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深玉暖
入殓师灵异录小说推荐阅读:朕、从八百开始崛起、寒门崛起、世子妃你又被挖墙脚了、皇兄何故造反?、摄政大明、我在大唐卖烧烤、忽如一夜祖宗来、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讨逆、鹰掠九天、穿越了的学霸、神话版三国
开春后的相府,如同从一场漫长的冬眠中苏醒,处处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庭院里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槐树,虬枝盘结的枝干上,悄然萌发出无数嫩绿的新芽,在微凉的春风中舒展着柔嫩的叶片,贪婪地汲取着阳光雨露。几株姿态优雅的玉兰树,更是开得如火如荼,洁白硕大的花朵,如同无数振翅欲飞的白鸽,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清雅馥郁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带,在湿润的空气中悠悠浮动,沁人心脾。连廊下悬挂着的几只精巧的鸟笼里,色彩斑斓的金丝雀也仿佛感知到了季节的馈赠,啁啾鸣叫得格外欢快悦耳,为这静谧的庭院增添了几分活泼的生气。
夏玉溪坐在漱玉轩临窗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越过雕花的窗棂,遥遥望向相府的方向。窗外明媚的春光,透过薄薄的窗纱洒进来,在她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却驱不散她眼底那抹淡淡的思念与怅惘。入宫数月,深宫的高墙隔绝了太多东西,也隔绝了她与家人的寻常天伦。
锦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暖阁,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喜色,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小姐!夫人来信了!看这火漆的印记,定是有大喜事!”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放下书卷,几乎是有些急切地接过那封家书。信笺是上好的洒金宣纸,带着母亲身上惯有的、淡淡的兰草香气。她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展开信纸,母亲那熟悉的、娟秀而温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跳跃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欣慰。
信中,母亲细细讲述了姐姐夏玉妗的近况。姐姐的伤势恢复得极好,精神也日益开朗,仿佛彻底走出了秋猎受伤的阴霾。更让夏玉溪惊喜的是,母亲在信末用欣喜的笔触写道,父亲为姐姐相看了一门极好的亲事!对方姓柳名文谦,字子安,年方二十,正是父亲昔日的得意门生。柳文谦出身寒门,却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去年春闱高中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任编修,虽只是五品官职,但年纪轻轻便有此成就,前途不可限量。母亲在信中不吝赞美之词,言其“人品端方,温润如玉,才华横溢,相貌亦颇为俊朗”,父亲对他更是“极为器重,视若子侄”。两家已郑重交换了庚帖,婚期就定在今年秋高气爽的九月。
“柳文谦…柳子安…”夏玉溪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真心的笑意。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几年前,柳文谦尚在相府求学时,她曾远远见过几次。印象中是个身姿挺拔如松、气质温润如玉的年轻人,待人接物谦和有礼,谈吐间透着不凡的见识与才情。姐姐性子娴静端庄,知书达理,与他确实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最重要的是,母亲在信中隐晦地提及,姐姐似乎…对这桩婚事并不排斥,言语间甚至流露出几分期待与羞涩?
想到姐姐,夏玉溪心中涌起一阵复杂难言的暖流,夹杂着欣慰、愧疚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秋猎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犹在眼前,姐姐为了救她,被五皇子那支狠戾的冷箭射中肩头,右手筋脉几乎尽断,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姐姐意志消沉,连她这个亲妹妹都因愧疚而不敢轻易去探望。如今,姐姐不仅身体奇迹般地康复,精神焕发,更觅得如此良缘,她由衷地为姐姐感到高兴,仿佛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终于落地。但同时,心底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担忧悄然蔓延。姐姐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相夫教子,安稳度日。而她,却早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深不见底的宫廷漩涡,前路茫茫,吉凶难测。这份对比,让她心头微涩。
“锦书,”夏玉溪放下信笺,眼中带着期盼的光芒,“我想回府看看姐姐。”
锦书闻言,脸上的喜色微微一滞,露出为难之色:“小姐,您如今是准太子妃,身份贵重,出入宫闱皆有严格的规制,需得殿下恩准,或是皇后娘娘懿旨方能成行…擅自离宫,恐有不妥…”
夏玉溪眼神一黯,明亮的眸光瞬间黯淡了几分。是啊,她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归家、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相府二小姐了。她是慕容云泽的准太子妃,是这深宫中的金丝雀,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稍有不慎,便会引来非议,甚至牵连家族。这份认知,如同冰冷的枷锁,让她心头泛起一阵无力感。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当日下午,慕容云泽便踏入了漱玉轩。他似乎刚从御书房议事归来,一身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深邃的眼眸中沉淀着朝堂风云的凝重。但当他踏入暖阁,目光触及窗边那个捧着书卷、眉宇间带着淡淡愁绪的少女时,那层冷硬的冰霜仿佛瞬间融化,眼神柔和了下来。
“想家了?”他走到她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精准地落在她手边那封尚未收起的家书上。
夏玉溪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殿下怎么知道?”
