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集:六美窥视心思异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秦城林倾城、道界天下、猎魔手记、锦鲤空间:全家穿到古代去开荒、林阳苏颜、僵尸世界之开局满级金光咒、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女神的超级赘婿、从先天功开始纵横诸天、从体术开始纵横诸天、前方高能、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我的白富美老婆
清晨的阳光带着水汽,透过绮罗阁雕花窗棂的缝隙钻进来,在紫檀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光斑随着风轻轻晃动,落在床尾的锦褥上——那锦褥是蜀锦织的,上面绣着缠枝莲纹样,丝线细腻,摸上去软得像云朵,却硌得潘金莲辗转难眠。她睁着眼睛看了一夜的床顶纱幔,纱幔上的金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极了西门府里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
身旁的西门庆睡得很沉,鼾声如雷,一只手还搭在她的腰上,力道大得像铁钳,让她不敢轻易动弹。她能闻到他身上的酒气和熏香混合的味道,这味道比武家灶房的炊饼味更刺鼻,更让她觉得窒息。直到天快亮时,西门庆翻了个身,手从她腰上挪开,她才终于得以喘息,闭着眼睛浅浅睡了片刻,却又被窗外丫鬟扫地的“沙沙”声惊醒。
“姨娘,该起身梳洗了。”门外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是负责伺候她的丫鬟,名叫春桃,约莫十六岁,梳着双丫髻,穿着一身青布衣裙,看着还算老实。
潘金莲应了一声,慢慢坐起身。锦被从她身上滑落,露出肩膀上淡淡的淤青——那是昨夜西门庆留下的痕迹。她皱了皱眉,伸手揉了揉,指尖触到微凉的皮肤,心里一阵发冷。春桃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盆温水,盆边搭着一条细软的白棉布巾,是府里特制的,比她在武家用的粗布巾舒服百倍。
“姨娘,水温正好,您先用着,我去拿衣裳。”春桃说完,转身去了衣柜旁。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件月白色的素缎裙,裙子上绣着几株兰草,针脚还算细密,只是领口处有一道细微的折痕,显然是别人穿过的旧衣。
潘金莲用棉布巾擦了擦脸,温水的温度让她稍微清醒了些。她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脸色还有些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却依旧眉清目秀,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疲惫和警惕。春桃帮她梳了一个简单的双环髻,插上一支银质的兰草簪,又为她系上月白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玉坠,是块普通的白玉,雕着一朵小小的桃花。
“姨娘,这样就好了。”春桃退后一步,仔细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姨娘穿这身真好看。”
潘金莲对着铜镜笑了笑,笑容却没达眼底。她知道,这身看似素净的衣裙,不过是西门府里最低等的妾室装扮,既没有吴月娘的华贵,也没有李瓶儿的娇艳,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提醒——她在这座府邸里,地位卑微如尘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伴随着女子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
“你说七妹妹醒了没?咱们这么早过来,会不会扰了她休息?”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迟疑,是二姨太李娇儿的声音。
“姐姐就是心善!她一个刚进府的,哪有让咱们这么多姐姐等她的道理?”另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满,是三姨太孟玉楼的声音。
潘金莲的心猛地一紧,握着棉布巾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来了!她们终究还是来了。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衣领,努力挤出一丝温顺而不失分寸的笑容——这笑容是她在武家对着潘金莲练了无数次的,既能显得无害,又能隐藏真实的情绪。
“劳烦各位姐姐挂心,快请进。”她快步走到门边,亲手掀起帘子,微微屈膝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几乎要弯到九十度。
门外站着六位女子,为首的正是正室夫人吴月娘。她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的缎裙,裙子上绣着缠枝牡丹纹样,牡丹的花瓣用金线勾勒,在阳光下泛着华贵的光泽;她的头发梳成了圆髻,插着一套赤金头面,包括一支赤金点翠步摇、一对赤金嵌红宝石耳环、一条赤金项链,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她的手上戴着一枚赤金戒指,上面镶嵌着一颗鸽蛋大小的蓝宝石,手指上涂着蔻丹,颜色鲜红,衬得她的手格外白皙。
吴月娘的身材微胖,却丝毫不显臃肿,反而透着一股主母的威严。她的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眼神却深邃得像一潭深水,在潘金莲脸上轻轻一扫,又快速掠过屋内的陈设——拔步床、紫檀木梳妆台、梨花木衣柜,最后落在桌上的那套紫砂茶具上,微微颔首:“妹妹不必多礼,往后都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见外。”她的声音很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仿佛只是在例行公事地检查新纳入府的“物品”是否合格。
