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削减土地,延长国祚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与此同时,未央宫内的刘盈,却将搜寻阿提拉未果的些许烦闷暂且压下,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次的帝国隐忧——土地兼并。
作为穿越者,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土地兼并是悬在每一个封建王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汉承秦制,又经楚汉之争,立国之初为了奖励功臣,分封了大量列侯,赐予了广阔的食邑和土地。
这些功臣及其后代,凭借着政治特权和经济优势,不断兼并小农土地,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户或流民。
刘盈站在未央宫高大的殿阁上,俯瞰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知道,历史周期律的魔咒,其根源往往就在于土地分配的失衡。功臣勋贵们坐拥万顷良田,富可敌国,而底层百姓却无立锥之地。
一旦天灾人祸,流民四起,这些庞大的庄园主为了自保,往往拥兵自重,甚至成为割据势力,加速王朝的崩溃。
“可以让他们有钱,但绝不能让他们既有钱,又有地,还有权!”
刘盈在心中默念。功臣们的后代,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享受着封地的产出,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甚至威胁中央皇权。
历代教训,殷鉴不远。
他深知,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是极其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
但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大汉的根基终将被腐蚀。他必须做,而且要从最核心、最信任的那批人开始。
深思熟虑之后,刘盈下了一道密旨,召见了四位堪称帝国柱石的重臣。
猛将之首舞阳侯樊哙,吕后的妹夫,也是刘盈的姨父;绛侯周勃,官至太尉,军方代表;曲逆侯陈平,位列左丞相,智囊核心;酂侯萧何,前丞相,虽已致仕,但德高望重,乃文官典范。
这四人,或是刘盈的至亲,或是刘邦时代的元从,或是深得信任的股肱,他们的态度,将决定此项政策的成败。
四人奉诏入宫,被引至一处僻静的暖阁。
阁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但气氛却莫名有些凝重。
刘盈没有像往常一样赐座叙话,而是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沉默了许久。
樊哙性子最急,忍不住粗声问道:“陛下,急匆匆召俺们几个老家伙来,是出了什么大事?莫非是北边匈奴又不老实了?还是那个什么阿提拉有消息了?”
刘盈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犹豫和难以启齿的神情。
他看着眼前这四位须发皆白、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是支撑起这个帝国的基石,如今却要由自己来提出这个近乎“削藩”的提议。
“今日召几位爱卿前来……”
刘盈的声音有些干涩,“并非外患,而是……关乎我大汉千秋万代的内政之事。”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目光扫过四人:“朕……欲改革封赏之制。诸位爱卿以及众多功臣列侯,如今所享有的封地、食邑……朕希望,能逐步收回,转由朝廷统一管理。”
此言一出,暖阁内顿时一片死寂!
樊哙瞪大了眼睛,仿佛没听清:“陛下……您说啥?收回封地?”
他脸上的横肉抽动了一下,显然无法理解。
周勃眉头紧锁,沉稳的脸上也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他没有立即开口,但紧握的拳头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陈平眼中精光一闪,垂下眼帘,似乎在急速思考。
萧何则依旧保持着那份古井无波的淡然,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
刘盈知道,仅凭一句话无法说服他们,他必须拿出更有力的理由。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密奏,沉声道:“并非朕刻薄寡恩,忘却在座诸位以及天下功臣的汗马功劳。实在是……朕不能不为后世子孙计,不能不为大汉的江山社稷虑!”
他看向樊哙,语气恳切:“姨父,您可知,如今关东、关中各地,豪强兼并土地到了何种地步?”
“功臣之后,倚仗权势,巧取豪夺,无数自耕农失去田地,沦为佃户,甚至流离失所!”
“长此以往,国库税基受损尚在其次,一旦遇上天灾,或是朝廷控制力稍弱,这些拥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勋贵,会变成什么?”
樊哙张了张嘴,他是一员猛将,对朝政经济并不精通,但也隐隐感觉到这不是好事。
刘盈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坦诚:“朕翻阅史书,纵观前朝,天下大乱,往往始于土地兼并,民不聊生!”