“你的事,我自然知道。”慕容云泽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与笃定。他微微俯身,拿起那封家书,指尖不经意间拂过她微凉的手背,带来一丝温热的触感。“夏大小姐觅得良缘,是喜事。你身为妹妹,想回去看看,人之常情。”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我已向母后禀明,准你明日回相府省亲一日。秦峰会带一队便装侍卫,暗中护送你往返,确保万无一失。”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颤,一股巨大的暖流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感激和一丝悸动,瞬间涌遍全身。他总是这样,在她尚未开口,甚至在她自己都未曾完全理清思绪之前,便已洞察她的心意,并为她扫清一切障碍,铺平道路。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与无声的守护,让她喉头微哽。
“谢殿下。”她站起身,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宫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慕容云泽上前一步,虚扶起她,指尖轻轻拂过她微凉的手腕,动作轻柔而克制:“不必谢我。回去好好陪陪你姐姐。告诉她…”他略作停顿,声音低沉而郑重,“孤祝她觅得良缘,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翌日清晨,一辆看似寻常的青帷马车,在秦峰和几名身着便服、眼神锐利却气息内敛的侍卫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离了东宫侧门,平稳地汇入京城清晨的车流,向着相府的方向行去。夏玉溪坐在车内,指尖微微颤抖地掀开车帘一角,熟悉的街景、熟悉的店铺招牌、熟悉的吆喝声,如同潮水般涌入眼帘。越靠近相府,她的心跳便不由自主地加快,掌心也微微沁出了汗意。
相府门前,夏丞相和夏夫人早已率领一众仆从等候多时。当马车缓缓停稳,夏夫人眼圈瞬间泛红,不顾仪态地快步迎了上来。
“溪儿!”车门打开的瞬间,夏玉溪刚探出身,便被母亲带着馨香与暖意的怀抱紧紧拥住。那熟悉的、独属于母亲的温暖气息,瞬间瓦解了她所有的故作坚强,眼眶一热,泪水便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娘…”她哽咽着唤道,将脸深深埋进母亲温暖的颈窝,贪婪地呼吸着这久违的、令人心安的味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夏夫人声音微颤,一遍遍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发顶,仿佛要将这数月来的思念都揉进掌心。夏丞相站在一旁,素来威严的脸上此刻也满是慈爱与欣慰,只是碍于身份和场合,他并未上前,只是用深沉的目光,无声地表达着对女儿的思念与关切。
“姐姐呢?”夏玉溪从母亲怀中抬起头,急切地问,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在花园里呢。”夏夫人拭了拭眼角的泪花,脸上绽开温柔的笑意,“知道你今日回来,她欢喜得不得了,一早就让人在湖心亭里备好了你爱吃的茶点,说要和你好好说说话。”
夏玉溪辞别父母,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穿过熟悉的回廊,脚步轻快地向着后花园走去。园中春色正浓,姹紫嫣红开遍,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沿着蜿蜒的石子小径,绕过假山,穿过月洞门,远远地,她便看到碧波荡漾的湖心亭中,一个熟悉的、纤细窈窕的身影凭栏而立,正望着湖中嬉戏的锦鲤出神。
“姐姐!”夏玉溪扬声唤道,声音里充满了雀跃与思念,提起裙摆,几乎是雀跃着小跑过去。
亭中的女子闻声转过身来。正是夏玉妗。她穿着一身淡雅宜人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春衫,外罩一件月白色薄纱褙子,衬得她肌肤胜雪,气色红润。发髻松松挽起,斜簪着一支素雅的珍珠步摇,几缕碎发垂落颊边,更添几分温婉。阳光透过亭檐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眉宇间是久违的平和与温婉,甚至带着一丝恬淡的喜悦。最让夏玉溪惊喜的是,姐姐那双曾经因伤痛而黯淡的眼眸,此刻明亮如星,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彩,整个人仿佛被春日的暖阳重新点亮了生命之火,焕发出一种沉静而动人的美丽。
“溪儿!”夏玉妗看到妹妹,眼中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如同春水初融,快步迎上前来,伸出左手,轻轻拉住妹妹的手。
姐妹俩在亭中铺着软垫的石凳上坐下。石桌上果然摆着几碟精致的点心——有她最爱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松瓤鹅油卷、藕粉桂糖糕,还有一壶冒着袅袅热气的碧螺春,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姐姐,你的手…”夏玉溪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夏玉妗的右手上。那只曾经能绣出繁复精美图样、能弹奏出美妙琴音的纤纤玉手,如今依旧裹着薄薄的纱布,虽然不再像最初那般肿胀僵硬,但动作间仍能看出些许不自然的迟滞。
夏玉妗抬起右手,脸上带着平静而温和的笑容,缓缓活动了一下手指,动作虽慢,却显得从容而坚定:“好多了。林大夫的针灸和药浴非常有效,虽然精细的活计是做不了了,但日常起居、执笔写字都已无大碍。你看,”她指了指石桌旁绣架上绷着的一方锦帕,“我现在改用左手,也能绣些简单的花样了。虽不及从前,但也算自得其乐。”
夏玉溪凑近绣架仔细看去。素白的锦帕上,绣着一丛清雅脱俗的兰花,叶片舒展,花瓣轻盈。针脚虽不如从前那般细密精巧、栩栩如生,却透着一股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韵味,线条流畅自然,别有一番质朴的美感。看着这方锦帕,夏玉溪心中那块悬了数月的大石终于彻底落地,鼻子却忍不住发酸,愧疚感再次涌上心头:“姐姐,对不起…都是为了救我…才让你…”
“傻丫头,”夏玉妗轻轻握住她的手,打断她的话,声音温柔而坚定,“我是你姐姐,保护你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都过去了。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她语气轻松,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释然与豁达,“这伤,是意外,也是命运的安排。它让我学会了很多,也让我看清了很多。溪儿,你不必再为此自责,姐姐真的已经走出来了。”
夏玉溪看着姐姐红润的脸颊、明亮的眼眸和眉宇间那份从容的自信,心中的愧疚渐渐被浓浓的欣慰和喜悦所取代。她吸了吸鼻子,努力扬起笑容:“嗯!姐姐能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对了,姐姐…”她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八卦的光芒,“听说父亲给你定了亲事?是柳编修?那位柳文谦柳公子?”