紧跟在吴月娘身后的是二姨太李娇儿。她穿着一身浅粉色的纱裙,裙子上绣着几株垂柳,显得格外轻柔;她的头发梳成了垂鬟分肖髻,插着一支珠花,珠花是南海珍珠串成的,颗颗圆润,却有些失去了光泽;她的手里拿着一块素色的手帕,手指无意识地卷着手帕的边角,眼神飘忽,似乎对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眉宇间笼着一层淡淡的愁绪,像极了戏台上那些哀怨的花旦。
“妹妹安好。”李娇儿对着潘金莲勉强笑了笑,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她的目光在潘金莲身上停留了片刻,便快速移开,落在窗外的海棠树上,仿佛那里有什么吸引她的东西。潘金莲知道,李娇儿原是京城戏班的头牌花旦,后来被西门庆赎身纳入府中,虽享尽荣华,却始终郁郁寡欢,据说还在偷偷接济以前戏班的旧人。
三姨太孟玉楼是第三个进来的。她穿着一身水红色的缕金百蝶穿花裙,裙子上的蝴蝶用金线和银线绣成,走动时,蝴蝶仿佛在裙摆上飞舞,显得格外鲜亮;她的头发梳成了飞天髻,插着一支翡翠簪,翡翠的颜色是上等的祖母绿,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她的手上戴着一对玉镯,是和田羊脂玉的,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孟玉楼的娘家是清河县有名的绸缎庄老板,家底丰厚,她嫁入西门府时,带来了整整十大箱的陪嫁,包括良田百亩、商铺三间,因此在府里的地位仅次于吴月娘,也最是自视甚高。她一进来,便用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将潘金莲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从头发上的银簪,到腰间的玉坠,再到脚上的绣鞋,连一丝细节都没放过。
“哟,这就是老爷新得的七妹妹?”孟玉楼嘴角勾起一丝讥诮的笑容,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果然生得一副好模样,皮肤白得像雪,眼睛亮得像星星,怪不得能把老爷迷得……连家里刚出了白事都顾不上了呢。”
这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刀子,精准地戳在潘金莲的痛处——“刚出了白事”,指的是武大郎的死,暗讽她是“克夫”的不祥之人;“迷得老爷顾不上”,则是在骂她狐媚惑主,用不正当的手段勾引西门庆。
潘金莲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红痕。她强忍着心头的屈辱和愤怒,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三姐姐说笑了,我不过是个命苦的人,能得老爷收留,已是天大的福气,哪敢谈‘迷’字?”她故意把姿态放得更低,示弱是现在最好的应对方式。
孟玉楼显然没打算就此放过她,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吴月娘用眼神制止了。她撇了撇嘴,冷哼一声,走到窗边的椅子上坐下,拿起桌上的紫砂茶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杯中的茶叶,不再说话,却依旧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气。
四姨太孙雪娥是第四个进来的。她的身材比其他几位姨娘都要高挑,穿着一身利落的宝蓝色箭袖衫子,下身是同色系的马面裙,裙摆上绣着暗纹,走动时显得格外飒爽;她的头发梳成了简单的高髻,插着一支银质的狼毫簪,簪子的末端是尖锐的,透着一股英气;她的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把小小的匕首,匕首的鞘是鲨鱼皮做的,显得格外精致。
孙雪娥原是西门庆原配夫人的陪嫁丫鬟,后来被西门庆收为妾室,据说她跟着原配夫人学过几年拳脚功夫,寻常的男人都打不过她。她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没有像孟玉楼那样打量潘金莲的穿着,而是落在她的手腕和腰肢上——那里有西门庆留下的淤青和红痕。她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鼻子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走到孟玉楼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抱在胸前,眼神里透着一股“你最好安分点,别惹事”的警告意味。
潘金莲能感觉到孙雪娥的目光像刀子一样落在自己身上,她下意识地拉了拉衣袖,想要遮住手腕上的淤青,却又觉得这样做反而显得心虚,只好作罢,继续保持着温顺的姿态。
五姨太潘巧云是第五个进来的,她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那男孩穿着一身红色的锦袍,袍上绣着“福”字纹样,头上戴着一顶小方巾,方巾上缀着一颗小小的珍珠,长得粉雕玉琢,像极了年画里的娃娃——他是西门庆目前唯一的儿子,名叫西门官哥,也是潘巧云在府里立足的最大资本。
潘巧云的容貌只能算中上,却胜在会打扮。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的缎裙,裙子上绣着几株桂花,显得格外温婉;她的头发梳成了随云髻,插着一支金步摇,步摇上的珠子是东珠,圆润饱满;她的脸上带着精致的妆容,眉毛画得细细的,嘴唇涂着正红色的胭脂,显得格外明艳。
“七妹妹真是俊俏,”潘巧云脸上笑得一团和气,伸手将西门官哥往前推了推,“官哥,快叫七姨娘。”她的声音很软,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她有儿子,这是府里任何一个姨娘都比不了的优势。
西门官哥被惯得有些骄纵,他歪着脑袋看了看潘金莲,又看了看她腰间的玉坠,突然伸出手,想要去抓那玉坠:“娘,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小桃花!”
