发被风吹得贴在脸上,沾着点汗。跑回宿舍时,下铺的女生刚醒,正揉着眼睛看她:“杨许诺,你忘东西啦?”她“嗯”了一声,抓起书桌上那叠用回形针别着的草稿纸——最上面那张还贴着张便利贴,写着“江驰金融笔记P42:动态规划=资金分阶段配置,他说这是他家信托产品的基础逻辑”,是她昨晚特意贴的标记,又匆匆忙忙往教学楼赶,连女生递过来的纸巾都没顾上接。
这叠草稿纸有点厚,她怀里抱着《高等数学》课本和笔记本,只能用胳膊把草稿纸夹在胸口,像抱着块裹了棉絮的暖炉。走到三楼拐角时,突然从楼梯口冲出来个男生,他手里拿着个篮球,球衣后背印着“计算机系”的字样,跑得太急,没看清前面的人,胳膊肘直接撞在了杨许诺的肩膀上。“嘶——”她疼得倒抽冷气,怀里的书和草稿纸“哗啦”一声全掉在了地上,《高等数学》的封面磕在台阶上,原本就磨毛的书脊又掉了块皮,草稿纸散得像撒了一地的雪花。
男生也慌了,赶紧停下脚步:“对不起对不起,我赶着去上编程课,没看见你!”他弯腰想帮她捡,可手里的篮球滚到了楼梯底下,“咚”地撞在栏杆上,他又赶紧去追球,跑了两步还回头喊了句“真的抱歉”,却没回头再帮她。
杨许诺蹲在地上,看着散了一地的草稿纸,心里像被台阶磕了下,又酸又闷地疼。风从楼梯间的窗户吹进来,带着秋天的凉意,把草稿纸吹得满地跑——有的顺着楼梯往下滑,页脚卷成了小喇叭;有的贴在了墙角的蜘蛛网旁,沾了点灰;还有几张被风吹到了走廊尽头,像只只折了翅的白色蝴蝶。她赶紧伸手去抓,指尖刚碰到一张写满“动态规划模型”的纸,风又裹着片银杏叶吹过来,纸从她手里滑出去,飘到了一个人的脚边,刚好盖住了那人白色的运动鞋鞋尖——那是双限量款的运动鞋,杨许诺在苏曼琪的朋友圈见过,说是江驰生日时,苏曼琪陪着他一起挑的。
她抬头,看见江驰站在那里。他穿着件黑色的连帽卫衣,是苏曼琪前阵子出国玩时帮他带的奢侈品牌,帽子戴在头上,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领口处还别着枚小小的金融系徽标——是去年系里建模竞赛的纪念章,银质的,还是苏曼琪托人在定制工坊刻了他名字缩写的款,在晨光里闪着细弱的光。他手里拿着本金融系专属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书角夹着支黑色水笔,笔身上印着“全国大学生金融建模大赛”的字样,是他上周在系里竞赛拿的奖品,苏曼琪当时还在现场举着相机给他拍照。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块温暖的黑绒布,刚好罩住蹲在地上的她。
“怎么蹲在这儿?”江驰的声音很轻,像羽毛拂过心尖,他甚至特意放低了音量,怕惊扰到楼梯间里其他赶课的学生。他弯腰捡起脚边的草稿纸,指尖碰到纸上的字迹时,指腹顿了顿——纸上不仅抄着数学公式,旁边还用蓝笔标注着“江驰说:金融里的‘路径优化’可类比资金流向,要算隐性成本,比如转账手续费对应配送损耗,他说这是他家公司做跨境支付时总结的”,连他上次随口提的“损耗率参考银行坏账率0.5%,苏曼琪爸爸的银行就是这个标准”都记得清清楚楚,字迹歪歪扭扭的,却在关键数据旁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看得出来是反复琢磨过的。
杨许诺的脸瞬间红了,从脸颊一直烧到耳尖,她赶紧低下头去捡其他的纸,手指捏着张飘到脚边的草稿纸,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刚才被人撞了一下,纸掉了……”她的指尖碰到一张飘到楼梯缝里的纸,那上面记着江驰讲的“金融场景延伸案例”,提了句“苏曼琪家的餐饮连锁就是这么做供应链优化的”,她怕被风吹得更远,伸手去够,身体却没稳住,差点从楼梯上滑下去,幸好手肘撑在了台阶上,才没摔着。
江驰赶紧伸手扶了她一把,他的手掌很暖,搭在她的胳膊上,像贴了块刚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暖宝宝。“小心点,楼梯缝窄,别卡到手。”他把手里的书放在旁边的台阶上,书脊朝上,刚好能挡住风,然后蹲下来帮她捡纸,“我来捡,你把书抱好,别再磕着了。”他捡得很仔细,每张纸都先抖掉上面的灰,再顺着页脚捋得平平整整,连掉在墙角、写着“金融场景延伸思考:外卖定价与债券利率的联动,江驰说苏曼琪家的奶茶店定价就参考了这个”的小纸片都没放过——那张纸只有指甲盖大小,是她昨晚随手记在便签上撕下来的。他的手指很长,骨节分明,捡纸时,袖口滑了下来,露出手腕上那块黑色的手表,是苏曼琪去年送他的成年礼,据说能计算复利,表盘背面还刻着两人名字的首字母,此刻指针正“滴答滴答”地走着,像在数着他们蹲在一起的每一秒。