提到婚事,夏玉妗白皙的脸颊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上了天边最绚丽的晚霞。她微微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颤,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手中的丝帕,声音也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女儿家特有的娇羞:“嗯…是柳公子。”
“姐姐见过他吗?”夏玉溪凑近了些,兴致勃勃地追问,“他…人怎么样?是不是像娘信里说的那样好?”
夏玉妗的脸更红了,眼神有些躲闪,却又在躲闪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蜜与温柔:“见过…几面。父亲…父亲有时召他来府上问询翰林院的事务,或是探讨经史文章…我…我偶尔去书房送茶点,便…便见过几次…”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如同春风吹拂柳絮,“他…他为人谦和温润,知书达理,言谈举止都…都很得体,对父亲母亲也极为恭敬…前些日子,还特意托人送来一些南方的药材,说是…说是对筋骨恢复有益…”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几不可闻,头也垂得更低了,耳根都染上了一层薄红。
夏玉溪看着姐姐这副含羞带怯、欲语还休的模样,心中了然。姐姐性子内敛沉静,若非真心认可,绝不会流露出这般情态。能让她如此评价,甚至提及对方时眼中闪烁着光芒,说明她对这位柳公子,是极有好感,甚至…是心生欢喜的。
“姐姐喜欢他?”夏玉溪促狭地笑问,故意拖长了语调。
“溪儿!”夏玉妗羞恼地嗔了她一眼,脸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却没有像往常那般立刻否认。她沉默了片刻,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再抬起眼时,眼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而坚定的光芒。她轻轻抚摸着右手上的纱布,声音虽轻,却清晰无比:“他…他待我很好。知道我手伤的事,也从未…从未有过半分嫌弃之意。反而…反而常常宽慰我,说…说些‘瑕不掩瑜’、‘心性高洁更胜于形’之类的话…还…还说,他倾慕的是我的品性与才情…”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被人理解、被人珍视的感动与幸福。
夏玉溪心中大震。姐姐的手伤,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是她最大的自卑与隐痛。这位柳公子能如此体恤,甚至说出这般熨帖人心、直击灵魂的话语,不仅抚慰了姐姐身体的伤痛,更治愈了她内心的伤痕。难怪姐姐会对他另眼相看,芳心暗许。
“姐姐,”夏玉溪心中百感交集,她伸出手,紧紧握住姐姐微凉却不再颤抖的手,认真而郑重地说道,“柳公子我虽接触不多,但记得他当年在府中求学时,便是个沉稳有才、品性端方的君子。父亲眼光向来毒辣,能得他如此器重,视为子侄,想必柳公子定有过人之处。姐姐能觅得如此良人,真心待你,懂你,敬你,妹妹真心为你高兴!祝姐姐与柳公子,白首偕老,永结同心!”
夏玉妗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带着深深的感动和一丝对未来生活的隐隐期盼:“谢谢你,溪儿。”她反手握住妹妹的手,力道坚定而温暖。
姐妹俩在花香袭人、春风和煦的湖心亭中,说了许久体己话。从幼时一起在花园扑蝶、在书房偷吃点心被父亲抓到的糗事,聊到府中近来的趣闻,再聊到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夏玉妗脸上的红晕始终未褪,言语间对柳文谦的欣赏、信赖和期待也愈发明显。夏玉溪看着姐姐焕发着光彩的脸庞,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心中那点因姐姐即将出嫁而生的酸涩与不舍,终于被浓浓的欣慰、祝福和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稳感所取代。姐姐,终于苦尽甘来了。
午膳设在花厅,气氛温馨而融洽。席间,夏丞相和夏夫人也特意提到了这桩婚事。
“文谦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夏丞相放下银箸,捋着颌下花白的胡须,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满意与欣慰,“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那份心性。出身寒门,却不卑不亢,勤奋刻苦,一步一个脚印。品性端方,知进退,懂礼数,更有一颗赤子之心。去年春闱,他文章锦绣,见解独到,深得主考官赏识。如今在翰林院,也是兢兢业业,深得上官器重。虽只是五品编修,但根基扎实,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将妗儿托付给他,为父很放心。”他看向夏玉妗,目光慈爱,“妗儿性子娴静,文谦稳重知礼,两人性情相投,定能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夏夫人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慈爱与满足:“是啊,妗儿性子温婉,文谦稳重体贴,两人很是般配。前几日他母亲也亲自来过府上,是个极和善明理、知书达礼的妇人,言谈间对妗儿也是喜爱有加。婚期定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正是好时节,不冷不热。我这心里啊,一块悬了许久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说着,看向夏玉妗,目光温柔,“妗儿,你父亲和我,都盼着你能幸福安乐。”
夏玉妗被父母说得脸颊绯红,如同熟透的蜜桃,低头小口吃着碗中的菜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眉眼间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夏玉溪看着这一幕,心中温暖如春。姐姐的幸福,便是她最大的慰藉。她夹起一块姐姐爱吃的清蒸鲈鱼,放到姐姐碗中:“姐姐多吃点。”
午后,夏玉溪陪着母亲在花厅小坐。夏夫人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宫中的规矩礼仪,事无巨细,从饮食起居到言行举止,再到如何应对各宫娘娘,言语间充满了关切与不舍。又细细询问她在宫中的饮食可合胃口,夜里睡得可安稳,有没有人欺负她…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浓浓的母爱。