潘金莲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玉坠从她腰间滑落,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幸好玉坠是白玉的,质地坚硬,没有摔碎。春桃赶紧上前,将玉坠捡起来,用棉布巾擦了擦,递还给潘金莲。
“官哥,不许胡闹!”潘巧云故作严厉地呵斥了儿子一句,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对着潘金莲笑道,“妹妹莫怪,这孩子被我惯坏了,见了好看的东西就想要。”
“不妨事,小孩子嘛,都这样。”潘金莲接过玉坠,重新系在腰间,强笑道,“官哥长得真可爱,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她知道,潘巧云是在故意炫耀儿子,也是在提醒她——在府里,有儿子才有话语权,她一个刚进府、无儿无女的姨娘,根本算不上威胁。
最后进来的是六姨太李瓶儿。她原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妾室,后来流落青楼,被西门庆用三千两银子赎身纳入府中,是府里容貌最美、也最得西门庆宠爱的姨娘。她穿着一身娇艳的桃红衣裙,裙子上绣着并蒂莲纹样,丝线是金线和银线混合的,在阳光下泛着华丽的光泽;她的头发梳成了惊鸿髻,插着一支金质的凤凰步摇,步摇上的凤凰嘴里衔着一颗红宝石,走动时,红宝石轻轻晃动,显得格外夺目;她的手里拿着一把团扇,扇面上画着“鸳鸯戏水”图,扇柄是象牙做的,上面镶嵌着几颗小小的珍珠。
李瓶儿的身材丰腴,却丝毫不显臃肿,反而透着一股风流媚态。她一进来,便用那双勾人的眼睛扫了一眼屋内的陈设,当看到梳妆台上的那盒胭脂时,眼神里闪过一丝嫉妒——那盒胭脂是京城进贡的“女儿红”,她之前求了西门庆好几次,西门庆都没舍得给她,如今却放在了潘金莲的梳妆台上。
“姐姐,”李瓶儿走到吴月娘身边,声音又软又糯,像带着钩子,“这屋子老爷可是让人好生收拾布置了一番呢。先前我瞧着梳妆台上那盒‘女儿红’喜欢,问老爷讨,老爷说宫里赏赐的不多,要省着用,原来是留着给新妹妹呢。”她的话里满是酸意,眼神却像淬了毒的刀子,死死地盯着潘金莲,仿佛在说“你不过是个抢我恩宠的贱人”。
潘金莲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已经惊出了一层冷汗。这六位姨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每个人都不好对付:吴月娘看似温和,实则掌控着府里的大权,是她必须讨好的对象;李娇儿虽郁郁寡欢,却在府里待了最久,熟悉府里的规矩,或许能成为她的助力;孟玉楼刻薄刁钻,又有娘家撑腰,是她需要重点防备的对象;孙雪娥会拳脚功夫,性格又强势,不能轻易得罪;潘巧云有儿子傍身,在府里根基稳固,只能暂时拉拢;李瓶儿最得宠又善妒,是她目前最大的敌人。
她们六个人,像六张不同的网,从四面八方将她紧紧缠绕,让她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各位姐姐一路过来,想必也累了,春桃,快给各位姐姐奉茶。”潘金莲定了定神,对着春桃吩咐道。她知道,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应对。
春桃赶紧应着,从茶柜里拿出六个白瓷茶杯,一一摆放在桌上,然后提起紫砂茶壶,为各位姨娘倒茶。茶水是明前龙井,香气四溢,是府里最好的茶叶。
吴月娘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对着潘金莲说:“妹妹刚进府,府里的规矩想必还不太熟悉。往后每日清晨,要去正厅给我请安;每月初一十五,要跟着我去祠堂祭拜;府里的份例开支,都由管家奶奶统一发放,若是不够用,可直接跟我说。最重要的是,要安分守己,和睦相处,莫要惹老爷生气。”她的话看似是在提醒,实则是在划定规矩,告诉潘金莲——在这座府邸里,她必须遵守她定下的规则。
“是,多谢夫人提点,我都记下了。”潘金莲恭敬地回答,心里暗暗记住了吴月娘说的每一条规矩。
李娇儿端着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茶叶,眼神依旧飘忽。她对着潘金莲笑了笑,轻声说:“妹妹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随时来找我。府里的人多眼杂,有些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她的话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无奈,也透着一丝善意。
孟玉楼放下茶杯,冷哼一声:“二姐姐就是心太软!我看有些人啊,根本不需要我们提点,心里清楚得很呢。”她说着,又瞥了潘金莲一眼,眼神里的讥诮更浓了。
孙雪娥没有喝茶,只是双手抱在胸前,看着窗外,仿佛对屋内的谈话毫不关心,却在孟玉楼说完后,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孟玉楼的说法。
潘巧云抱着西门官哥,笑着说:“好了好了,咱们今日是来看妹妹的,不是来吵架的。妹妹刚进府,咱们做姐姐的,该多照顾才是。”她的话看似在打圆场,却也在暗中提醒潘金莲——她需要仰仗她们这些“姐姐”的照顾。
李瓶儿则把玩着手里的团扇,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时不时地瞪潘金莲一眼,像在警告她不要抢自己的恩宠。
吴月娘坐了片刻,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起身告辞:“时辰不早了,我还要去祠堂打理祭祀的事,各位妹妹也早些回去吧,莫要耽误了正事。”