这时,江驰的好哥们李然抱着几本金融系的教材从走廊那头过来,看见蹲在地上的两人,脚步顿了顿——早上在宿舍楼下他就见过杨许诺,当时她正低头啃着肉包往教学楼走,只是那时他赶着去占座,没多留意。此刻见草稿纸散了一地,他犹豫了一下,刚要迈步,却听见上课铃的预备铃响了,怕迟到影响教授点名,最终还是没上前,只是对着江驰喊了句“江驰,快上课了,我先去教室占座”,便匆匆往阶梯教室的方向走了。
杨许诺抱着书站在旁边,看着江驰蹲在地上的背影,心里像被温水泡过的棉花,软软的,暖暖的。阳光落在他的发顶,镀了层浅金,他的头发有点软,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发梢扫过脖颈,像春天里刚发芽的小草蹭过手心。她想起昨天在英语课上,他帮她擦裤子上的墨渍时,还随口提了句“金融系的学长说红墨水用白醋能洗掉,苏曼琪上次衣服沾了墨就是这么弄的,就像用对冲策略抵消风险一样,得找对方法”;想起他帮她怼林悠悠时,说“不管计算机系还是金融系,欺负同学都没道理,就像市场里的恶意做空,苏曼琪爸爸说这种行为迟早会被监管”——那些带着他和苏曼琪共同记忆的金融系比喻,像颗颗小糖,藏在记忆里,此刻想起来,让她的嘴角不自觉地往上翘,连额角的痘痘都好像不那么疼了。
“都捡齐了吗?”江驰站起来,把整理好的草稿纸递给她,纸被他按顺序叠得整整齐齐,回形针重新别在了上面,还特意把那张“金融场景案例”的小纸片夹在了最里面,怕再丢了。“下次别抱这么多东西,容易掉。”他的目光扫过她怀里的书,看见那本《高等数学》的书脊磨破了,甚至能看见里面的纸芯,眉头皱了皱:“这本书是二手的?我宿舍有本全新的,上次苏曼琪帮我领教材时多拿了一本,说是‘怕我弄丢备用’,下次带给你,旧书字迹模糊,有的公式印得不清楚,看久了伤眼睛,还容易记错参数。”
杨许诺点点头,手指捏着草稿纸的边缘,有点不好意思:“嗯,学姐卖给我的,才十块钱……不用麻烦你了,我这本也能看,我在上面补了好多标注呢。”她怕江驰觉得她穷酸,更怕苏曼琪知道了会笑话,赶紧补充了一句,却越说越没底气。
“听话。”江驰的声音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温柔,像哄小朋友似的,“专业课的书很重要,不能将就。而且金融系的教材版本和你们计算机系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些金融案例,刚好能帮你拓宽思路,就当是跨学科补充资料了。苏曼琪那边我跟她说一声就行,她不会介意的。”他伸手帮她把怀里歪掉的笔记本扶了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凉,还带着点刚捡纸时沾的灰尘,两人都愣了一下,赶紧缩回了手。杨许诺的脸更红了,连耳朵尖都发烫,她能感觉到江驰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落在她额角的痘痘上,落在她系着的发带上,甚至可能看见了她衬衫袖口磨起的毛边,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或者变成一张草稿纸,贴在墙上不被人发现。
“快上课了,走吧,再晚就要迟到了,教授第一节课喜欢点名。”江驰先开了口,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他拿起放在台阶上的书,走在她前面,脚步放慢了些,刚好能让她跟上——他知道她走路慢,尤其是抱着东西的时候。走廊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计算机系的同学抱着厚厚的编程书,边走边讨论代码;也有金融系的学长拿着财报分析册,互相交流着“K线图走势”;还有些其他系的学生,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有人偷偷笑着说话——“那不是金融系的江驰吗?就是和苏曼琪一起长大的那个富家子弟,上次建模竞赛拿了一等奖”“他旁边的女生是计算机系的吧?怎么跟他走这么近,不怕苏曼琪不高兴吗”“听说他家和苏家是世交,以后说不定要一起接手家族生意呢”,杨许诺这次没像以前那样低下头,而是挺直了背,紧紧跟着江驰的脚步,甚至悄悄抬了抬下巴——她想让别人知道,她身边的人是江驰,是金融系的学霸,是愿意帮她的好朋友,和他与苏曼琪的关系无关。
