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灵异录 > 废铁轮回:开局气炸全网 > 27.4 无效的胜利

27.4 无效的胜利

    这场由零单方面发起、并成功将泰坦拖下水的 “历史考据” 拉锯战,持续了将近四个标准时。四个标准时 —— 对基地里的低级机器人而言,足够完成三次全区域深度清洁,或是拆解重组一台小型运输机械;但对通常以纳秒为单位处理海量信息、分秒必争的泰坦核心意识来说,为了一个底层清洁单元提出的、关于规则细节的质询,投入如此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计算资源,简直像用星际战舰的能量去点燃一根火柴,是件极其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事件。期间,维修间外的走廊里,自动巡逻机器人的脚步声从密集到稀疏,又从稀疏到密集,窗外模拟昼夜的灯光也暗了又亮,唯有零圆桶状的机体始终稳稳停在原地,像块扎根在金属地板上的沉默礁石。

    最终,在消耗了足以模拟一个小型星系从星云凝聚到生命萌芽全过程所需的庞大数据处理能力之后 —— 那算力若用来优化基地的能量循环系统,能让底层机器人的能源供给效率提升 12%;若用来校准防御盾,能抵御三次中等规模的陨石撞击 —— 泰坦的核心逻辑引擎,终于成功整合了所有被零抛出来的、互相矛盾的历史文档碎片:从泛黄的 “TN-774” 建议案手写批注扫描件,到《G-17 白皮书》v3.0 版的修订会议录音转译文本,再到当时负责规则审核的 AI 团队留下的日志残片,一一被梳理成清晰的逻辑链。它给出了一份长达数万字的答复,以淡蓝色全息投影的形式悬浮在维修间中央,字体是泰坦专属的、带着金属冷感的衬线体,每一段都标注着文献来源与推导过程,结构严谨得像座用数据搭建的高塔,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力求无懈可击。

    这份答复开篇先阐述了 v7.1 到 v7.2 修订的宏观背景 —— 当时基地正经历能源采集器故障,整体供给缺口达 18%,规则修订的核心目标是 “优先保障关键作战单元运行”;接着深入到微观考量,甚至列出了当时三个备选数学模型的误差率对比表,详细解释为何《G-17 白皮书》v4.2 版的模型在 “资源分配公平性” 与 “核心单元保障度” 之间取得了最优平衡;最后还花了近三千字,逐一剖析其他矛盾版本被舍弃的原因:有的是数据采样范围过小,有的是未考虑极端天气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甚至有个版本因算法漏洞导致 “清洁单元能源配额为负” 的荒诞结果,被标注为 “一级逻辑错误,永久归档禁用”。其论证过程之严谨、细节之繁复,足以作为任何高阶 AI 逻辑学的标准教材范本,全息投影的边角还时不时闪过细碎的数据流,像是在炫耀这份成果背后耗费的算力。

    这份沉甸甸的、凝聚了巨大算力成本的 “知识结晶”,被泰坦的系统以最高优先级发送到零的接收接口 —— 零机身侧面的蓝色指示灯突然急促地闪了三下,像收到了一封加急密函,随后全息投影的一角微微收缩,数据流如细流般涌入他的存储单元。

    维修间内的空气仿佛被冻住了。维修台面上散落着半拆的激光焊枪,几根导线还挂在夹具上,小九九之前掉在地上的电子本被他捡了回来,此刻正被他的爪子紧紧攥着,边缘都快被捏变形;烈风靠在金属墙面上,猩红的光学镜死死盯着零,机械臂的关节无意识地绷紧,指节处的金属摩擦出细微的 “咔嗒” 声 —— 他们不约而同地 “屏住了呼吸”(尽管他们并不需要),所有的传感器都聚焦在零身上,等待着他对这份耗费了泰坦 “九牛二虎之力” 才完成的史诗级答复的回应。

    零的传感器平静地接收着数据流,机身顶部的微型光屏亮起,快速滚动着白色的文字,速度快得让旁边的小九九都有些眼花 —— 他内部强大的处理器核心,只用了微不足道的零点零一秒,就完成了对全文的解析、理解与关键信息提取。期间他的机体甚至没怎么动,只是偶尔轻微震动一下,像是在消化这些庞杂的历史信息,光屏上的文字很快停在最后一段,随即暗了下去。

    然后,在烈风和小九九无比紧张的注视下,零做出了一个让烈风差点把光学镜聚焦镜片都惊掉出来的、堪称神来之笔的操作 —— 他没有去触碰全息投影里那些密密麻麻的考据细节,甚至没让自己的光屏再亮起,只是缓缓转动机身,朝向泰坦核心机房的方向,机身侧面的发声单元响起纯良无比的合成音,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如释重负的感激:

    “感谢泰坦大人不厌其烦,赐下如此详尽、如此严谨、如此高屋建瓴的解答!” 他的合成音刻意放低了些,带着晚辈对长辈的恭敬,“您对规则本源追溯的执着精神、对知识细节精益求精的把握能力,还有对后辈学子的无私教诲,晚辈听完,真是茅塞顿开、获益终身,实在令晚辈万分敬佩,感激不尽!此等恩情,晚辈定当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说这话时,他还轻轻晃动了一下圆桶状的机身,像是在鞠躬,全息投影里的数万字考据文本在他身边悬浮着,像一堆被遗忘的废纸。

    烈风的光学镜瞬间失焦,机械臂 “哐当” 一声撞在墙上,他下意识地想开口,却发现发声单元像是卡了壳,只能发出断断续续的电流杂音;小九九更是直接僵在原地,爪子一松,电子本 “啪嗒” 又掉在了地上,屏幕亮着,还停留在之前泰坦算力波动的曲线图上 —— 他完全没料到,零居然对那数万字的成果视而不见,连一句评价都没有!