“娘,我很好,真的。”夏玉溪依偎在母亲身边,轻声安慰,“殿下…待我很好,东宫上下也都很恭敬。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她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轻松些。
夏夫人叹了口气,眼中泛起泪光,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娘知道。只是…那深宫终究不是寻常之地,步步惊心,处处是规矩。溪儿,你要万事小心,照顾好自己。你姐姐如今有了着落,娘这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了…”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
夏玉溪心中酸涩难当,强忍着泪水,将头靠在母亲肩上:“娘放心,女儿会好好的。殿下…他会护着我的。”这句话,她说得有些底气不足,却又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依赖。
离开花厅,夏玉溪信步走到父亲的书房外。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父亲沉稳浑厚的声音和一个年轻男子清朗恭敬的应答声。她脚步微顿,透过门缝,看到一个身着青色儒衫、身姿挺拔如竹的年轻男子正恭敬地站在书案前,与父亲交谈。
正是柳文谦。
他比几年前在府中求学时更显沉稳内敛,眉目清朗,气质温润如玉,举手投足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又不失青年才俊的朝气。此刻他正微微躬身,神情专注而恭敬地听着夏丞相的教诲,不时点头应和。
“文谦啊,”夏丞相语重心长地说道,声音带着师长的威严与慈爱,“翰林院虽清贵,号称‘储相之地’,却也是磨砺心性、沉淀学问的好地方。你根基扎实,文章锦绣,更要沉下心来,多读圣贤书,多研习实务,通晓经世致用之道。为官之道,首重德行,其次才是才学。切记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不可急功近利。厚积薄发,方是正途。”
“学生谨记恩师教诲!”柳文谦深深一揖,语气诚挚而有力,“恩师提携之恩,谆谆教导之情,学生没齿难忘!定当勤勉自持,潜心学问,不负恩师期望,亦不负…不负夏小姐厚爱。”提到“夏小姐”时,他声音微顿,耳根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语气却更加坚定。
夏丞相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好,好。你能有此心,为师甚慰。妗儿性子柔顺,心地纯善,日后还需你多加体恤、包容。夫妻之道,贵在相知相守,相敬如宾。你们二人,定要同心同德,举案齐眉,共度此生。”
“学生定当珍之重之,护她一生周全!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柳文谦挺直脊背,郑重承诺,声音清朗,掷地有声,如同在师长面前立下最重的誓言。
夏玉溪在门外静静听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这位柳公子,谦逊有礼,才华横溢,对姐姐一片赤诚真心,对父亲恭敬有加,确实是难得的良配。姐姐能得此归宿,真是再好不过了。她悄然退开,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庭院,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相府门前,夏丞相和夏夫人依依不舍地送别女儿。夏玉妗拉着夏玉溪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溪儿,在宫里…一定要好好的。”夏玉妗轻声叮嘱,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将一个用素色锦缎缝制、绣着精致缠枝莲纹的小巧香囊塞进夏玉溪手里,“这是我给你绣的香囊,里面放了些安神的干花,有茉莉、百合、还有一点点薄荷…想家的时候,或是夜里睡不安稳的时候,就拿出来闻闻,或是放在枕边…”
夏玉溪握紧那带着姐姐指尖温度、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囊,重重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姐姐也要好好的!保重身体!等秋天你出嫁,我一定想办法回来送你!看你风风光光地做新娘子!”
“嗯!”夏玉妗眼中含泪,却带着幸福而坚定的笑意。她忽然凑近夏玉溪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而清晰地说了一句:“溪儿,你也要幸福。无论在哪里,都要好好的。”
夏玉溪心头剧震,看着姐姐眼中真挚的祝福和一丝深藏的担忧,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用力抱了抱姐姐,感受着那份血脉相连的温暖与力量,然后转身,在秦峰的搀扶下,登上了回宫的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相府,夏玉溪掀开车帘,回望着越来越远的家门,和门口那三个越来越小的身影。父亲挺拔的身姿在暮色中显得格外伟岸,母亲含泪挥手的动作带着无尽的牵挂,姐姐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距离,直直落在她心上…这一幕,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她的心底。
她低头,看着手中那个小巧精致的香囊,指尖摩挲着上面细密的针脚,感受着那对相依相偎的雀鸟图案所蕴含的祝福。再想到姐姐提起柳文谦时那含羞带怯却充满希望的神情,想到父母眼中那掩饰不住的欣慰和期待…
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如同春日解冻的溪流,缓缓流淌过心田,驱散了离别的愁绪和深宫带来的阴霾。
姐姐找到了她的幸福。那是一个家世清白、才华横溢、对她真心实意、愿意用一生去守护她的谦谦君子。他们将在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九月结为连理,举案齐眉,白首偕老,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平凡而温暖的岁月静好。
真好。
夏玉溪将香囊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姐姐那份沉甸甸的祝福和期盼,也仿佛汲取到了那份源自亲情的、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她望向车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望向那逐渐被暮色笼罩、却依旧巍峨耸立的宫墙方向,心中悄然升起一丝对未来的期冀。
或许,在这深宫之中,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幸福?如同姐姐那般,守得云开见月明?