因为她知道,江驰在她身边,不管他和苏曼琪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管他们是不是富家子女,他都不会让别人欺负她,他会保护她,会用他独特的金融系思维,帮她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走进阶梯教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林悠悠和苏曼琪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那是苏曼琪特意占的座——她每次都要坐在能看见门口的位置,方便等江驰,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林悠悠总黏着苏曼琪,仗着她家和苏家沾点远亲关系,在学校里也爱摆出副“和苏曼琪平起平坐”的样子。此刻两人正头挨着头看手机,林悠悠手指点着屏幕上的化妆品直播,凑在苏曼琪耳边小声说“这个口红颜色你涂肯定好看,我帮你抢”,苏曼琪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眼里带着闺蜜间的熟稔。
看见江驰和杨许诺进来,林悠悠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像被泼了盆冷水,手里的手机都差点掉在地上;苏曼琪则对着江驰挥了挥手,眼里带着自然的亲近——她穿着的米白色针织衫和江驰的黑色卫衣是同一系列的情侣款,是两家一起出国时买的,手里把玩着那支豆沙色的口红,是江驰上次陪她逛街时帮她挑的色号,眼神里带着点对杨许诺的打量,却没什么恶意,更多的是好奇。
江驰对着苏曼琪点了点头,带着杨许诺走到后排靠中间的位置,那里有两个空座位,桌肚里很干净,没有别人留下的草稿纸和矿泉水瓶,甚至连灰尘都很少——是苏曼琪早上特意让人打扫过的,原本想留着给江驰和自己坐,没成想江驰要和杨许诺一起。“坐这里吧,视野好,听得清楚教授讲课,而且离投影不远不近,看PPT不费眼睛。”他把自己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放在靠里的座位上,书角对齐了桌沿,又帮杨许诺把怀里的书和草稿纸放在桌上,还特意把草稿纸放在书的左边,方便她随时翻看,“你先坐,我去帮你接杯水,金融系那边的饮水机刚换了滤芯,水干净点,而且有温水,不会烫嘴——苏曼琪平时都喝那边的水。”
杨许诺刚坐下,林悠悠就踩着小碎步走了过来。她穿着件粉色的连衣裙,裙摆上缀着亮晶晶的小亮片,走路时晃得人眼睛疼,手里还拿着个新拆封的护手霜,是苏曼琪昨天分给她的,香味浓得像打翻了香水。“杨许诺,你可真行啊,连捡个纸都能让江驰帮你——你不知道他和苏曼琪是青梅竹马吗?人家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富家子弟,你凑这么近,就不怕苏曼琪生气?”林悠悠的声音像根细针,扎得人耳朵疼,她故意提高了音量,让周围的人都能听见,“你是不是故意把纸弄掉的?就想让他注意你,是不是?我告诉你,江驰和苏曼琪可是我们系公认的一对,家里又都有钱,你别痴心妄想了,小心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没有。”杨许诺攥紧了手里的草稿纸,指尖把纸边捏得发皱,连上面的公式都变了形,“是别人不小心撞了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也知道他和苏曼琪是好朋友。”
“别人撞你?我看是你自己故意的吧。”林悠悠弯腰,凑近她的脸,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十足的恶意,温热的气息喷在杨许诺的脸上,让她忍不住往后躲了躲,“你以为江驰真的想帮你?他就是可怜你,可怜你没人要,可怜你连本新课本都买不起,只能用二手的。杨许诺,你要点脸行不行?别总像块狗皮膏药一样贴在他身上,他可是和苏曼琪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是教授重点培养的对象,你配不上他,连提鞋都不配!”
“你说够了没有?”江驰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带着点怒气,比平时高了些,连走廊里的人都忍不住往这边看。他手里拿着杯温水,杯壁上凝着水珠——杯子是苏曼琪送他的情侣款陶瓷杯,杯身上印着金融系的logo,保温效果好,他把水放在杨许诺桌上,然后挡在她面前,像座挺拔的山一样把林悠悠和她隔开,“林悠悠,你要是没事干,就回自己座位上去,别在这里影响别人上课。不管是谁,不管家境怎么样,同学之间都该互相尊重,不是让你用来攀比和嘲讽的工具——就像金融市场里的公平原则,你这种恶意攻击,跟操纵市场价格没区别,苏曼琪也不会认同你这种说法。”
林悠悠没想到江驰会突然回来,吓了一跳,手里的护手霜都掉在了地上,可还是强撑着挺胸,捡起护手霜擦了擦:“江驰,我是在跟杨许诺说话,跟你没关系!而且你和苏曼琪是青梅竹马,又是富家子弟,跟她一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系女生凑这么近,不怕别人说闲话?不怕苏曼琪误会?”
