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300章 现实世界的现实(第一更,求订阅)

第2300章 现实世界的现实(第一更,求订阅)

    殖业大厦。

    在长安它并不是最高大的,不过只有区区183米而已,但是殖业公司却是一家真正的“公司”。

    就是可以被称为“公司”的“公司”。

    这句话有些绕口,但是对于SEA人来说的,他们深知其中的分别。

    殖业公司,是SEA创办初期的企业,除了参与雨林拓殖之外,其名下还有超过13家企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太平船舶工业公司。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造船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兴和通用机械公司,是世界第二大机床制造商。其名下拥有四家全球500强企业,包括SEA第四大银行殖业银行。

    由此可见殖业公司的规模。

    而殖业大厦正是公司的总部所在,对于许多SEA青年来说,这里正是他们一生的梦想之地。

    进入这座大厦,成为其中的员工!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梦想而已经。

    顶楼的落地窗外,城市的霓虹已经织成一片璀璨的光海。车流在楼下的主干道上汇成金色的河流,车灯闪烁着,像无数颗流动的星星。

    站在窗前的李奕唯,就这样站在窗边,手中端着一杯咖啡,目光却没有停留在眼前的繁华上,而是仿佛穿透了夜色,望向了遥远的海洋——那里,正停泊着无数艘承载着全球贸易的巨轮,也藏着他此刻反复思索的行业难题。

    去年从唐山返回英国后,他就回到了SEA,按照母亲的要求,进入了殖业公司。

    26岁的他一进入公司,就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层。

    不过即使是如此,作为公司的常务理事,他也必须要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大家都已经下班了,只有他还在这里。

    他转过身,脚步轻缓地走到办公桌前。桌上摊开的报告封面印着“关于停止发展50万吨巨型油轮的可行性分析”,边角已经被他反复摩挲得有些发软。这是他熬了三个通宵写出来的报告,每一个数据、每一段分析,都经过了无数次核对与推敲。

    李奕唯弯腰坐下,目光落在报告的第一页,目光重新聚焦在“苏伊士运河加宽即将完工”这行关键信息上。

    “油轮不需要再绕经好望角向欧洲运油了。”

    他轻声自语,目光顺着文字往下滑:

    “这也就意味着,50万吨超级油轮存在的核心价值——规避好望角的航程风险、降低长途运输成本——已经消失了。”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想起之前调研时看到的海上巨人号数据,随即翻到报告中对应的章节,那里清晰地写着:

    “56万吨的‘海上巨人号’自重8.1万吨,以净重来计算,其‘每载重吨单位造价’相比30多万吨的VLCC(超大型油轮)毫无优势。”

    李奕唯拿起笔,在这段文字旁画了一道横线,笔尖顿了顿,又补充道:

    “若再考虑资金成本,超级大船的造价劣势会更加突出。”

    他清楚地知道,建造一艘50万吨油轮的资金投入,比建造同等运力的VLCC要多得多,而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成本,都会让这种劣势在长期运营中被无限放大。

    “油轮吨位的扩大,进一步增加了石油泄露的危险。”

    他低声总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接着,他翻到报告的后半部分,这里是他思考的核心——对船舶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船舶设计机构、船东不能再只追求‘大’,更要从经济性和综合成本出发考虑设计。”李奕唯的目光落在“最佳经济型船”这五个字上,这是他这次报告中最核心的创新点。他想起调研时遇到的一位航运公司的船东,对方曾抱怨“船造得越大,反而越不赚钱”,正是这句话,让他坚定了提出这个概念的想法。

    “‘最佳经济型船’,不是指吨位最大的船,也不是指造价最低的船,而是指在特定航线、特定货种、特定运营模式下,综合考虑造价、燃油消耗、维护成本、装卸效率等所有因素后,能实现长期运营收益最大化的船。”

    李奕唯在报告中这样写道,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船舶行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景象——不再是盲目追求“巨型化”,而是根据船东实际需求,打造更精准、更高效的船舶。

    他放下笔,往后靠在椅背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的城市夜景。霓虹依旧闪烁,车河依旧流动,但此刻他的心里,却比刚才清晰了许多。这份报告,不仅是对50万吨巨型油轮的否定,更是对船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思考与引导。他相信,当董事会看到这份报告时,一定会理解他的判断——船舶行业的未来,不在于“大”,而在于“精”,在于对“最佳经济性”的追求。

    李奕唯伸手拿起报告,轻轻抚平了封面的褶皱,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里。明天,他就要带着这份报告去见董事会,去为船舶行业的未来,提出自己的见解。

    只是,可以说服他们吗?

    看了一眼桌上的木牌,爱德华·阿尔伯特。

    这是他在公司里的身份,不过只是一个空降的高层,想要说服他们,恐怕有些困难啊!