马车辘辘,驶向那象征着无上权力却也暗藏无数凶险的宫阙。这一次,夏玉溪的心中,不再是沉重和迷茫,而是多了一份源自亲情的温暖力量,一份对姐姐幸福的笃定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悄然萌生的、微小却坚韧的希望。
http://www.rulianshi.net/bixianidebaiyueguangjiushulaile/489585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
夏玉溪坐在漱玉轩临窗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越过雕花的窗棂,遥遥望向相府的方向。窗外明媚的春光,透过薄薄的窗纱洒进来,在她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却驱不散她眼底那抹淡淡的思念与怅惘。入宫数月,深宫的高墙隔绝了太多东西,也隔绝了她与家人的寻常天伦。
锦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暖阁,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喜色,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小姐!夫人来信了!看这火漆的印记,定是有大喜事!”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放下书卷,几乎是有些急切地接过那封家书。信笺是上好的洒金宣纸,带着母亲身上惯有的、淡淡的兰草香气。她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展开信纸,母亲那熟悉的、娟秀而温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跳跃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欣慰。
信中,母亲细细讲述了姐姐夏玉妗的近况。姐姐的伤势恢复得极好,精神也日益开朗,仿佛彻底走出了秋猎受伤的阴霾。更让夏玉溪惊喜的是,母亲在信末用欣喜的笔触写道,父亲为姐姐相看了一门极好的亲事!对方姓柳名文谦,字子安,年方二十,正是父亲昔日的得意门生。柳文谦出身寒门,却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去年春闱高中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任编修,虽只是五品官职,但年纪轻轻便有此成就,前途不可限量。母亲在信中不吝赞美之词,言其“人品端方,温润如玉,才华横溢,相貌亦颇为俊朗”,父亲对他更是“极为器重,视若子侄”。两家已郑重交换了庚帖,婚期就定在今年秋高气爽的九月。
“柳文谦…柳子安…”夏玉溪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真心的笑意。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几年前,柳文谦尚在相府求学时,她曾远远见过几次。印象中是个身姿挺拔如松、气质温润如玉的年轻人,待人接物谦和有礼,谈吐间透着不凡的见识与才情。姐姐性子娴静端庄,知书达理,与他确实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最重要的是,母亲在信中隐晦地提及,姐姐似乎…对这桩婚事并不排斥,言语间甚至流露出几分期待与羞涩?
想到姐姐,夏玉溪心中涌起一阵复杂难言的暖流,夹杂着欣慰、愧疚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秋猎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犹在眼前,姐姐为了救她,被五皇子那支狠戾的冷箭射中肩头,右手筋脉几乎尽断,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姐姐意志消沉,连她这个亲妹妹都因愧疚而不敢轻易去探望。如今,姐姐不仅身体奇迹般地康复,精神焕发,更觅得如此良缘,她由衷地为姐姐感到高兴,仿佛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终于落地。但同时,心底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担忧悄然蔓延。姐姐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相夫教子,安稳度日。而她,却早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深不见底的宫廷漩涡,前路茫茫,吉凶难测。这份对比,让她心头微涩。
“锦书,”夏玉溪放下信笺,眼中带着期盼的光芒,“我想回府看看姐姐。”
锦书闻言,脸上的喜色微微一滞,露出为难之色:“小姐,您如今是准太子妃,身份贵重,出入宫闱皆有严格的规制,需得殿下恩准,或是皇后娘娘懿旨方能成行…擅自离宫,恐有不妥…”
夏玉溪眼神一黯,明亮的眸光瞬间黯淡了几分。是啊,她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归家、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相府二小姐了。她是慕容云泽的准太子妃,是这深宫中的金丝雀,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稍有不慎,便会引来非议,甚至牵连家族。这份认知,如同冰冷的枷锁,让她心头泛起一阵无力感。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当日下午,慕容云泽便踏入了漱玉轩。他似乎刚从御书房议事归来,一身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深邃的眼眸中沉淀着朝堂风云的凝重。但当他踏入暖阁,目光触及窗边那个捧着书卷、眉宇间带着淡淡愁绪的少女时,那层冷硬的冰霜仿佛瞬间融化,眼神柔和了下来。
“想家了?”他走到她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精准地落在她手边那封尚未收起的家书上。
夏玉溪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殿下怎么知道?”