“她是我的同桌,跟我有关系。”江驰的目光像冰碴子,刮在林悠悠脸上,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我和苏曼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我们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外人置喙。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一字不落。你凭什么说她配不上我?就凭你穿得光鲜亮丽?还是凭你只会在背后说别人坏话?林悠悠,真正掉价的不是她,也不是家境差异,是你这种欺负同学的嘴脸——就像劣质债券,表面看着光鲜,实际根本没有价值。”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和苏曼琪的家境是父母给的,不是我们用来炫耀的资本,我的名声靠的是建模成绩,不是靠这些。”
林悠悠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又青又白,像块被揉烂的调色盘。她想反驳,可看着江驰那双充满怒气的眼睛,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跺了跺脚,转身跑回了自己的座位。一坐下,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她委屈地拉了拉苏曼琪的衣袖,小声啜泣:“曼琪,江驰他刚才凶我……我明明是为了你好,怕那个杨许诺缠着他,他怎么能那么说我……”
苏曼琪这才放下手机,转过头看着林悠悠,脸上露出一副“心疼又无奈”的表情,她伸手拍了拍林悠悠的后背,声音温柔得像棉花,却故意抬高了些音量,让周围几个金融系的女生都能听见:“悠悠,你别难过了,江驰他就是这样,对谁都太心软,刚才肯定是误会你了。”她拿起桌上的纸巾递过去,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嘴上却继续“大义凛然”地安慰,“你也是太关心我了,才会去说那些话,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下次别这样啦,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杨许诺看起来也不是故意的,我们不能因为家境好就看不起别人呀,这样显得我们多没教养,我爸妈也常说要待人友善呢。”
这番话听得周围人都点头,觉得苏曼琪善良又大气,连林悠悠都愣了愣——明明刚才苏曼琪看见她去找杨许诺,却只顾着看手机,现在倒摆出副“劝和”的样子。可她毕竟要靠着苏曼琪,只能吸了吸鼻子,抹掉眼泪:“还是曼琪你善良……都怪我太冲动了。”苏曼琪笑着捏了捏她的脸,眼底却没什么温度,转头时,刚好对上江驰看过来的目光,她立刻露出个无辜的笑,像在说“我已经安慰好悠悠了,你别担心”。
江驰转过身,看着杨许诺发红的眼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发慌,比自己建模失败时还难受。他拿起桌上的温水,递到她手里,手指碰到她的指尖,发现她的手还是凉的:“喝点水,别理她的话。我和苏曼琪确实是青梅竹马,两家关系也很好,但这和我们做同桌、互相帮助没关系。我们更看重做事的态度和逻辑思维,你昨晚熬夜整理草稿纸的认真劲,把我的话记得清清楚楚,比很多只会攀比家境的人强百倍——就像优质股票,内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和发行公司的背景无关。”
杨许诺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上的水珠,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冷静了些,温水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她心里发颤。她抬起头,看着江驰的眼睛,他的眼睛很亮,像星星一样,里面满是担忧和温柔,没有一丝嫌弃或同情,只有纯粹的鼓励。她突然觉得,林悠悠的话好像也没那么伤人了,不管他和苏曼琪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管他们是不是富家子女,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江驰在她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谢谢你,江驰。”她小声说,声音带着点哭腔,却又充满了感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她不想在江驰面前哭,不想让他觉得她脆弱。
“没什么。”江驰笑了笑,露出两颗浅浅的虎牙,刚才的怒气散了些,阳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温柔,像漫画里的少年,“我们是同桌,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快喝水吧,水要凉了——这杯子你要是不嫌弃,就拿着用,是苏曼琪送的情侣款,不过我们俩都有,这个你用着没关系,质量还不错,是陶瓷的,比塑料杯健康,而且保温时间长,下次上课还能用来接水。”