“是,夫人。”其他几位姨娘纷纷起身,对着吴月娘行礼。
吴月娘率先走出绮罗阁,潘金莲送她到门口,再次躬身行礼:“夫人慢走。”
李娇儿跟在吴月娘身后,走出门口时,回头对着潘金莲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告别。
孟玉楼走在李娇儿后面,经过潘金莲身边时,故意停下脚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妹妹可要记住,这府里不是武家那破院子,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管好自己的嘴,收好自己的心,别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说完,她冷笑一声,转身离去。
孙雪娥走得很快,经过潘金莲身边时,只是用眼神扫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却透着一股“你好自为之”的意味。
潘巧云抱着西门官哥,走到门口时,对着潘金莲笑道:“妹妹有空可来我院里坐坐,官哥也喜欢你呢。”她说着,还捏了捏西门官哥的脸蛋,西门官哥却不领情,对着潘金莲做了个鬼脸,惹得潘巧云一阵笑。
李瓶儿是最后一个走的。她经过潘金莲身边时,突然停下脚步,用团扇挡住半边脸,凑到潘金莲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冷冷地说:“别以为老爷现在宠你,你就能一直得意下去。这府里最不缺的就是新人,也最不缺不知好歹的人。你最好识相点,离老爷远点,否则,我有一百种办法让你在这府里待不下去。”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冰冷的杀意,说完,她猛地推开潘金莲,扭着腰肢,头也不回地离去。
潘金莲被她推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她扶着门框,看着六位姨娘远去的背影,直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缓缓松了口气。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心,那里已经被指甲掐出了几道血痕,隐隐作痛。
春桃走过来,扶着她的胳膊,担忧地说:“姨娘,您没事吧?刚才六姨太太过分了,您怎么不跟她理论呢?”
“理论?”潘金莲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在这府里,没有实力,理论有什么用?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她走到桌边,拿起那杯还没喝的龙井茶,一饮而尽。茶水很苦,却让她瞬间清醒了许多。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生活将不再是在武家时的简单争吵,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里,没有朋友,只有敌人和暂时的盟友;没有温情,只有算计和利益;没有退路,只有前进或者死亡。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海棠树。海棠花已经谢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却依旧顽强地立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春天。她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恐惧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近乎残忍的清醒。
她开始在心里盘算:首先,要讨好吴月娘,争取得到主母的信任,这是在府里立足的基础;其次,要拉拢李娇儿,她在府里待得最久,熟悉规矩,或许能提供帮助;然后,要防备孟玉楼和李瓶儿,她们是目前最大的威胁,不能轻易得罪;最后,要和潘巧云保持距离,她有儿子傍身,野心不小,不能完全信任。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温暖。潘金莲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发誓:她绝不会像武大郎那样任人宰割,也绝不会像李瓶儿说的那样,成为府里又一个被遗忘的新人。她要在这座牢笼里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任何人都好。
这场游戏,她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全力以赴。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正妻月娘威仪深】
吴月娘作为正室主母,开始展现其威严与手段。她或许会单独召见潘金莲,表面是关心教导,实则言语间暗含机锋,敲打警示,让其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莫要恃宠而骄,并明确告知其府内需遵守的严格规矩及触犯的后果。同时,她也会通过处理一两件府中小事(如丫鬟犯错、月例发放等),向潘金莲不动声色地展示自己掌管后宅的权力和说一不二的权威。潘金莲再次深刻感受到这位表面平和的大娘子的深沉心机和绝对控制力,行事更加谨慎。