“你的事,我自然知道。”慕容云泽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与笃定。他微微俯身,拿起那封家书,指尖不经意间拂过她微凉的手背,带来一丝温热的触感。“夏大小姐觅得良缘,是喜事。你身为妹妹,想回去看看,人之常情。”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我已向母后禀明,准你明日回相府省亲一日。秦峰会带一队便装侍卫,暗中护送你往返,确保万无一失。”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颤,一股巨大的暖流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感激和一丝悸动,瞬间涌遍全身。他总是这样,在她尚未开口,甚至在她自己都未曾完全理清思绪之前,便已洞察她的心意,并为她扫清一切障碍,铺平道路。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与无声的守护,让她喉头微哽。
“谢殿下。”她站起身,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宫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慕容云泽上前一步,虚扶起她,指尖轻轻拂过她微凉的手腕,动作轻柔而克制:“不必谢我。回去好好陪陪你姐姐。告诉她…”他略作停顿,声音低沉而郑重,“孤祝她觅得良缘,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翌日清晨,一辆看似寻常的青帷马车,在秦峰和几名身着便服、眼神锐利却气息内敛的侍卫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离了东宫侧门,平稳地汇入京城清晨的车流,向着相府的方向行去。夏玉溪坐在车内,指尖微微颤抖地掀开车帘一角,熟悉的街景、熟悉的店铺招牌、熟悉的吆喝声,如同潮水般涌入眼帘。越靠近相府,她的心跳便不由自主地加快,掌心也微微沁出了汗意。
相府门前,夏丞相和夏夫人早已率领一众仆从等候多时。当马车缓缓停稳,夏夫人眼圈瞬间泛红,不顾仪态地快步迎了上来。
“溪儿!”车门打开的瞬间,夏玉溪刚探出身,便被母亲带着馨香与暖意的怀抱紧紧拥住。那熟悉的、独属于母亲的温暖气息,瞬间瓦解了她所有的故作坚强,眼眶一热,泪水便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娘…”她哽咽着唤道,将脸深深埋进母亲温暖的颈窝,贪婪地呼吸着这久违的、令人心安的味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夏夫人声音微颤,一遍遍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发顶,仿佛要将这数月来的思念都揉进掌心。夏丞相站在一旁,素来威严的脸上此刻也满是慈爱与欣慰,只是碍于身份和场合,他并未上前,只是用深沉的目光,无声地表达着对女儿的思念与关切。
“姐姐呢?”夏玉溪从母亲怀中抬起头,急切地问,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在花园里呢。”夏夫人拭了拭眼角的泪花,脸上绽开温柔的笑意,“知道你今日回来,她欢喜得不得了,一早就让人在湖心亭里备好了你爱吃的茶点,说要和你好好说说话。”
夏玉溪辞别父母,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穿过熟悉的回廊,脚步轻快地向着后花园走去。园中春色正浓,姹紫嫣红开遍,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沿着蜿蜒的石子小径,绕过假山,穿过月洞门,远远地,她便看到碧波荡漾的湖心亭中,一个熟悉的、纤细窈窕的身影凭栏而立,正望着湖中嬉戏的锦鲤出神。
“姐姐!”夏玉溪扬声唤道,声音里充满了雀跃与思念,提起裙摆,几乎是雀跃着小跑过去。
亭中的女子闻声转过身来。正是夏玉妗。她穿着一身淡雅宜人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春衫,外罩一件月白色薄纱褙子,衬得她肌肤胜雪,气色红润。发髻松松挽起,斜簪着一支素雅的珍珠步摇,几缕碎发垂落颊边,更添几分温婉。阳光透过亭檐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眉宇间是久违的平和与温婉,甚至带着一丝恬淡的喜悦。最让夏玉溪惊喜的是,姐姐那双曾经因伤痛而黯淡的眼眸,此刻明亮如星,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彩,整个人仿佛被春日的暖阳重新点亮了生命之火,焕发出一种沉静而动人的美丽。
“溪儿!”夏玉妗看到妹妹,眼中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如同春水初融,快步迎上前来,伸出左手,轻轻拉住妹妹的手。
姐妹俩在亭中铺着软垫的石凳上坐下。石桌上果然摆着几碟精致的点心——有她最爱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松瓤鹅油卷、藕粉桂糖糕,还有一壶冒着袅袅热气的碧螺春,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姐姐,你的手…”夏玉溪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夏玉妗的右手上。那只曾经能绣出繁复精美图样、能弹奏出美妙琴音的纤纤玉手,如今依旧裹着薄薄的纱布,虽然不再像最初那般肿胀僵硬,但动作间仍能看出些许不自然的迟滞。
夏玉妗抬起右手,脸上带着平静而温和的笑容,缓缓活动了一下手指,动作虽慢,却显得从容而坚定:“好多了。林大夫的针灸和药浴非常有效,虽然精细的活计是做不了了,但日常起居、执笔写字都已无大碍。你看,”她指了指石桌旁绣架上绷着的一方锦帕,“我现在改用左手,也能绣些简单的花样了。虽不及从前,但也算自得其乐。”
夏玉溪凑近绣架仔细看去。素白的锦帕上,绣着一丛清雅脱俗的兰花,叶片舒展,花瓣轻盈。针脚虽不如从前那般细密精巧、栩栩如生,却透着一股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韵味,线条流畅自然,别有一番质朴的美感。看着这方锦帕,夏玉溪心中那块悬了数月的大石终于彻底落地,鼻子却忍不住发酸,愧疚感再次涌上心头:“姐姐,对不起…都是为了救我…才让你…”
“傻丫头,”夏玉妗轻轻握住她的手,打断她的话,声音温柔而坚定,“我是你姐姐,保护你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都过去了。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她语气轻松,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释然与豁达,“这伤,是意外,也是命运的安排。它让我学会了很多,也让我看清了很多。溪儿,你不必再为此自责,姐姐真的已经走出来了。”
夏玉溪看着姐姐红润的脸颊、明亮的眼眸和眉宇间那份从容的自信,心中的愧疚渐渐被浓浓的欣慰和喜悦所取代。她吸了吸鼻子,努力扬起笑容:“嗯!姐姐能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对了,姐姐…”她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八卦的光芒,“听说父亲给你定了亲事?是柳编修?那位柳文谦柳公子?”