杨许诺点点头,小口喝着水,杯子里的水带着淡淡的陶瓷香,还有点江驰身上的洗衣液味道,那是苏曼琪推荐给他的牌子,说香味很清爽。她看着桌上的草稿纸,看着江驰放在旁边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书脊上的“金融优化”四个字格外醒目,看着窗外飘进来的银杏叶,落在桌角,像片小小的金色书签,突然觉得,今天的数学建模课,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这时,预备铃响了,阶梯教室前排的投影亮了起来,白墙上“新生摸底模拟”六个黑体字像块冰,砸得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刚才讨论化妆品的女生都闭上了嘴,开始翻书。教授拿着教案走了进来,他穿着件灰色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很严肃,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按名单分组,三人一队,四十分钟内完成这道建模题,结果写在答题板上展示。这次模拟成绩会算入平时分,大家认真点。”
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翻名单的窸窣声,还有人小声讨论着“要跟谁一组”“谁的数学好”。杨许诺的心又开始慌了,她攥着手里的草稿纸,指腹把纸边磨得更毛了,连便利贴都快被蹭掉了。她转头看向江驰,想问问他该怎么办,却看见江驰正对着后排喊:“张远,换个人。”张远是金融系的男生,和江驰、苏曼琪都是从小认识的,家里也是做金融的,此刻正拿着名单愣神,身边还围着两个想跟他组队的女生。
张远刚要开口,江驰已经拿起笔在名单上划了道线,动作干脆利落:“我、杨许诺,再加个金融系的李然,刚好三人。李然对数据敏感,擅长统计分析,刚好能补我们的短板——他上次帮苏曼琪家的公司做‘校园消费数据调研’时,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很靠谱。”
李然是江驰的好哥们,早上在宿舍楼下见过杨许诺,此刻正坐在后排整理教材,听见江驰喊他,立刻抱着书走过来,对着杨许诺点头笑,眼里满是友善:“放心吧,数据交给我,肯定没问题。江驰常跟我提起你,说你笔记记得特别认真。”
杨许诺看着江驰,心里像被阳光晒过一样暖,比喝了温水还舒服。她知道,不管江驰和苏曼琪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管他们是不是富家子女,不管建模题有多难,有他在,有李然帮忙,这次的摸底模拟,她一定能行。
题目是关于“校园外卖配送路径优化”的建模,投影上还附了张校园地图,标注了食堂、宿舍、教学楼的位置,还有几组配送数据。杨许诺看着题目里的“最短路径算法”“动态规划模型”,指尖有点发颤——这是她昨晚熬夜啃的知识点,笔记抄了满满三页,可真要动笔,脑子里的公式却像缠在一起的耳机线,乱得理不清。她下意识地摸出怀里的草稿纸,指尖扫过昨晚标红的“动态规划模型步骤”,旁边还记着江驰提过的“金融成本思维:路径=资金流向,节点=交易点,苏曼琪家的物流就是这么规划的”,才稍微定了定神,像找到了指南针。
江驰已经把三张草稿纸对齐,用回形针别在桌角,又拿红笔在纸上画了两条竖线,分成三栏,每栏都写了标题:“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数据代入”。他推了推桌上的书,腾出更多空间:“我算约束条件,顺便掺点金融里的‘隐性成本’思路——比如配送员的时间成本,可参考金融系‘时薪折现’的方法计算,苏曼琪家的兼职员工就是这么算工资的;李然负责数据代入,你对数字敏感,记得把地图上的距离换算成实际配送时间,误差别超过5%,就像我们算股票收益率一样,精准度很重要;杨许诺,你试试写目标函数,就用笔记里第三章的动态规划模型,别怕错——金融系解题时也常试错,错了调整就行,就像对冲风险,发现方向不对及时止损调整,总比不敢动笔强,苏曼琪上次做模型也错了三次才对。”他说话时,指尖在“第三章”那栏轻轻敲了敲,眼神里满是鼓励,没有一丝催促。
她咬着笔杆,笔尖在纸上悬了两秒,才慢慢落下“minZ=Σ……”。可刚写了一半,笔尖突然顿住——她盯着纸上的“Σ”符号,脑子里一片空白,昨晚背的时间参数(取餐时间、配送时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江驰说过“像资金分阶段到账,苏曼琪爸爸的信托产品就是分季度兑付的”,却想不起具体怎么对应。她赶紧翻出江驰的笔记,那本《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的扉页上,除了“错题标记用红笔,思路写在右侧留白”,还写着“金融建模需结合实际场景,变量要对应真实成本,苏曼琪的笔记里也这么写”,她往后翻到第三章,指尖在“多阶段决策”那页慌乱地划着,额角的汗顺着发带边缘往下滴,刚好落在笔记上“时间变量t1、t2——t1=资金筹备时间,t2=资金投放时间,参考苏曼琪家项目的时间轴”的字样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把“苏曼琪”三个字晕得有点模糊。
“哟,这都写不出来?”林悠悠的声音突然从旁边冒出来,带着刺耳的嘲讽,像指甲刮过黑板。她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胳膊肘故意往杨许诺的手肘上撞了一下,钢笔在纸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墨痕,像条黑色的蛇爬在公式中间,把“Σ”符号都盖了一半,“早说了你不行,江驰,你一个和苏曼琪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金融系的学霸,跟她一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系女生凑一组,等会儿展示的时候可要丢我们两个系的人了!说不定教授还会觉得,金融系的学生也不过如此,连个同桌都带不动!”