http://www.rulianshi.net/chuanyuehouwotipanjinlianduyusheng/489898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身旁的西门庆睡得很沉,鼾声如雷,一只手还搭在她的腰上,力道大得像铁钳,让她不敢轻易动弹。她能闻到他身上的酒气和熏香混合的味道,这味道比武家灶房的炊饼味更刺鼻,更让她觉得窒息。直到天快亮时,西门庆翻了个身,手从她腰上挪开,她才终于得以喘息,闭着眼睛浅浅睡了片刻,却又被窗外丫鬟扫地的“沙沙”声惊醒。
“姨娘,该起身梳洗了。”门外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是负责伺候她的丫鬟,名叫春桃,约莫十六岁,梳着双丫髻,穿着一身青布衣裙,看着还算老实。
潘金莲应了一声,慢慢坐起身。锦被从她身上滑落,露出肩膀上淡淡的淤青——那是昨夜西门庆留下的痕迹。她皱了皱眉,伸手揉了揉,指尖触到微凉的皮肤,心里一阵发冷。春桃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盆温水,盆边搭着一条细软的白棉布巾,是府里特制的,比她在武家用的粗布巾舒服百倍。
“姨娘,水温正好,您先用着,我去拿衣裳。”春桃说完,转身去了衣柜旁。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件月白色的素缎裙,裙子上绣着几株兰草,针脚还算细密,只是领口处有一道细微的折痕,显然是别人穿过的旧衣。
潘金莲用棉布巾擦了擦脸,温水的温度让她稍微清醒了些。她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脸色还有些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却依旧眉清目秀,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疲惫和警惕。春桃帮她梳了一个简单的双环髻,插上一支银质的兰草簪,又为她系上月白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玉坠,是块普通的白玉,雕着一朵小小的桃花。
“姨娘,这样就好了。”春桃退后一步,仔细打量了她一番,笑着说,“姨娘穿这身真好看。”
潘金莲对着铜镜笑了笑,笑容却没达眼底。她知道,这身看似素净的衣裙,不过是西门府里最低等的妾室装扮,既没有吴月娘的华贵,也没有李瓶儿的娇艳,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提醒——她在这座府邸里,地位卑微如尘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伴随着女子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
“你说七妹妹醒了没?咱们这么早过来,会不会扰了她休息?”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迟疑,是二姨太李娇儿的声音。
“姐姐就是心善!她一个刚进府的,哪有让咱们这么多姐姐等她的道理?”另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满,是三姨太孟玉楼的声音。
潘金莲的心猛地一紧,握着棉布巾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来了!她们终究还是来了。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衣领,努力挤出一丝温顺而不失分寸的笑容——这笑容是她在武家对着潘金莲练了无数次的,既能显得无害,又能隐藏真实的情绪。
“劳烦各位姐姐挂心,快请进。”她快步走到门边,亲手掀起帘子,微微屈膝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几乎要弯到九十度。
门外站着六位女子,为首的正是正室夫人吴月娘。她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的缎裙,裙子上绣着缠枝牡丹纹样,牡丹的花瓣用金线勾勒,在阳光下泛着华贵的光泽;她的头发梳成了圆髻,插着一套赤金头面,包括一支赤金点翠步摇、一对赤金嵌红宝石耳环、一条赤金项链,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她的手上戴着一枚赤金戒指,上面镶嵌着一颗鸽蛋大小的蓝宝石,手指上涂着蔻丹,颜色鲜红,衬得她的手格外白皙。
吴月娘的身材微胖,却丝毫不显臃肿,反而透着一股主母的威严。她的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眼神却深邃得像一潭深水,在潘金莲脸上轻轻一扫,又快速掠过屋内的陈设——拔步床、紫檀木梳妆台、梨花木衣柜,最后落在桌上的那套紫砂茶具上,微微颔首:“妹妹不必多礼,往后都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见外。”她的声音很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仿佛只是在例行公事地检查新纳入府的“物品”是否合格。
紧跟在吴月娘身后的是二姨太李娇儿。她穿着一身浅粉色的纱裙,裙子上绣着几株垂柳,显得格外轻柔;她的头发梳成了垂鬟分肖髻,插着一支珠花,珠花是南海珍珠串成的,颗颗圆润,却有些失去了光泽;她的手里拿着一块素色的手帕,手指无意识地卷着手帕的边角,眼神飘忽,似乎对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眉宇间笼着一层淡淡的愁绪,像极了戏台上那些哀怨的花旦。