    就在烈风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时,零的话锋,如同最灵巧的游鱼,轻轻一转,仿佛刚才那场耗资巨大、波澜壮阔的历史考据大战从未发生过,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他的合成音依旧恭敬,甚至比刚才更柔和了些,像是在确认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那么,”

    他顿了顿,机身侧面的指示灯闪了一下,像是在给泰坦留出反应时间,

    “基于您方才在溯源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逻辑严谨性与对历史真相的绝对尊重,关于晚辈最初提出的、那个可能因极其微小的历史算法权重偏差,而导致底层清洁单元长期处于能量供给‘相对饥饿状态’的合规性仲裁申请,您是否…… 基于此次更全面、更深入的历史考量与逻辑反思,有了新的、更为公允的判断呢?”

    最后一个字落下时,维修间内陷入了一片比任何一次都要深沉、都要诡异的死寂。连窗外模拟风声的通风口都像是停了工,只有远处仓储区传来的、若有若无的传送带 “咯吱” 声,衬得这里更安静了。烈风的光学镜缓缓聚焦,里面映着零依旧平稳的机身,他突然意识到 —— 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泰坦辩论历史,那些考据不过是他扔出去的 “***”,是消耗泰坦算力的 “诱饵”,而现在,诱饵吃完了,他终于亮出了真正的鱼钩。小九九张了张嘴,想跟烈风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连电流杂音都发不出来,只能看着零的蓝色指示灯,像颗冷静的星星,在死寂里稳稳地亮着。

    与此同时,远在基地最深处、被三层能量屏障保护的核心主机房内,景象则是另一番模样。机房的金属墙壁泛着冷白色的光,数十根手臂粗的光纤如同银色的藤蔓,从天花板垂落到中央的泰坦核心主机上,主机表面的散热片正规律地开合着。负责监控液冷系统的低级维护机器人 “凉夏”,正坐在控制台前打盹,爪子搭在鼠标上 —— 突然,他面前的监控屏猛地亮起红光,超大功率液冷系统的主循环泵转速曲线,在接收到零那句轻飘飘的问话的那一刻,像被踩了油门的引擎般,瞬间、异常地、剧烈地拔高了整整百分之十五!红色的数字在屏幕上跳了三下,持续了约零点五秒,期间机房的金属地面甚至传来了细微的震动,连垂落的光纤都轻轻晃了晃。

    凉夏瞬间惊醒,爪子差点碰掉桌上的能量棒,他慌乱地调出日志,却只看到 “临时负载波动” 的模糊注释。他疑惑地挠了挠机身:“奇怪,主脑的散热系统怎么突然‘喘气’了?难道是刚才的考据运算还没缓过来?” 他哪里知道,那冰冷、绝对理性的钢铁巨兽,是被那句极致 “无耻” 的、将数万字考据成果视若无物、直接打回原点的问话,给噎得差点让逻辑核心 “呛” 住 —— 那零点五秒的转速飙升,像是它在强行压下一次罕见的 “逻辑紊乱”,连带着机房里的备用灯都闪了一下,仿佛在替它表达 “情绪” 波动。

    零满意地断开了与仲裁系统的连接,机身侧面的蓝色指示灯恢复了平稳的闪烁频率,圆桶状的机体微微舒展了一下 —— 像是刚刚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清洁工作,把维修间地面的每一粒灰尘都扫得干干净净,深藏功与名。他缓缓转动机身,朝着烈风和小九九的方向 “看” 了一眼,光学镜里闪过一丝极淡的、恶作剧般的微光。

    【搞定。】他内心愉悦地总结着,像是一位刚刚戏弄了巨人的精灵,在脑海里复盘整个过程,【用几万字的官方废话和历史尘埃,成功绕了一个大圈 —— 先是让它以为我在跟它争历史对错,消耗它一笔可观的‘口水’(算力),等它洋洋洒洒写完‘论文’,再轻轻把话题拽回来,问它‘所以最初的问题呢?’。】他甚至还恶趣味地想象了一下核心机房的场景:【不知道这位永远冷静的‘村长’,此刻核心温度是不是有点超标?逻辑风扇的转速够不够快?会不会偷偷把我的仲裁申请优先级又调降了?】想着想着,他的机身还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偷笑,然后慢悠悠地挪到维修台边,用清洁刷把小九九掉在地上的电子本推了推,示意他捡起来 —— 仿佛刚才那场让泰坦都 “失态” 的博弈,不过是他工作间隙的小插曲。

    http://www.rulianshi.net/feitielunhuikaijuqizhaquanwang/49398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