江驰抬眼,目光冷得像冰,比冬天的寒风还刺骨:“你要是没事干,就去看自己的题,别在这里影响我们组进度。我们组的情况,不劳你费心——而且家境和院系从来不是评判能力的标准,杨许诺比你认真百倍,她至少在努力解题,而不是在旁边说风凉话。苏曼琪要是在这儿,也会觉得你这么说很过分。”他伸手把杨许诺面前的笔记往她那边推了推,挡住林悠悠的视线,不让她看里面的内容,又从桌肚里摸出自己的金融系专属草稿本——封面印着校徽和“金融建模实验室”的字样,是苏曼琪爸爸的公司资助定制的,他撕了张干净的纸递过去:“用这个写,纸厚,不容易晕墨,而且格子间距刚好,写公式不会挤在一起。”
林悠悠撇撇嘴,手指在桌角偷偷蹭了蹭,指甲刮得桌面“咯吱”响,转身时故意把杨许诺放在桌边的橡皮扫到地上,还特意用白球鞋的鞋尖碾了碾——橡皮上顿时沾了道黑印,像块被踩脏的年糕,再也没法用了。她还故意哼了声:“有些人啊,就是天生笨,给再好的东西也没用,白费功夫——哪像苏曼琪,家境好又聪明,和江驰才是一路人。”
“别管她。”江驰把自己的橡皮推过来,是块印着复杂金融公式(CAPM模型公式)的白色橡皮,是上次金融系建模竞赛的纪念品,苏曼琪也有一块一模一样的,橡胶很软,擦得干净还不脏纸。他弯腰帮她捡被踩脏的橡皮,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像触电似的顿了顿,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像在安抚受惊的小动物:“你昨晚的笔记我看了,思路是对的,还加了金融里的成本思考,比如把配送损耗类比‘资金损耗’,比很多金融系的同学都用心——他们只会套公式,根本不会结合实际场景,连苏曼琪有时候都要问我这类思路。你只是缺了点实战练习,放轻松,我陪着你一起想。”他拿起笔,在她写了一半的公式旁边,用红笔轻轻写了“t1(取餐时间=资金筹备,参考苏曼琪家项目筹备期)、t2(配送时间=资金投放,对应项目落地期)——可类比金融里的‘交易时间成本’,需分阶段计算”,字迹比平时轻了些,怕盖过她的字迹,还在“分阶段”三个字下面画了条小横线,提醒她重点。“目标函数里,配送员的出发时间是变量,你把t1、t2标清楚,再结合距离矩阵dij,就能串起来了。就像我们金融系算资金路径一样,每个节点(食堂、宿舍)都要算清楚时间和成本,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否则整个模型都会出错,苏曼琪上次就因为漏了个节点重做了一遍。”
杨许诺深吸口气,重新拿起笔。她按江驰说的,在“Σ”后面补了“(t1i+ t2i)×dij”,又对照笔记里的例题,在公式末尾加了权重系数“ω”——代表配送优先级,就像金融里的“风险权重”,重要的节点权重更高,她还想起江驰说过“苏曼琪家的项目就是这么分优先级的”,偷偷在旁边写了“类比资金流动时间+金额权重,参考苏家项目逻辑”的小字,怕自己等会儿忘了思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啃桑叶,她偶尔抬头看一眼江驰——他正低头算约束条件,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草稿纸上不仅有数学公式(如“路径不重复约束:xij+xji=0”),还标着“金融场景延伸:若配送员为兼职,需考虑时薪成本(参考苏曼琪家兼职平均时薪15元/小时),将时薪折算成单位时间成本,加入约束条件”的字样,甚至还画了个小小的资金流向图,和苏曼琪家项目的流程图很像,帮她理解。看着那些带着他和苏曼琪共同经历的金融系标注,杨许诺心里暖暖的,紧张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连握笔的手都不抖了。
李然突然“啊”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点焦急:“约束条件里,配送员的最大负载量没算进去!我们刚才只算了时间、距离和时薪成本,忘了外卖箱的实际承载能力——题目里说‘每单外卖平均重量0.5kg’,可我们没考虑配送员一次最多能送多少单,这样模型会失真!苏曼琪家的物流项目里,这种容量约束都是重点标注的。”他是金融系的,和苏家有往来,对“容量约束”“风险上限”这类概念很敏感,此刻正指着草稿纸上的“约束条件清单”皱眉,像发现了投资组合里的漏洞。
江驰立刻凑过去,三人头挨着头,桌角的台灯刚好照在草稿纸上,把上面的公式和标注都照得清清楚楚。江驰用红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框,把“负载量”相关的内容框了起来,像在金融报表里圈出重点科目:“这里加个不等式,Q≤20,其中Q是配送单量,20是根据校园常见外卖箱容量(10kg)和每单重量(0.5kg)估算的,10÷0.5=20,刚好整数,计算方便。”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从金融角度看,这就像资金池的最大容量,超过了就会溢出风险,必须加约束——就像苏曼琪爸爸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不能低于一定比例,否则会有流动性风险,她之前给我讲过这个案例。”他说话时,肩膀偶尔碰到杨许诺的胳膊,带着点淡淡的洗衣液香味,混合着阳光的味道,让她觉得很安心,仿佛再难的题,只要三人一起讨论,都能解决。