“妹妹安好。”李娇儿对着潘金莲勉强笑了笑,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她的目光在潘金莲身上停留了片刻,便快速移开,落在窗外的海棠树上,仿佛那里有什么吸引她的东西。潘金莲知道,李娇儿原是京城戏班的头牌花旦,后来被西门庆赎身纳入府中,虽享尽荣华,却始终郁郁寡欢,据说还在偷偷接济以前戏班的旧人。
三姨太孟玉楼是第三个进来的。她穿着一身水红色的缕金百蝶穿花裙,裙子上的蝴蝶用金线和银线绣成,走动时,蝴蝶仿佛在裙摆上飞舞,显得格外鲜亮;她的头发梳成了飞天髻,插着一支翡翠簪,翡翠的颜色是上等的祖母绿,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她的手上戴着一对玉镯,是和田羊脂玉的,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孟玉楼的娘家是清河县有名的绸缎庄老板,家底丰厚,她嫁入西门府时,带来了整整十大箱的陪嫁,包括良田百亩、商铺三间,因此在府里的地位仅次于吴月娘,也最是自视甚高。她一进来,便用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将潘金莲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从头发上的银簪,到腰间的玉坠,再到脚上的绣鞋,连一丝细节都没放过。
“哟,这就是老爷新得的七妹妹?”孟玉楼嘴角勾起一丝讥诮的笑容,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果然生得一副好模样,皮肤白得像雪,眼睛亮得像星星,怪不得能把老爷迷得……连家里刚出了白事都顾不上了呢。”
这话像一把淬了毒的刀子,精准地戳在潘金莲的痛处——“刚出了白事”,指的是武大郎的死,暗讽她是“克夫”的不祥之人;“迷得老爷顾不上”,则是在骂她狐媚惑主,用不正当的手段勾引西门庆。
潘金莲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红痕。她强忍着心头的屈辱和愤怒,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三姐姐说笑了,我不过是个命苦的人,能得老爷收留,已是天大的福气,哪敢谈‘迷’字?”她故意把姿态放得更低,示弱是现在最好的应对方式。
孟玉楼显然没打算就此放过她,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吴月娘用眼神制止了。她撇了撇嘴,冷哼一声,走到窗边的椅子上坐下,拿起桌上的紫砂茶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杯中的茶叶,不再说话,却依旧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气。
四姨太孙雪娥是第四个进来的。她的身材比其他几位姨娘都要高挑,穿着一身利落的宝蓝色箭袖衫子,下身是同色系的马面裙,裙摆上绣着暗纹,走动时显得格外飒爽;她的头发梳成了简单的高髻,插着一支银质的狼毫簪,簪子的末端是尖锐的,透着一股英气;她的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把小小的匕首,匕首的鞘是鲨鱼皮做的,显得格外精致。
孙雪娥原是西门庆原配夫人的陪嫁丫鬟,后来被西门庆收为妾室,据说她跟着原配夫人学过几年拳脚功夫,寻常的男人都打不过她。她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没有像孟玉楼那样打量潘金莲的穿着,而是落在她的手腕和腰肢上——那里有西门庆留下的淤青和红痕。她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鼻子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走到孟玉楼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抱在胸前,眼神里透着一股“你最好安分点,别惹事”的警告意味。
潘金莲能感觉到孙雪娥的目光像刀子一样落在自己身上,她下意识地拉了拉衣袖,想要遮住手腕上的淤青,却又觉得这样做反而显得心虚,只好作罢,继续保持着温顺的姿态。
五姨太潘巧云是第五个进来的,她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那男孩穿着一身红色的锦袍,袍上绣着“福”字纹样,头上戴着一顶小方巾,方巾上缀着一颗小小的珍珠,长得粉雕玉琢,像极了年画里的娃娃——他是西门庆目前唯一的儿子,名叫西门官哥,也是潘巧云在府里立足的最大资本。
潘巧云的容貌只能算中上,却胜在会打扮。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的缎裙,裙子上绣着几株桂花,显得格外温婉;她的头发梳成了随云髻,插着一支金步摇,步摇上的珠子是东珠,圆润饱满;她的脸上带着精致的妆容,眉毛画得细细的,嘴唇涂着正红色的胭脂,显得格外明艳。
“七妹妹真是俊俏,”潘巧云脸上笑得一团和气,伸手将西门官哥往前推了推,“官哥,快叫七姨娘。”她的声音很软,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炫耀——她有儿子,这是府里任何一个姨娘都比不了的优势。
西门官哥被惯得有些骄纵,他歪着脑袋看了看潘金莲,又看了看她腰间的玉坠,突然伸出手,想要去抓那玉坠:“娘,我要那个!我要那个小桃花!”