“若真到了那一天,烽烟四起,改朝换代来得太快,那些占据大量土地的功臣后代,树大招风,首当其冲,恐怕想跑都跑不掉!”
“朕今日此举,看似收了你们的土地,实则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子孙后代,能享长久之富贵,免遭未来可能的清算之祸啊!”
刘盈将问题的严重性提升到了王朝兴衰和家族存续的高度。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众人一阵沉默之后,陈平率先开口了。他脸上露出一丝惯有的、略带狡黠的笑容,语气轻松:“陛下苦心,臣明白了。说实话,守着那几千顷田地,每年操心收成、佃户、赋税,也挺累人的。”
“臣年纪大了,只想过几天清静日子。陛下若收回土地,改为发放俸禄,按月领取,省心省力,臣觉得挺好。反正有了钱,在长安这天子脚下,什么买不到?”
“国家的稳定,比那几亩田地重要得多。臣,愿意交出封地。”
陈平的痛快,既是因为他深谙帝王心术,知道此事势在必行,反抗无益;也是因为他作为智囊,更看重的是政治安全和长远利益,而非眼前那点土地产出。
他的表态,为僵持的局面打开了一个缺口。
接着,一直沉默的萧何也缓缓开口,他的声音苍老却异常清晰:“陛下,老臣……更是无颜面对那些田地啊。”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追忆和一丝愧疚:“先帝在时,老臣为了自污,以免功高震主,曾故意强买强占了不少民田,惹得民怨沸腾。”
“此事,一直是老臣心中一块顽石。如今陛下欲收回土地,整顿兼并,老臣举双手赞成!”
“这些田地,本就不该属于老夫,如今正好物归原主,归于朝廷,用于安置流民,奖励军功,老臣……求之不得!”
萧何的这番话,更是高明,他不仅顺势同意,还将自己当年的“污点”转化为支持新政的理由,既表达了对刘盈的绝对忠诚,也彰显了自己顾全大局、心系百姓的胸怀,可谓一举多得。
http://www.rulianshi.net/jiafuhangaozuwunaibaijiazi/49252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作为穿越者,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土地兼并是悬在每一个封建王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汉承秦制,又经楚汉之争,立国之初为了奖励功臣,分封了大量列侯,赐予了广阔的食邑和土地。
这些功臣及其后代,凭借着政治特权和经济优势,不断兼并小农土地,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佃户或流民。
刘盈站在未央宫高大的殿阁上,俯瞰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知道,历史周期律的魔咒,其根源往往就在于土地分配的失衡。功臣勋贵们坐拥万顷良田,富可敌国,而底层百姓却无立锥之地。
一旦天灾人祸,流民四起,这些庞大的庄园主为了自保,往往拥兵自重,甚至成为割据势力,加速王朝的崩溃。
“可以让他们有钱,但绝不能让他们既有钱,又有地,还有权!”
刘盈在心中默念。功臣们的后代,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享受着封地的产出,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甚至威胁中央皇权。
历代教训,殷鉴不远。
他深知,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是极其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
但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大汉的根基终将被腐蚀。他必须做,而且要从最核心、最信任的那批人开始。
深思熟虑之后,刘盈下了一道密旨,召见了四位堪称帝国柱石的重臣。
猛将之首舞阳侯樊哙,吕后的妹夫,也是刘盈的姨父;绛侯周勃,官至太尉,军方代表;曲逆侯陈平,位列左丞相,智囊核心;酂侯萧何,前丞相,虽已致仕,但德高望重,乃文官典范。
这四人,或是刘盈的至亲,或是刘邦时代的元从,或是深得信任的股肱,他们的态度,将决定此项政策的成败。
四人奉诏入宫,被引至一处僻静的暖阁。
阁内炭火温暖,茶香袅袅,但气氛却莫名有些凝重。
刘盈没有像往常一样赐座叙话,而是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沉默了许久。
樊哙性子最急,忍不住粗声问道:“陛下,急匆匆召俺们几个老家伙来,是出了什么大事?莫非是北边匈奴又不老实了?还是那个什么阿提拉有消息了?”