杨许诺看着草稿纸上的不等式,突然想起昨晚看的苏曼琪家项目案例,小声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加个备注,说明‘若外卖箱容量变化,Q值可按比例调整’?就像金融模型里的‘参数敏感性分析’,标注变量变化对结果的影响,苏曼琪家的项目报告里都有这个模块。”
江驰眼睛一亮,转头看着她,眼里满是惊喜:“这个想法好!没想到你记得这么清楚——参数敏感性分析是金融建模的重要步骤,加进去能让模型更严谨,苏曼琪上次做模型也加了这个,教授特别夸了她。”他立刻拿起笔,在不等式旁边加了行备注:“Q值随外卖箱容量动态调整,敏感性系数=外卖箱容量÷每单重量,参考苏曼琪家物流项目参数调整逻辑”,还在后面画了个小小的赞,“杨许诺,你越来越有金融思维了,以后可以考虑辅修金融,苏曼琪也说过辅修金融很有用。”
李然也点点头,笑着说:“对,加了敏感性分析,模型就不是死的了,更有实际意义——就像我们做股票估值,会考虑不同增长率下的股价,苏曼琪爸爸的投资部就是这么做估值的,这样更全面。”
三人继续讨论,江驰负责完善约束条件,李然核对数据,杨许诺则补充目标函数的细节,偶尔提出金融角度的小建议,草稿纸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有数学公式,还有金融类比和实际场景说明,像一份简化版的苏家项目报告。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杨许诺把最终结果写在答题板上时,教授刚好喊停,四十分钟的时间,不多不少。
答题板上不仅有目标函数“minZ=Σ[(t1i+ t2i)×dij×ω]”,还有约束条件清单和敏感性分析备注,她还在最下面加了行小字:“参考金融成本思维,考虑取餐等待时间的隐性影响(类比资金闲置成本,苏曼琪家项目中称其为‘时间机会成本’)”,那是她刚才突然想到的,也是江驰和苏曼琪经常提到的“隐性成本”概念。
各组轮流展示,按照从前排到后排的顺序。林悠悠他们组坐在前排,第一个展示,他们的答题板刚亮出来,江驰就皱了眉,像在看一份有漏洞的金融报告:“他们的模型没考虑雨雪天气的延误系数,实际应用里会有偏差。就像金融建模忽略市场波动(如利率变化、政策调整),结果会失真,参考价值大打折扣,苏曼琪上次做天气对物流的影响模型,特意加了这个系数。”杨许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林悠悠组的约束条件里只写了距离、时间和负载量,漏了环境变量——这是江驰笔记里特意标红的易错点,还备注了“类似金融里的‘不可抗力风险’,需加入风险系数调整,苏曼琪的笔记里画了个小伞当标记”,当时她也在旁边画了个小伞,代表雨雪天气。
林悠悠展示时,声音很大,却有点底气不足,尤其是说到“模型适用于所有天气”时,眼神躲闪了一下。教授皱了皱眉,没说话,只是在教案上记了点什么。
轮到他们组时,杨许诺抱着答题板走到讲台前,手心全是汗,衬衫后背都湿了一小块。她刚要开口,林悠悠突然站起来,像只炸毛的猫:“教授,他们的目标函数里,变量定义不清,而且江驰是金融系的,还是和苏曼琪一起长大的富家子弟,肯定是他帮杨许诺写的,她一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系女生根本不会这么复杂的模型,还加了苏曼琪家项目的思路,肯定是抄的!”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杨许诺身上,有好奇,有怀疑,还有看热闹的。杨许诺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答题板都有点晃,可一想到江驰的鼓励,想到三人一起讨论的画面,想到那些和苏曼琪相关却又属于自己的思考,她又挺直了背,攥紧了答题板的边缘。
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杨许诺身上,语气平静:“杨许诺,你说说你的变量定义思路,还有旁边标注的‘金融成本思维’是什么意思?不用紧张,慢慢说。”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抖,却一字一句说得很清楚:“目标函数里的t变量,t1是取餐时间,t2是配送时间,之所以分两段,是参考了动态规划里的多阶段决策模型——就像把配送路径分成‘取餐’和‘配送’两个阶段,分别优化,这和江驰提到的苏曼琪家项目时间轴逻辑很像,但我是结合配送场景理解的。至于‘金融成本思维’,是江驰教我的——金融里算资金流动时,不仅要算显性的交易成本,还要算隐性的时间成本,比如资金闲置在账户里会损失利息;配送也是一样,取餐等待时间会让配送员无法接新单,损失潜在收入,这也是一种隐性成本,所以要把t1和t2都算进目标函数,一起优化……”她说着,突然想起江驰笔记里的一句话,眼睛亮了亮,“就像笔记里写的,‘不管是数学建模还是金融建模,目标函数要跟着实际场景走,变量不是死的,要对应真实世界里的成本和收益’,苏曼琪的笔记里也有这句话,但我是真的理解了才写上去的。”