    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李奕唯靠着椅背又思索着明天的用词,这时,他的移动电话响起了。

    从桌子上拿起那个巴掌大小的移动电话,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号码,他接通电话,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喂,亲爱的,对,我在公司,嗯,好的,再等我二十分钟。”

    电话的另一头,是他的妻子,她是第五代威斯敏斯特公爵的女儿,威斯敏斯特公爵是英国最富有的家族,号称拥有半个伦敦城,甚至比英国女王,也就是比他的姨妈还富有。

    他们是去年在伦敦的一次舞会上认识的,在伦敦的上层社交圈,他并没有任何名气,而她则是顶层名媛,而且号称是全伦敦最美丽女孩,接下来的一切,就有点像是穷小子和公主的俗套戏码。

    两个月前,他们结婚了,当然是不对外公开的,因为家庭的关系,他需要保持某种低调,事实上,直到现在家庭之中,也就只有大哥、大姐以及二哥的身份为外界知晓。

    对于这个婚姻,李奕唯是非常满意的,并不是因为妻子的出身和相貌,而是因为他确实很爱她。

    他确实曾经爱过其他人,而且为了他曾经到过另一个铁幕另一边的国家,他以为自己会找到她。

    但是,有时候人生总是如此不如意十之八九,直到他从哪个国家离开的时候都没有能去找到那个曾经让他心动的女孩。

    现在她应该已经结婚了吧。或许早就把他给忘记了。

    谁知道呢?

    或许也正是因为第一次冲动,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甚至想到妻子的时候仍然会想到她。

    “好吧,你现在是有妻子的人了……”

    想着妻子的时候,李奕唯笑了笑,走出大厦上车后,他就对司机吩咐道:

    “去西罗餐厅。”

    在前往餐厅的路上,李奕唯将纷乱的心神收回之后,他的脑海中思索着的仍然还是关于船舶工业公司的问题,之所以会在这件事上如此费神。是因为船舶制造业一直都是SEA的支柱性产业。

    早在婆罗洲工业规划时期,官邸就已经将造船业定为“超重点产业”,并制定了《造船法》等政策予以扶持。

    为发展造船业,开始大规模从国外技术引进——通过从国外,特别是欧洲引进焊接技术、分段建造法等先进技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船舶质量。同时又通过技术创新,从巨型油轮到集装箱船。

    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尤其是油轮和散货船以及集装箱船,建立了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和极短的交付周期。而且其船舶质量稳定可靠,获得了国际船东的广泛信任。

    仅仅只用了十年,也就是在五五年,以这一年为标志——SEA在造船总吨位上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里程碑,标志着全球造船业中心从西欧向东亚转移的开始。

    自从五五年登顶后,SEA造船业一路高歌猛进,在整个六零年代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

    在进入七零年代后,更是进入鼎盛时期的,通过先进的造船技术、高效的生产管理和有竞争力的价格,迅速占领全球市场。SEA占据了全球造船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世界上的一半新船都是在SEA建造的。

    仅仅只是去年SEA的船舶完工量就达到了750万总吨,而去年全世界新船完工交付量约为 1350万总吨。

    从市场份额上来说,SEA占据了全球约50%以上的份额。

    而现在则是SEA霸主地位的巩固之年,建造了大量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等常规船舶。

    而船舶工业的发达同样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强大的钢铁工业_如东海钢铁以及东宁钢铁,为其提供优质且价格有竞争力的钢板,而BMW、通用动力等企业为其提供动力,成熟的船舶配套设备产业为其提供各种配套。

    船舶工业作为SEA的核心重工业之一,为SEA提供了34万个就业岗位,这是SEA制造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支撑了许多相关产业链如钢铁、机械、电气的发展。

    而现在这一支柱产业,却以四年前的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它对严重依赖油轮订单的SEA造船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新订单量锐减。因此,现在虽然雇员数量依然庞大,但实际上行业已经从顶峰的38万开始下滑,进入了调整和萧条期。

    也正因如此,现在看似正值顶峰的造船业,实际上正处于危机之中,这也是李奕唯会进入殖业公司的原因,就是为了在危机中进行磨练,只有如此,他将来才有可能接手公司。

    “最佳经济型船……这才是吸引船东的关键……”

    自言自语中,汽车在路口的红绿灯处停下了,心里正想如何让造船业重回顶峰的李奕唯,并没有注意到路边,几个提着购物袋的女人正欢笑着从人行道上走过,而手中拎着购物袋的朱琳,在从那辆黑色的BMW汽车前走过来时,还是因为张红秀的一句话“呀,是BMW,都是领导人才坐的车”,扭头看一眼。

    也仅仅只是看了一眼,车是黑色的,窗也是黑的,仿佛吞噬了所有光线,又仿佛将整个世界都隔绝在外。车身的漆面光滑如镜,倒映着的是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那些流淌的、跳跃的霓虹。

    红的、蓝的、紫的、银白的光带映在车身上,也就是这样,车看起来很漂亮,也就是这样吧。

    然后,朱琳就扭头向着街道对面走去,在她和同事们离开时,李奕唯才抬起头,眉头紧锁的他,想的仍然还是船,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也就是工作了。

    在他抬起头的时候,眼睛的余光朝着左边看了一下,然后像是看到什么似的,再一次扭过头的时候,视线中的那一丝恍惚却消失了。

    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是,他还是愣了一下,然后又自嘲似的摇了摇头,自嘲道。

    “你啊,当真是有些癔症了。”

    说罢,绿灯通行,停在路中的汽车继续行驶,而已经走到路对面的朱琳同样也是继续向前……

    http://www.rulianshi.net/huidaoguoquzuocaifa/487238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