提到婚事,夏玉妗白皙的脸颊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上了天边最绚丽的晚霞。她微微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颤,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手中的丝帕,声音也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女儿家特有的娇羞:“嗯…是柳公子。”
“姐姐见过他吗?”夏玉溪凑近了些,兴致勃勃地追问,“他…人怎么样?是不是像娘信里说的那样好?”
夏玉妗的脸更红了,眼神有些躲闪,却又在躲闪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蜜与温柔:“见过…几面。父亲…父亲有时召他来府上问询翰林院的事务,或是探讨经史文章…我…我偶尔去书房送茶点,便…便见过几次…”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如同春风吹拂柳絮,“他…他为人谦和温润,知书达理,言谈举止都…都很得体,对父亲母亲也极为恭敬…前些日子,还特意托人送来一些南方的药材,说是…说是对筋骨恢复有益…”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几不可闻,头也垂得更低了,耳根都染上了一层薄红。
夏玉溪看着姐姐这副含羞带怯、欲语还休的模样,心中了然。姐姐性子内敛沉静,若非真心认可,绝不会流露出这般情态。能让她如此评价,甚至提及对方时眼中闪烁着光芒,说明她对这位柳公子,是极有好感,甚至…是心生欢喜的。
“姐姐喜欢他?”夏玉溪促狭地笑问,故意拖长了语调。
“溪儿!”夏玉妗羞恼地嗔了她一眼,脸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却没有像往常那般立刻否认。她沉默了片刻,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再抬起眼时,眼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而坚定的光芒。她轻轻抚摸着右手上的纱布,声音虽轻,却清晰无比:“他…他待我很好。知道我手伤的事,也从未…从未有过半分嫌弃之意。反而…反而常常宽慰我,说…说些‘瑕不掩瑜’、‘心性高洁更胜于形’之类的话…还…还说,他倾慕的是我的品性与才情…”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被人理解、被人珍视的感动与幸福。
夏玉溪心中大震。姐姐的手伤,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是她最大的自卑与隐痛。这位柳公子能如此体恤,甚至说出这般熨帖人心、直击灵魂的话语,不仅抚慰了姐姐身体的伤痛,更治愈了她内心的伤痕。难怪姐姐会对他另眼相看,芳心暗许。
“姐姐,”夏玉溪心中百感交集,她伸出手,紧紧握住姐姐微凉却不再颤抖的手,认真而郑重地说道,“柳公子我虽接触不多,但记得他当年在府中求学时,便是个沉稳有才、品性端方的君子。父亲眼光向来毒辣,能得他如此器重,视为子侄,想必柳公子定有过人之处。姐姐能觅得如此良人,真心待你,懂你,敬你,妹妹真心为你高兴!祝姐姐与柳公子,白首偕老,永结同心!”
夏玉妗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带着深深的感动和一丝对未来生活的隐隐期盼:“谢谢你,溪儿。”她反手握住妹妹的手,力道坚定而温暖。
姐妹俩在花香袭人、春风和煦的湖心亭中,说了许久体己话。从幼时一起在花园扑蝶、在书房偷吃点心被父亲抓到的糗事,聊到府中近来的趣闻,再聊到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夏玉妗脸上的红晕始终未褪,言语间对柳文谦的欣赏、信赖和期待也愈发明显。夏玉溪看着姐姐焕发着光彩的脸庞,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心中那点因姐姐即将出嫁而生的酸涩与不舍,终于被浓浓的欣慰、祝福和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稳感所取代。姐姐,终于苦尽甘来了。
午膳设在花厅,气氛温馨而融洽。席间,夏丞相和夏夫人也特意提到了这桩婚事。
“文谦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夏丞相放下银箸,捋着颌下花白的胡须,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满意与欣慰,“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那份心性。出身寒门,却不卑不亢,勤奋刻苦,一步一个脚印。品性端方,知进退,懂礼数,更有一颗赤子之心。去年春闱,他文章锦绣,见解独到,深得主考官赏识。如今在翰林院,也是兢兢业业,深得上官器重。虽只是五品编修,但根基扎实,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将妗儿托付给他,为父很放心。”他看向夏玉妗,目光慈爱,“妗儿性子娴静,文谦稳重知礼,两人性情相投,定能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夏夫人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慈爱与满足:“是啊,妗儿性子温婉,文谦稳重体贴,两人很是般配。前几日他母亲也亲自来过府上,是个极和善明理、知书达礼的妇人,言谈间对妗儿也是喜爱有加。婚期定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正是好时节,不冷不热。我这心里啊,一块悬了许久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说着,看向夏玉妗,目光温柔,“妗儿,你父亲和我,都盼着你能幸福安乐。”
夏玉妗被父母说得脸颊绯红,如同熟透的蜜桃,低头小口吃着碗中的菜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眉眼间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夏玉溪看着这一幕,心中温暖如春。姐姐的幸福,便是她最大的慰藉。她夹起一块姐姐爱吃的清蒸鲈鱼,放到姐姐碗中:“姐姐多吃点。”
午后,夏玉溪陪着母亲在花厅小坐。夏夫人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宫中的规矩礼仪,事无巨细,从饮食起居到言行举止,再到如何应对各宫娘娘,言语间充满了关切与不舍。又细细询问她在宫中的饮食可合胃口,夜里睡得可安稳,有没有人欺负她…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浓浓的母爱。
“娘,我很好,真的。”夏玉溪依偎在母亲身边,轻声安慰,“殿下…待我很好,东宫上下也都很恭敬。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她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轻松些。