潘金莲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玉坠从她腰间滑落,掉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幸好玉坠是白玉的,质地坚硬,没有摔碎。春桃赶紧上前,将玉坠捡起来,用棉布巾擦了擦,递还给潘金莲。
“官哥,不许胡闹!”潘巧云故作严厉地呵斥了儿子一句,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对着潘金莲笑道,“妹妹莫怪,这孩子被我惯坏了,见了好看的东西就想要。”
“不妨事,小孩子嘛,都这样。”潘金莲接过玉坠,重新系在腰间,强笑道,“官哥长得真可爱,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她知道,潘巧云是在故意炫耀儿子,也是在提醒她——在府里,有儿子才有话语权,她一个刚进府、无儿无女的姨娘,根本算不上威胁。
最后进来的是六姨太李瓶儿。她原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妾室,后来流落青楼,被西门庆用三千两银子赎身纳入府中,是府里容貌最美、也最得西门庆宠爱的姨娘。她穿着一身娇艳的桃红衣裙,裙子上绣着并蒂莲纹样,丝线是金线和银线混合的,在阳光下泛着华丽的光泽;她的头发梳成了惊鸿髻,插着一支金质的凤凰步摇,步摇上的凤凰嘴里衔着一颗红宝石,走动时,红宝石轻轻晃动,显得格外夺目;她的手里拿着一把团扇,扇面上画着“鸳鸯戏水”图,扇柄是象牙做的,上面镶嵌着几颗小小的珍珠。
李瓶儿的身材丰腴,却丝毫不显臃肿,反而透着一股风流媚态。她一进来,便用那双勾人的眼睛扫了一眼屋内的陈设,当看到梳妆台上的那盒胭脂时,眼神里闪过一丝嫉妒——那盒胭脂是京城进贡的“女儿红”,她之前求了西门庆好几次,西门庆都没舍得给她,如今却放在了潘金莲的梳妆台上。
“姐姐,”李瓶儿走到吴月娘身边,声音又软又糯,像带着钩子,“这屋子老爷可是让人好生收拾布置了一番呢。先前我瞧着梳妆台上那盒‘女儿红’喜欢,问老爷讨,老爷说宫里赏赐的不多,要省着用,原来是留着给新妹妹呢。”她的话里满是酸意,眼神却像淬了毒的刀子,死死地盯着潘金莲,仿佛在说“你不过是个抢我恩宠的贱人”。
潘金莲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已经惊出了一层冷汗。这六位姨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每个人都不好对付:吴月娘看似温和,实则掌控着府里的大权,是她必须讨好的对象;李娇儿虽郁郁寡欢,却在府里待了最久,熟悉府里的规矩,或许能成为她的助力;孟玉楼刻薄刁钻,又有娘家撑腰,是她需要重点防备的对象;孙雪娥会拳脚功夫,性格又强势,不能轻易得罪;潘巧云有儿子傍身,在府里根基稳固,只能暂时拉拢;李瓶儿最得宠又善妒,是她目前最大的敌人。
她们六个人,像六张不同的网,从四面八方将她紧紧缠绕,让她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各位姐姐一路过来,想必也累了,春桃,快给各位姐姐奉茶。”潘金莲定了定神,对着春桃吩咐道。她知道,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应对。
春桃赶紧应着,从茶柜里拿出六个白瓷茶杯,一一摆放在桌上,然后提起紫砂茶壶,为各位姨娘倒茶。茶水是明前龙井,香气四溢,是府里最好的茶叶。
吴月娘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杯,对着潘金莲说:“妹妹刚进府,府里的规矩想必还不太熟悉。往后每日清晨,要去正厅给我请安;每月初一十五,要跟着我去祠堂祭拜;府里的份例开支,都由管家奶奶统一发放,若是不够用,可直接跟我说。最重要的是,要安分守己,和睦相处,莫要惹老爷生气。”她的话看似是在提醒,实则是在划定规矩,告诉潘金莲——在这座府邸里,她必须遵守她定下的规则。
“是,多谢夫人提点,我都记下了。”潘金莲恭敬地回答,心里暗暗记住了吴月娘说的每一条规矩。
李娇儿端着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茶叶,眼神依旧飘忽。她对着潘金莲笑了笑,轻声说:“妹妹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随时来找我。府里的人多眼杂,有些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她的话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无奈,也透着一丝善意。
孟玉楼放下茶杯,冷哼一声:“二姐姐就是心太软!我看有些人啊,根本不需要我们提点,心里清楚得很呢。”她说着,又瞥了潘金莲一眼,眼神里的讥诮更浓了。
孙雪娥没有喝茶,只是双手抱在胸前,看着窗外,仿佛对屋内的谈话毫不关心,却在孟玉楼说完后,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孟玉楼的说法。
潘巧云抱着西门官哥,笑着说:“好了好了,咱们今日是来看妹妹的,不是来吵架的。妹妹刚进府,咱们做姐姐的,该多照顾才是。”她的话看似在打圆场,却也在暗中提醒潘金莲——她需要仰仗她们这些“姐姐”的照顾。
李瓶儿则把玩着手里的团扇,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时不时地瞪潘金莲一眼,像在警告她不要抢自己的恩宠。
吴月娘坐了片刻,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起身告辞:“时辰不早了,我还要去祠堂打理祭祀的事,各位妹妹也早些回去吧,莫要耽误了正事。”