她还补充道:“我们还加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标注了负载量Q随外卖箱容量变化的调整方法,这是参考金融里的‘敏感性测试’,因为实际中外卖箱容量可能不同,模型需要有灵活性,就像苏曼琪家项目会根据不同的运输工具调整参数,但这个调整逻辑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教授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点笑容:“思路是对的,逻辑很清晰,不仅用了数学模型,还结合了跨学科的金融思维,考虑到了隐性成本和参数敏感性,更难得的是能结合案例但有自己的理解,比有些组只套公式强多了。金融系和计算机系的同学就该这样互相借鉴,家境优渥的同学可以分享实践案例,普通家庭的同学也能贡献扎实的逻辑,这样才能让模型更完善。”他顿了顿,又看向林悠悠,“质疑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模型有没有漏洞,比如天气延误系数,实际配送中不可能忽略,下次要注意,不要总把目光放在无关的家境和关系上。”
林悠悠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低下头,再也说不出话来。
杨许诺抱着答题板走回座位时,脚步都轻快了些,心里像开了朵花。江驰对着她笑了笑,眼里的光比投影还亮,像星星落进了眼底:“说得很好,比我预想的还稳——把金融思路融进去,还能有自己的理解,是点睛之笔,尤其是隐性成本那段,说得特别清楚,苏曼琪要是听见了肯定也会夸你。”
李然也凑过来,对着她竖了竖大拇指:“杨许诺,你刚才说的‘隐性成本’和‘敏感性分析’,刚好补了我们之前的漏洞,而且有自己的思考,不是照搬案例,厉害啊!没想到计算机系的同学也能get到金融点,以后建模我们还组队,下次可以请苏曼琪也一起讨论,她经验更丰富。”
下课铃响时,教授公布了成绩,林悠悠他们组的成绩是B,而他们组拿了A,还是全班为数不多的A。杨许诺把江驰的《数学建模与金融优化》递回去,扉页上多了一行她写的小字:“谢谢金融系的江驰,我会加油赶上的,下次也想学会用金融思维独立解题,争取能帮到你,也想有机会和苏曼琪一起讨论模型!”字迹比之前工整了些,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江驰接过笔记,翻到扉页,看见那行字,嘴角弯了弯,在那行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还加了行备注:“金融系随时欢迎交流,同桌优先——下次建模课我喊上苏曼琪一起,她肯定乐意帮你,我们可以一起算‘外卖定价的金融模型’,她对这个特别熟。”
林悠悠坐在前排,看着杨许诺和江驰、李然说说笑笑,心里又气又委屈,眼眶红红的。苏曼琪见状,伸手挽住她的胳膊,脸上带着“温柔又正义”的笑容,故意让周围的人都看见:“悠悠,别不开心啦,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嘛。杨许诺能拿A也是运气好,刚好撞对了教授喜欢的思路,你这么聪明,下次肯定比她强。”她拍了拍林悠悠的手,眼底却闪过一丝嘲讽,嘴上继续“安慰”,“而且江驰本来就擅长建模,帮她也是应该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生气呀,显得我们多小气。走,我请你喝奶茶,就去我家开的那家,给你点最贵的款,别跟自己过不去~”
林悠悠被她哄得稍微消了气,跟着苏曼琪往外走,心里却暗暗记恨上了杨许诺——她觉得是杨许诺抢了江驰的关注,毁了她的“好成绩”。
杨许诺抱着自己的错题本,看着江驰和李然讨论下节课的内容——他们在说金融系下周有“建模与实际应用”讲座,主讲人是去年全国建模竞赛的金奖得主,苏曼琪已经帮他们留了票,要不要喊上她一起去。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错题本上,把上面的公式都照得暖暖的,她悄悄把刚才写错的“变量漏标t1、t2”抄在错题本上,旁边用红笔写:“江驰说,不管家境如何、院系不同,别怕错,错了才知道哪里要补——还要记得结合实际场景,加金融思维更严谨,以后可以多向苏曼琪请教案例。”
窗外的银杏叶落了几片在窗台上,像撒了把金色的小扇子。接下来的时间里,她知道自己还要面对很多难题,可能是复杂的数学公式,可能是林悠悠的刁难,可能是跨学科学习的压力,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慌了——因为她身边有了愿意帮她的人,有了能让她鼓起勇气的光。而这道光,来自金融系的江驰,来自他那句“家境和院系从来不是评判能力的标准”,来自他毫无保留的帮助与分享,更来自他们带她打开的、金融与数学交织的全新世界大门。她甚至开始期待下次建模课,期待能和江驰一起讨论,期待能学到更多金融思维,期待能解出更难、更有意思的题。
http://www.rulianshi.net/jiangshaonideduzhuguoqile/489477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