夏夫人叹了口气,眼中泛起泪光,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娘知道。只是…那深宫终究不是寻常之地,步步惊心,处处是规矩。溪儿,你要万事小心,照顾好自己。你姐姐如今有了着落,娘这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了…”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
夏玉溪心中酸涩难当,强忍着泪水,将头靠在母亲肩上:“娘放心,女儿会好好的。殿下…他会护着我的。”这句话,她说得有些底气不足,却又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依赖。
离开花厅,夏玉溪信步走到父亲的书房外。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父亲沉稳浑厚的声音和一个年轻男子清朗恭敬的应答声。她脚步微顿,透过门缝,看到一个身着青色儒衫、身姿挺拔如竹的年轻男子正恭敬地站在书案前,与父亲交谈。
正是柳文谦。
他比几年前在府中求学时更显沉稳内敛,眉目清朗,气质温润如玉,举手投足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又不失青年才俊的朝气。此刻他正微微躬身,神情专注而恭敬地听着夏丞相的教诲,不时点头应和。
“文谦啊,”夏丞相语重心长地说道,声音带着师长的威严与慈爱,“翰林院虽清贵,号称‘储相之地’,却也是磨砺心性、沉淀学问的好地方。你根基扎实,文章锦绣,更要沉下心来,多读圣贤书,多研习实务,通晓经世致用之道。为官之道,首重德行,其次才是才学。切记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不可急功近利。厚积薄发,方是正途。”
“学生谨记恩师教诲!”柳文谦深深一揖,语气诚挚而有力,“恩师提携之恩,谆谆教导之情,学生没齿难忘!定当勤勉自持,潜心学问,不负恩师期望,亦不负…不负夏小姐厚爱。”提到“夏小姐”时,他声音微顿,耳根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语气却更加坚定。
夏丞相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好,好。你能有此心,为师甚慰。妗儿性子柔顺,心地纯善,日后还需你多加体恤、包容。夫妻之道,贵在相知相守,相敬如宾。你们二人,定要同心同德,举案齐眉,共度此生。”
“学生定当珍之重之,护她一生周全!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柳文谦挺直脊背,郑重承诺,声音清朗,掷地有声,如同在师长面前立下最重的誓言。
夏玉溪在门外静静听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这位柳公子,谦逊有礼,才华横溢,对姐姐一片赤诚真心,对父亲恭敬有加,确实是难得的良配。姐姐能得此归宿,真是再好不过了。她悄然退开,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庭院,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相府门前,夏丞相和夏夫人依依不舍地送别女儿。夏玉妗拉着夏玉溪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溪儿,在宫里…一定要好好的。”夏玉妗轻声叮嘱,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将一个用素色锦缎缝制、绣着精致缠枝莲纹的小巧香囊塞进夏玉溪手里,“这是我给你绣的香囊,里面放了些安神的干花,有茉莉、百合、还有一点点薄荷…想家的时候,或是夜里睡不安稳的时候,就拿出来闻闻,或是放在枕边…”
夏玉溪握紧那带着姐姐指尖温度、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囊,重重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姐姐也要好好的!保重身体!等秋天你出嫁,我一定想办法回来送你!看你风风光光地做新娘子!”
“嗯!”夏玉妗眼中含泪,却带着幸福而坚定的笑意。她忽然凑近夏玉溪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而清晰地说了一句:“溪儿,你也要幸福。无论在哪里,都要好好的。”
夏玉溪心头剧震,看着姐姐眼中真挚的祝福和一丝深藏的担忧,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用力抱了抱姐姐,感受着那份血脉相连的温暖与力量,然后转身,在秦峰的搀扶下,登上了回宫的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相府,夏玉溪掀开车帘,回望着越来越远的家门,和门口那三个越来越小的身影。父亲挺拔的身姿在暮色中显得格外伟岸,母亲含泪挥手的动作带着无尽的牵挂,姐姐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距离,直直落在她心上…这一幕,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她的心底。
她低头,看着手中那个小巧精致的香囊,指尖摩挲着上面细密的针脚,感受着那对相依相偎的雀鸟图案所蕴含的祝福。再想到姐姐提起柳文谦时那含羞带怯却充满希望的神情,想到父母眼中那掩饰不住的欣慰和期待…
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如同春日解冻的溪流,缓缓流淌过心田,驱散了离别的愁绪和深宫带来的阴霾。
姐姐找到了她的幸福。那是一个家世清白、才华横溢、对她真心实意、愿意用一生去守护她的谦谦君子。他们将在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九月结为连理,举案齐眉,白首偕老,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平凡而温暖的岁月静好。
真好。
夏玉溪将香囊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姐姐那份沉甸甸的祝福和期盼,也仿佛汲取到了那份源自亲情的、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她望向车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望向那逐渐被暮色笼罩、却依旧巍峨耸立的宫墙方向,心中悄然升起一丝对未来的期冀。
或许,在这深宫之中,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幸福?如同姐姐那般,守得云开见月明?
马车辘辘,驶向那象征着无上权力却也暗藏无数凶险的宫阙。这一次,夏玉溪的心中,不再是沉重和迷茫,而是多了一份源自亲情的温暖力量,一份对姐姐幸福的笃定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悄然萌生的、微小却坚韧的希望。
http://www.rulianshi.net/bixianidebaiyueguangjiushulaile/489585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rulianshi.net。入殓师灵异录手机版阅读网址:m.rulianshi.net