“是,夫人。”其他几位姨娘纷纷起身,对着吴月娘行礼。
吴月娘率先走出绮罗阁,潘金莲送她到门口,再次躬身行礼:“夫人慢走。”
李娇儿跟在吴月娘身后,走出门口时,回头对着潘金莲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告别。
孟玉楼走在李娇儿后面,经过潘金莲身边时,故意停下脚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妹妹可要记住,这府里不是武家那破院子,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管好自己的嘴,收好自己的心,别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说完,她冷笑一声,转身离去。
孙雪娥走得很快,经过潘金莲身边时,只是用眼神扫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却透着一股“你好自为之”的意味。
潘巧云抱着西门官哥,走到门口时,对着潘金莲笑道:“妹妹有空可来我院里坐坐,官哥也喜欢你呢。”她说着,还捏了捏西门官哥的脸蛋,西门官哥却不领情,对着潘金莲做了个鬼脸,惹得潘巧云一阵笑。
李瓶儿是最后一个走的。她经过潘金莲身边时,突然停下脚步,用团扇挡住半边脸,凑到潘金莲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冷冷地说:“别以为老爷现在宠你,你就能一直得意下去。这府里最不缺的就是新人,也最不缺不知好歹的人。你最好识相点,离老爷远点,否则,我有一百种办法让你在这府里待不下去。”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冰冷的杀意,说完,她猛地推开潘金莲,扭着腰肢,头也不回地离去。
潘金莲被她推得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她扶着门框,看着六位姨娘远去的背影,直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缓缓松了口气。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心,那里已经被指甲掐出了几道血痕,隐隐作痛。
春桃走过来,扶着她的胳膊,担忧地说:“姨娘,您没事吧?刚才六姨太太过分了,您怎么不跟她理论呢?”
“理论?”潘金莲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在这府里,没有实力,理论有什么用?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她走到桌边,拿起那杯还没喝的龙井茶,一饮而尽。茶水很苦,却让她瞬间清醒了许多。
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生活将不再是在武家时的简单争吵,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里,没有朋友,只有敌人和暂时的盟友;没有温情,只有算计和利益;没有退路,只有前进或者死亡。
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海棠树。海棠花已经谢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却依旧顽强地立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春天。她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恐惧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近乎残忍的清醒。
她开始在心里盘算:首先,要讨好吴月娘,争取得到主母的信任,这是在府里立足的基础;其次,要拉拢李娇儿,她在府里待得最久,熟悉规矩,或许能提供帮助;然后,要防备孟玉楼和李瓶儿,她们是目前最大的威胁,不能轻易得罪;最后,要和潘巧云保持距离,她有儿子傍身,野心不小,不能完全信任。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温暖。潘金莲握紧了拳头,心里暗暗发誓:她绝不会像武大郎那样任人宰割,也绝不会像李瓶儿说的那样,成为府里又一个被遗忘的新人。她要在这座牢笼里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任何人都好。
这场游戏,她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全力以赴。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正妻月娘威仪深】
吴月娘作为正室主母,开始展现其威严与手段。她或许会单独召见潘金莲,表面是关心教导,实则言语间暗含机锋,敲打警示,让其认清自己的身份和位置,莫要恃宠而骄,并明确告知其府内需遵守的严格规矩及触犯的后果。同时,她也会通过处理一两件府中小事(如丫鬟犯错、月例发放等),向潘金莲不动声色地展示自己掌管后宅的权力和说一不二的权威。潘金莲再次深刻感受到这位表面平和的大娘子的深沉心机和绝对控制力,行事更加谨慎。
http://www.rulianshi.net/chuanyuehouwotipanjinlianduyusheng/489898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