刘盈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犹豫和难以启齿的神情。
他看着眼前这四位须发皆白、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是支撑起这个帝国的基石,如今却要由自己来提出这个近乎“削藩”的提议。
“今日召几位爱卿前来……”
刘盈的声音有些干涩,“并非外患,而是……关乎我大汉千秋万代的内政之事。”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目光扫过四人:“朕……欲改革封赏之制。诸位爱卿以及众多功臣列侯,如今所享有的封地、食邑……朕希望,能逐步收回,转由朝廷统一管理。”
此言一出,暖阁内顿时一片死寂!
樊哙瞪大了眼睛,仿佛没听清:“陛下……您说啥?收回封地?”
他脸上的横肉抽动了一下,显然无法理解。
周勃眉头紧锁,沉稳的脸上也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他没有立即开口,但紧握的拳头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陈平眼中精光一闪,垂下眼帘,似乎在急速思考。
萧何则依旧保持着那份古井无波的淡然,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皮。
刘盈知道,仅凭一句话无法说服他们,他必须拿出更有力的理由。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份密奏,沉声道:“并非朕刻薄寡恩,忘却在座诸位以及天下功臣的汗马功劳。实在是……朕不能不为后世子孙计,不能不为大汉的江山社稷虑!”
他看向樊哙,语气恳切:“姨父,您可知,如今关东、关中各地,豪强兼并土地到了何种地步?”
“功臣之后,倚仗权势,巧取豪夺,无数自耕农失去田地,沦为佃户,甚至流离失所!”
“长此以往,国库税基受损尚在其次,一旦遇上天灾,或是朝廷控制力稍弱,这些拥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勋贵,会变成什么?”
樊哙张了张嘴,他是一员猛将,对朝政经济并不精通,但也隐隐感觉到这不是好事。
刘盈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坦诚:“朕翻阅史书,纵观前朝,天下大乱,往往始于土地兼并,民不聊生!”
“若真到了那一天,烽烟四起,改朝换代来得太快,那些占据大量土地的功臣后代,树大招风,首当其冲,恐怕想跑都跑不掉!”
“朕今日此举,看似收了你们的土地,实则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子孙后代,能享长久之富贵,免遭未来可能的清算之祸啊!”
刘盈将问题的严重性提升到了王朝兴衰和家族存续的高度。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众人一阵沉默之后,陈平率先开口了。他脸上露出一丝惯有的、略带狡黠的笑容,语气轻松:“陛下苦心,臣明白了。说实话,守着那几千顷田地,每年操心收成、佃户、赋税,也挺累人的。”
“臣年纪大了,只想过几天清静日子。陛下若收回土地,改为发放俸禄,按月领取,省心省力,臣觉得挺好。反正有了钱,在长安这天子脚下,什么买不到?”
“国家的稳定,比那几亩田地重要得多。臣,愿意交出封地。”
陈平的痛快,既是因为他深谙帝王心术,知道此事势在必行,反抗无益;也是因为他作为智囊,更看重的是政治安全和长远利益,而非眼前那点土地产出。
他的表态,为僵持的局面打开了一个缺口。
接着,一直沉默的萧何也缓缓开口,他的声音苍老却异常清晰:“陛下,老臣……更是无颜面对那些田地啊。”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追忆和一丝愧疚:“先帝在时,老臣为了自污,以免功高震主,曾故意强买强占了不少民田,惹得民怨沸腾。”
“此事,一直是老臣心中一块顽石。如今陛下欲收回土地,整顿兼并,老臣举双手赞成!”
“这些田地,本就不该属于老夫,如今正好物归原主,归于朝廷,用于安置流民,奖励军功,老臣……求之不得!”
萧何的这番话,更是高明,他不仅顺势同意,还将自己当年的“污点”转化为支持新政的理由,既表达了对刘盈的绝对忠诚,也彰显了自己顾全大局、心系百姓的胸怀,可谓一举多得。
http://www.rulianshi.net/jiafuhangaozuwunaibaijiazi/49252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